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文祥求見。”小德子站在門口唱名。“進來。”光緒也沒有坐直身體,依舊靠躺在龍椅上,念奏摺的小太監連忙去隔間端過一張錦凳。文祥向光緒作了個揖,光緒終於通過十年的不懈努力讓這些親近大臣們不再過於拘泥繁文縟節。文祥知道光緒脾氣,知道光緒不喜歡大臣們兜圈子,所以他屁股剛沾上錦凳就拱手說道“陛下,臣得到急報,昨日下午英軍以兩名英國商人在緬甸境內失蹤爲由,不經通報私自派遣兩千人陸軍進入緬甸境內搜索。您知道自咸豐二年其實仰光已經落入英國人之手,英國人在彼囤積軍艦駐紮軍隊,宛如國中之國一般。如今來看英國想要在我大清西南一面埋下釘子,其心以昭然若揭!”文祥頓了頓拿出一份摺子遞給一旁伺候的太監說道“其二,四川成都爆發義和拳暴亂,拳民四起,從成都有蔓延全川。其竟公然打出,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所幸四川總督鹿傳霖迅速組織班捕進行鎮壓,方纔使得其勢得以及時控制。但由於現今軍權已經不歸地方督撫,所以四川暴亂目前僅僅只是遏止而已。鹿傳霖致電于軍機處,希望朝廷能調動四川綠營兵協助其鎮壓暴亂。”文祥可是知道光緒前段時間與義和拳發生過糾葛,說到這裡忍不住偷偷瞥了眼光緒,見光緒並沒有什麼太多的反應。其實光緒越是瞭解這個義和拳對其就越是失望,這個時空的義和拳扒鐵路、搞破壞利用迷信蠱惑甚至迫害平民。實在不像光緒所想象的俠義門派,對其的態度自然轉變成了堅決打壓。文祥繼續說道“還有一點,也是最爲麻煩的。得到密報外札薩克蒙古諸王兩日前都聚集在烏蘭巴托,我們雖然不知道他們的具體集會目的,但想來必然是和那羅剎國有關。”文祥一頓道“四川叛民雖然勢大但即無武器又無統籌,加之再次之先各地督撫地方均嚴查嚴打過該教,如今拳民僅憑血氣之勇和其所謂‘刀槍不入’的功夫實在不足爲懼。只是南面的英國人,和北面的蒙古。”文祥不愧是後世稱道的滿族第一治臣,將問題陳述以後便馬上開始提出自己的解決意見“陛下,依臣愚見,可速令皇一師以鎮壓義和拳叛亂名義前往四川。此次明著是鎮壓叛亂實則令皇家陸軍入川后以雷霆之勢迅速清剿叛亂,其後迅速利用鐵路進雲南趕往緬滇邊境。如此乃是一招暗度陳倉。”光緒暗暗點頭,這樣一來就可以達到不刺激英國人而往緬甸輸送兵力的目的。
“在此之前,可先行派遣皇家陸軍軍官入緬協助訓練指導緬軍。臣想,我大清國如今聖天子臨朝,正在崛起復興。還是應當以振興內政爲主,此時不宜與他國過於糾葛。據臣瞭解到此次入緬的英軍是曾與皇一二三師在非洲一起鎮壓叛亂的英步兵團。之所以想要皇一師赴緬,臣想雙方畢竟有袍澤之情,只要皇上善加控制,想來不至於出現重大傷亡。所以臣擬讓皇一師到達緬甸邊境後前往緬甸,每日行軍不可超過60公里。這樣一來想必可以儘量避免與英國的正面衝突。”
文祥畢竟年紀太大了,說不了多久便已經上氣不接下氣,光緒皺眉朝小德子道“給老大人上碗參茶!”這倒不是光緒收買人心,實在是這樣的三朝元老太寶貴了。文祥歇了一口氣總算是將氣息調勻,一邊拱手謝恩一面繼續說道“所以此次入緬教習的軍官應當均選拔皇一二三師團級以下軍官。”光緒擺手道“本身這該是李鴻章最爲了解,只是李卿現在正在山東,只好由你給一併操辦了。”小德子將參茶端上,文祥再次謝過光緒“至於蒙古,聽說科爾沁郡王有一女雙十年華還未婚配,陛下御極已久可後宮尚無所出,也是時候納取新人。此當可解蒙古之危。”其實光緒從心裡還是不太接受聯姻的,不過反正是自己取,不喜歡大不了不見面就好,他可不是那種聖母心氾濫的人。反正自己又不曾吃虧,還能化解一個大危機,何樂而不爲?“不過蒙古之患其根在於羅剎,臣聞得西伯利亞鐵路正在修繕,實在是我大清國肘腋之患。還是那句話,我大清正屬於上升階段,萬不可擅動刀兵。臣愚見,應在蒙古廣修鐵路,內則操練兵丁,蒙古危機自然消融瓦解。皇家準、預備兩番軍士此次對日之戰足見其成熟望陛下開恩均收納爲皇家陸軍!”光緒幾乎是全盤接受了文祥的建議,並且在離開時賞賜文祥可以肩輿進殿,老頭自然又是一番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