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子,去打聽打聽會開完了沒?”光緒有些焦躁的踱步問道。小德子將拂塵依在手彎抱在懷裡笑道“萬歲,奴才剛剛回來可還不到一刻鐘吶。”光緒有些尷尬,佯裝瞪眼道“怎麼?你小德子的鞋子那麼金貴?多跑兩趟捨不得了?”小德子自然也不害怕他,嘿嘿一笑,一甩手將拂塵彈了兩下又抱回懷裡“萬歲啊,照我說,翁老師您又有什麼好擔心的,你可是見過的,他的辯術恐怕他說第二,滿朝便沒有人敢稱第一了。”光緒心煩意亂懶得和小德子解釋“哎呀,你不懂就不要亂插嘴了!”小德子跟隨光緒多年,更何況光緒本來也不是什麼性格暴虐之輩。小德子自然便和他沒大沒小慣了“嘿嘿,這個奴才確實是不懂,不過奴才確是知道,皇上這般的焦躁不安,若是被太后看見可是又該教訓萬歲了。”確實,平時慈禧要求光緒要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若是自己這樣的情緒被她看見,自然免不了一頓呵斥的。光緒狠狠的瞪了小德子一眼便坐回龍椅上假寐。
就在光緒真的快要睡著的時候,小德子輕輕拍了拍光緒“皇上,太后叫您過去吶。”光緒雙手搓了搓臉恢復了一些清醒,搖頭苦笑。哎,看來這個帝師也在捧著慈禧的臭腳,這皇帝讓我給當的。光緒雖然鬱悶,但是畢竟關係著這個民族的榮耀,光緒還是一溜小跑往慈禧居住的儲秀宮跑去。
光緒向慈禧見禮後,翁同龢、李鴻章幾個大臣也向光緒見禮。光緒待翁同龢禮畢急忙的詢問“翁老師,如何?”翁同龢再次跪伏“託皇上,太后洪福,美利堅答應法辦對我清國行兇之徒。安公使也表示,如果他們願意,美利堅並不會使人阻攔我們將僑民接返回大清。”美國雖然沒有因爲清國的交涉而廢除法案,但好歹也給予了清國正面的迴應。光緒知道翁同龢沒有提廢除法案的事兒,那便是沒有將這件事兒談妥。雖然有些失望,但好歹也算是有所收穫。
光緒當然不知道,美國人爲什麼堅定的排華。“不過萬歲,我們似乎並沒有迎接僑民的實力呀。”曾泰關心美國法案問題,聽說交涉完畢早就到慈禧這裡候著了。光緒一愣,心道‘是啊,現在的清國根本就沒有一支能夠遠洋的艦隊,更沒有一支能夠震懾宵小,護衛遠航的海上力量。’李鴻章張張嘴本要起身,轉念一想‘這翁同龢與我有隙,若是我提的意見便是再好恐怕也是枉然,不如我晚上寫道密奏呈上。’只是他的這些小動作瞞得住光緒,卻如何瞞得住老辣的慈禧?“李中堂,你可有良策呀?”慈禧有些尖銳的聲音說道。
李鴻章慌忙起身,慈禧這些年不論是在治理國事,還是收拾那些理學大家的手段可都是有目共睹的。李鴻章堅信,若是太后掌權可不一定比六王爺差。這時聽見慈禧發問自然也不瞞著“回太后,臣愚笨的緊,實在是想不出什麼良策。皇帝賢明,太后仁慈,想必早就有了應對之策。不過,臣恬顏想要請皇上,太后評價。”說到這裡,李鴻章一頓,也不理翁同龢那裡傳來敵視的眼神繼續說道“其實,我們去撤僑並不一定要用自己的軍艦。”李鴻章話音未落翁同龢便冷聲笑道“若是不用軍艦難道用小艇?哼,且不說我們沒有一直有遠洋經驗的船隊。便是有,那海疆不平,若是被什麼海匪劫持,不但救人不成,反倒是落成笑話。李鴻章!你居心何在?”光緒可是煩透了這個帝師,胡亂扣帽子,動不動便是拿大義壓人忍不住便皺起來眉頭。一旁的慈禧顯然要比光緒平靜,淡然說道“翁老師先不要著惱,讓李中堂講完。”李鴻章躬身說道“臣愚見,我們其實可以僱傭英國人的船來幫助我們運送僑民。”李鴻章說話從來不賣關子繼續說道“首先,美國曾屬於英國殖民地,美國依靠一場獨立戰爭方纔獨立成國,英美關係雖然最近似有緩和,但也是面和心離。二,因爲萬歲的開放政策,英國跟我大清如今關係正濃,這從我大清工廠10之5、6皆是英人開辦便可見一斑。其三,如我剛纔所說英在我大清擁有大量利益。臣辦理洋務多年,深知洋人無利不起早。其在我國大量利益必然不會對我大清坐視不理。最後,便是這次事件本身便是美利堅理虧,英國幫扶正義。”李鴻章身體建爍一口氣說話依然神閒氣足“觀其四點,英人不但不會拒絕幫助我們撤僑,必然會以極低的價格受僱我們撤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