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依奴才看,益堂的提議可不錯。奴才才疏學淺也就爲老弟找補找補。”這老傢伙可沒什麼好心眼,說話便是處處留著扣。這麼說便是有個妙處,如果皇帝不樂意這個提議,或者這個策略在事後證明是錯誤的,他志和只是補全方伯謙的方案,可不是他志和的主意,所以可怪罪不到他身上。而如果皇帝滿意,或者事後在實戰中證明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那他志和可是有補全之功,落一個心思縝密之名。“皇上,倭國自明治維新以來國力漸強,便對我大清屢屢挑釁,先有琉球之禍,今又朝鮮之患。尋釁滋事實在可惡。我大清雖貴爲天朝上國,而對無賴之事還需小懲大誡!既然倭國一再挑事,奴才認爲北洋水師只需將瀋陽兩師渡於朝鮮,如此朝鮮便有4個師與倭國2個師團周旋想必不會再有變數。而我大清便可給倭國一記上屋抽梯。”“敢問老大人如何上屋抽梯?”這主意便是他方伯謙出的,他方伯謙如何不知道這套策略的諸多演化,他這樣一問不過就是將首功讓給志和。志和自然是聽懂了方伯謙的玄機朝他一捻鬍鬚,算是承了這個情“我大清當時爲了威嚇倭國可在威海海軍基地屯紮了4個師,如今咱們便是來個弄假成真,想法繞道倭賊身後登陸迅速攻佔京都以圖切割倭國,從前線袁世凱所奏倭兵炮火似乎是勝於我皇家陸軍,於是我大清可令皇家海軍與陸軍協防即可彌補火炮不足。至於倭國所謂的聯合艦隊總噸位不過4萬餘不足爲慮。鎮定濟三艦足矣摧毀他倭國所依仗的5000噸級的巡洋艦。”其實有時候小人可比君子好用很多,君子有事一旦認準了自己的標準是很難有所改變,而小人則可以爲了自己所改變任何事物。所以不論君子小人,只要用法得當那都可以成爲國家有用的人。這志和便是一個很好用的人。光緒點點頭看向毛昶熙、李鴻章道“二位可還有什麼補充?” 毛昶熙朝光緒欠了欠身,又向志和一笑道“對日方面部堂大人已足可置倭人於死地,臣所慮者不過羅剎國而已,彼貪得無厭,早在聖祖時便垂涎我大清領土,今朝更是如此。彼是否可能趁我大清此時無暇北顧而生不軌之心?所以臣建議陛下召回協助英人駐非洲2師。其一自然是防範羅剎,其二嘛倭人敢於尋釁我大清可與英人有密切關係。此次召回即表面上並不妨害兩國正常邦交,但又可清晰的傳達出我國不滿。實在是一舉兩得之策。”李鴻章撫掌道“毛大人此策必可高的很吶。”毛旭東面有得色朝李鴻章拱手道“李中堂取笑了。”又朝光緒道“臣,還有一劑猛藥。”其實這些久經宦海的老吏政治經驗之豐富,那些後世所謂的專家能想到的東西他們能想不到?不過兩點原因其一當然是有歷史的侷限性,當時的清國雖然是被西方列強一頓胖揍,其實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其中的根本差距。還是認爲天第一老子第二,直到甲午2億多的賠款使清國再難有翻身的機會。其二自然是評論的不比辦實事兒的,一件事自己辦起來纔會知道其中有多少變化,多少曲折。其三其實是最重要的一點,所有人都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選項,在現實生活中可沒有傻子,尤其是在官場能混幾十年的老油條,可沒有一個是傻子,所有人都在爲自己的利益去掏空這個國家的時候,那麼這個國家便是距離覆滅不遠了。而光緒的努力就是將國家的繁榮昌盛變成大家最有利的選項,讓下至販夫走卒,上至王公親貴都努力朝這個選項去選擇。
毛昶熙倒也不賣關子繼續道“其實羅剎不過是蘚芥之疾,該國主要勢力在歐羅巴,彼即便心懷不軌,想要運兵則需要穿越整個西伯利亞。臣仔細詢問過,如果彼自歐羅巴運兵至我大清北方需要一年半時間。而羅剎所修西伯利亞鐵路正是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臣也尋訪打聽過,這條鐵路過於長遠至少還需要2年左右才能完成,所以我說目前羅剎國對我大清來講不過是蘚芥之疾並不需要我大清投入過多精力。是以我們便騰出一部分兵力可以組建一支偏師,有南洋水師協助直接投放至橫須賀。”要知道橫須賀朝北不到70公里便是日本東京,只要清兵在這裡出現,日本就彷彿捱了一記窩心拳一般。“好!”光緒終於繃不住了大聲贊出來。光緒最後看向李鴻章道“還有什麼補充的?”李鴻章沉吟道“陛下,兩位大人已經面面俱到,臣愚鈍沒什麼可以完善。不過臣倒想了一個奇巧的法子,陛下大婚時所舉行的閱兵可讓出徵部隊再次檢閱。一嘛自然是誇耀國力震懾諸國使羅剎不敢懷有異心。二自然是積累士氣。”光緒點頭道“愛卿們已經將對日方案計較得當,那麼當以何人爲帥?”晚清自從曾國藩、左宗棠相繼辭世後良將雖然不少但實實在在沒有幾個帥才。朝鮮袁世凱能夠被舉薦爲統帥一是仗著吳大帥的餘威。二是朝鮮是他經營多年。其三先前入朝的2師都是由淮軍系改編的,所有不會有多大的衝突。袁世凱勉強能彈壓住聶、葉二人。而此次如果赴日作戰可指揮的是來自****的部隊。必須要有身份和拿得出手的戰功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