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十一月,九原已經進入冬天,這裡的冬天可比現代冷多了,羅靜怡有著深刻的體會,所以從寒風中走進修繕好的房子,只感到說不出來的溫暖,終於,終於有一個像樣的窩了!
這邊的人大都住二層土樓,低低矮矮,小小窄窄,一樓作爲廚房、客廳、餐廳、雜物集中的空間,樓上作爲起居空間,羅靜怡買到的土樓也是如此。
樓上樓下加起來八十平的使用面積,樓下隔了兩個房間,樓上沒隔房間。記得當初剛進來的時候嚇了一跳,房子又髒又破,比她以前住過的房子只強了房頂沒露天,如果按照剛穿越來那時候的心態,看到這樣的房子只會轉身就走,或者湊合住著,絕不會想什麼修繕,但現在不一樣了,三年了,經歷了種種,開始面對現實不再逃避,而在一個地方生活下去首先就是要有個落腳的地方,她喜歡精緻乾淨的生活壞境,在這裡雖然不能完全實現,可還是能好一點就好一點吧。最重要的是兜裡還有點錢,所以當時看到髒髒破破的房子並沒有太大的不適,而是投入了最大的熱情來改造這所房子,希望把她在現代的小家搬到這裡來!
在經過和工匠們商議後,結合這裡的條件最終改造成了現在的樣子。
玄關佔了四平,左右都用土坯砌了壁櫃,放鞋衣帽雨傘等物,又在左邊的壁櫃北邊砌了一個壁爐,直通二樓房頂。原來的兩間屋現在做了五間,東邊一明一暗,明屋六平,仿照榻榻米的形式,只不過做的是火炕,暗屋九平,盤了兩個鍋竈,一個在東北角,燒東邊的火牆,一個燒火炕,兩個鍋竈用土坯砌的臺子相連,下面又做了碗櫃。北面開了一後門。西邊也是一明一暗,明屋是六平的洗漱沐浴間,暗屋盤了一個鍋竈,用來水,順便燒西面的火山牆,也開了一個後門。中間既是客廳又是餐廳,靠北面是一座東西方向通向二樓的木質樓梯。二樓用木板隔出了五個房間,東面一明一暗,中間一間,西面一明一暗。東西房間有火牆取暖,中間有樓下壁爐煙筒取暖,這樣一來就都可以住人了。
房間都很小,這是考慮到冬天冷,人少,小點房間更暖和些。
雖然小可裝的都很精美,一樓鋪著粗麪紅磚,牆壁刷著白漿,洗漱室和廚房牆壁貼的是光滑的青磚,包括鍋竈、檯面、窗臺。
東屋的炕作爲臥室,和廳的隔斷採用了日 本的推拉式格子窗,北面砌了一整面的壁櫃,放衣服被子,南面是窗戶。這邊的窗戶都很小,一平見方,想到冬天冷也沒改大,只加按了一層,木頭框架,琉璃鑲嵌。這裡當做玻璃的琉璃類似現代的毛邊玻璃,透光
還是不錯的。
廳裡靠著壁爐順著南窗戶打了長形沙發,乾草代替海綿,上面鋪了一層棉墊,靠背也是,還縫了兩個抱枕。沙發罩的是灰色粗布,抱枕是鵝黃色細棉布,沙發前打了一個長方形的小茶幾,上下兩層。
往那一坐,喝著小茶,烤著小火,還真有點休閒的味道。
沙發的東面沿著洗漱室的牆壁是一張長條桌案,下面放了一個小圓凳,在這裡寫寫字看看書什麼的。沙發的對面樓梯下全做了儲物空間,其中飯桌不用的時候也能塞進去,下面還能塞吃飯的圓凳子,用的時候再抽出來。桌子腿裝了木頭小輪,很方便。
二樓鋪的全是地板,房間牆壁也是刷的白漿,屋子都放了牀。雙人的,兩米長,一米五寬,牀下是儲物空間,上面鋪著乾草墊子,很厚實。靠窗戶下襬著桌案椅子。這是考慮日後的需要。
土樓外面貼了一層土坯,又抹了層黃泥,牆根處貼了一層石頭。土樓比院子高了半米,砌了三層緩步寬石階,房子周圍用石板鋪了一層一米寬的露臺,這也爲了方便通往兩個廚房。廚房北面開的小門下也設有臺階。
院子很大,接近三畝,土樓坐北朝南,院門開在南邊正中,和土樓距離只有三米,後面和土樓距離三米處的北面種了一排果樹,再北面種的全是紅松,大部分成材了,這也是這出宅子最值錢的地方。
院牆修繕加高後,沿著西面牆往南,和土樓成直角蓋了兩層廂房,一層西南角做了茅房、按著是牲口圈、牲口的料草屋子、車庫、煤柴屋。原來在這個位置是口井,蓋房子也順便蓋到了裡面。
院門和玄關是一條能容下兩人並排走的筆直石板路,西面全鋪了青石板,直到廂房,東面左側是菜園,包括土樓東西兩側,其中西側還有一排葡萄架,這是先主人留下的,葡萄架下羅靜怡叫人做了一個燒烤的石臺,放了兩個石凳,這是爲了夏天坐在這裡吃著燒烤聞著葡萄香味吹著小風的小資生活。
東面有住家,西面則是一片荒地,南面出了院門是一條土道,往西拐不到半里地再往北去就是通往九原城的官道。交通上很方便。
土道對面是田地,再對面是一條河,河北也住著人家,稱爲河北,和羅靜怡所在的村子河南合爲十里坡。
河南的住戶比較少,算上羅靜怡新搬來的才五戶,河北卻近百戶,河北基本都是坐地戶,河南不同,大都是新遷來的,可能是怕欺生,所以纔在河南落了腳。
雖然才五戶人家,可目前羅靜怡也只認識一戶,還是因爲這個人是個工匠,修繕房子對
方自薦認識的,此人姓洪,近四十歲的中年男人,長得高高大大的,既是瓦匠又是木匠。
“姑娘,你看可滿意?”
洪工匠陪笑著陪著羅靜怡上下樓走了一圈、院裡院外又走了一圈,犄角旮旯也都瞧了一遍,羅靜怡點點頭。
“不錯,謝謝,叫你費心了!”
洪工匠心這才放下。
“姑娘,那你先住著,哪不滿意告訴我,等開春我再給你修,現在冬天了,都上凍了,活不好乾了。”
“行!”羅靜怡沒啥不滿意的,河洪工匠結算工錢。
送走了洪工匠,羅靜怡再次返回九原城開始購物,煤柴、米麪、油鹽醬醋茶、盆盆碗碗、衣物棉被等等生活的必備品整整拉了兩車回來,最後又買了一輛車一頭毛驢,等一算賬的時候嚇了一跳,修繕房子加上購物,現在兜裡只剩下了五兩銀子!
怎麼到哪錢都不禁花啊,羅靜怡心說我也沒買什麼東西啊,除了修繕房子花了一部分……
她還是個比較會過日子的,只是以前過的日子再苦也沒像現在這樣,生活標準不一樣,自然出來的結果也不一樣。
還剩下五兩銀子了,再沒有收入之前不能再花了,羅靜怡攥著五兩銀子感覺就像攥了五百塊錢一樣心裡直髮慌。
都收拾完了天也快黑了,羅靜怡做了白麪疙瘩湯,吃的是鹹菜疙瘩丁燉雞丁。
從這裡也看得出那些錢花哪去了,在鄉下白麪富裕一點的人家也就是過年、來客人吃幾次,而窮苦人家幾年看不見的也是有的,吃點蕎麪、小米、玉米麪就是過年了,在窮苦的人家吃糠咽菜並不是故事,她在黑嘴子山兩年就親身經歷過,再看看她買的,大米、小米、玉米麪,菜市白菜、各種菜乾,肉有雞肉、鴨肉、牛肉、羊肉等,都是貴的。
原來沒錢,只能湊合,現在有錢了,爲何還要湊合,羅靜怡等得就是這一天,何況在她眼裡這些也就是一個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吃完收拾完碗筷,燒了鍋開水,痛快地洗了三遍,穿上自己定製的浴袍上了東屋的炕上,脫了浴袍,裡面什麼也沒穿,光溜溜的鑽進了熱乎乎的被窩,抱著軟軟的被子狠狠地蹭了又蹭,滿足地嘆息了口氣,終於可以像人一樣乾淨暖和地睡個好覺了,明天的事明天再想,今天好好睡個覺吧,從來到這個世界整三年了,這還是第一次舒舒服服踏踏實實地睡個好覺……
再也不要過以前的日子了,挨凍、捱餓、害怕、無望,無論做什麼也不要過以前的日子了……迷迷糊糊地想著,羅靜怡香甜地睡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