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感和認可,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光緒自打來到這裡從直轄市,到武都地震。光緒享受了無數的讚譽,光緒本身也在無數的讚譽中慢慢膨脹,漸漸的已經有些遺忘自己來到這個朝代的初心,每每做一件有利於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實事兒,便是打心眼裡高興,滿足。
“美國真是欺人太甚!”光緒發怒道。小德子在一旁附和“可不是麼,奴才平時瞅 這安吉利也算是一個翩翩君子,其國爲何卻幹出如何禽獸之事?”光緒擡手剛要再說,卻聽見殿門外有人喊道“皇上,太后喚您?!惫饩w定睛一看原來是李蓮英,不知這個閹廝什麼時候已經立在殿外。
光緒對慈禧其實早就沒了最初的畏懼,唯獨對這李蓮英還是稍微有些膽憷。就好像人人都要吃豬肉,卻任然認爲只是屠戶手上染滿了血腥?!爸O達啊,額娘找朕有何事?”光緒雖然有些懼怕李蓮英,但每次見面總會不知不覺的向他示好。李蓮英一張臉笑起來像是一朵菊花,瞟了一眼小德子“皇上想必是知道的,美利堅通過了一項專門針對我大清國的法案!於是滿朝震驚,現在大臣們都在太后那裡,就等皇上您去斷定乾坤吶。”光緒猶如被一盆冷水澆下,本來以爲自己自從穿越以來也算是攢下不少威望,結果一旦遇到國家大事,這些個官員還是一窩蜂的去找慈禧,除了小德子。光緒張了張嘴不再說話。
“吾皇萬歲。”奕訢,李鴻章,文祥等七八名大臣向光緒見禮。光緒看出來他們早已在談論排華法案,並不在乎自己是否到場。自己這個皇帝不過就是個擺設,巨大的心裡落差,光緒有些氣悶的擺擺手,也不說話,便坐在了慈禧的左側。
慈禧見光緒坐定,輕聲說道“諸位繼續商討國事。”本已退回座位的翁同龢起身先向光緒,慈禧行禮這纔開口說道“啓稟萬歲,太后。美利堅拒絕我大清僑民,依臣所見對我大清卻是並無阻礙。美利堅拒絕我大清移僑,能夠一定程度上的防止我人口流失。如今西洋諸國以奇淫技巧之利哄騙我東南之民前往其務工勞作,天下熙熙皆爲利來,長此以往家鄉之地何人耕種?所以臣誠以爲此舉對我大清不但無害反而有利?!惫饩w是聽的瞠目結舌,這**裸的歧視居然能在翁同龢嘴裡成爲好事兒?“臣不敢茍同翁尚書!”說話的人是曾泰,這人曾經做過奕訢的幕僚。曾泰朝光緒和慈禧見禮後開口說道“根據國際法,每一個國家都享有對其國外僑民進行外交保護的權利,如果我大清在這個時候選擇緘口不言,那麼不但等同於放棄其權利,更糟糕的是在國際社會上,歐洲諸國便會以爲我大清軟弱可欺,更容易引起諸國的豺狼之心?!蔽掏榿K沒有退回座位,只等曾泰一閉嘴便朗聲反駁“其一,庶子焉能將番邦蠻夷與我堂堂天朝相較?其二,我大清洋務,也只是以洋之淫巧以御洋,難道你曾泰還要我堂堂天朝與蠻夷同化?其三,你曾泰也莫要信口雌黃,西洋蠻夷野蠻好鬥!若要豺狼退避豈是牛哞馬嘶可以?必須要風怒虎嘯財狼自然逃竄。”翁同龢說到這裡一頓,嘴角輕輕一勾,瞥了眼李鴻章說道“我朝有李中堂練兵數十年!你!曾泰,可是在污詬李中堂妄食君祿?”翁同龢果然不愧是詭辯高手,人家說的是具體實事,他便和你談是非,人家跟你談是非他便捧出大義壓人,最後一句話更是將矛頭指向李鴻章。
李鴻章本來並不想要摻和進去,誰知翁同龢竟然將戰火燒到了自己身上,只好無奈起身行禮“萬歲,太后,臣從來未敢忘記君恩。只是美利堅每每都有辱殺我大清子民之事,如今又頒令如此法案,實在令世界側目,若是我等作壁上觀,難免讓百姓寒心,萬民寒心!也叫那西洋諸國小瞧了我們大清!”此刻的翁同龢像是一名鬥士,李鴻章剛剛說完也不等李鴻章回坐便起身道“所謂入鄉隨俗,既然到了異地,便得接受其律法。我可是聽說被屠殺者,不參與當地的罷工,被民間殘殺,並非是美利堅**之過?萬般都擡不過一個理,不守規矩者便是死了又有如何?難道你想要萬歲擔一個蠻橫之名?”翁同龢也不看被他戴高帽嚇趴在地上的李鴻章繼續說道“再說被殺王民都是些自棄王化,遭遇屠殺事屬可傷,實則孽由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