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等人哪裡是翁同龢的對手,幾人輪番上陣均都敗下陣來。慈禧見本來就是要借用翁同龢等人來打擊奕訢等人,見恭親王等人都不再言語開口道“諸位可有定見?”
李鴻章起身行禮“皇上,太后。我大清國雖說經過這些年的韜光養晦,可是在國力上實在還是比不得西洋諸國,若是不將自身融於國際,遲早我們將會被國際摒棄。望皇上,太后三思啊!”是李鴻章和奕訢關係親密,不過在他看來這不過是他想要富強國家的手段。就像光緒另一半記憶中的李鴻章,他當然知道簽署喪權辱國的條約,日後比遭人詬病,可那又如何?只要是能爲家國報效,只要爲這個國家爭取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他早就將自己的一切都獻祭。
翁同龢還要開口,光緒可是實在有些忍不住,揮手打斷“額娘,兒子也覺得,美國單單針對我大清子民頒佈的排斥法案,實在是有傷我天朝威嚴。若我們只是隔岸觀火,想必還是會引起西洋諸國,甚至我們大清自己番邦的輕視。如此,得不償失啊。”慈禧心裡嘆了口氣心道“哎,額娘如何不知道不可一味的不管不顧?可是,自打姐姐一走,老六獨霸軍機,尚有門生故吏遍佈,若是不消減其羽翼,只怕是你這江山不穩!”可光緒畢竟是皇帝,慈禧不可能不顧及皇帝的顏面。
慈禧沉默良久道“皇帝說的在理,我看這樣。我大清國承平不久,不宜有過多,過大的動作。李中堂等人雖是忠誠,可哀家看來過於激進。”慈禧不等李鴻章說話繼續說道“這事兒啊,就交給翁師傅你來辦,務必要讓洋人們知道我們的態度,又不得大動干戈!” 奕訢等見慈禧已經拍板都不再言語躬身退下。
“皇帝,你知道我爲何偏幫你那翁老師?”慈禧等衆人離開後開口說道。光緒起身“兒子知道,奕訢如今掌管軍機,加之親朋故吏佈滿朝堂,不可再讓他們得勢。”慈禧滿意的點頭說道“那這麼說,皇帝是另有打算?”光緒當然是不想讓那些流落國外的中國人飽受欺凌,希望爲他們做些什麼,可是這並不是給慈禧的理由。光緒低頭思忖片刻說道“額娘,如果我等真的像翁同龢所說的那樣作壁上觀,只怕我們自己會反受其害呀!”慈禧微微蹙眉“哦?怎麼說?”光緒踱步說道“如果我是奕訢我只需要做一件事兒,便是等!”慈禧等待著光緒的下文。“現如今的並不想幾十年前,報館林立,朝聞夕至。尤其是這樣的消息根本不可能隱瞞。如果百姓知道我們明知美國針對我的排斥,只怕到時羣情洶洶。”光緒一頓繼續說道“反之,如果我們將這件事兒平撫,還能博一個仁慈之名。”
奕訢回到府上側頭問身側的管家“讓寶君到書房等我!” 奕訢更衣來到書房,卻沒看見寶君的,以往此時寶君早就候在書房。寶君算是奕訢的幕僚,足智多謀,與奕訢私交甚密。“王爺,您找我?”寶君生的脣紅齒白,頗有些男生女相,端是俊美。奕訢見到他,不論多壞的脾氣也能隨風而去。奕訢佯怒道“撇寶去了?爲何如此之久?”寶君一笑“不曾,不曾,出恭去了。”撇寶和出恭都是大便的意思,恭親王以寶字暗罵寶君是坨屎,寶君也是急智立刻還擊。兩人關係竟然好到了不分長幼尊卑的地步。
奕訢聽寶君的反擊不但不生氣,反而哈哈大笑。寶君等奕訢笑夠了問道“王爺何事?”奕訢這才收住笑容,將今天的事兒都說了一遍。寶君也不吱聲靜靜的等奕訢說完纔開口說道“其實,此招不難解。” 奕訢信任寶君甚至超過了信任家人,聽說他有解法不僅雙目放光道“何解?”寶君踱步說道“臣,有上下兩策,王爺您是先聽上策還是。”不等寶君說完,奕訢笑罵“快說,再囉嗦六爺的拳頭伺候!”寶君笑道“王爺對報紙有多少了解?” 奕訢笑道“自然是知道的,如今南北兩地直轄市內比比皆是,咱們京城裡不是還有皇帝辦的央報麼?” 奕訢說著換了一個嚴肅的口氣“前些年皇帝利用報館製造輿論,可以說完美的化解一次足矣亡國的天災。老夫洋務多年,在這方面竟然沒有我那侄兒看得透徹!”寶君笑道“皇上,是製造輿論的高手,不論那次天災,就是現今皇帝依然利用報館在粉飾太平!王爺,咱們萬歲可是一個高手!萬歲可一直利用輿論想要將自己打扮成爲一代明君聖主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