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七章 武都地震3

這幾日報館,軍隊糧倉熱鬧非凡,街頭巷尾都在談論光緒出兵撫災,以及那番殺氣騰騰的君令,普通的平頭百姓可不管仁不仁厚不厚的,只覺得痛快之極,於是民間又叫做三殺令,倒是激起一陣叫好。不過只要是做事有人讚揚你,必然也會有人貶低你。自然有些酸腐文人酸說什麼兵者乃國之重器怎能隨意調動?君王應該以仁治天下,不應妄動殺念。其實這種人古今皆是,總覺得和主流唱反調能突顯他的卓爾不凡。

第10日探馬才總算回來,震心在甘肅武都。武都南山崩,沖毀城牆數十米、民房200餘戶,寺廟、官署民房大都傾塌,城外50千米處河橋陷落。重災區有西固、禮縣、天水、秦安等10餘縣。輕災區亦10餘縣。地震波及四川、陝西、河南、山西、湖北等5省。死亡人數無法估算。

光緒得到消息倒吸一口涼氣。如此一來半個中國都變成災區。光緒揉了揉太陽穴道“川、湘、河南災情如何?”探馬反饋回消息到軍機處,文祥立刻便回報光緒“川、湘、河南、陝西其實皆爲波及,只是程度 不一而已。”文祥答道。“令輕災區軍士繼續向前。濟南、合肥、南昌、貴陽駐軍赴川湘等地救災。”“遵旨”翁同龢被打臉文祥可也是在場官員之一,這位爺可是出名的不按套路出牌。自己少說幾句免得下不了臺。

二十日後申報報道:地震發生時,地聲如雷,地裂水涌,掃蕩數百里。武都的城堡、衙署、祠廟、民房,或徹底坍塌,或柱傾牆裂。山崩阻塞了江河,河水決堤沖毀半個城市。城內外十鋪共死694人,四鄉共死8564人。文縣共死10792人。成縣、西固、秦安共死2000餘人。秦州、禮縣、西和、徽縣最輕,亦共死500餘人。牲畜壓死傷甚多。在武都洋湯河鎮,初震時,烈風暴雨,山川吼嘯,大地起落如波浪,萬民失魄,四方奔竄傾跌,生死相壓蹂躪,郊野號哭震天,如是者兩日夜,略停又大震一日夜。從此,一日或數震,數日或一震,雖不若前之猛,然而對逃避的難民如雪上加霜,又造成無數的傷殘。南河由城穿過,衝倒該城民房100多家,軍城署民房全行衝淌,城身多有拆裂,城垣倒塌百餘丈,垛口俱落。有詩描述地震時的情景:“……忽然大地聲如吼,城傾屋裂無處走。第宅簸搖避山野,山崩活葬深崖下。夫覓妻兮父尋子,哭聲震天天不理。可憐階州十萬齒,三萬餘人同日死。

各大報紙紛紛將災區的慘況下來,每每茶社有人誦讀聞者皆有落淚。光緒在大災後建立物資箱,百姓官吏皆可以把自己不用的,穿不上的物資捐贈,再有內帑花錢僱傭車行將這些物資運送到災區。由於報紙的宣傳,其實很多車行都願意免費運送都被光緒婉拒。因爲百年後的思想作祟,在他看來國家必須尊重私人的財產,如果開了公權力可以無償徵用私人財產這個頭,那私人財產將不再是不可侵犯,因爲公權力想要一個藉口那還不是很簡單的事兒?

“老婆子,今兒報館的講師說武都大地動,那叫一個慘。數萬人還沒明白什麼回事兒就給埋了,我看了講師手裡報紙。那報紙上一個孩子被挖出來時,下半身已經 被攆的不成型了。”老頭悄悄抹了一把眼淚“多好的孩子我瞧那樣子 分明俊俏的很。”一個典型的新型天津家庭,農忙時節老兩口操持農務。農閒時便在外國工廠裡打一些零工,老兩口的兒子則在工廠裡做了一個正式工。這些新家庭在天津雖說算不得富有,但也算是衣食無憂,所以老頭倒是可以常去茶樓消磨消磨時光。“別說了,別說了,你不知道我眼窩子淺麼。咱家不是有幾個西洋盆兒嘛,我明天給捐出去。”老太太捲起圍裙擦了擦手上的水漬 “哎,這老天有時候也是作孽喲。”一邊將剛做好的飯菜端上飯桌一邊說道“家裡還富裕幾件舊冬衣咱也給捐了吧,既能當被窩也能禦寒不是?” 經過輿論的推動,這樣的事兒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發生。救災物資也是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奇葩都有甚至很多用不上的物品,負責運輸的官員不得不反饋給光緒。光緒也不得不下達管制命令,要求歲收入超過二十兩者方能捐贈。

光緒始終認爲中華這片土地上居住著世界上最善良的族羣,他們經過上千年的儒家的仁愛教化,將幫助別人,將悲憫之心發揚到全世界其他族羣無法企及的高度,就拿這一點來說,中國人根本不需要學習外國人的思想,因爲祖宗留下來的思想財富足夠的豐富。

第九十五章 聽戲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嘔吐第四十一章 大捷?2第一百三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八十三章 日本増兵第二十七章 大清皇家電話公司2第六章 先富國第一百三十八章 困龍臺第一百零七章 戰略調整第三十七章 打是不打第六十六章 撤簾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嘔吐第八十二章 東學黨第十章 我要上車第八十四張 珍妃第六十章 交通第一百六十章 口罩第一百二十一章 義和拳第三十五章 密謀第十八章 哪都有你第二十九章 慈禧的故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憤青第八十六章 日本智將第十八章 哪都有你第三十三章 雄辯第十七章 武都地震2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七章 自保第四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一十二章 搶灘登陸第四十一章 大捷?第六十五章 大婚2第一百零八章 定策第六十六章 撤簾第一百三十章 國歌第一百二十九章 裱糊匠第九十二章 挾持第八十四張 珍妃第一百三十三章 真正的弊病第九十章 心灰意懶第四十六章 英國需要的和平第六十九章 請神第四十一章 大捷?第五十九章 中國鐵路第六十七章 佟讚辭官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兵壓境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戰第三十八章 山寨槍第七十七章 彼之蜜糖我之毒藥第四十二章 大敗第九十六章 怠政第四十二章 大敗第十四章 加特林2第五十八章 預備軍第一百零八章 定策第八章 里瓦幾亞條約第八十八章 引線第一百五十二章 實幹型的榮祿第七十六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完敗第十四章 加特林2第七十七章 彼之蜜糖我之毒藥第一百三十三章 真正的弊病第九十五章 聽戲第四十一章 大捷?2第五十七章 出征2第一百一十五章 和談第一百三十二章 廢科舉!第一百六十章 口罩第四十二章 大敗第九十二章 挾持第六十二章 袁世凱第一百三十六章 莫名其妙的皇后第九十章 心灰意懶第九十七章 高升號第二十九章 慈禧的故事第一百零三章 國債第一百零一章 一屋子的小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入拳2第一百零三章 國債第九十七章 高升號第九十章 心灰意懶第一百三十六章 源順鏢局第一百零四章 首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方威脅第一百三十二章 廢科舉!第一百三十五章 憤青第四十八章 苦澀的果實第七十五章 摩擦第一百零七章 戰略調整第六十二章 袁世凱第五十七章 出征第九十一章 向南突圍第一百五十四章 如何自處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九十三章 阻擊2第五十九章 中國鐵路第八十五張 牀笫之樂第六十五章 大婚
第九十五章 聽戲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嘔吐第四十一章 大捷?2第一百三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八十三章 日本増兵第二十七章 大清皇家電話公司2第六章 先富國第一百三十八章 困龍臺第一百零七章 戰略調整第三十七章 打是不打第六十六章 撤簾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嘔吐第八十二章 東學黨第十章 我要上車第八十四張 珍妃第六十章 交通第一百六十章 口罩第一百二十一章 義和拳第三十五章 密謀第十八章 哪都有你第二十九章 慈禧的故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憤青第八十六章 日本智將第十八章 哪都有你第三十三章 雄辯第十七章 武都地震2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七章 自保第四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一十二章 搶灘登陸第四十一章 大捷?第六十五章 大婚2第一百零八章 定策第六十六章 撤簾第一百三十章 國歌第一百二十九章 裱糊匠第九十二章 挾持第八十四張 珍妃第一百三十三章 真正的弊病第九十章 心灰意懶第四十六章 英國需要的和平第六十九章 請神第四十一章 大捷?第五十九章 中國鐵路第六十七章 佟讚辭官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兵壓境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戰第三十八章 山寨槍第七十七章 彼之蜜糖我之毒藥第四十二章 大敗第九十六章 怠政第四十二章 大敗第十四章 加特林2第五十八章 預備軍第一百零八章 定策第八章 里瓦幾亞條約第八十八章 引線第一百五十二章 實幹型的榮祿第七十六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完敗第十四章 加特林2第七十七章 彼之蜜糖我之毒藥第一百三十三章 真正的弊病第九十五章 聽戲第四十一章 大捷?2第五十七章 出征2第一百一十五章 和談第一百三十二章 廢科舉!第一百六十章 口罩第四十二章 大敗第九十二章 挾持第六十二章 袁世凱第一百三十六章 莫名其妙的皇后第九十章 心灰意懶第九十七章 高升號第二十九章 慈禧的故事第一百零三章 國債第一百零一章 一屋子的小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入拳2第一百零三章 國債第九十七章 高升號第九十章 心灰意懶第一百三十六章 源順鏢局第一百零四章 首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方威脅第一百三十二章 廢科舉!第一百三十五章 憤青第四十八章 苦澀的果實第七十五章 摩擦第一百零七章 戰略調整第六十二章 袁世凱第五十七章 出征第九十一章 向南突圍第一百五十四章 如何自處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九十三章 阻擊2第五十九章 中國鐵路第八十五張 牀笫之樂第六十五章 大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羌县| 延庆县| 兴义市| 南康市| 磐安县| 巫溪县| 土默特右旗| 乌苏市| 明光市| 崇阳县| 莫力| 安庆市| 堆龙德庆县| 奉化市| 深水埗区| 上蔡县| 内江市| 华宁县| 大荔县| 苗栗市| 龙川县| 江门市| 澄江县| 从江县| 休宁县| 襄汾县| 介休市| 柯坪县| 禄劝| 洛浦县| 贵港市| 龙游县| 新宾| 铜梁县| 迁西县| 当阳市| 商水县| 汽车| 武胜县| 阿拉善左旗|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