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英國以及國內的一些文人站臺,日本少壯派堅信民心可用,便在收到清國戰書的當日也發出宣戰詔書;
保全天佑踐萬世一系之帝祚大日本帝國皇帝示汝忠實勇武之有衆:朕茲對清國宣戰,百僚有司,宜體朕意,海陸對清交戰,努力以達國家之目的。茍不違反國際公法,即宜各本權能,盡一切之手段,必期萬無遺漏。惟朕即位以來,於茲二十有餘年,求文明之化於平和之治。知交鄰失和之不可,努力使各有司常篤友邦之誼。幸列國之交際,逐年益加親善。詎料清國之於朝鮮事件,對我出於殊違鄰交有失信義之舉。朝鮮乃帝國首先啓發使就與列國爲伍之獨立國,而清國每稱朝鮮爲屬邦,干涉其內政。於其內亂,藉口於拯救屬邦,而出兵於朝鮮。朕依明治十五年條約,出兵備變,更使朝鮮永免禍亂,得保將來治安,欲以維持東洋全局之平和,先告清國,以協同從事,清國反設辭拒絕。帝國於是勸朝鮮以釐革其秕政,內堅治安之基,外全獨立國之權義。朝鮮雖已允諾,清國始終暗中百計妨礙,種種託辭,緩其時機,以整飭其水陸之後備,一旦告成,即欲以武力達其慾望。更派大兵於韓土,要擊我艦於韓海,狂妄已極。清國之計,惟在使朝鮮治安之基無所歸。查朝鮮因帝國率先使之與諸獨立國爲伍而獲得之地位,與爲此表示之條約,均置諸不顧,以損害帝國之權利利益,使東洋平和永無保障。就其所爲而熟揣之,其計謀所在,實可謂自始即犧牲平和以遂其非望。事既至此,朕雖始終與平和相始終,以宣揚帝國之光榮於中外,亦不得不公然宣戰,賴汝有衆之忠實勇武,而期速克平和於永遠,以全帝國之光榮。
整篇宣戰詔書可以說是謊話連篇,強詞奪理。但這也是情有可原畢竟雙方既然要開戰總不能說自己個兒憋著打這一戰等了十幾年了不是。
光緒召集在京的‘總參’成員。“左卿的病?”左宗棠終於還是油盡燈枯臥倒病榻。光緒看了眼李鴻章道“李卿可有新的校長人選?”本來李鴻章想著,他左宗棠死了,皇家陸軍校長的職務便是獨我一份,可這光緒這個時候直接問自己,可就暗含著沒有讓自己當校長的意思。不由得片刻失神,不過也就是片刻的功夫,李鴻章就想的明明白白,如今的皇家陸軍有5個師就是整編的淮軍,皇家海軍不用說根本就北洋水師。皇上如果今天要自己當這陸軍校長自己也一定的把這個職務辭掉。否則岳飛怎麼死的自己就得怎麼死。“皇上,臣以爲陸軍學校既然叫皇家陸軍學校那麼自然當由皇上您來當這軍校的校長一職,莫要加於旁人了。”說話人是毛昶熙。光緒一愣,想想確實也是自己光顧著不能讓李鴻章再擔任軍校校長,卻沒有想到其實自己纔是最佳的校長人選,於是也不回腔“我清國已經對日宣戰,諸位想必都對日作戰已經有了腹稿吧,說來聽聽。”這樣直接扯到另一件事兒上意思自然便是將 光緒自個兒當校長給拍了板兒了。
方伯謙站起身朝光緒行禮,又朝其餘在座作揖道“諸位都是久歷戰陣的老將軍,老大人。下官沒有諸位的經驗學識便只好笨鳥先飛,於是這幾日夜夜想著對日作戰。沒想到還真讓下官瞎捉摸出來一點點東西,說出來皇上和諸位老大人可不要笑話我,幫下官臣完善完善。”光緒搭了眼方伯謙,心裡倒是覺得挺驚喜的,沒想到這方伯謙聽見炮響就想跑可畢竟還是受過高等正統的軍事培養,做人也是八面玲瓏。“我大清講求海防近30年,目前自然是皇家海軍實力最盛,所以臣認爲以皇家海軍爲主,南洋、福建水師爲輔。可令福建水師佔據琉球島,南洋水師便在東海巡弋護住東南沿海。皇家海軍則以濟州島爲點,如此我大清便以三面鉗制倭國,朝鮮半島如此便是囊中之物。”
光緒不置可否靠在椅背上食指輕敲著椅把。雖說皇家海軍的前身是北洋艦隊海軍之中他李鴻章的門生故吏衆多,但他現在可和海軍沒有統屬關係,所以老爺子倒是其中最爲淡定的一個。可他不急自然有人著急。志和可是看出光緒的意思,皇帝眼裡光拿回個朝鮮可過不了癮了,畢竟朝鮮現在這個局勢跟他可脫不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