景帝在御花園內漫步,王勐隨侍身旁,向景帝彙報今年各省秋收後的稅收,以及諸多皇親國戚的柴薪俸祿。
景帝有些心不在焉地聽著,彷彿心中另有所想。
王勐慢慢住了嘴,偷偷打量景帝。
景帝再次登基,與當年大不相同,不再喜歡明麗的紅色,偏好暗沉沉的色調。比如如今分明不是春分時節、沙塵迷眼的時候,景帝竟然在眼前蒙上一條三指寬的黑紗,王勐曾關心地詢問緣由,景帝竟然說:
“臨近冬至日,京師下了一場大雪,一片白茫茫得晃得目痛。”
景帝的反常不僅如此。
往日景帝最討厭臣子在耳邊聒噪,寧願臣子上書陳情,也不願意與臣子多費口舌;可如今景帝卻極其不喜閱覽奏本,多召喚臣子伴駕,甚至寫好的奏本都要當事人親自講一遍或者由陳德恩念一遍。
如此反常讓王勐不得不懷疑,這六年的囚禁生涯,讓景帝傷了雙目。
景帝發覺王勐沒了聲音,頭也不回地追問道:“少伯,怎麼不繼續彙報了?”
王勐故意沒有言語,悄無聲息地跪倒在景帝身後。
許久沒聽到聲音,景帝有些慌亂,轉身喝道:“王少伯!”
王勐叩拜道:“臣在此處。”
景帝有些茫然地低頭,按理來說此時爲表君臣情誼,景帝當親手扶起王勐纔對,可景帝有些木訥地盯著虛空的一點,對王勐道:“今年河南常王府多討了一份俸祿,這是爲何?”
王勐叩拜道:“常王英年早逝,嫡子幼年喪父,因乳母照顧不利而亡。按理來說常王這支算斷了,朝廷只負責贍養常王府上遺孀。可沒想過這常王妃怕老賴無依,在孃家抱養一個孩子冒充王府世子,如今這冒牌的小世子長大成人,不贍養姑母反而惦記自家生母,常王妃氣不過,便想著魚死網破,上書將此事攤開,討自己那份俸祿。”
景帝嗤笑道:“常王妃欺騙朝堂俸祿,也是罪有應得。這些年,朝廷的日子本就難熬,還要供養這些白吃不做事的吸血蟲,讓西廠好好查查,如今皇室血脈都這樣好冒充的?”
想起鄭卓隨燕晟去湖廣一帶,景帝補充到:“便從湖廣一帶查起吧。”
守在一旁的小太監立馬將皇命傳達給西廠都督鄭卓。
王勐彙報過事情,卻並未退下,反而冒犯地盯著景帝瞧,突然出言問道:“陛下,臣有一言。”
景帝欣然道:“講。”
王勐直言不諱道:“當年陛下病重罷朝,太后垂簾聽政,臣等並未倒戈,臣隨當年的燕大人一同逼宮,請太后準臣等探望陛下的病情,臣等與太后耗了三日,太后只召燕大人一人入宮。燕大人出宮後,便告知我等,陛下無心朝政,執意退位,令我等無需垂死掙扎,白白喪了性命……”
景帝猛然打斷道:“朕說過往不究,王閣老是聽不懂嗎?!”
王勐絲毫不畏懼地質疑道:“陛下當真不追究?爲何不肯令臣平身?”
景帝茫然地盯著虛空一點,又聽王勐輕聲問道:“陛下是看不到臣嗎?”
景帝微微一抖,原來王勐猜到了。
被困在南宮的六年,殷承鈺雖然性命無憂,卻缺衣少食,最過分的便是漫漫長夜,沒有火燭。
她的皇兄恨毒了她,知道她愛書畫,偏偏不許任何人給她紙筆和火燭,他要她無聲無息地爛在那裡,甚至他告訴她,在史書上不會有她隻言片語。
她的功績,沒有記載;她的罪過,也沒有記載,彷彿她這個人從來都沒存在過。
殷承鈺怕極了,她用刀在牆上一筆一劃地刻下一條一條皇家不可言說的秘密,甚至沒有火燭的深夜也不停歇,就彷彿瘋魔了一般。
趙貞兒不敢攔著殷承鈺,她怕殷承鈺憋瘋了。
從那時候起,殷承鈺的視力逐漸減弱,畏寒畏光,身影模糊,如今已經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
既然王勐猜到了,景帝也不再緊繃著,朗聲笑道:“王勐,你不怕朕殺你滅口嗎?”
王勐叩首道:“臣隨陛下一路從王府走至如今,未能護陛下週全,更無福與陛下共患難,臣罪過深重,死有餘辜。”
景帝未言語,只是仰頭望天,任由北風在臉頰上呼嘯而過。
王勐膝行至景帝身旁,拉著景帝的衣襟道:“若承蒙陛下不棄,臣願爲陛下雙眸,爲陛下馬首是瞻,爲陛下驅使。”
王勐在向景帝求權。
王勐當年接替燕晟作爲王府的右長史,論在陛下身邊的資歷,除了燕晟,他不敢高攀,他自覺要比萬懋、汪邈之流高出不少。然而萬懋與汪邈都被陛下委以重任,可他雖在內閣之中,卻沒有多少插話的餘地,反而像六部與陛下之間的傳話筒,夾在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
王勐的畫外音,景帝如何聽不懂。
景帝嘆息道:“少伯,當年燕先生在朕這裡,也只是一個閣臣,你覺得你能越過他嗎?”
王勐語塞。
景帝望著天,輕笑道:“沒有人能做朕的雙眸。”
說罷,景帝就順著原路離開了,陛下漫步的姿態如此從容,絲毫看不出一絲目盲的破綻。
王勐突然想明白,當時景帝看似一心二意,實則是數著自己的腳步數。
景帝從來不會把自己置於毫無準備的困境之中。
王勐脊背一寒,猛然起身,快步追著景帝退下。
景帝看似閒庭信步,今日與王勐的交鋒卻想起那日與燕晟對峙。
得知燕晟的背叛,殷承鈺氣得失了方寸,顧不得自己與太后在宮內的戰局,就駕車出宮要與燕晟問個明白。
殷承鈺的確因爲倒春寒受了寒,只是嗓子沙啞些,喉嚨有些癢,根本不到罷朝的程度。但她就是罷朝讓太后看看,大梁沒有她怎麼轉的動。
可是她沒想到,她的算盤打得如此妙,卻是她最信任的先生在她背後插了一刀:放楊鎮出關。
在馬車上,殷承鈺慢慢醒過勁兒來。
這沒準又是太后的挑撥離間之計,讓她自毀長城,斥離燕晟,痛失一臂。
雖然聽到燕晟的背叛,殷承鈺氣得無法忍受,但細想想楊鎮帶著幾個書生出關又能如何?不管楊鎮與瓦剌怎麼談,她什麼條件都不答應,瓦剌還能自掏腰包把太上皇送回來?!
但殷承鈺下定決心要給燕晟一點顏色看看。
她故意不下馬車,擺出一副冷淡失望的模樣,還裝作一副病得很重的樣子,明確告訴燕晟,她不會饒恕他。
憑藉殷承鈺對燕晟的瞭解,燕晟肯定會自我反思。待燕晟灰心喪氣,殷承鈺稍微表現出一點需要他的樣子,燕晟肯定會留下來,更加死心塌地爲她所用。
然而殷承鈺看似算無遺漏,卻低估了太后。
太后不是挑撥離間,她是釜底抽薪。
殷承鈺回宮的馬車竟然突然失控,乘御官一臉視死如歸地帶著車內的帝王一路橫衝直撞。
殷承鈺大驚失色,厲聲質問乘御官爲何要弒君。
乘御官卻粲然一笑道:“孔娘娘那麼好的人,陛下如何不愛,卻偏寵比您大了十多歲的妖妃趙貞兒,天理難容!”
乘御官說罷,不等殷承鈺動作,便孤身跳下馬車,立刻血濺當場。
殷承鈺深吸一口氣,當務之急不是計較乘御官的幾句瘋話,她要如何逃生?
殷承鈺試圖隔斷車轅,但顛簸的馬車之上,手根本沒有準頭,反而把手指劃傷。
殷承鈺氣惱萬分地丟棄匕首,雙手拉緊繮繩,試圖控制馬匹的方向。
馬被轡頭拉痛,愈發瘋狂地狂奔,但好歹是換了一個方向,徑直往水潭奔過去。
眼看著馬車就要翻倒在水潭之中,殷承鈺當機立斷地跳下水潭,躲開馬車跌落的衝擊力,只是在跳車的時候擦傷手臂和小腿。
WWW● тTk Λn● C〇
可剛跳入水潭的瞬間,殷承鈺就後悔了。
初春的寒潭冰冷刺骨,灌入口鼻的瞬間讓殷承鈺打個哆嗦,厚重的衣袍瞬間吸飽了水,溼漉漉地裹在殷承鈺的身上,帶著殷承鈺沉了下去,任憑殷承鈺如何掙扎都不得要法。
殷承鈺掙扎著脫掉厚重帝王常服,脫掉沉重的發冠,只穿著一身單衣,披頭散髮地往水面上鑽。
可是冰冷的潭水讓殷承鈺的小腿抽筋,根本遊不動。正當殷承鈺無力地沉下去,一把大網將她兜了起來。
岸上的人將殷承鈺撈了上來,殷承鈺終於重見天日,她拼命地咳嗽,可她熟識的金吾衛隊長卻驚歎道:“這裡沒有陛下,拉上一個女人。”
殷承鈺猛得驚醒。
她甩掉面部的水珠,低頭瞧了瞧自己在潭水中的倒影。
她看到一個渾身溼透、狼狽不堪的女人,溼漉漉的單衣緊貼在她的肌膚之上,勾勒出令人肖想的曲線,她不用回頭就能看到士兵那如狼似虎的眼神,黏在她的臀部,悄悄地說些渾話。
沒有帝王的冠冕和龍袍,她終於在這寒潭水中現了原形。
她不是什麼萬人敬仰的帝王,更不是這個帝國離不開的主心骨,她只是一個女人。
金吾衛用鞭子擡起殷承鈺的下巴,挑剔地打量一番,吹了一聲口哨,向遠方的長官喊道:“這個小妞在宮裡沒見過!”
隨後那人輕佻地用鞭子摩挲著殷承鈺的下巴,帶著一點不可言說的暗示道:“你說你是哪個宮裡的?”
這赤、裸、裸的羞辱讓殷承鈺不堪直視地閉上眼睛。
然而這樣消極抵抗卻惹惱了自以爲高高在上的金吾衛,他忽然一鞭子抽下道:“臭丫頭,敬酒不吃吃罰酒。”
鞭子火辣辣地落在殷承鈺的肩膀上,痛感雜糅在刺骨的寒風一起侵襲殷承鈺的體內,一時間殷承鈺覺得冷熱交替,眼前雪花一片,竟然就這樣昏過去了。
昏迷前最後一個念頭便是,太后說對了,褪下那身龍袍,她果真,一無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