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1章 必戰之戰(上)

到了7月18日,在樸茨茅斯南部的斯皮特角海域,英國海軍舉行了規模空前的閱艦式。這是世界時尚曾經見過的無可比擬的艦艇大聚會,受閱的是以五十五艘戰列艦、四艘戰列巡洋艦爲主力的大艦隊,軍艦的行列長達30餘海里,幾乎將斯皮特角與懷特島之間的索倫特海峽填滿。英王喬治五世乘坐皇家遊艇“亞歷山德拉”號進行檢閱。整個艦隊的每艘軍艦都懸掛滿旗。甲板上排滿身著盛裝的水兵和海軍陸戰隊員,軍樂高奏,禮炮齊鳴,這些以15節航速行駛的艦艇,足足花了6個多小時才從“亞歷山德拉”號前方一一駛過。海峽上空一共有17架海軍的水上飛機和陸上飛機不斷盤旋。這一次被稱爲動員檢閱的大規模閱艦式,爲的是檢查預備艦艇的動員體制,表明作爲預備的第三艦隊也已經能和大艦隊以及海峽進隊一道投入迫在眉睫的戰火之中。

……

7月26日傍晚,德國皇家遊艇“霍亨索倫”號從北海駛入威廉港。在這座軍港戒備森嚴的碼頭上,皇室家庭的極爲主要成員相互道別,然後各奔東西。威廉二世攜皇后前往波茨坦行宮,皇儲威廉返回第5軍團司令部——他已被任命爲這20餘萬部隊的正牌指揮官,身有軍職的其他王子們也各自歸隊。

至於夏樹,此行已不負所望地勸說德皇改變了心意。如若英國參戰,公海艦隊將獲準出擊,用一場全力以赴的戰鬥打破宿命。所以,他將回到艦隊司令部,協同馮-英格諾爾及參謀們完善作戰方案,及早實施各項前置準備工作,一刻也不容延緩。

當德皇乘坐專列抵達波茨坦時,歐洲局勢正朝著夏樹所描繪的“最糟糕情況”發展。在德國有意無意的縱容下,奧匈帝國政府向塞爾維亞發出條件苛刻的最後通牒,要求塞爾維亞政府在48小時內做出答覆。

接到奧匈帝國最後通牒之後,塞爾維亞迅即向沙皇俄國求援。由於火速訪俄的法國總統普恩加萊強硬主戰,允諾法國傾其所能地支持俄國,俄國遂決定對塞爾維亞提供堅決的支持,包括必要時不惜動用武力的承諾。得到了俄國和法國的支持,塞爾維亞拒絕了奧匈帝國最後通牒中“允許奧匈帝國官員進入塞爾維亞參加對行刺事件的調查”和“允許奧匈帝國派員協助在塞爾維亞取締反對奧匈帝國的行動”兩項。在後人看來,這是任一獨立國家都無法接受的苛刻條件,然而在這個時代,情況卻有所不同。早年有人圖謀刺殺塞爾維亞的米赫爾親王,當時奧匈帝國就充分給予了配合,允許塞爾維亞派官員前往帝國境內開展調查。

在向奧匈帝國提交答覆之前,塞爾維亞即下令進行部分動員,向奧塞邊境派遣了15個師的兵力。知悉情況後,奧匈帝國於當天深夜動員20個師準備對塞爾維亞作戰,俄國則於次日拂曉開始進行各種軍事準備,戰爭動員實際已經啓動。

在塞爾維亞向奧匈帝國遞交了最後通牒答覆的當日,爲迎接英王喬治五世檢閱而集中起來的英國艦隊在英吉利海峽舉行了一場大規模的作戰演習。鑑於巴爾幹形勢的急劇惡化,這次演習參加的艦艇一律按戰時定員配足,而各分艦隊和中隊原定在演習結束後解散,有些將去公海進行各種訓練項目,有些將返回港口基地,把部分人員遣回訓練學校,有些將進塢修理。但是,從維也納傳來的消息讓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作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在與海軍部第一海務大臣、巴騰堡的路易斯親王緊急磋商後,他命令艦隊不得解散。接著,經外交大臣格雷同意後,丘吉爾向報界發佈了海軍部的命令,希望這個消息能夠讓柏林和維也納“保持清醒頭腦”。

獲悉英國本土艦隊全員集結待命,7月27日,馮-英格諾爾以德國公海艦隊總司令的名義簽署了一項特別演習命令,要求各分艦隊、分隊召集全體現役人員就位,並從海軍院校和飛行學校抽調學員補充編入艦隊。同一天,駐紮在威廉港及周邊兵營的德國海軍第1陸戰旅也借演習名義派出大批海軍步兵,對威廉港沿岸及附近島嶼進行了地毯式的掃蕩和嚴密的駐點警戒。

7月28日清晨,威廉二世在波茨坦行宮看到了奧匈帝國遣人送來的密件——塞爾維亞對奧匈最後通牒的答覆內容,並從前來謁見的奧匈帝國外交官員那裡得知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弗朗茨-約瑟夫皇帝已準備在對塞宣戰書上簽字!

儘管奧塞邊境已是戰雲密佈,閱過塞爾維亞的答覆原文後,威廉二世當即建議奧匈帝國取消戰爭計劃。因爲塞爾維亞在答覆中表明瞭屈服態度,發動戰爭的理由已經消失,若此時強行宣戰,將導致奧匈帝國在輿論和道義上處於不利位置。

儘管有此明確意見,但當奧匈帝國的外交官員詢問一旦奧塞開展,德國是否會忠實履行早先全力支持奧匈帝國的承諾時,威廉二世仍做出了肯定的答覆。

當天晚些時候,奧匈帝國以塞爾維亞不接受最後通牒爲由向其宣戰。

得知奧匈帝國已向塞爾維亞宣戰,丘吉爾命令英國本土艦隊開赴遠在北方的斯卡帕弗洛基地。大艦隊連夜駛出波特蘭港,近百艘艦艇排成長達18英里的縱列,穿過多佛爾海峽向北駛去。

艦隊完成部署後,丘吉爾在他的日記裡寫到:“無論如何,突如其來的魚雷襲擊已成爲昨日的惡夢,一去不復返了。”

落筆之時,丘吉爾心中也許仍存一絲隱憂,而無獨有偶,另一位“海軍大臣”,德國海軍國務秘書馮-提爾皮茨在日記中記述到:“等到英國參戰的現實打破了那些人一廂情願的幻想,他們必定會爲我們剛剛失去的機會而感到無比懊惱——三艘德國潛艇本可以在英國艦隊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發起襲擊,保守估計,至少可以重創四到五艘英國主力艦,從而大幅抵消英國本土艦隊對我們的優勢……不宣而戰的恥辱?今天,人們只會承認日本的崛起,還有誰指責它在清日和日俄戰爭中不宣而戰的卑劣行爲?”

7月29日,奧匈帝*隊越過奧塞邊境,並對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進行了炮擊。儘管此時許多人仍希望將戰火控制在局部戰爭的範圍內,但縱橫交織的盟約、協約已經讓歐洲各大國無法置身事外。7月30日,奧、俄兩國都頒佈了總動員令;7月31日,德國向俄國發出最後通牒,限令它12小時內撤銷動員並“向我們明白宣佈業已照辦”,俄國未予理會。

在向俄國遞交最後通牒的同時,德國也向法國遞交了最後通牒,要求法國在18小時內答覆它在俄德戰爭中是否保持中立,並說如果法國保持中立的話,德國“要求將土爾和凡爾登兩地要塞交由德軍佔領作爲保持中立的保證,待戰爭結束後歸還”。

換句話說,就是要法國把大門的鑰匙交出來。

德國駐巴黎大使舍恩男爵感到難以遞交這份“蠻橫”要求,在他看來,此時此刻的法國如果保持中立,對德國具有莫大好處,本國政府大可以爲此主動付出代價而不應採取懲罰性手段。最後,他向法國政府遞交了要其聲明中立的要求,而沒有提出德國關於兩處要塞的要挾,但法國人截獲和破譯了柏林給他的指示,對實情還是清楚的。

對於德國的通牒,法國的答覆是“將按自身利益行事”。

戰爭導火線既已點燃,一切都變得無可挽回了。邊界上戰雲壓境,各國政府驚恐不已,掙扎著力求避免戰爭,但一切都是枉然。國境線旁的情報人員把每一支騎兵巡邏小隊都上報爲搶在動員令前頭佈防的隊伍,各國總參謀部爲它們無情的時間表所驅使,拍著桌子要求及早發出調兵遣將的命令,生怕對手取得提早一小時行動的便宜。各國首腦都臨淵畏懼,畢竟是要他們來承擔國家命運的責任,他們想要退縮規避,但是軍事行動的時間表還是把他們推向前去……

……

8月1日清晨,赫爾戈蘭灣內霧氣瀰漫。夏樹以德國公海艦隊作戰參謀長的身份登上大型魚雷艇k29號,隨佈雷艦隊從威廉港啓程,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海上航行抵達了被譽爲“北方直布羅陀”的赫爾戈蘭島。

赫爾戈蘭之名意爲“神聖之地”,在北歐神話中,它是正義、和平與真理之神弗里斯提的居所。1721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隔斷了赫爾戈蘭本島與其沙灘之間的天然通道,故而此後的赫爾戈蘭島由有著61米紅褐色峭壁的本島和伸入海中、有著潔白海灘的離島兩部分組成。島嶼周圍水域被稱爲“赫爾戈蘭灣”或“德意志灣”。

因爲獨特的地理位置,赫爾戈蘭島有著與其面積極不相稱的重要戰略地位。在歷史上,它曾扮演過北海沿岸各國的海上堡壘、北海海盜們的巢穴、迷航水手們的落腳點等多個角色。在18世紀前期,它甚至是歐洲最大的貨運中轉站。1714年,它歸屬於丹麥,1807年又轉入英國手中直至1890年。1890年7月1日,英國與德國簽署了《殖民地與赫爾戈蘭條約》,將赫爾戈蘭島轉交給德國。當時的英國首相不顧維多利亞女王和赫爾戈蘭島島民的反對,把這座重要島嶼拱手讓與德國,換來了非洲東部原屬德國的一個殖民地以及德國不在非洲東部繼續擴張殖民勢力的承諾。

獲得赫爾戈蘭島之後,德國人迅速將小島建成針對英國的軍事基地,這裡的泊位可供輕巡洋艦停靠,本島和離島皆建有海防要塞,配備了射程遠、口徑大的岸炮,兵營、電臺、水上飛機庫等設施一應俱全,原住民則全部遣送往德國本土。

登上赫爾戈蘭本島,夏樹憑高遠眺。前方是波濤涌動的北海腹地,後方是威悉河和易北河的入海口,德國最大的海港城市不萊梅和漢堡,北海沿岸的最大海軍基地威廉港,皆位於這片水域。從形象和戰略上,此時的赫爾戈蘭島就像是一名哨兵,孤獨而英勇地戒備著德國最重要的一段海岸線。不過,由於赫爾戈蘭灣的地理輪廓是屬於開放型的港灣,赫爾戈蘭島與東、南兩個方向的海岸各相距五十餘海里,英國艦隊若要強行攻擊威廉、不萊梅、漢堡等港,仍可繞過赫爾戈蘭島進軍,而且北海常有大霧,飛艇和飛機有時難以發揮偵察警戒作用。因此,德國海軍在赫爾戈蘭灣的防禦策略是以赫爾戈蘭島爲戰術支點,以輕巡洋艦、大型魚雷艇和佈雷艇對開闊海域實施警戒封鎖。

歷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德海軍的第一次正式交鋒就是在赫爾戈蘭灣展開的。英國海軍以潛艇爲誘餌,用輕巡洋艦和驅逐艦伏擊德國巡邏艦隊,然後突入赫爾戈蘭灣,同前來增援的德國輕巡洋艦隊展開激戰,在戰鬥的最後階段,負責支援的英國戰列巡洋艦加入戰團,最終對德國海軍取得了一場完勝。是役,德國海軍損失三艘巡洋艦和一艘大型魚雷艇,多艘艦艇遭到創傷,傷亡、被俘人員達一千多人,而英國海軍僅有四艘艦艇遭到重創,傷亡人員不足百人。

在夏樹的注視下,隨行而至的佈雷艦艇於預定海域敷設水雷。就歷史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擊沉擊傷軍艦最多的武器既不是艦炮也不是魚雷,而是這些看似呆板的水雷。四年間,各國在交戰水域佈下了成千上萬的水雷,英國海軍的新式無畏艦“大膽”號於開戰不久被德國海軍佈設的水雷炸沉,德國海軍則因爲俄國水雷損失了裝甲巡洋艦“腓特烈-卡爾”號,而英法艦隊聯手進攻達達尼爾海峽一役,土耳其海軍佈設的水雷接連炸沉三艘法國戰列艦,從而發揮了扭轉戰略形勢的巨大作用,德國海軍進攻俄國的“阿爾比翁”行動中,最新最強的“巴伐利亞”號戰列艦觸雷受損,另有多艘輕型艦艇觸雷沉沒。

從幾百噸的輕艦艇到幾萬噸的超級無畏艦,稍有不慎,便可能葬身於一枚不起眼的水雷。

徵得德皇威廉二世同意,提爾皮茨於7月30日簽署了一份警戒準備命令,各艦隊和海軍基地由此增派了警戒巡邏力量,並從當晚開始佈雷。平日的嚴格訓練很快顯現出了效果,短短十幾個小時,德國艦艇就已在赫爾戈蘭灣內佈下了六處雷場,按照預定的作戰部署,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裡,他們還將在這片重要海域佈設4000多枚各式水雷,從而形成較爲完備的警戒防禦體系。

有計劃地大量佈雷能夠最大限度地防備對手突襲,而夏樹的意圖顯然不是龜縮死守,他早已在嚴密的水雷陣中留出一條可供大型艦艇快速進出的通道,並與負責赫爾戈蘭灣海上警戒防禦的馬斯少將協商一致——爲防英國潛艇跟蹤偵察,德國艦艇平日巡邏只走預設的巡邏通道,並故意擺出不斷加布水雷的架勢,好讓對方錯誤判斷德國海軍的真實意圖。

第4章 智者慧心第797章 向縱深挺進(中)第216章 出師不利第149章 天生敵手第882章 奧匈危機第218章 民間冒險家第93章 聯合建造第548章 送上門的禮物第415章 死拼第765章 困守孤島第110章 毛奇第471章 無冕之王(下)第195章 漢尼拔之陣第633章 泥濘中的凱爾特戰士(下)第509章 “拳師”風範第521章 香農河上第753章 半渡而擊(中)第657章 縱深轟炸第191章 英雄的時代(下)第905章 烈風狂暴第449章 國之生計第431章 提爾皮茨的忠告第347章 第一個獵物第719章 勇敢號的神奇旅程(中)第886章 奧托皇儲的胃口(下)第547章 紅色警戒(下)第804章 終戰鐘聲第437章 時務第227章 將風第684章 謹慎試探第398章 海戰之王(下)第28章 1904年的戰爭警報第937章 奧斯曼帝國的崩塌與猶太人的復國夢想第109章 家族榮譽第272章 較量第305章 速攻亞眠(上)第658章 威嚇利誘第867章 強擊海參崴(下)第508章 漁業糾紛第166章 孤膽勇者(上)第570章 大洋爭鋒第242章 進攻,凡爾登(上)第730章 護航船隊第525章 國之守護(上)第858章 擊殺木村第878章 角力澳洲(下)第597章 耳光響亮(下)第821章華麗的反擊(下)第56章 關鍵先生第221章 無盡厄運第642章 空戰英豪(下)第43章 設局第795章 弗羅裡達之戰(下)第559章 阜姆與威尼斯(上)第502章 重病需猛藥(下)第997章 善意的中立者第209章 地中海攻略(下)第715章 參戰的誘惑(下)第617章 國都衛戍者第628章 適者生存第705章 迷亂的步伐第741章 光輝再現(下)第792章 巨人的黃昏(下)第854章 角逐藍洋(下)第35章 耀世之刃第745章 中途式絕殺(上)第112章 右翼掃過海峽(下)第290章 艦走偏鋒第994章 拼血第102章 自由之路(上)第319章 從亞眠到巴黎(中)第733章 危險的對手第264章 王子戰記(下)第83章 化解第314章 主動防禦第212章 此情彼景第285章 冒失的勝利第171章 勇將老艦第822章聽風者第694章 最後的掙扎第215章 魅影現身第981章 回血小紅瓶第918章 結束亦是開始第536章 新教徒之心第1014章 掠食者計劃第207章 地中海攻略(上)第334章 再戰亞眠(下)第542章 黃金年代第780章 優者勝,敗者殘第789章 “紅色幽靈”(上)第856章 “基洛夫”的末日(下)第90章 世俗偏見第843章 爭奪東北亞(中)第742章 以身試敵第922章 核陰影下第43章 設局第843章 爭奪東北亞(下)第50章 皇儲大婚第1013章 重返地中海(上)第二波空襲
第4章 智者慧心第797章 向縱深挺進(中)第216章 出師不利第149章 天生敵手第882章 奧匈危機第218章 民間冒險家第93章 聯合建造第548章 送上門的禮物第415章 死拼第765章 困守孤島第110章 毛奇第471章 無冕之王(下)第195章 漢尼拔之陣第633章 泥濘中的凱爾特戰士(下)第509章 “拳師”風範第521章 香農河上第753章 半渡而擊(中)第657章 縱深轟炸第191章 英雄的時代(下)第905章 烈風狂暴第449章 國之生計第431章 提爾皮茨的忠告第347章 第一個獵物第719章 勇敢號的神奇旅程(中)第886章 奧托皇儲的胃口(下)第547章 紅色警戒(下)第804章 終戰鐘聲第437章 時務第227章 將風第684章 謹慎試探第398章 海戰之王(下)第28章 1904年的戰爭警報第937章 奧斯曼帝國的崩塌與猶太人的復國夢想第109章 家族榮譽第272章 較量第305章 速攻亞眠(上)第658章 威嚇利誘第867章 強擊海參崴(下)第508章 漁業糾紛第166章 孤膽勇者(上)第570章 大洋爭鋒第242章 進攻,凡爾登(上)第730章 護航船隊第525章 國之守護(上)第858章 擊殺木村第878章 角力澳洲(下)第597章 耳光響亮(下)第821章華麗的反擊(下)第56章 關鍵先生第221章 無盡厄運第642章 空戰英豪(下)第43章 設局第795章 弗羅裡達之戰(下)第559章 阜姆與威尼斯(上)第502章 重病需猛藥(下)第997章 善意的中立者第209章 地中海攻略(下)第715章 參戰的誘惑(下)第617章 國都衛戍者第628章 適者生存第705章 迷亂的步伐第741章 光輝再現(下)第792章 巨人的黃昏(下)第854章 角逐藍洋(下)第35章 耀世之刃第745章 中途式絕殺(上)第112章 右翼掃過海峽(下)第290章 艦走偏鋒第994章 拼血第102章 自由之路(上)第319章 從亞眠到巴黎(中)第733章 危險的對手第264章 王子戰記(下)第83章 化解第314章 主動防禦第212章 此情彼景第285章 冒失的勝利第171章 勇將老艦第822章聽風者第694章 最後的掙扎第215章 魅影現身第981章 回血小紅瓶第918章 結束亦是開始第536章 新教徒之心第1014章 掠食者計劃第207章 地中海攻略(上)第334章 再戰亞眠(下)第542章 黃金年代第780章 優者勝,敗者殘第789章 “紅色幽靈”(上)第856章 “基洛夫”的末日(下)第90章 世俗偏見第843章 爭奪東北亞(中)第742章 以身試敵第922章 核陰影下第43章 設局第843章 爭奪東北亞(下)第50章 皇儲大婚第1013章 重返地中海(上)第二波空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枝特区| 边坝县| 西安市| 张家界市| 信宜市| 通城县| 广饶县| 滨海县| 河间市| 渑池县| 宿迁市| 洛川县| 阳谷县| 青冈县| 阿巴嘎旗| 镇安县| 霸州市| 凤台县| 海原县| 凤城市| 弋阳县| 府谷县| 三穗县| 定边县| 高尔夫| 北票市| 页游| 嘉禾县| 孝感市| 秭归县| 商城县| 宁阳县| 禹城市| 枣庄市| 永康市| 吉安市| 当涂县| 满城县| 富锦市| 读书| 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