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清國派遣兩個師進入朝鮮,我們也得立即在朝鮮増兵!” 日本皇宮位於東京的中心地區,也稱皇居,它佔地約17公頃。 整個皇宮被護城河環繞。皇宮分爲皇居、外苑、東苑以及北之丸公園等幾個區域。建築風格其實來說其實中日兩國是非常相似的。不過中華的皇宮頂上上一片金瓦,而日本則是一片灰瓦。平心而論的講這樣的殿宇莊重並且安詳。但就是這樣外表靜謐的宮殿孕育出世間最兇狠的魔鬼!山縣有朋激動地揮舞起拳頭,此刻他哪裡是在日本皇宮中,分明他已經到了朝鮮正指揮著千軍萬馬雄赳赳,氣昂昂的泅渡鴨綠江。明治天皇有些看不下去,清了清嗓子,總算是把差點自己就陷入瘋狂的山縣有朋從鴨綠江拉回現實。伊東祐亨等垂首不語,其實他們這些高級將領包括山縣有朋都清楚日本和清國的國力差距,但是誰又敢說呢?日本如今的國民情緒已經陷入瘋狂,誰要是膽敢給這個國家踩剎車,哪怕就是說一點懷疑言論都會被定義爲賣國。其下場便是有無數的年輕‘勇士’衝進你的家門進行刺殺。這是他們自己放出來的魔鬼,而現在這個魔鬼已經完全脫離了他們的掌控,甚至連天皇也不行。不過天皇在他的臣子面前還是有一定的威信的,他拒絕了山縣有朋向朝鮮增兵的提議。他也知道,以現在日本的實力恐怕難以和清國抗衡,這些大臣們雖然嘴上說的無畏,他們其實也知道不能打,不過他們怕下朝後背刺殺而已。明治心裡對他的大臣們不屑起來,一個個都說爲國盡忠死則死矣,如今卻是被一羣少壯軍官挾持?天皇心裡撇嘴冷笑。
再說朝鮮,因爲葉志超、聶士成兩個師進入後,日本軍隊撤出平壤,退至安東一帶。整個朝鮮漸漸又開始歸於平靜,可能除了光緒以外,誰也不知道一個叫東學黨的教派其實已經在朝鮮興起,他們即將要引發一次改變整個亞洲格局的大戰。
清國的朝堂上卻見不著日本那樣的壓抑的氣氛,反而無比的熱鬧總是有吵不完的架。朝堂上今天吵女校教女子算術、化學等西學是否正確,明天討論陝西鄉里搞的田地承包制是不是合法,朝廷要不要承認。整個朝堂上已經將清日在朝的衝突看做過去式了。也不能說全部,至少光緒憂心忡忡,甚至可以說壓抑。因爲這樣的壓抑沒辦法傾訴,光緒總不能給大臣們說我是穿越來,的日本要是甲午海戰打贏了我們,我們清國將徹底的無法翻身,國家即將面臨分裂。光緒如果這樣幹了大臣們一定會非常驚恐,但驚恐的一定不是所謂的甲午海戰,而是驚恐皇帝一定是腦子壞掉了。一定會勸慈禧重新訓政然後找一個新皇帝。
光緒有些心不在焉的道“既然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就讓他去,可以先以川陝實驗嘛,如果可行全國推廣也就是了。朕繼位以來強調過很多次了,國家發展需要的就是實事求是,既然有好處做就行了,此事不必在議。”光緒心不在焉官員們可不幹,戶部執事楊仲熙立刻出班躬身道“承包田固然能提高產量豐收五穀,可是如此一來良田都被其一人承包卻怕是要叫他人空腹。” 原來自從農業機械進入清國以來小地主們只需要購買一套機器,自家便可以幹完所有農活。雖然頭一年可能比僱傭佃戶投入大,可是第二年開始便是白賺。大地主那更不消說。如此一來便是空閒出了大量的佃戶、短工,這幫人一下沒有了生計自然是社會不穩定的因素。光緒收回心神想了想覺得這楊仲熙說的倒是有幾分道理“地方官如何處理的?”楊仲熙確實是名實幹型官員,對甘陝一代情況極爲熟稔“地方官員大都只是帶領著農民燒林爲田,將其田充爲官有,再僱傭佃戶耕種。”光緒忍不住皺眉,雖然他心裡清楚,這個年代可沒有什麼環保意識,楊仲熙見光緒皺眉非但不怕繼續說道“燒林爲田雖然解決了一部分佃戶問題,可地方**也不是冤大頭,也在購買農業機器,如此一來。”光緒心裡好笑,這個楊仲熙自己不想被那些清流噴,便將這難題扔給我,當下也不在意說道“既然如此總不能讓百姓餓死,讓地方官員組織一下,讓有意願外出務工的百姓讓地方上頒發條子允許其跨省務工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