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算是杜坷單獨爲彭博送行,只有他們兩個人。
兩個人都喝了點酒,談得也比較開。可能是因爲“人之將走,其言也善”的原因,彭博說得很坦誠。
聊到自己被公司處分的時候,彭博突然問杜坷:“你知道一個銷售人員最大的價值在什麼地方嗎?”
“當然是把東西賣給客戶,把錢從客戶那裡要回來了。”
“狗屁!那只是你對於公司的利用價值而已,或者說是使用價值也行,並不是你自己有什麼牛逼的地方。”
杜坷對彭博的說法感到困惑,問道:“可是,能把東西賣給客戶,難道不能說明銷售人員很牛逼嗎?”
“把東西賣給客戶,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公司的產品因素,也可能是價格因素,或者是品牌影響力……但是,這些和你有什麼關係?這是你牛逼的地方嗎?”
杜坷搖了搖頭:“不是。”
“那不就對了嗎?!你牛逼的地方在哪裡呢?”
杜坷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彭博的問題,只能反問彭博:“那你說呢?”
彭博無奈地笑了笑,說:“我也不知道啊!如果我要知道的話,就不會落到今天這份田地了。”
“不過,我覺得,作爲一個銷售人員,兩點至少要做到其一,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牛逼:第一,要麼是讓公司不敢輕易動你,更不敢隨便處分你;第二,要麼是你離開公司之後照樣還可以做得很好,甚至做得更好。否則,你對公司來說就是可有可無的人,那些所謂的牛逼就都是虛的,都是假的!”
杜坷覺得彭博的看法有道理,因爲他也正在琢磨,怎麼才能讓自己不可或缺,只是沒有找到答案。
杜坷心想,按照彭博的理論,姜勇剛纔講到的要爲公司創造價值,應該就是屬於銷售人員的使用價值吧。
或許,在一個世界5
00強級的企業面前,任何一個個人都是渺小的,甚至是可有可無的,每個人只能通過出賣自己的使用價值才能讓自己對公司有價值,才能不被拋棄。那種脫離了公司而獨立存在的價值,或許根本就不可能。
杜坷的心不由自主地緊張起來,他不知道自己能爲公司創造什麼價值,尤其是面對信通集團這種客戶,他甚至沒有把握自己能不能爲公司創造價值。
杜坷在後悔接手了信通集團這塊鹽鹼地的同時,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請教姜勇,怎麼才能把信通集團搞定。
沒想到,姜勇倒是比他更加從容:“彆著急,你纔剛來不久,先從搞好客戶關係開始。我們是做大客戶銷售的,而且做的是長期的生意,搞定客戶是我們的重中之重。”
由於擔心杜坷對客戶關係工作的重要性認識高度不夠,姜勇一再強調:“事情都是簡單的,人才是最複雜的。把人搞定了,三分鐘就能把事情搞定;相反,如果人沒搞定,再小的事情也能讓你花三個月還無功而返。”
姜勇的說法和彭博“至少要用七分的精力來搞關係”的建議遙相呼應,讓杜坷對眼下的工作有了更加直觀和形象的認識——正所謂“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原來,“搞關係”就是自己的主要工作。
不過,“搞關係”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畢竟不像具體的工作那麼直觀,“搞關係”完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事情,關鍵在於每個人的悟性。
爲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整個下午,杜坷都在和姜勇討論關於如何“搞關係”的話題。
姜勇當然知道事情的難度,於是對杜坷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最後,姜勇給杜坷明確了幾點原則:
首先,要抓住客戶的決策鏈,這是“搞關係”的方向。按照姜勇的說法,搞清楚決策鏈是任何客戶關係工作的基本前提。不在決策鏈上
的客戶,關係搞得再好,對項目也毫無益處。
其次,搞清楚決策鏈上每個客戶的需求,這是“搞關係”的方法。只有抓住客戶需求,你所有的工作纔可能得到客戶的認可,纔可能讓客戶滿意,然後取得客戶的支持。否則,做得再多也是都是徒勞無功。
第三,具體到客戶關係工作方面,至少要把握四個方面的平衡:
1、 公與私的平衡:就是說,既要兼顧客戶在公事上的需求,又要兼顧客戶在私事上的需求。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2、 感情與利益的平衡:客戶都是人,客戶也是有感情的,因此,要在感情上與客戶交朋友。可是,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如果在利益方面無法兼顧客戶的需求,朋友也很難長久。
3、 點與面的平衡:所謂的“點”,就是項目的關鍵決策人,一定要搞好關係,否則,沒有人會拍板支持H公司。不過,由於現在的項目決策越來越民主,關鍵人在支持H公司的同時,也不願意冒天下之大不韙,因此,我們還必須搞好和項目相關的普遍客戶關係,讓他們同樣支持H公司。最好的局面就是,大家都支持H公司,關鍵決策人直接點頭拍板。
4、 短期與長期的平衡:我們做的是長期的生意,不能爲了一件事情的急功近利而把客戶得罪了。當然,我們也不能總是不溫不火,把黃花菜都等涼了纔開始行動。
最後,客戶關係工作必須和公司的業務訴求相結合。脫離了業務,就失去了和客戶之間溝通的橋樑,工作也就失去了意義。而兼顧好業務訴求和客戶關係之間的平衡,則需要工作上的統籌安排,這也是項目運作的實質。
杜坷當然還無從體會姜勇所說的一切,只能在今後的工作中慢慢感受。不過,說到搞關係,杜坷突然想起自己曾經的一段經歷,讓他對事情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