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道“以皇家預備二、四兩師開赴朝鮮,一、三、五至奉天訓練。皇二三,準三四至威海做登陸訓練。皇家海軍借用朝鮮濟州島爲級地訓練。”光緒心裡咋舌,李二先生這個有限戰爭可真有限,九個師加上皇家海軍吶。收起心裡驚訝“李卿心中可有帥才?”“袁世凱就在朝鮮與日本交道,此人熟知軍務,加上對日人瞭解。”李鴻章答道,就連一直嫌棄李二爲人的左宗棠這次也竟然贊成。光緒有些躊躇,這哥們兒是人才不假,而且是政、軍、外全科人才。但是光緒心裡這竊國大盜的名聲太響了,袁世凱按照資歷,功績早就能內調提升,但光緒一直以朝鮮局勢尚未平靜未覓新任的理由拖著。結果這倒好,成就了袁世凱的統帥之職。光緒有些無奈,只好岔開話題,輕輕用食指擊打著桌子對左宗棠道“左卿,你可曾瞭解過德國參謀制度?” 文祥見左宗棠一下被問愣住,情知他不甚瞭解,便道“老臣對 德國參謀制度倒是略有耳聞,總參謀長與他們的兵部是“平級關係”並且在戰時“具有指揮權,總參謀長與戰爭部長下達的指令具有同等效力”,甚至在部隊中也確立了參謀長與指揮官的“平級”關係,是以德國總參謀部真正成爲了戰爭的指揮者而不僅僅是統帥的軍事顧問。”文祥頓了頓道“依老臣看來彼之蜜糖,我之毒藥,我清國重文抑武多年,不似那歐洲國家年連征戰,積累了大量的軍事人才。反觀我大清國力蒸蒸日上,但各部各堂均是八股出生。所謂看人挑擔不吃力。陛下近年強調的實事求是便是書生大都缺乏的。”文祥其實說的很客氣了。本來光緒本意是想仿製德國的軍制,可聽文祥這麼一說光緒心裡也清楚清國不能像德國那麼搞。將軍隊實權交給參謀,這些看客們一頂頂的高帽子送下去,前線將士根本無法打仗,光緒甚至能預見‘畏敵如虎’‘擁兵自重’這樣的詞如果真照德國那樣。。。光緒想想都覺得不可行。“如果我們將參謀部只能轉變一下,參謀部只規劃戰略,不涉及戰術。也就是說咱們的參謀部只規劃到什麼程度,而軍隊統帥則自主判斷具體如何實施。”光緒說道這裡看向文祥等人。沉默良久,李鴻章道“我看可行,說到底戰爭不過是政治的延續,朝廷應當把握戰爭尺度。以便於朝廷更加方便有效的調整外交等 後續策略。戰爭太重要不能完全任由軍人做主!”文祥左宗棠似乎也被說動。光緒道“既然如此,各位可有人選?”文祥道“兵部必須參與進來,否則兩部之間必然互相傾軋,如此反而掣肘前方將士。”左宗棠跟著說“入參謀部者必須知兵,否則盡是趙括之流則國家危已。”光緒換了個舒服的姿勢靠在椅背上道“既然如此咱們這個參謀部必須要有實際的帶兵經驗,否則遺禍無窮。”頓了頓繼續說道“滿漢兵部尚書是一定要參加的,左卿、李卿你二人也是一定要進的。”李鴻章道“臣推舉兵部侍郎彭玉麟,此人創立了湘軍水師,購買洋炮,製造大船,訓練將士。率領湘軍水師於湘潭敗太平軍,後隨軍攻陷嶽州,在武漢、田家鎮連敗太平軍水師。又於次年配合陸軍大敗太平軍於樟樹鎮、臨江等地。接著,率湘軍水師攻佔湖口、九江、安慶,後升任水師提督兼兵部右侍郎。在攻佔南京的戰役中,親率水師策應曾國荃陸師沿長江東下,堵截天京護城河口。第二年他攻下江浦、九洑洲、浦口,斷絕了天京糧道,成爲攻陷天京的大功臣。在剿滅了太平天國後,便一心撲在我長江水師的建設中。”光緒點頭道“恩此人不錯,難得他在水旱兩軍均有建樹。”說著朝李鴻章笑道“朕記得李卿就是將長江水師合併後成立的北洋艦隊吧。”李鴻章心裡一驚,要知道結黨可是古來王朝的大忌。光緒擺擺手道“內舉不避親,況且這彭玉麟是真有本事的人,朕用的就是這樣的人。”說著向李鴻章等三人道“還有舉薦人選嗎?”左宗棠道“陛下臣舉吏部侍郎許庚身,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後,在軍機章京任內,參與策劃對太平軍和捻軍的軍事行動,此正是皇上設立參謀制初衷所在,況且其纂輯《剿平太平天國方略》。事後又參與編寫《欽定剿平粵匪方略》一書,總結經驗是以臣認爲,此人方爲上上之選。”光緒點頭看向文祥。文祥笑道“陛下,臣 並非軍旅之人不懂兵家之事不敢妄言。”光緒想了想道“海軍燎遠管帶方伯謙才思機敏讓他也進參謀部言事。文祥笑道“陛下,人才之事只有依靠緩慢積累,文襄等人雖年邁,我看再堅持個五年不成問題,到時我清國必然已經人才濟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