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祥以爲光緒是嫌參謀部的年紀太大所以塞進一個年輕人,他不知道光緒有著自己的小算盤。這方伯謙十五歲的方伯謙考取福建船政學堂學習海軍。1877年至英國學習駕駛軍艦。1880年於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畢業回國,中法戰爭爆發,方伯謙受命率“威遠”留守旅順,方伯謙請於險要處修築炮臺,並親自監造。炮臺建成,即名之爲“威遠”炮臺。“威遠”炮臺雖較小,但費用低廉,開支僅數千兩,當時頗受好評。時值朝鮮發生“甲申政變”,丁汝昌率艦隊赴朝,方伯謙指揮“威遠”隨行,駐朝鮮馬山浦。旋因援護朝鮮有功,調任5700噸巡洋燎遠號管帶。如此一個優秀的海歸派卻有一個壞處,那就是聽不得炮響,大炮一響他便要腳底抹油。當然此人就是前世的濟遠管帶,不過由於今生大清的財政不但沒有出現問題,反而出奇的良好。濟遠自然便是按原計劃爲薩克森級的鐵甲戰列艦。而他也像後世那樣因功升級爲國產5000噸級巡洋艦燎遠號管帶。 光緒把他弄進參謀部沒別的意思,因爲逃跑而撞沉自己戰艦對軍心士氣打擊太大了。並且光緒也不擔心方伯謙能在參謀部有什麼作爲,畢竟年紀在這呢。參謀部拋開他方某人不算,平均年齡72歲。方伯謙若是進入參謀部自然只能有端茶送水份。光緒越想越得意,雖然不能懲罰這樣後世的罪人,但好歹也算是稍稍報復了一下吧。
平復了心中的得意,光緒對左、李二人笑道“你們二人回承德,給那些教員們帶著學生在沙盤上操演操演,咱們該怎麼打,如何打。一方面是培養人才,讓他們身臨其境。另一方面也是集思廣益,說不準有什麼好的想法,咱們完善完善就能用呢。”君臣四人將近子時方纔散席。
這段時間清國國內發生了不少大事兒,光緒爲了方便向慈禧請教,便央求慈禧繼續住在宮裡。如此一來確實是方便了請教,不過卻還是有一般壞處,光緒每天早晨就要得早起向太后請安。“人老了,晚上睡不好,早晨想多睡一會兒。皇帝以後就別來請安了。午時一起進膳就是請安了。”慈禧靠在一把搖椅上半闔著眼睛說道。老人睡眠不好是真的,如果光緒只有今生記憶那還罷了。可是光緒兩世爲人,他可是知道老人睡眠不好,每天早上卻是怎麼也睡不著的。慈禧之所以會這樣說,不過是想讓他多睡一會兒,並且不受大臣們的責難,心裡不由得一陣感動。嘿嘿笑道“嘿嘿,是不是小德子又多嘴了,回頭朕抽他幾個嘴巴子。”慈禧卻突然嚴肅起來“皇帝與大臣們商談國事是本分,小德子關心皇帝身體也是本分。皇帝可說過個人做好自己的本分便是爲國盡忠,如今皇帝要對一個盡本分的人用刑可不太好吧。”慈禧竟然幫著小德子說話。光緒也不多想,隨口接道“對對,額娘說的沒錯。所有人都應當克盡本分。”聽光緒這樣說,慈禧突然露出一個耐人尋味的笑容道“那麼照皇帝說來人人都應當克盡本分咯?”光緒本能的感覺不好,可是這時候也只能硬著頭皮應承“這個自然。”慈禧步步緊逼“皇帝也不例外?”光緒感覺自己似乎是入套了,但也只有硬著頭皮“這個自然。”慈禧笑的更像是一隻老狐貍。“皇帝的本分是什麼?”“自然是使國強民富。”本來正正當當的一句話給光緒說的毫無底氣。“帝王躬身國事自然是國家給予的使命,但國家和祖宗另外還賦予了皇帝一個使命呢?”慈禧直直的盯著光緒道“那就是傳宗接代!皇帝常常與大臣談論國事至亥時,甚至子時。於是便一人就寢,如此下去皇家血脈不存。皇帝遇見難題常說,這代人無法解決,交給後代聰明人去解決。未有鸞鳳之事何來子嗣?”光緒後世也被父母催婚,但這樣上綱上線大義凜然的還真是頭一回兒。只好無奈的捂著額頭應付“行行,朕今晚就去找姐姐。”誰知道光緒這句話居然就像捅了馬蜂窩一般,慈禧竟然有些發怒道“你那姐姐,讓她去管理女校,竟然經常留宿在那!”光緒一愣,心道‘我是說好久沒見著她了,不過靜芬皇后居然還是個事業型的女人。’慈禧整理心情繼續說道“你去找找他他拉氏。自從人家進宮,皇帝好像還沒有和她見過面吧吧。”光緒嘴巴上倒是沒口子的答應,卻也沒往心裡去,這個身體才19歲有什麼好著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