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六章 撤簾2

光緒有些發愣,怎麼?離開皇宮就算離開政治中心了?慈禧見光緒還是犯迷糊,搖了搖頭“你政治上面若是有你治國一半的水平,哀家可就真的放心了。”慈禧嘆了口氣解釋道“你看乾隆爺退位做起了太上皇,嘉慶爺的皇帝那叫一個窩囊。甚至連其皇后早喪爲之舉喪都不敢,見著乾隆爺還得迴避不說,在乾隆爺面前還得口稱不祥人。如今哀家撤簾,便不在居住皇宮,便是告訴大臣們,哀家可不做那乾隆爺。”

光緒總算是有些理解慈禧的意思,心想‘這個慈禧還是我高中教材中的那個老妖婆麼,還是康梁二人滿世界宣傳的那個拖累中國前進100年的惡魔麼?’慈禧見光緒沉默不語會錯了意,還道是光緒捨不得自己離開,笑道“皇帝也不用沮喪,你想過利用這次大婚來完成你的政治目的沒有?”政治目的?光緒奇怪,這結婚就結婚還能完成什麼政治目的?便隨口說道“讓北洋艦隊編入皇家海軍?”慈禧見光緒似乎完全沒有考慮過這些,有些惱火道“皇帝想要北洋艦隊改編爲皇家海軍不是不行,可切記操之過急。哀家覺得其要改編皇家海軍還是需要一場說得過去的勝仗方將其編入皇家海軍纔算是名正言順,百官纔不會說皇上您濫賞,不會給你製造阻力。”光緒想將北洋艦隊編爲皇家海軍又不是一天兩天,此時想也沒想的說出來。在李鴻章等大臣想來艦隊從軍官到將士皆是他淮系,改編皇家海軍只是提高了軍人的地位,他們卻不知道當一個國家進入現代化時,民族概念開始形成,軍人效忠的並不是某個大臣,甚至不是皇帝而是效忠整個國家,而大清國似乎也慢慢的向條路上前進。

慈禧有些不耐煩的擺擺手道“皇帝去年在天津開辦的女校至今招收學生寥寥吧。”慈禧似乎對光緒這種毫無政治頭腦有些慍怒,也不等光緒回答自顧自的道“如今皇帝不僅僅是一個人,你還有你的皇后!哀家的意思是如果讓皇后任命爲校長,這女校必當人滿爲患。”其實在古代,皇后除了是皇帝的妻子,更像是一個官職。理論上來說,皇帝是所有男子的老大,皇后便是天下女子的老大。比如十五拜月等女性祭祀活動都是需要皇后來帶領的。理論上來說也只有皇帝和皇后生的孩子纔有資格繼任爲帝。

光緒稍稍一想,便覺得十分有理,笑著說道“兒子哪裡有額娘厲害。”光緒越來越像另一半記憶,像是一個單線條生物,既然有人給出了答案他便懶得再去思考。光緒笑道“那些清流們反對兒子該如何應付?”慈禧有些無奈的搖搖頭,實在有些受不了光緒的無賴“你就放心去做便好,無須多做顧慮。”慈禧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你怕還是得去問問靜芬的意見。”光緒和靜芬相處的還算融洽,光緒發現她的皇后雖然相貌平庸,不過性格溫柔恭順體簡直就是儒家標榜的溫良恭儉讓全部佔全,對於這樣的人,光緒自然對她好感大增。

光緒新婚上朝便扔下幾顆重磅**,慈禧太后撤簾還政。對此大臣們都還是有所心裡準備的。這便是要考較百官水平了,慈禧撤簾若是百官不曾挽留那慈禧這個大清國數十年的掌舵人難免弄個灰頭土臉,到那時恐怕泥人都得翻臉。如果百官挽留的過於盛情,那又置皇帝於何地?不是在啪啪的抽皇帝耳刮子?於是便由幾名官員代表懇請慈禧繼續垂簾聽政,哪怕是撤簾後也得訓政數年。這幾位官員便是帝師翁同龢,光緒的生身父親奕譞。這樣一來請求慈禧繼續垂簾的官員雖不多,確是皇帝最親近的人,保住了慈禧的面子。由於這幾人身份特殊又側方面體現了光緒的孝心,更給人錯覺是光緒授意的二人。於是大家都有面子,和和氣氣的完成一次變態的權力交接。

至***國的新皇后宣佈就任天津女校校長,這個消息轟動可以說又是一場不小的地震,出奇的事清流們居然並不反對,反而稱頌皇后賢德。道理其實很簡單,皇后母儀天下,本來就有教化女子的職責,如今擔任女校校長自然是題中應有之義。更況且光緒所興辦的這個女校教的也不是什麼高科技,更不會教女性平權什麼的思想,主要教導的還是針線女紅以及一些基本救護,護理的常識,新學雖有涉獵但畢竟不是重點。光緒想得很清楚,在大多數事情上只能按部就班,就像王莽新政,王安石變法一樣,任何好事好政策,在社會還沒有做好準備接納的時候強行執行,是藥是毒可就說不清楚了。所以光緒很沒出息的給自己定的目標就是埋種子,他要將他認爲需要的種子埋在中華民族的土壤裡等待它們時機成熟破土而出。這樣做就足夠了,至少光緒認爲這樣就不算白這個世界一場。

第一百四十九章 快刀斬亂麻第三十六章 撤僑第十七章 武都地震3第十七章 武都地震3第八十一章 進朝第十四章 加特林第一百四十一章 你快回來第六章 先富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廢科舉?第一百一十八章 攻守同盟第七十四章 君子六藝第三十四章 恭王奕訢第二十九章 慈禧的故事第一百零六章 海戰英雄第一百三十七章 還簾第五十章 戰艦歸國第二十七章 大清皇家電話公司2第一百一十二章 搶灘登陸第十四章 加特林2第一百三十五章 酒桌禍事第九十一章 向南突圍第五十章 戰艦歸國第一百五十三章 引信已燃第一百一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九十五章 聽戲第四十五章 孤拔的反擊2第五十一章 留給日本的路第四十三章 潰敗第八十一章 進朝第一百四十八章 慈禧 愛迪生第三十六章 撤僑第七十三章 空中樓閣第八十一章 進朝第十四章 加特林2第九十八章 幕後玩家第四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一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六十二章 袁世凱第一百二十章 出宮第一百一十七章 友好互助第七十九章 光緒的擔憂第一百零七章 戰略調整第三十四章 恭王奕訢第五十三章 停止罪惡的貿易第一百三十五章 憤青第六十六章 撤簾第二十一章 自由工人第四十一章 大捷?2第八十二章 東學黨第六章 先富國2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國教官第五十八章 預備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局勢所向第一百二十一章 義和拳第四十四章 初戰告捷2第一百二十二章 入拳第十七章 武都地震3第八十五張 牀笫之樂第一百四十七章 將夜第一百三十五章 憤青第四十九章 恭王下野第六章 先富國2第六十五章 大婚第一百一十四 深入第五十七章 出征2第十四章 加特林第六十七章 佟讚辭官第一百二十八章 洋妞第一百三十六章 莫名其妙的皇后第十章 我要上車第二十二章 自由競爭第五十八章 預備軍第十七章 武都地震2第七十一章 性感第五十七章 出征2第一百三十章 國歌第一百二十三章 機會第一百零一章 一屋子的小人第六章 先富國2第八十一章 進朝第十四章 加特林2第九十三章 阻擊第三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六十章 口罩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四十五章 孤拔的反擊2第四十六章 英國需要的和平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方威脅第六十二章 袁世凱第六十七章 佟讚辭官第一百一十五章 和談第八十八章 引線第八十四張 珍妃第九十五章 聽戲第四十八章 苦澀的果實第二十六章 大清皇家電話公司第十九章 慈禧的手段第六章 先富國
第一百四十九章 快刀斬亂麻第三十六章 撤僑第十七章 武都地震3第十七章 武都地震3第八十一章 進朝第十四章 加特林第一百四十一章 你快回來第六章 先富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廢科舉?第一百一十八章 攻守同盟第七十四章 君子六藝第三十四章 恭王奕訢第二十九章 慈禧的故事第一百零六章 海戰英雄第一百三十七章 還簾第五十章 戰艦歸國第二十七章 大清皇家電話公司2第一百一十二章 搶灘登陸第十四章 加特林2第一百三十五章 酒桌禍事第九十一章 向南突圍第五十章 戰艦歸國第一百五十三章 引信已燃第一百一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九十五章 聽戲第四十五章 孤拔的反擊2第五十一章 留給日本的路第四十三章 潰敗第八十一章 進朝第一百四十八章 慈禧 愛迪生第三十六章 撤僑第七十三章 空中樓閣第八十一章 進朝第十四章 加特林2第九十八章 幕後玩家第四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一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六十二章 袁世凱第一百二十章 出宮第一百一十七章 友好互助第七十九章 光緒的擔憂第一百零七章 戰略調整第三十四章 恭王奕訢第五十三章 停止罪惡的貿易第一百三十五章 憤青第六十六章 撤簾第二十一章 自由工人第四十一章 大捷?2第八十二章 東學黨第六章 先富國2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國教官第五十八章 預備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局勢所向第一百二十一章 義和拳第四十四章 初戰告捷2第一百二十二章 入拳第十七章 武都地震3第八十五張 牀笫之樂第一百四十七章 將夜第一百三十五章 憤青第四十九章 恭王下野第六章 先富國2第六十五章 大婚第一百一十四 深入第五十七章 出征2第十四章 加特林第六十七章 佟讚辭官第一百二十八章 洋妞第一百三十六章 莫名其妙的皇后第十章 我要上車第二十二章 自由競爭第五十八章 預備軍第十七章 武都地震2第七十一章 性感第五十七章 出征2第一百三十章 國歌第一百二十三章 機會第一百零一章 一屋子的小人第六章 先富國2第八十一章 進朝第十四章 加特林2第九十三章 阻擊第三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六十章 口罩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四十五章 孤拔的反擊2第四十六章 英國需要的和平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方威脅第六十二章 袁世凱第六十七章 佟讚辭官第一百一十五章 和談第八十八章 引線第八十四張 珍妃第九十五章 聽戲第四十八章 苦澀的果實第二十六章 大清皇家電話公司第十九章 慈禧的手段第六章 先富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县| 怀宁县| 雷州市| 山阴县| 富锦市| 陈巴尔虎旗| 吴江市| 开鲁县| 孟村| 文昌市| 德惠市| 应用必备| 铅山县| 佳木斯市| 双鸭山市| 泾阳县| 南昌市| 临洮县| 惠安县| 陕西省| 阳信县| 临泽县| 诏安县| 长沙县| 大宁县| 泰来县| 剑河县| 探索| 绥化市| 微山县| 永宁县| 宝应县| 江陵县| 丹江口市| 临夏县| 巴楚县| 泸定县| 黄平县| 平原县| 万州区| 杭锦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