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遠洋運輸集團公司,聽起來跟國集差不多同級。
可一個是造鐵箱子的,一個是運營遠洋貨輪的,這分量差別就大了去。
讓衛東猜測後者這家多半後來又是什麼世界第一船舶集團。
什麼船王,跟這種超級巨無霸比,都是街溜子。
當然這會兒還是小舢板。
人家過來下了飛機,都不用找市裡面,直接通知隸屬於六機部也就是船舶工業部的系統廠家接待,這年代辦事都是這樣順著下屬對口企業來。
自成系統也自立山頭。
方便了計劃內行事,也隔開了跟市場上的交流。
抵達廠區的時候看見燈火通明的建築羣、熱鬧非凡的生活區,還驚奇感慨:“這不就是國營企業的樣子嗎?”
沒錯,讓衛東自己從來沒在現代化工廠待過,後來那些內地私營企業的樣子也沒見過。
所以從建立衛生巾廠開始,就是從作坊到三線風格。
等西山廠那些班組長、車間主任參與管理,再把基建團從鄉下搞出來,整個龐大的廠區建設就徹底朝著國企三線廠模式去。
到今年春節已經交付了八棟宿舍高樓,這就是三千來戶人家,還有幾棟在建。
六階廠房趨於完成,佔住了整個前方跟單側面,氣勢宏偉規模龐大。
對著一排汽修廠、筒子樓、公共浴室、百貨公司、醫務室的配套建築,就是活脫脫的三線工廠那種小而全的獨立社會模式。
加上穿過後半區的成片宿舍樓,到街對面的中小學。
這廠里人的一生都能在這裡度過。
現在是把最後的臨時營房都拆了在備建宿舍樓。
所以整個廠區中心的空地,也終於全部平整成了水泥地塊,扯上燈架,做成了燈光籃球場。
旁邊還有空地就是露天電影院和旱冰場。
晚間七八點,正是最熱鬧的時候,夜班交接點,上班的換了工裝成羣結隊,下班的如釋重負溜食堂,老婆不罵的話還能整兩盅。
孩子們成羣結隊到處瘋玩鬧騰,青年男女要麼生龍活虎的打球,要麼約著看電影、滑旱冰,想到市中心、江南區街道逛逛的新鮮勁兒都不大,自家多好啊。。
這種新建廠就跟當年建立三線廠初期一樣,沒有老年人,沒有退休工,全都是充滿戰鬥力的中青年。
歸屬感極強。
讓衛東自然也在新搞出來的室外籃球場上翻騰,董雪晴抱著兒子,恬靜的坐在場邊,手裡還習慣性的翻看記事本,要這年頭有平板電腦,她一定會保持辦公狀態。
但她從不公開表現親暱。
哪怕這次讓衛東回來有點破天荒的親近溫柔,她還是順著讓衛東在乎別人眼光的看法,迴避公開亮相,以免提起姐妹倆怎麼的嚼舌頭。
這邊帶著國遠總工程師的212吉普車,嫺熟的停靠在廠區停車位,穿過人羣還得了不少招呼。
跟場邊的洪天成寒暄兩句,才提聲喊讓衛東:“這邊有平京的同志來了……”
周圍人看了這兩三位平京同志不凡的氣勢,還跟著一起喊。
剛投籃不進,被打了個反擊的讓衛東聞聲回頭,連忙趁機下場,旁邊自然有人遞上涼白開和毛巾,他接過謝謝了還有點詫異:“怎麼是老譚你去接的?”
洪巖機械廠廠長自豪又熱情:“我們做大型船用柴油機嘛,就是屬於六機部的,聽說要找你,肯定由我們負責接待,這是唐總工,這兩年電梯廠、索道廠都是衛東幫助我們轉製成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救了我們洪巖廠的命啊!”
因爲技術落後,能生產的機器都是五六十年代甚至更早的蘇廉技術,改開後肯定徹底沒了市場。
還要加上國營吃大鍋飯,這兩年銀根緊縮沒了國家大型項目訂單,那就絕對十死無生,拉都拉不回來。
尤啓立當時跟他們合作施工電梯時,洪巖廠還有點大廠傲氣,這兩年枯竭訂單,全靠施工電梯和遍佈全國的高層住宅電梯支撐全廠,現在又多了旅遊索道纜車,才保住了飯碗。結果這位國遠的總工程師笑笑,跟讓衛東握手:“你還救了國集的命,本來他們是想找我們去接手外資退出的股份,我們也困難,剛猶豫下,就被讓衛東同志給接手了,聽說立刻煥發出了新氣象,可喜可賀!”
董雪晴指揮卓瑪把讓衛東的外套送過來,讓他披上,自己示意拉姆抱了孩子跟著這邊遠遠的回去。
看這邊到美食街隨便找了張空座,那就隔兩張桌子要杯果茶繼續帶著娃翻記事本。
只要這麼能看著,心裡就格外安定。
這邊有洪巖廠做銜接,也格外順暢:“我們來就是爲著這個大型集裝箱船的。”
其實讓衛東惹出這偌大的局面,只歸結於他知道後來一條大型集裝箱船都是動輒上萬櫃,所以現在連四千個櫃子都造不了的內地局面,肯定有很大的機會。
但其他那就一無所知了:“嗯,滬海造船廠確實沒有這種製造經驗,我也是從港商那瞭解探討,再結合我們跟新坡加樞紐港的一些感受,提倡慫恿港商來跨出這一步。”
唐總工也不諱言:“去年我們虧損1.7億美元,當然主要原因是兩伊戰爭爆發,我們有三條船在相關碼頭港口損毀,還承受了巨大的油輪價格暴跌損失,我們恰好在這之前下了不少訂單,但訂單最多的還是巴拿馬型散貨船。”
這就是讓衛東不瞭解的歷史進程了,他慢慢點頭示意繼續。
“目前國遠擁有近六百艘船隻,超過60%都是散貨船,僅有十幾條集裝箱船,方老一直在推動集裝箱貨輪的佔比,南方造船廠去年爲我們造了四條1200箱的全集裝箱貨輪成爲主力,萬萬沒想到你跟港商推動的是五倍甚至十倍的集裝箱貨輪,請問這是個什麼思路?”
讓衛東知道內地這會兒落後,他纔是萬萬沒想到這麼落後。
“思路?很簡單,基於對改革開放後涌現出來的生產力爆發,前提是不要再反覆整頓壓制民營企業、外貿產業發展,這個朝著北美和歐洲外貿運送的產能會急劇增加,可能你們以前所有船運都是按照國家計劃,運送國家急需的物資、原油,接下來應該是大量民間外貿公司朝著海外拼命運貨,我在滬海地區就有電腦代工廠,您說我們這電腦設備用什麼方式運輸最好?”
就很明顯,國遠實際上還沒把集裝箱船當成主力發展:“那不是還有很多貨物要用散貨船嗎?”
大豆、煤炭、礦石、白糖、鋼卷,很多生產原料的確都是用散貨船。
讓衛東終於意識到,時代真的是個節骨眼兒。
三來一補的加工貿易之前有,都不算很多,外貿是國家嚴管領域,民營外貿是否動搖國營主體都還是爭論焦點。
所以沒那麼多朝外運送的工業製成品。
他那每個月四五百個集裝箱的電腦外貿貨,除了是蘋果公司直接到滬海這個國際大城市建廠代工,更主要可能還是蹭了經委當時爲了切諾基零部件進口置換,給了他幾千萬美元的外貿額度。
實際上現在每個月產能拉起來的86款蘋果電腦的離岸交貨總價都不低於這個數兒!
電腦能用散貨船裝嗎?
讓衛東不得不拿眼前的吃食給這位總工程師講解:“您是行家,肯定比我懂集裝箱和散貨船的優劣勢在哪,我們探討的核心是未來到底什麼佔大多數,我的結論是各種國內生產的五花八門外貿工業製品,將佔據絕對主力!”
說著他夾起塊油炸春捲:“所有外貿工業製品,怕是都需要這樣的外殼裝載運輸到歐美各地,沒有這層集裝箱包裹,亂七八糟的這些什麼東西根本無法保證質量!”
總工程師肯定懂這個道理:“但哪有這麼多外貿製品?”
誰敢相信,三四十年後內地居然會成爲全世界最大的工業國,朝著全世界輸送幾分之一的工業製品。
讓衛東堅信無疑:“就在昨天,我是從滬海回來,我們在滬海開業了兩座快捷酒店、廉價酒店,是花旗酒店連鎖集團跟我們合資搞的,當然您應該明白我們合資的目的是學習他們的先進模式,然後迅速套用到我們的產業上,好了,昨天開業我最驚訝的是這玩意兒……”
他這次挾了個花捲。
在座幾人都有點愣住,酒店吃食嗎?
這次是象形比喻:“鋪蓋卷,以前我們的招待所都是折迭好的鋪蓋卷,人家酒店都整整齊齊鋪好,我才知道他們還有專門培訓怎麼鋪牀單,好了,就是在這次接觸上,我才知道歐美市場每年自家都是換五到十次牀單,更換新的,扔了不要哦,我們多久?”
八十年代全國都在強調要艱苦樸素,牀品幾件套這種結婚都要擺出來的東西不是傳家寶嗎?
就跟男人內褲一樣,穿得磨了洞都還能湊合。
枕巾就算破洞成刷子邊了,還能當毛巾用!
直到三四十年後,國內都還能把牀單換洗著用上好多年。
花旗能成爲全球最大消費市場,歐美髮達國家的消費頻率有多高,可想而知。
這就是讓衛東對國產消費品外貿前景的前瞻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