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章三十三 劫後餘生(3)

身後的暗器如附骨之蛆甩脫不掉,也不知喂毒與否,三人誰也不敢大意,一邊竭力奔行,一邊藉著屋牆樹木的庇護躲閃。

夏侯瑾軒的功夫略遜一籌,但天幸他還穿著那副“假韃子”的皮革硬甲,只要距離沒有逼得太近,再厲害的暗器一旦成了強弩之末,也射它不穿。多了這層保護,自然從容許多。

這真要感謝上次對決中謝滄行大發神威、一戰成名,使得對方不敢埋伏得太近,以免被他發現端倪,只敢藏在遠處,欲等衆人全部走入包圍圈再暴起發難。同時,也選擇了先用暗器偷襲的方式,避免貿然接戰。

再加上凌波機警,發現得早,夏侯瑾軒又當機立斷定下了逃跑路線,根本沒給敵人反應的機會就溜得沒了影。

對方人多勢衆,但這優勢在隨機應變上卻又成了劣勢。反應快的立刻拔腿直追,反應慢的紛紛跟上。這樣一來,原本天衣無縫的陣勢也就散了。

凌波一邊躲閃,一邊注意著身後的情況。對手的輕功良莠不齊,但也不乏高手,這樣下去總有一兩個能追上來。一旦受阻,敵人一擁而上,可就不妙了。

屆時說不得要留一人斷後。

她餘光瞥見暮菖蘭緊緊握著手中長劍,想來同她也是一般心思。

再看夏侯瑾軒,仗著身上有皮甲,已根本不顧躲閃暗器,只拼命向前奔跑,並無餘力說話,卻用堅定的眼神看著她。

凌波一下子就明白了:不要放棄,三個人要一起逃出去。

她微微頷首,再不多想,餘光仍關注著同伴的狀況,越看越是起疑,爲什麼夏侯少主的輕功,竟頗有蜀山的痕跡在裡面?

她並不知道這其中還有一段曲折。

夏侯瑾軒曾對謝滄行講過少年時的一段奇遇,一位道家高人傳給了他一門點穴打穴的功夫,只是沒過多久便不告而別、飄然遠去了,此後再未見過。

這位高人好巧不巧就是凌波的師伯、謝滄行的師兄——一貧道長,傳的這門功夫名爲飛雲探龍手,是一貧入蜀山前學的俗家功夫。

這門功夫的效用本來不是點穴打穴,而是……總之有些不大體面。一貧既然做了蜀山長老,自然不好再用。可這手功夫自有其精妙之處,就這麼湮滅於無形又甚爲可惜。機緣巧合之下遇見了夏侯瑾軒,這便傾囊相授。

飛雲探龍手本來就講究一個巧勁,輕身功夫自是其重要根基。一貧與這位聰穎的少年教學相長,又將蜀山逍遙遊的步法融入其中,一番融會貫通之下,不論是飛雲探龍手還是逍遙遊步法,皆是今非昔比——一貧長老的武學天賦不得不令人佩服,無怪乎身手強如謝滄行也要極力推崇。

可惜一貧是個浮萍來去的性子,夏侯瑾軒對武學也就三分鐘熱度,不過學了個皮毛而已,不然,說不準已成了輕功高手也未可知。

不管來歷如何,既是與蜀山有關,那就有法可想。凌波心中計議已定,對夏侯瑾軒說道:“夏侯少主定然通曉《南華經》吧?”

夏侯瑾軒一愣,這一緩就落下了幾步,連忙趕上,這時也顧不上謙虛,回道:“是。”

凌波點頭:“大道至理,自是相通。凌波願以《南華武經》之逍遙遊步法相授,望少主好自爲之。”

夏侯瑾軒與暮菖蘭聞言皆是一驚,要知道蜀山除了撲朔迷離的傳說,就屬武藝玄妙最爲出名。尋常門派尚且敝帚自珍、放不下門戶之見,恨不得把那點子絕招藏得越穩妥越好,蜀山的功夫是這麼輕易便可自動送上門的嗎?

夏侯瑾軒心裡一陣感動,他知道凌波這麼說一是信得過自己的品行,二是信得過自己的學識與悟性,當下也不再推託謙讓,重重點頭:“我明白。”

凌波微微一笑,抑揚頓挫地念道:“致虛極,守靜篤。夫物蕓蕓,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注)”

注:咳咳,內什麼,這其實是出自《道德經》而不是《南華經》,更不是子虛烏有的《南華武經》,請原諒我實在木有自編口訣的實力。

章三十九 螳螂捕蟬(8)章二十六 江南塞北(1)章十 起承轉合(3)章四十一 黃雀在後(2)章二十四 破釜沉舟(2)章十八 水落石出(9)章七 初試牛刀(3)章二十 一念之差(4)章三十八 故人重逢(8)章十八 水落石出(8)章三十一 請君入甕(3)章三十六 風陵難渡(3)章三十一 請君入甕(6)章二十六 江南塞北(9)章十五 仙蹟靈蹤(3)章二十五 長安巷陌(1)章四十五 曲終人散(6)章十五 仙蹟靈蹤(4)章二十八 黃雀在後(1)章二十四 破釜沉舟(2)章三十八 故人重逢(4)章十五 仙蹟靈蹤(5)章三十七 人間別久(5)章二十四 破釜沉舟(8)章三十九 螳螂捕蟬(8)章二十 一念之差(4)章二十三 魚與熊掌(7)章二十七 螳螂捕蟬(8)章三十八 故人重逢(6)章三十一 請君入甕(5)章十三 虛虛實實(5)章二十 一念之差(2)章十六 山村奇案(3)章三十 百無一用(9)章十四 折劍山莊(3)章四十一 黃雀在後(7)章四十 緣生緣滅(1)章三十九 螳螂捕蟬(3)章二十二 天算人算(8)章四十一 黃雀在後(1)章二十一 山中一日(7)章十六 山村奇案(3)章四十三 騎虎難下(4)章二十一 山中一日(10)章二十一 山中一日(4)章十二 蜀道之難(4)章十五 仙蹟靈蹤(1)章三十九 螳螂捕蟬(3)章二 峰迴路轉(4)章四十六 最後一搏(3)章四十一 黃雀在後(2)章三十三 劫後餘生(1)章二十五 長安巷陌(2)章二十八 黃雀在後(5)章四十六 最後一搏(12)章三 漫漫長夜(1)章十六 山村奇案(7)章二十七 螳螂捕蟬(6)章二 峰迴路轉(4)章十 起承轉合(4)章四 重重疑雲(4)章三十三 劫後餘生(1)章二十六 江南塞北(5)章十九 一山二虎(2)章十八 水落石出(5)章二十三 魚與熊掌(7)章十八 水落石出(7)章二十七 螳螂捕蟬(9)章十九 一山二虎(2)章三十九 螳螂捕蟬(10)章三十九 螳螂捕蟬(9)章十八 水落石出(10)章三 漫漫長夜(1)章二十 一念之差(3)章十五 仙蹟靈蹤(8)章三十八 故人重逢(9)章四十二 撥雲見日(7)章二十四 破釜沉舟(3)春節番外 (4)章十七 踏破鐵鞋(8)章十五 仙蹟靈蹤(1)章三十三 劫後餘生(9)章十一 一鱗半爪(3)章三十八 故人重逢(5)章十六 山村奇案(5)章三十一 請君入甕(5)章四十二 撥雲見日(5)章二十九 多情無情(3)章四十三 騎虎難下(4)章三十八 故人重逢(3)章十九 一山二虎(7)章十二 蜀道之難(5)章二十 一念之差(1)章四十六 最後一搏(4)章三十 百無一用(10)章三十一 請君入甕(5)章十九 一山二虎(8)章三 漫漫長夜(5)章十 起承轉合(5)章二十六 江南塞北(6)
章三十九 螳螂捕蟬(8)章二十六 江南塞北(1)章十 起承轉合(3)章四十一 黃雀在後(2)章二十四 破釜沉舟(2)章十八 水落石出(9)章七 初試牛刀(3)章二十 一念之差(4)章三十八 故人重逢(8)章十八 水落石出(8)章三十一 請君入甕(3)章三十六 風陵難渡(3)章三十一 請君入甕(6)章二十六 江南塞北(9)章十五 仙蹟靈蹤(3)章二十五 長安巷陌(1)章四十五 曲終人散(6)章十五 仙蹟靈蹤(4)章二十八 黃雀在後(1)章二十四 破釜沉舟(2)章三十八 故人重逢(4)章十五 仙蹟靈蹤(5)章三十七 人間別久(5)章二十四 破釜沉舟(8)章三十九 螳螂捕蟬(8)章二十 一念之差(4)章二十三 魚與熊掌(7)章二十七 螳螂捕蟬(8)章三十八 故人重逢(6)章三十一 請君入甕(5)章十三 虛虛實實(5)章二十 一念之差(2)章十六 山村奇案(3)章三十 百無一用(9)章十四 折劍山莊(3)章四十一 黃雀在後(7)章四十 緣生緣滅(1)章三十九 螳螂捕蟬(3)章二十二 天算人算(8)章四十一 黃雀在後(1)章二十一 山中一日(7)章十六 山村奇案(3)章四十三 騎虎難下(4)章二十一 山中一日(10)章二十一 山中一日(4)章十二 蜀道之難(4)章十五 仙蹟靈蹤(1)章三十九 螳螂捕蟬(3)章二 峰迴路轉(4)章四十六 最後一搏(3)章四十一 黃雀在後(2)章三十三 劫後餘生(1)章二十五 長安巷陌(2)章二十八 黃雀在後(5)章四十六 最後一搏(12)章三 漫漫長夜(1)章十六 山村奇案(7)章二十七 螳螂捕蟬(6)章二 峰迴路轉(4)章十 起承轉合(4)章四 重重疑雲(4)章三十三 劫後餘生(1)章二十六 江南塞北(5)章十九 一山二虎(2)章十八 水落石出(5)章二十三 魚與熊掌(7)章十八 水落石出(7)章二十七 螳螂捕蟬(9)章十九 一山二虎(2)章三十九 螳螂捕蟬(10)章三十九 螳螂捕蟬(9)章十八 水落石出(10)章三 漫漫長夜(1)章二十 一念之差(3)章十五 仙蹟靈蹤(8)章三十八 故人重逢(9)章四十二 撥雲見日(7)章二十四 破釜沉舟(3)春節番外 (4)章十七 踏破鐵鞋(8)章十五 仙蹟靈蹤(1)章三十三 劫後餘生(9)章十一 一鱗半爪(3)章三十八 故人重逢(5)章十六 山村奇案(5)章三十一 請君入甕(5)章四十二 撥雲見日(5)章二十九 多情無情(3)章四十三 騎虎難下(4)章三十八 故人重逢(3)章十九 一山二虎(7)章十二 蜀道之難(5)章二十 一念之差(1)章四十六 最後一搏(4)章三十 百無一用(10)章三十一 請君入甕(5)章十九 一山二虎(8)章三 漫漫長夜(5)章十 起承轉合(5)章二十六 江南塞北(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缙云县| 宿松县| 特克斯县| 方城县| 闸北区| 富民县| 临武县| 和顺县| 民勤县| 长垣县| 南京市| 绿春县| 天台县| 黄梅县| 梅河口市| 陇川县| 通州市| 平顶山市| 北川| 故城县| 武宣县| 宁夏| 城口县| 巴彦县| 启东市| 连云港市| 兴业县| 碌曲县| 从化市| 五华县| 陆川县| 云浮市| 郎溪县| 建湖县| 讷河市| 山东| 襄垣县| 崇礼县| 屏东县| 丹棱县| 辉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