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將電報轉(zhuǎn)給李鴻章,衝小德子笑道“你這廝今兒怎麼突然轉(zhuǎn)性了?”小德子 道“皇上您說的嘛,兵者國家大事也。”說著小德子學著光緒的樣子揹著手,小德子在光緒面前沒規(guī)矩慣了。文祥不喜小德子毫無禮法乾咳兩聲道“日本這幾年擴充軍備。”說到這裡忍不住露出譏笑“其吞併了琉球國如今竟想染指朝鮮,臣雖在病中也聽聞。此獠竟在短短四年以一彈丸小國之力將海軍總噸位從兩萬噸提升到五萬噸,也算是頗具本事了。”李鴻章嘿嘿笑道“這主要是因爲我大清發(fā)展太快,讓英國人措手不及。英國人主要殖民地便是在印度。而我大清越發(fā)有俯瞰印度之勢,若不是陛下天資聰穎一直與沙俄保持摩擦,英國人恐怕早就有所行動。可即便如此,英國人前年也提供了大量的無息貸款給予日本,希望能夠牽扯一些大清國的注意力。”“那咱們就給日本人一傢伙,讓英國人知道,想要保證亞洲的利益,必須依靠我大清!”左宗棠接口說道,在他看來日本,蕞爾小國如今大清國國運昌隆要收拾那幫小矮子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兒?想了想繼續(xù)說道“日本國聯(lián)合艦隊的旗艦鬆島號便是我產(chǎn)自我大連,不如我們不賣武器給日本如何?”文祥呵呵擺手笑道“天下哪有給錢不賺的道理,就算我們不賣給他,你當英、法、德這些國家也不賣麼?英國人給日本提供的貸款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放在我大清國的口袋裡。咱們就別客氣,收下就好。但是小朋友既然不聽話,打打板子總還是要的。”文祥這些話說的甚合光緒心意,不過光緒對中日戰(zhàn)爭這回事兒心裡還是有些猶豫,轉(zhuǎn)頭對李鴻章道“皇家海軍的班底是李卿拉扯起來的,李卿怎麼看?”李鴻章輕輕捻鬚道“臣認爲左大人說的對,應當給日本艦隊以教訓讓英國人放棄牽制我大清國的打算。不過臣覺得我大清仍然在上升期,不可與他國虛耗國力。因此臣以爲將戰(zhàn)鬥控制範圍給日本人以教訓即可,另外日本國爲了擴軍以近乎瘋狂。只要稍加教訓日本國將自崩矣。”光緒一愣,李二先生不是在甲午時拼命說不的嘛,怎麼到我這也成了主戰(zhàn)派?雖然主張的是有限戰(zhàn)爭。其實光緒也不想想,如今的大清和他前世記憶中的大清可真不是一個國家,國家GDP已經(jīng)一躍成爲除卻英美以外的第三。海軍更是能自主生產(chǎn)兩千噸級的巡洋艦,自己能規(guī)模化的生產(chǎn)槍炮。全國都在修造鐵路。打仗無非打的就是後勤,打的就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今日的大清怎麼看都能穩(wěn)贏日本。
光緒對中日之戰(zhàn)還是有些陰影在的,心裡不知不覺的有些偏向於不去主動開啓這場戰(zhàn)爭。可是文左兩人,甚至連李鴻章都支持教訓日本。光緒無奈只好捏了捏鼻樑道“我清國現(xiàn)今國力還在處於上升之態(tài),不適宜打一場全面戰(zhàn)爭。李卿詳細說說你的看法。”李鴻章見光緒猶豫不決,會錯了意還道是光緒年輕衝動,加上國家也確實在光緒的新政下蒸蒸日是,生怕光緒會目空一切。如今見光緒如此一說才終於將懸著的心落回肚子。要知道現(xiàn)在的清國在國際形勢上已經(jīng)不再像光緒元年那樣好了。清國的突飛猛進徹底出乎英國人的意料,英國人怕清國過於強大而威脅到其印度的統(tǒng)治地位。現(xiàn)在英國由於人口問題除了依然使用清國軍隊外,處處掣肘清國發(fā)展。尤其是在鋼鐵的冶煉技術(shù)和出口上,以及各種言論上的詆譭,攻擊。
鋼鐵可以說是工業(yè)社會的根本,英國人在出口給清國的鋼鐵上做手腳便如同卡住了清國的脖子。終於清國的發(fā)展就像被套了繮繩,雖然每年依舊保持非常可觀的增長,但再也不像幾年前那般就好像翻著跟斗往上走。見此德皇威廉二世迅速的向清國拋來了橄欖枝,希望能和東方帝國結(jié)合。但光緒受到後世影響在對待德國問題上總是興趣缺缺,每每兩國交涉只是向德國簽訂單大量的購物訂單,卻並沒有形成任何的戰(zhàn)略性的合作。不解渴的德皇威廉二世由於他脆弱的玻璃心,當然也不會再向清國拋媚眼,自然清國在國際上就處於了這樣一個不尷不尬的位置。與歐洲各個大國均有利益衝突,又與他們又都有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