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早已經兌現了自己的諾言,驢拉火車的奇蹟也僅僅只維繫了一個月。這還得說慈禧和李鴻章演的一出好戲,驢拉車還沒開始,李鴻章就上書說英國人爲了孝敬老佛爺,要在皇宮內修了一條小鐵路。這條小鐵軌也就2000多米,普一修建完畢,慈禧每天啥也不幹就成天坐著小火車來回轉圈。如此明確的政治信號,各省的封疆大吏,以及一些騎牆的觀望派立即嗅到了味兒。於是張之洞率先在湖廣聘請法國工程師開始修鐵路,有人開頭好辦事,各省爭相外聘工程師修建鐵路,一時間,修鐵路變成一種政治信號,很多官員也不管鐵路修好能不能通車,反正先修了再說。一時間滿清上下,鐵軌翻飛到處都是修建鐵路的外國工工程師。
所謂的‘反鐵派’竟然被一條兩千米的小鐵路冰融瓦解。李鴻章在唐胥鐵路在竣工時,其實早就備好了火車頭,名曰‘中國火箭號’自然順理成章的開始使用。慈禧和李鴻章的作秀,光緒可從頭到尾都看的清清楚楚,光緒佩服死慈禧的政治手腕,從頭到尾慈禧都沒有因爲鐵路的事說過一句話,更沒有因爲鐵路去貶斥過任何人,褒獎過任何人,僅僅只是利用一條兩千米的鐵路就完全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光緒佩服慈禧的政治手腕的同時,心裡也同時打定主意,日後自己一定得避免和慈禧發生衝突,否則自個肯定得像歷史那位一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想通這一關節,光緒又開始心疼錢。要知道一旦某樣事物變成了政治符號,那該事物本身其實已經沒有意義。各地**,徵發民工修築鐵路一時竟成爲風氣,彷彿不休鐵路便不是大清國的忠臣一般。老外是賺著錢了,可被徵發的老百姓卻是苦了。可光緒偏偏不能在這個時候去踩剎車,他哪怕再沒有政治頭腦也知道,這個時候踩剎車等於是將自己和慈禧放在了對立面,哪怕他們兩人都不願意,可自然會有政治投機者前來拱火攛掇,逼迫兩人決裂。光緒看到慈禧這樣的政治手腕,哪裡還敢和慈禧放對,自然是乖乖的三緘其口。
這個時期的鐵路修繕很多其實都僅僅只是爲了向老佛爺盡孝心,很多地方官根本不關心,也懶得關心鐵路的質量。光緒這時候只好組織官員全國各地的抽查鐵軌質量,爲了不讓‘鐵路派’認爲自己是站在其對立面,光緒以皇家名義開始籌備修建中國最長的鐵路線。由北京到包頭途徑張家口,烏蘭察布,呼和浩特。這算是一條戰略鐵路,直接從北京城延伸到蒙古,總長1319公里,總工程師由赴美留學歸國的詹天佑擔任。此時的詹天佑雖然年輕,但也用卓越的實力證明了其才能,他已經擁有設計修築唐山至古冶鐵路,自古冶向山海關的鐵路的經驗。甚至古冶到山海關中最艱鉅的灤河鐵橋他更是首次在鐵路使用壓氣沉箱法修建灤河鐵橋橋墩,解決了英國工程師未能解決的因灤河洪水季節水流沖毀打樁而形成的施工困難問題。林林總總表現出了其不凡的天賦。所以倒是沒有光緒所想象中的劇情,什麼力排衆議特旨提拔,然後一鳴驚人,造就千古佳話。人家詹天佑是憑自己實力,便是現今大清國鐵路方面最權威的人才。雖然沒有按照光緒心裡的劇本演義一番,不過好在光緒倒是樂得輕鬆。光緒對詹天佑那是一萬個放心,這不是廢話麼,這是初中就要考試的內容,詹天佑即將捧出自己的巔峰之作,讓世界震驚的京張鐵路。
於是光緒在召見詹天佑時放鬆的很,只是隨意說了幾句望卿之名一般,天佑我大清之類的屁話。詹天佑是直接從營口至溝幫子的施工現場直接徵調任命。若不是官場規矩,凡是外放任命必須回京領旨謝恩,詹天佑恨不得立刻便飛往施工現場去。尤其是北京到張家口羣山峻嶺就像是拽著他的心臟一般,在他看來光緒對於這條鐵路的難度似乎根本又沒有放在心上,詹天佑的心不由得更是往下沉去。光緒可沒有慈禧那一眼望穿人心的本事,在他看來這個鐵路交給詹天佑,竣工便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這一條條的鐵路就會像是從帝國蔓延出來的根鬚牢牢的扣住蒙古,180萬領土將不會是百年後中國歷史的傷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