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唐夫人這麼一說,另一個婦人也爬了過來,她髮絲紛亂,妝容哭得慘不忍睹,她拉住唐曼安的裙襬,哭叫道:“曼安,我嫁進唐府的時候你已經入宮了,雖然我們不認識,但他是你的弟弟,他才只有六歲,你也救救他,好不好?”
原來是那個六歲小孩的孃親,唐曼安覺得悽楚,儘管唐夫人有她的道理,可她覺得很虛無,她有什麼能耐救他們?
寧嬪也跪了下來,道:“曼安,之前是我不對,是我嫉妒你。可是曼安,不管怎麼樣,我們是姐妹對不對?太后娘娘會救你的,你再替我求情,你在皇上面前給我求情。皇上那麼寵愛我,不會不管我的……”
唐曼安閉上眼,無力道:“如果我能活著出去,當然會爲你們求情。”
唐夫人千恩萬謝,過來拉唐曼安的手,卻驚叫起來:“曼安,你身上怎麼這麼燙?呀,你發燒了,這可怎麼辦纔好?”
她們扯破了嗓子叫人來,卻無人搭理。
因爲四王爺起兵造反,造成了不大不小的動亂,常樂山祭祖之事也是匆匆而去,匆匆而歸。
乾清殿,殿內一片寂靜,有一絲的肅殺之色,每個人都惶惶不安,生怕引火上身。
“皇兄,四王爺府邸上下三百六十衆人口和唐府上下一百十一衆人口,再加上餘衆千餘人已盡數打入大牢,聽憑皇兄處
置!”龍景逸拱手抱拳道。
龍煜澤冷然道:“親屬押入大牢,擇日問斬,其餘衆人若有投降者,饒其一命,三代以內爲奴爲婢。若堅持不降者,賜死。”
衆人都吸了一口涼氣,程臨南站了出來,道:“皇上,四王爺主謀逆反,四王爺上下理應處斬。但唐大人只是同黨,罪不及妻兒,求皇上饒唐府上下婦孺一命!”他正氣凜然,掀袍而跪。
龍景逸見狀,和他並列而跪,也說道:“皇兄,程將軍說的是。比如唐曼安,她雖然姓唐,但自幼就在母后身邊伺候,唐元金造反,爲何她無故就要被砍頭?還有寧嬪,她入宮三載,早已是皇家的人,爲何也要被株連?”
龍煜澤冷哼一聲,說道:“程將軍,景逸,莫要忘了,她們都姓唐。唐金元被誅殺,她們一定心有不甘,若是留下,必定後患無窮。要不然,父皇怎麼會定下這株連之刑?你們莫要多說,三日後,午門處斬!”
“皇上……”程臨南眉目緊縮,面容憔悴,龍煜澤卻已起身離開。
蘇林一甩拂塵,叫道:“皇上起駕,無事退朝——”
程臨南雙拳不自覺握緊,眉目突然變得冷冽,龍煜澤要殺她,他絕不會讓同樣的事情重演!
乾清殿偏殿,太后已等候多時。
“母后,回去吧,朕心意已決。”龍煜澤負手走進殿
內,低頭沉眉看著摺子。
太后腳步踉蹌的走進殿內,屏退了衆人,道:“皇兒,哀家的兄長侄兒,自知無法救回。哀家只求你放過曼安,她從小就跟著哀家,此次叛亂和她半分關係也無。你若怕她生事端,可以把她嫁到異族,哀家只求你放她一條生路。”
“母后,這株連的刑法是父王在位定下的,目的是斬草除根,永無後患。朕即位兩載,朝中大臣一直蠢蠢欲動,若是放過唐家任何一人,那朕以後如何在文武百官面前立威立信?”龍煜澤冷冷的挑眉,那千餘人似乎只是掌中的細沙,讓它亡便亡。
太后一聲長嘆,道:“皇兒,你就當是了母后的一個心願可好?哀家與曼安的孃親是義結金蘭的姐妹,哀家答應過她要保全她的女兒。哀家本來是想讓你娶了曼安,但既然沒有這樣的緣分,哀家也不會多求。你同曼安也算是青梅竹馬,怎忍心對她痛下殺手?”
“是啊,皇兄!”榮慶突然破門而入,也道,“唐曼安從小待在母后身邊,雖然性格冷漠,但和我們也是一起長大。我平時雖不喜歡她,但是聽說要砍她的頭,我還是不忍心啊皇兄!你還記得去常樂山嗎?她做的菜多好吃,你怎麼捨得殺她呢?”
龍煜澤的手指一頓,腦中也浮現出唐曼安清麗的笑顏,他似乎才意識到,三日後,這樣的笑顏就再也看不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