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章 懷銀夸父母 喋血臥榻枰(2)

角樓上箭射得並不太密,但是剛纔猝不及防之間,還是射倒了數人,看來那上面至少藏了數名賊盜。這時郭破胡已經衝出院子,瞬間再次跳進來,左手提了一柄大盾,右手提著剛纔斫門的大斧,大聲吼道,你們這幫鳥賊盜,竟敢射傷爺爺,還不快快下來受死。他的肩頭箭桿已經被自己硬生生拔出,血液浸漬了整個右肩,肌肉被三菱形箭頭勾出了不少,殘碎地掛在外面,顯得猙獰可怖。

但是這時角樓上的箭突然停了,變得一片死寂。院子中間倒著幾具屍體,有兩個是起初跟著進來看熱鬧的頑童,另一個是鄰居的老者,都被羽箭射中背脊,仆地而死。其餘還有負傷的幾個,全部被人攙扶著躲在角樓底下的射擊死角。賊盜們顯然更想射死小武,他躲藏的楹柱上密密的釘著箭桿。小武長劍駐地,又是憤怒,又是緊張,大聲道,破胡小心,不要硬來。

郭破胡大吼了數十聲,角樓上根本沒人理他。他勃然大怒,豎起大盾,噔噔幾聲竄到角樓底下,大吼道,再不露面,我將這樓斫倒,看你們這幾個禽獸下不下來。

那角樓底部是靠幾根大木支撐的,木頭很粗,一時半會根本斫不斷,而且站在樓下斫柱子,萬一倒塌,自身也很危險。但是郭破胡受傷之餘,心情暴躁,見樓上仍然無人應答,立即揮起大斧,狠命向那木柱上斫去。

小武喊道,破胡不要莽撞,我寧願架火燒掉這座樓和整個院庭,也不許你這樣蠻幹。

郭破胡應道,府君放心,臣不會有事的。臣就不信這幾個賊盜有多大本事,值得用火去對付。府君自己還是趕快進去,先去找老大人和太夫人,看他們是否安好。

小武道,好,你千萬要小心。他剛露出半邊臉,啪的一聲,兩枝箭就飛了出來,釘在他身後的木壁上。他趕快縮回臉去,心中氣苦,卻是無可奈何。劉麗都站在另一邊,柔聲安慰道,武哥哥彆著急,如侯將軍已經取弓去了,到時賊盜一露頭就可將之射斃。

小武見愛妻臉上佈滿了擔心,定了定神,嘆道,這賊盜要是不露頭,豈不是無計可施。

劉麗都道,放心,他們免不了會露頭的。

這時只聽得郭破胡斫柱子的聲音越來越響,角樓雖然高大,在大斧的斫擊下也不禁瑟瑟發抖。那幾個賊盜果然沉不住氣了,其中一個怒喝了一聲,跳起來趴在圍欄上往下看,想將手中的短戟擲向郭破胡。但是他甫一露頭,脖子頓時被一枝羽箭射穿,他向後一翻,發出碰撞在樓板上的沉悶之聲,顯然是倒斃了。

如侯張弓站在中庭,管材智手持雙盾,一柄遮住如侯,一柄遮住自己。如侯道,管君不必了,他們已經沒有機會發箭。

小武急道,如將軍,留下活口,問問到底是什麼人。

如侯哦了一聲,沒有府君提醒,剛纔真是忘了。話音剛落,他手中大弓持滿,羽箭已經閃電般飛出,只聽得角樓上傳來慘叫一聲,一個賊盜手掌中箭,由於如侯的弓力威猛,他趔趄了一下,被羽箭疾衝的力量一拉,竟將手掌釘在角樓的板壁上。他又驚又怒,悽慘地叫了一聲,好強的弓力。右手伸出去想拔出那枝羽箭,但是似乎怕疼,不敢用力。這時如侯已經換了個角度,引滿強弓,啪的一聲,箭矢飛上樓去,竟然將那賊盜的右手硬生生和左手重疊著釘在一起。這下賊盜此時只能慘叫連連,不知如何是好了。

好箭法。小武和樓下主人不由得都讚歎了一聲。漢代百姓都要練習射箭,對善射的人非常敬佩,如侯箭法之卓絕,弓力之威猛,實在是他們生平所未見,都由衷發出歡呼。他們哪裡知道,像如侯這樣的北軍第一射士,擅長射鵰的匈奴人也對之畏懼不已,若不是機緣湊巧,哪裡會來到豫章這樣的偏僻小縣。這樣的箭術,並不是誰都有福氣能見識的。

如侯叫道,郭卒史,不要斫樓柱了,快快斫開角樓下面的門,衝上去。上面頂多還剩一個能格鬥的,我守在下面,一定萬無一失。

郭破胡會意,當即停止斫樓,幾斧斫開樓門,將盾舉在頭頂,沿著梯子往上闖。樓上最後一個賊盜看來有點絕望,叫道,阿兄,沒有真正報得了仇,可是殺了兩個,也算不枉了,我們兄弟去泰山府相會罷。說著一手舉盾,一手舉矛,就向那個雙手被釘在板壁上的人刺去。

如侯看那個賊盜本來露出了半邊身子,但是很狡猾,持盾護得嚴嚴實實,當即大喝一聲,將弓拉成滿月,箭脫弦急飛出去,射在那賊盜的盾上,箭矢十分勁疾,只聽得沉悶的一聲,羽箭竟然破盾而入,那握盾的賊盜長矛還未及到同伴的身體,突然仰天栽倒,顯然是已被箭矢射中。原來尋常百姓人家的盾和軍中用盾不一樣,只能抵擋一般飛矢,哪經得起如侯的強弓臂力,所以被勁矢一沒而入。

小武松了口氣,大聲道,多謝如將軍,你們先將受傷的賊盜擒下,我先去看看我的翁媼。他說最後這句話,心中已是十分絕望,深知自己的父母肯定遭了賊盜毒手,萬無倖存之理了。

果然,他跑進後堂,推開門,看見自己的父母躺在榻上,胸前皆短刀穿胸,血流遍榻。他撲上去痛哭失聲,感覺屍身尚溫,想是遇害不久,顯然賊盜是故意在不久前動手。他萬沒想到,對父母而言,自己像象個勾魂使者。如果他不回來,父母就不會死;他晚回來一天,父母就能多活一天;晚回來一刻,父母就能多活一刻;晚回來一分,父母便能多活一分。

小武趴在他們的屍體上號泣了半天,劉麗都也滿臉熱淚,跪在他身邊,拍著他的背,低聲勸慰道,武哥哥,人死不能復生,不要傷了自己的身子。小武擡起頭來,擤了一把鼻涕,泣道,賊盜分明是針對我來的,都是我害了他們啊。

劉麗都哽咽道,武哥哥,千萬別這麼說,都是翁姑自己沒福,怎麼能怨你。我聽說人物故後是有靈的,現在翁姑的魂魄猶在天上徘徊,如果他們看見自己的兒子做到二千石,這麼有出息,一定會自豪而含笑……其實生和死本沒有什麼不一樣,人活著就像寄宿在旅館,死後纔算迴歸真宅。鬼者,歸也。武哥哥如此聰明,怎麼看不開呢。

唉!麗都,你怎能知道我們這些蓬門蓽戶的貧民的感慨。小武沙啞著聲音道,我的父母,他們從沒有享過一天的好日子,我還想著這次回鄉,能報答他們的劬勞。如果此前他們一直都是錦衣玉食,也許我不會這麼難過。況且人死而有靈,又何從證實?即便有,也只能在天上含笑觀望,我不能當們向他們訴說我心中的快樂,又有什麼意義呢?

劉麗都黯然道,當初我母親去世的時候,我也是如此痛不欲生的。慢慢的也只有想法子來安慰自己,只是道理雖然明白,卻總是敵不過情緒罷了……不過當下之計是要去審問那個賊盜,看他們是受誰指使的。他們下手如此兇殘,計算時間如此巧妙,恐怕隱藏有極大的奸事。

這句話提醒了小武,他馬上站起身,吩咐道,立即持我的節信和金斧,將陳不害和南昌縣令找來,本府要當場責問。如果不能妥善應對,我將他們一個個都斬了。

檀充國應道,下吏這就馳往縣廷和太守府。他接過裝金斧的革囊,又從侍者手裡接過裝節信的木匣,一陣風似的出去了。

小武擡袖拭了拭淚,慢慢走出堂外,隨從搬過一個枰席,請他坐下。小武道,將那賊盜帶過來。

郭破胡揪過那個兩掌被箭穿透的賊盜,往前猛力一推,踏著他的背脊,那枝箭還留在他的手掌上,他的兩手沒法張開,好像帶了桎梏似的。腦袋向前僕在地上,滿臉都是血跡和灰塵。其他兩個同夥,皆被箭貫穿了喉嚨,早就氣絕死在樓上了。

小武道,你這賊刑徒,如果識相點,就趕快老實交代,本府問一句,你答一句,否則,本府將你銼骨揚灰。

那賊盜道,大丈夫死便死了,說也是死,不說也是死。你殺了我罷。

做下如此慘案,就想一死了之。小武恨道,如果本府這次不能讓你開口,就解去印綬,再不當這個太守了。來人,趕快去架起火堆,用燒紅的鐵鉗灼熔他的眼睛,看他還說不說。

在長安當丞相長史的時候,小武也曾考察過各中都官詔獄,各種刑具瞭然於心,任何進了這些詔獄的囚犯,憑你是鋼筋鐵骨,也絕對扛不住那慘酷的刑具。用鐵鉗灼眼睛就是他見怪不怪的拷掠當中的一例。

等到火堆架好的時候,陳不害和縣令都匆匆趕到了。一大羣縣吏和府吏充塞著青雲裡,嚇得閭里的這些百姓都杜門不出。繼王德之後的縣令名爲王廖,是原先縣令王德的侄子,因爲皇帝下詔優恤王德,丞相府希旨,立即將王德的侄子王廖闢除爲郎。王廖家貧,不願爲郎官,上書自言曾跟叔叔學過律令,願意治理一縣。於是丞相府下文書,任命王廖守南昌縣一年,因爲是特殊優寵任爲官的,所以滿兩歲才能即真,至今還在試守縣令期間呢。他在跑來的路上已經後悔不迭,真不該來當這個鳥縣令,可是誰會想到小小的南昌縣竟如此多事。豫章郡不算大郡,戶口不多,一向太平,難道自己叔叔死在這裡,自己也將步他後塵嗎?陳不害更是差點沒嚇死,前個月爲了討好新任太守,命令徵召百姓火速將小武的蓬門小宅推倒,改建爲富麗的大宅,沒想卻成了自己的取死之道,如果沒有自己的巴結多事,怎麼可能讓賊盜有角樓作爲攻擊的堡壘據點呢。他想到這裡,長嘆一聲,從蘭錡上抽出長劍,就想自刎。

嬰慶忌及時勸住了他,明公切莫如此,這事不能怪明公。當初明公也是一番好意,都怪里長不奉公盡職,縣廷諸掾吏都有責任。逐捕賊盜這樣的小事,太守原就不可能事必躬親。

陳不害嘆道,嬰君不必再勸我了,我還有何面目去見新使君?不自殺也是個死。

檀充國見狀,也頗有些不忍,陳公不必如此,不如先去使君面前分辨,有罪無罪,皆有律令爲據,相信使君是會秉公辦事的。

陳不害只好硬著頭皮,接受小武的徵召。他和王廖以及一應百石以上的卒史、書佐齊齊下跪請罪。小武見這場景,更是神傷。想起身後的正房正躺著父母的遺體,魂魄不知是否仍在這院中游蕩,悲不自抑,道,來人,奉上詔書。

檀充國奉上一個精緻的木匣,打開,將一卷竹簡雙手遞給小武。小武攤開竹簡,念道:

徵和二年三月丙申朔乙卯,御史大夫勝之承製詔侍御史曰:故豫章太守陳不害,爲郡將七年,任二千石之重,未能輔弼朝廷,拯溺濟困,而坐使本郡盜賊橫行,元元失所,軟弱不勝任,殊辜天子厚望,不可再爲一郡長,其免之,奪爵爲士伍。遣新任豫章太守、繡衣御史武往收印綬,若廉得故太守他不稱職處,可及時誅戮,以爲後來二千石戒。制曰:可。

陳不害心裡哀嘆,如果不發生今天這樣的慘事,看來這條老命還是保得住的??h官並沒有說當即斬我,只是免官奪爵,還可回家享天倫之樂。仗著自己多年爲官的積蓄,後半輩子總還不愁。可恨那該死的里長、監門,不好好防守里門,搞得這個賬要算到我頭上,實在太冤枉了。

小武合上詔書,面色鐵青地發令,來人,解去陳不害的印綬,下郡獄,等待本府派遣掾吏簿問。收上王廖印綬,本府欲借用幾日。將王廖下縣廷獄。縣廷主事吏,立即逮捕青雲裡裡長、伍長,下縣廷獄,嚴加拷掠賊盜,務必問出所從來處,如三日內拷掠不得實情,主事掾吏皆當坐之。

他發完這些令,心裡才覺好過些。他相信,賊盜的幕後指使一定可以問出,縣廷最不缺的就是殘賊的獄吏,活人到了他們手裡,縱然嘴巴是精鐵鑄成,也會撬開,自己就不勞心費力地去拷問了。反正有言在先:“如果三日內不得實情,主事掾吏皆坐之。”掾吏們怕反坐受罪,一定會盡心盡責。

檀充國解下陳不害印綬,欲交給小武,小武嘆道,銷燬了罷。檀充國將印綬丟進火堆中,綬帶入火,立即燃起熊熊的火焰。綬帶燒盡後,一個獄吏伸出鐵鉗,鉗住火中的銅印,放到鐵砧上,另一個獄吏舉起鐵錘,一錘敲下去,方方正正的銅印登時變成了一塊銅餅。這就是官府銷印的程序。陳不害側首偷偷望了一眼自己佩戴七年的印綬陡然化爲飛灰銅餅,不禁老淚縱橫。幾個獄吏悶頭不響地挽起他,反接雙手,拉出門外去。律令就是這麼殘酷,剛纔還爲一郡首腦,威風八面,轉眼之間卻要受小小的獄吏折辱。真是此一時彼一時。接著,王廖也被反接雙手帶了出去。檀充國則帶領幾個獄吏,出去逐捕里長伍長。

小武道,本府就在這裡等著,諸位如果早一刻撬開這賊盜的嘴,本府就不但赦免你們,還有重賞。否則,本府將你們全部斬首。

但這次小武想錯了,饒是那些獄吏百般拷問,那賊盜也一言不發,最終竟死在鞭笞之下。小武拿到上報文書,呆了半晌,突然把簡冊一扔,罵了一聲,他媽的,來人,擇個適當的日子,清理南昌縣東市,閉市一天。本府要報仇之後,爲父母發喪。

小武絕望了,他依稀記得那個賊盜在角樓上說的話,不像是本地口音。那到底是誰呢?他們爲什麼對自己如此怨恨?竟處心積慮地要讓自己經受如此痛苦。他惶惑地苦苦思索,難道是在廣陵被自己處死的令狐橫的親戚,爲了報仇而追蹤至此?這是有可能的,不少官吏因爲秉公執法,而遭到被懲治者族人的暗算,所以有些官吏斷獄,經常搞連坐,殘滅別人全族,爲自己解決後顧之憂。雖然酷暴,卻並非毫無原因。還有些官吏一旦退職,就遭仇人追殺,所以常常自願遠徙邊郡躲避。或者這事又跟謝內黃有關,甚至和早先南昌縣被自己懲治的衛氏有關,都是有可能的?,F在既然無從究詰,那麼幹脆不要心慈手軟,把本郡的不法豪強遊俠全部窮治一番罷了。他恨恨地想。

陳不害在獄中給他上書,說兇手肯定是衛氏的族人門客,因爲自上次衛氏剽劫獄之後,朝廷嚴令他對衛氏嚴加看管,他因此將衛益壽捕進獄中折辱,誰知衛益壽年老,沒幾日就瘐死獄中。衛氏族人對他切齒痛恨,曾經聲言總有一天會報仇雪恨。如今他被詔書免職,正是衛氏報仇的良機。如果在此時殺死小武的雙親,可謂一箭雙鵰。既可以讓小武遷怒他,將他處死;又可以報當年太始四年衛氏剽劫獄之仇。如果將他處死,等於變相爲衛氏報仇。

小武覺得也有些道理,當即徵發車騎,將衛府團團圍住,將衛氏青壯年男子全部逮捕,押到郡府拷掠。事實證明,陳不害的猜測果然有道理。有兩個衛氏族人吃不住刑,招供了殺死小武雙親以嫁禍陳不害的計劃。小武聽得怒髮衝冠,罵道,很好,你們一個也別想活了。

徵和二年七月初一的甲午這天,南昌縣東市旗亭門大閉。旗樓上的旗幟也不見升起,大批太守府府吏圍住了旗亭的大門。新任豫章郡太守、繡衣直指使者小武坐在監斬臺上,目睹著大批死刑徒被推到斬首臺上,三下五除二地剝去了衣服,將頭伸在砧板上,劊子手大刀一閃,一個個人頭骨碌碌滾下砧板。一天之內,沈武下令斬了數百人,這其中按官職高低分別爲:原豫章郡太守陳不害、太守丞田凌、卒史徐富、書佐李慶、賊曹掾史王萬年、縣尉張充、縣尉丞張閒、縣令史魏不識、獄史卜千秋、獄史陳喜……以及一大羣在數日之內捕獲的無賴遊蕩少年而曾殺人越貨者,不經廷尉府報文,全部斬首。小武本來想把青雲裡的里長和監門等一併殺了,都是他們不盡心守職,才使父母遇害,但是最終放棄了,畢竟那些人還夠不上死罪。沖天的怒氣還算沒有完全矇蔽他的理智,他認真思考之後,決定不該殺的還是不殺,儘快他有殺的權力。

這一日,南昌縣東市血流成河,全縣黔首無不閉門躲在家裡發抖。第二天,在青雲裡裡門,小武隆重地爲父母發喪,斬決公文也同時隨郵傳馳往長安。

第12章 矯詔徵郡卒 贛水血氣腥(2)第7章 傖夫任都尉 羣盜集江汀(1)第10章 傖夫任都尉 羣盜集江汀(4)第64章 有詔公卿議 中廷折衆蠅(4)第49章 對坐語時變 青廬飲歡酲(1)第41章 繡衣杖金斧 春風馳廣陵(2)第63章 有詔公卿議 中廷折衆蠅(3)第45章 楚國逢劫盜 數語輸款誠(3)第3章 悉心廉疑獄 微伺見真形(1)第11章 矯詔徵郡卒 贛水血氣腥(1)第73章 郵驛截奸策 戾園憤發兵(2)第59章 一戰翦羣醜 坐法拘圄囹(3)第43章 楚國逢劫盜 數語輸款誠(1)第13章 矯詔徵郡卒 贛水血氣腥(3)第48章 廣陵柳如線 使君劍似冰(3)第10章 傖夫任都尉 羣盜集江汀(4)第70章 天子常寢疾 儲君日憂煢(2)第33章 商賈啖爵祿 姦兇戮冠纓(3)第53章 懷銀夸父母 喋血臥榻枰(2)第32章 商賈啖爵祿 姦兇戮冠纓(2)第5章 悉心廉疑獄 微伺見真形(3)第3章 悉心廉疑獄 微伺見真形(1)第32章 商賈啖爵祿 姦兇戮冠纓(2)第39章 詎料君王幸 贈爵賜榮名(3)第76章 郵驛截奸策 戾園憤發兵(5)第32章 商賈啖爵祿 姦兇戮冠纓(2)第23章 長安聚疑氛 廣陵多紛爭(2)第18章 亭舍風物麗 絕壁強鏑驚(1)第11章 矯詔徵郡卒 贛水血氣腥(1)第3章 悉心廉疑獄 微伺見真形(1)第60章 一戰翦羣醜 坐法拘圄囹(4)第70章 天子常寢疾 儲君日憂煢(2)第1章 經年爲亭吏 奉券入縣廷(1)第65章 應喜聞赦令 堪憐失麗卿(1)第37章 詎料君王幸 贈爵賜榮名(1)第69章 天子常寢疾 儲君日憂煢(1)第76章 郵驛截奸策 戾園憤發兵(5)第72章 郵驛截奸策 戾園憤發兵(1)第59章 一戰翦羣醜 坐法拘圄囹(3)第11章 矯詔徵郡卒 贛水血氣腥(1)第11章 矯詔徵郡卒 贛水血氣腥(1)第46章 廣陵柳如線 使君劍似冰(1)第1章 經年爲亭吏 奉券入縣廷(1)第4章 悉心廉疑獄 微伺見真形(2)第72章 郵驛截奸策 戾園憤發兵(1)第21章 亭舍風物麗 絕壁強鏑驚(4)第37章 詎料君王幸 贈爵賜榮名(1)第12章 矯詔徵郡卒 贛水血氣腥(2)第51章 對坐語時變 青廬飲歡酲(3)第9章 傖夫任都尉 羣盜集江汀(3)第69章 天子常寢疾 儲君日憂煢(1)第66章 應喜聞赦令 堪憐失麗卿(2)第24章 長安聚疑氛 廣陵多紛爭(3)第6章 悉心廉疑獄 微伺見真形(4)第51章 對坐語時變 青廬飲歡酲(3)第53章 懷銀夸父母 喋血臥榻枰(2)第43章 楚國逢劫盜 數語輸款誠(1)第78章 惜乎軍不利 拭恨躡墳塋(2)第66章 應喜聞赦令 堪憐失麗卿(2)第7章 傖夫任都尉 羣盜集江汀(1)第44章 楚國逢劫盜 數語輸款誠(2)第81章 後記(1)第42章 繡衣杖金斧 春風馳廣陵(3)第44章 楚國逢劫盜 數語輸款誠(2)第10章 傖夫任都尉 羣盜集江汀(4)第15章 豈意丞相怒 逃死正屏營(2)第65章 應喜聞赦令 堪憐失麗卿(1)第9章 傖夫任都尉 羣盜集江汀(3)第14章 豈意丞相怒 逃死正屏營(1)第57章 一戰翦羣醜 坐法拘圄囹(1)第70章 天子常寢疾 儲君日憂煢(2)第47章 廣陵柳如線 使君劍似冰(2)第37章 詎料君王幸 贈爵賜榮名(1)第26章 無計聊伏竄 寂寞感深情(1)第62章 有詔公卿議 中廷折衆蠅(2)第17章 豈意丞相怒 逃死正屏營(4)第56章 有檄徵回朝 京兆治狡獰(3)第19章 亭舍風物麗 絕壁強鏑驚(2)第11章 矯詔徵郡卒 贛水血氣腥(1)第4章 悉心廉疑獄 微伺見真形(2)第37章 詎料君王幸 贈爵賜榮名(1)第64章 有詔公卿議 中廷折衆蠅(4)第29章 無計聊伏竄 寂寞感深情(4)第4章 悉心廉疑獄 微伺見真形(2)第11章 矯詔徵郡卒 贛水血氣腥(1)第32章 商賈啖爵祿 姦兇戮冠纓(2)第71章 天子常寢疾 儲君日憂煢(3)第75章 郵驛截奸策 戾園憤發兵(4)第30章 無計聊伏竄 寂寞感深情(5)第45章 楚國逢劫盜 數語輸款誠(3)第21章 亭舍風物麗 絕壁強鏑驚(4)第71章 天子常寢疾 儲君日憂煢(3)第16章 豈意丞相怒 逃死正屏營(3)第68章 搵血報忿怒 弗忍憶蕣英(2)第11章 矯詔徵郡卒 贛水血氣腥(1)第31章 商賈啖爵祿 姦兇戮冠纓(1)第38章 詎料君王幸 贈爵賜榮名(2)第4章 悉心廉疑獄 微伺見真形(2)第6章 悉心廉疑獄 微伺見真形(4)
第12章 矯詔徵郡卒 贛水血氣腥(2)第7章 傖夫任都尉 羣盜集江汀(1)第10章 傖夫任都尉 羣盜集江汀(4)第64章 有詔公卿議 中廷折衆蠅(4)第49章 對坐語時變 青廬飲歡酲(1)第41章 繡衣杖金斧 春風馳廣陵(2)第63章 有詔公卿議 中廷折衆蠅(3)第45章 楚國逢劫盜 數語輸款誠(3)第3章 悉心廉疑獄 微伺見真形(1)第11章 矯詔徵郡卒 贛水血氣腥(1)第73章 郵驛截奸策 戾園憤發兵(2)第59章 一戰翦羣醜 坐法拘圄囹(3)第43章 楚國逢劫盜 數語輸款誠(1)第13章 矯詔徵郡卒 贛水血氣腥(3)第48章 廣陵柳如線 使君劍似冰(3)第10章 傖夫任都尉 羣盜集江汀(4)第70章 天子常寢疾 儲君日憂煢(2)第33章 商賈啖爵祿 姦兇戮冠纓(3)第53章 懷銀夸父母 喋血臥榻枰(2)第32章 商賈啖爵祿 姦兇戮冠纓(2)第5章 悉心廉疑獄 微伺見真形(3)第3章 悉心廉疑獄 微伺見真形(1)第32章 商賈啖爵祿 姦兇戮冠纓(2)第39章 詎料君王幸 贈爵賜榮名(3)第76章 郵驛截奸策 戾園憤發兵(5)第32章 商賈啖爵祿 姦兇戮冠纓(2)第23章 長安聚疑氛 廣陵多紛爭(2)第18章 亭舍風物麗 絕壁強鏑驚(1)第11章 矯詔徵郡卒 贛水血氣腥(1)第3章 悉心廉疑獄 微伺見真形(1)第60章 一戰翦羣醜 坐法拘圄囹(4)第70章 天子常寢疾 儲君日憂煢(2)第1章 經年爲亭吏 奉券入縣廷(1)第65章 應喜聞赦令 堪憐失麗卿(1)第37章 詎料君王幸 贈爵賜榮名(1)第69章 天子常寢疾 儲君日憂煢(1)第76章 郵驛截奸策 戾園憤發兵(5)第72章 郵驛截奸策 戾園憤發兵(1)第59章 一戰翦羣醜 坐法拘圄囹(3)第11章 矯詔徵郡卒 贛水血氣腥(1)第11章 矯詔徵郡卒 贛水血氣腥(1)第46章 廣陵柳如線 使君劍似冰(1)第1章 經年爲亭吏 奉券入縣廷(1)第4章 悉心廉疑獄 微伺見真形(2)第72章 郵驛截奸策 戾園憤發兵(1)第21章 亭舍風物麗 絕壁強鏑驚(4)第37章 詎料君王幸 贈爵賜榮名(1)第12章 矯詔徵郡卒 贛水血氣腥(2)第51章 對坐語時變 青廬飲歡酲(3)第9章 傖夫任都尉 羣盜集江汀(3)第69章 天子常寢疾 儲君日憂煢(1)第66章 應喜聞赦令 堪憐失麗卿(2)第24章 長安聚疑氛 廣陵多紛爭(3)第6章 悉心廉疑獄 微伺見真形(4)第51章 對坐語時變 青廬飲歡酲(3)第53章 懷銀夸父母 喋血臥榻枰(2)第43章 楚國逢劫盜 數語輸款誠(1)第78章 惜乎軍不利 拭恨躡墳塋(2)第66章 應喜聞赦令 堪憐失麗卿(2)第7章 傖夫任都尉 羣盜集江汀(1)第44章 楚國逢劫盜 數語輸款誠(2)第81章 後記(1)第42章 繡衣杖金斧 春風馳廣陵(3)第44章 楚國逢劫盜 數語輸款誠(2)第10章 傖夫任都尉 羣盜集江汀(4)第15章 豈意丞相怒 逃死正屏營(2)第65章 應喜聞赦令 堪憐失麗卿(1)第9章 傖夫任都尉 羣盜集江汀(3)第14章 豈意丞相怒 逃死正屏營(1)第57章 一戰翦羣醜 坐法拘圄囹(1)第70章 天子常寢疾 儲君日憂煢(2)第47章 廣陵柳如線 使君劍似冰(2)第37章 詎料君王幸 贈爵賜榮名(1)第26章 無計聊伏竄 寂寞感深情(1)第62章 有詔公卿議 中廷折衆蠅(2)第17章 豈意丞相怒 逃死正屏營(4)第56章 有檄徵回朝 京兆治狡獰(3)第19章 亭舍風物麗 絕壁強鏑驚(2)第11章 矯詔徵郡卒 贛水血氣腥(1)第4章 悉心廉疑獄 微伺見真形(2)第37章 詎料君王幸 贈爵賜榮名(1)第64章 有詔公卿議 中廷折衆蠅(4)第29章 無計聊伏竄 寂寞感深情(4)第4章 悉心廉疑獄 微伺見真形(2)第11章 矯詔徵郡卒 贛水血氣腥(1)第32章 商賈啖爵祿 姦兇戮冠纓(2)第71章 天子常寢疾 儲君日憂煢(3)第75章 郵驛截奸策 戾園憤發兵(4)第30章 無計聊伏竄 寂寞感深情(5)第45章 楚國逢劫盜 數語輸款誠(3)第21章 亭舍風物麗 絕壁強鏑驚(4)第71章 天子常寢疾 儲君日憂煢(3)第16章 豈意丞相怒 逃死正屏營(3)第68章 搵血報忿怒 弗忍憶蕣英(2)第11章 矯詔徵郡卒 贛水血氣腥(1)第31章 商賈啖爵祿 姦兇戮冠纓(1)第38章 詎料君王幸 贈爵賜榮名(2)第4章 悉心廉疑獄 微伺見真形(2)第6章 悉心廉疑獄 微伺見真形(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流市| 手机| 大余县| 德保县| 郑州市| 蒲江县| 垦利县| 乌拉特前旗| 大悟县| 武夷山市| 萝北县| 互助| 布尔津县| 咸丰县| 葫芦岛市| 清水河县| 仲巴县| 木兰县| 米泉市| 磐安县| 改则县| 新河县| 辉县市| 高碑店市| 增城市| 永宁县| 贵港市| 宝坻区| 饶河县| 恩平市| 汤原县| 天津市| 施甸县| 台安县| 桐柏县| 神木县| 江孜县| 齐齐哈尔市| 长寿区| 田东县| 拉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