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九章 慈禧的故事

慈禧頓了一頓停下撫弄光緒髮辮的手,似乎對往事有太多的感慨“英法退兵後,京師官員上表恭乞皇帝回京,肅順等人當然也知道老六勢大,可是他千不該萬不該!”慈禧冷哼一聲“老天從來都不會辜負等待的人!老六很快就等來了機會。肅順等人妄想挾持天家!竟然以‘敵情難測,不宜回京’想學那曹操挾天子,來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慈禧輕輕走到殿門口望著夜色,眼睛裡的鋒芒一閃而逝“其實那時先帝剛走,我和姐姐完全失了方寸,不要說根本沒有察覺,就是察覺到了,手上也沒有可用之人。”慈禧因爲回憶,眼神有些迷離“老六與英法周旋之後,便偷偷從京城來到熱河,扮做爲先帝送魂的薩滿面見了我和姐姐。我和姐姐商量後也知道老六正是想要趁這個機會重新回到中央政權中來,可是又有什麼辦法?驅虎吞狼,驅虎吞狼,若不是餓狼已經近在咫尺,誰又不知道老虎的兇猛?”慈禧繼續述說著“可惜我們那時沒根本沒有可信的人,只能憑著先帝留下的兩枚印章,幫助老七拿到了當時近侍在身邊正黃旗漢軍都統的位置。”慈禧說道這裡深深的看著光緒,光緒正靜靜的傾聽慈禧的訴說,根本沒有反應過來慈禧嘴裡的老七是誰,臉上自然也沒有什麼表情。慈禧似乎很滿意光緒的反應將目光再次轉移到夜空“其實當時老六一直跟隨著我們,幫助我們部署籌劃。他先使御史董元醇上請我和姐姐權理朝政,這樣我和姐姐便有了在朝堂上說話的權利。又讓兵部侍郎勝保到避暑山莊下達諭旨不許各地統兵大臣赴承德祭奠,這樣一來保證了我們周圍只有老七的人馬。”慈禧收起情緒繼續對光緒敘述道“當然肅順他們也不是傻子他們以先帝遺詔和祖制無皇太后垂簾聽政,竟然想要擬旨駁斥。他們將擬定好的聖旨帶到宮裡要求我和姐姐用印。”慈禧咬牙說道“可恨這八人嘵嘵置辯,已無人臣禮,恣意咆哮,聲震殿陛。”說道這裡剛剛還在發狠的慈禧噗嗤一笑“我一輩子沒見過姐姐跟誰紅過臉,可這一次,姐姐當殿喝罵,倒是令我開了一番眼界。爭到最後,我和姐姐誓不退步,載垣、端華這兩個東西竟然全不顧禮節,負氣不視事。於是便把這事兒給拖了下來,那八人想必萬沒想到,這些可都在老六的算計之中。”

“我記得那是9月天我們以以皇帝年齡小、我二人又是年輕婦道人家爲藉口,不宜與衆大臣同行爲藉口,從小道趕回北京。那是下了好幾天雨的爛泥路,還好一路雖然車馬顛簸但我們硬生生的提前了6天到達北京。一到北京趁著他們8人未到,我和姐姐利用手上的印章下旨。從端華手裡搶了步軍統領的職務又讓他兼管善捕營事。”慈禧說到這裡忍不住露出得意的神色“於是他們剛到北京,老六老七就將他們8人抓捕,以海疆不靖,京師戒嚴。載垣等不能盡心和議,徒以誘惑英國使臣以塞己責,以致失信於各國,澱園被擾。我皇考巡幸熱河,實聖心萬不得已之苦衷也!就是將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圓明園被焚掠的屎盆子扣在了這八個人頭上,於是有了今日的局面。”

慈禧拉起光緒的手“咱大清國就像皇帝你說的股份公司,我和姐姐共同掌管了5成,老六掌管了軍機又有衆多的門生故吏,便算是擁有3成,如今姐姐暴斃,僅僅我一人的力可不一定壓的住著老六,我知道皇帝思念姐姐。可是這個時候皇帝你最應該幹什麼?”光緒此時心亂如麻,按照慈禧所說,慈禧確實沒有毒殺慈安的理由,此刻最大的敵人可根本不是慈禧。可是誰又知道她慈禧所說的事兒是真是假?於是只得搖頭,等待慈禧的後話“皇帝應該趁著百官弔唁的機會走到臺前,用你的氣度去感染他們,讓他們知道你已經不是一個小毛孩子!你是一個能夠將國事處理好的一代帝王!”慈禧蹲下身子雙手捧住光緒的臉,雙目注視著光緒說道“我知道皇帝並不喜歡那些清流理學,但是皇帝你從今天開始就必須牢牢的抓住他們!因爲他們的利益是需要靠你去實現的,他們是不可能背叛你的人。像文祥,李鴻章那些人不說私交與老六極好,他們都是以洋務起家,本身的政治抱負通過老六就可實現,並不需要你這個皇帝!”

光緒的心漸漸的開始下沉,心裡忍不住冷笑。都說晚清羣臣昏庸無能,我看滿朝臣子沒有一個傻子,他們都在爲自己的利益相互攻擊傾軋,而國家的利益正是在他們的內耗中一點一點的失去。光緒雖說是早就定好了穿越後的人生目標,可這時也忍不住心灰意懶。光緒點頭答應慈禧,伸手在案幾上取下冕冠。

第四十七章 談判第一百三十六章 莫名其妙的皇后第一百三十章 國歌第七十三章 空中樓閣第一百二十五章 還是他們第三十八章 山寨槍第二十五章 美國貝爾第四十二章 大敗第八十五張 牀笫之樂第六十二章 袁世凱第四十一章 大捷?2第一百二十六章 英帝國的策略第八十章 武漢鐵廠第九十五章 聽戲第十四章 加特林2第四十一章 大捷?2第四十一章 大捷?2第一百三十八章 困龍臺第一百二十三章 機會第十四章 加特林第七十九章 光緒的擔憂第一百零三章 國債第八章 里瓦幾亞條約第八十六章 日本智將第一百四十九章 快刀斬亂麻第二十三章 直轄上海第六十六章 撤簾2第二十章 徐桐抱恙第三十八章 山寨槍第二十八章 慈安死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裱糊匠第一百三十六章 源順鏢局第二十四章 徐桐辭官第一百三十二章 廢科舉!第五十二章 開禁第九十六章 怠政第四十六章 英國需要的和平第六十七章 佟讚辭官第九十六章 怠政第一百一十二章 搶灘登陸第三十四章 恭王奕訢第一百二十八章 洋妞第四十五章 孤拔的反擊2第一百零一章 一屋子的小人第十四章 加特林第八十六章 日本智將第一百五十七章 收容站第一百五十二章 實幹型的榮祿第二十七章 大清皇家電話公司2第六十六章 撤簾第七十一章 性感第一百五十五章 戰是不戰第四十九章 恭王下野第一百二十二章 入拳第一百三十二章 廢科舉?第四十三章 潰敗第六十八章 拔丁運動第十七章 武都地動第十二章 過年啦第十五章 琉球第一百一十六 戲弄第二十六章 大清皇家電話公司第一百四十八章 慈禧 愛迪生第八十六章 日本智將第九十七章 高升號第一百零八章 定策第四十五章 孤拔的反擊第一百零五章 合圍第五十章 戰艦歸國第六十六章 撤簾2第三十五章 密謀第八十三章 日本増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還是他們第十七章 武都地震3第三十八章 山寨槍第一百一十章 國難發財第五十四章 割讓緬甸第五十八章 預備軍第九十二章 挾持第七十三章 空中樓閣第二十八章 慈安死了第五十八章 預備軍第七十四章 君子六藝第七十五章 摩擦第二十章 徐桐抱恙第一百一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八十七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五十七章 出征2第八十二章 東學黨第七十二章 軍歌第十四章 加特林第二十四章 徐桐辭官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兵壓境第一百一十二章 搶灘登陸第七十六章 應對之策第三十七章 打是不打第六章 先富國第一百零六章 海戰英雄
第四十七章 談判第一百三十六章 莫名其妙的皇后第一百三十章 國歌第七十三章 空中樓閣第一百二十五章 還是他們第三十八章 山寨槍第二十五章 美國貝爾第四十二章 大敗第八十五張 牀笫之樂第六十二章 袁世凱第四十一章 大捷?2第一百二十六章 英帝國的策略第八十章 武漢鐵廠第九十五章 聽戲第十四章 加特林2第四十一章 大捷?2第四十一章 大捷?2第一百三十八章 困龍臺第一百二十三章 機會第十四章 加特林第七十九章 光緒的擔憂第一百零三章 國債第八章 里瓦幾亞條約第八十六章 日本智將第一百四十九章 快刀斬亂麻第二十三章 直轄上海第六十六章 撤簾2第二十章 徐桐抱恙第三十八章 山寨槍第二十八章 慈安死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裱糊匠第一百三十六章 源順鏢局第二十四章 徐桐辭官第一百三十二章 廢科舉!第五十二章 開禁第九十六章 怠政第四十六章 英國需要的和平第六十七章 佟讚辭官第九十六章 怠政第一百一十二章 搶灘登陸第三十四章 恭王奕訢第一百二十八章 洋妞第四十五章 孤拔的反擊2第一百零一章 一屋子的小人第十四章 加特林第八十六章 日本智將第一百五十七章 收容站第一百五十二章 實幹型的榮祿第二十七章 大清皇家電話公司2第六十六章 撤簾第七十一章 性感第一百五十五章 戰是不戰第四十九章 恭王下野第一百二十二章 入拳第一百三十二章 廢科舉?第四十三章 潰敗第六十八章 拔丁運動第十七章 武都地動第十二章 過年啦第十五章 琉球第一百一十六 戲弄第二十六章 大清皇家電話公司第一百四十八章 慈禧 愛迪生第八十六章 日本智將第九十七章 高升號第一百零八章 定策第四十五章 孤拔的反擊第一百零五章 合圍第五十章 戰艦歸國第六十六章 撤簾2第三十五章 密謀第八十三章 日本増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還是他們第十七章 武都地震3第三十八章 山寨槍第一百一十章 國難發財第五十四章 割讓緬甸第五十八章 預備軍第九十二章 挾持第七十三章 空中樓閣第二十八章 慈安死了第五十八章 預備軍第七十四章 君子六藝第七十五章 摩擦第二十章 徐桐抱恙第一百一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八十七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五十七章 出征2第八十二章 東學黨第七十二章 軍歌第十四章 加特林第二十四章 徐桐辭官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兵壓境第一百一十二章 搶灘登陸第七十六章 應對之策第三十七章 打是不打第六章 先富國第一百零六章 海戰英雄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边坝县| 承德县| 长丰县| 濉溪县| 江城| 思茅市| 梓潼县| 青海省| 庐江县| 白玉县| 广宗县| 盘山县| 衡南县| 翁牛特旗| 韶关市| 汶川县| 镇坪县| 阿拉善右旗| 邢台县| 佛教| 汤原县| 新营市| 汤原县| 林西县| 胶州市| 乌苏市| 阿拉尔市| 新余市| 台南县| 哈密市| 巩留县| 喜德县| 太仆寺旗| 乐都县| 开封市| 屏东市| 新沂市| 博爱县| 济阳县| 滨海县| 青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