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後猶太考察團也沒有來天津,赫茨爾把消息帶回,在他們猶太大會進行投票時,猶太大會幾乎全票反對,並表示一定得回到他們的發祥地巴勒斯坦。當然這對猶太族來說可能是大事,對清國來說卻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插曲,對整個清國來說皇帝甄選皇后纔是整個帝國一等一的大事。
皇后人選經過層層選拔只剩下五人,其中自然包括光緒的那位姐姐,慈禧的侄女葉赫那拉氏靜芬。和後世赫赫有名的珍妃姐妹,以及另一對旗人姐妹。這是光緒第一次看見自個兒的皇后候選人。廣場上李蓮英遞上一隻托盤,盤上蓋著紅布,遞到慈禧面前。慈禧輕輕捻起紅布一角,是一柄剔透的玉如意。慈禧站起身將玉如意持在手中,走到光緒面前“皇帝,看上誰便將這如意給她,她便是你的皇后。”光緒雙手接過如意。望向廣場中站著的五名女子,中間那位便是靜芬,她的相貌雖然不像後世照片中鞋拔子臉齙牙凸眼,但相貌也是著實平庸的很。方臉闊口,實在令光緒提不起太大興趣,獨獨那兩道柳眉顯卻顯得美極。就在光緒對自己的幸福失望透頂,因爲他知道,他必須要按照慈禧的意願甄選皇后。忽然眼前閃過一抹嫣紅,一點櫻桃小口。是靜芬左側的女子,一雙眼睛充滿了靈氣,甚至向光緒大膽的眨了眨眼,雖然站姿絲毫不變,但那一雙眼睛似乎會說話一般,忽閃忽閃,甚是嬌憨可愛,光緒這幾年雖然不是沒見過女人,但是皇宮大內之中哪有這番靈氣,一時不由得癡了。站在光緒身側的李蓮英捧著托盤見光緒失態,用托盤的一角碰了碰光緒,輕聲提醒“皇上,皇上,請選後。”這便是光緒和李蓮英關係不錯,李蓮英作爲慈禧的貼身太監,當然知道慈禧想法。他站在光緒身側的這些小動作也只有他二人才知道。
慈禧的心思光緒怎麼可能不明白,慈禧當然是想讓光緒選擇自家侄女爲後。也許是這個世界的慈禧和光緒並不像那個世界那樣針鋒相對,也許真是她慈禧自己一直掛在嘴邊那樣,她以宋朝劉娥爲楷模。可即便是這樣,誰又沒有一點點私心呢?慈禧不過是想讓自己孃家也得沾沾光,皇帝那自然是姓愛新覺羅,至少在她慈禧在世時,皇后都得姓葉赫那拉!在她看來大清國當然必須國祚永存,她的葉赫那拉氏也得是榮華富貴!光緒看向李蓮英那張獻媚的老臉,心裡卻是五味雜陳。
光緒甩甩頭,企圖將腦子裡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拋出大腦。光緒也不再糾結,快步走到五人中間一咬牙,扯開身側李蓮英手中托盤的紅布,抓起那柄剔透的如意一把塞到靜芬手中。靜芬一愣,光緒剛纔看他他拉氏的眼光坐在光緒身後的慈禧沒看見,可就站在她身邊的靜芬卻是看得清清楚楚。靜芬性格恬靜,一向不喜與人爭強好勝,她更是知道自己相貌平庸,剛纔再看見光緒看自己身側的那個姑娘的眼神,猜想光緒必然是選擇她爲後,心裡竟然悄悄的鬆了口氣,悄悄的想道‘也許憑著父親關係,自己不用進宮爲妃,自己能另覓夫婿’。可誰知光緒竟然將如意硬塞到自己手裡,一時靜芬竟然忘記行禮,愣愣的抓著手中的如意發呆。李蓮英連忙道“皇后娘娘受如意!”靜芬才如夢方醒慌忙向光緒施禮萬福,將如意捧在懷裡,靜芬身邊四女更是跪拜恭賀。鞭炮聲,鑼鼓聲,樂隊聲,以及太監宮女的祝福聲使整個廣場開始沸騰起來。光緒輕輕將頭揚起,他不敢看靜芬身邊的少女,他害怕,害怕自己再看一眼就會後悔,就會一把奪過靜芬手上那柄如意。
光緒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難受,他從來不相信一見鍾情,更何況未選中的四女也都會進宮。光緒自嘲的將手中的玉牌扔到一旁。暗想‘可能自己本身便有渣男體質,根本不是一個專情的人。她們進宮後,自己一定得和自己那位姐姐相濡以沫,不爲其他,就爲了能讓慈禧安心。一定得讓慈禧知道,她們葉赫那拉氏的後位穩固。’想到這裡光緒嘆了口氣,他畢竟擁有百年後的記憶,對這樣的包辦婚姻始終還是有些牴觸情緒。不過平心而論,哪個男人又不會因爲自己擁有更多的交配權而高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