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運作可不僅是意願和鬥志的問題,更需要策略和方法。
對於缺乏經驗的杜坷來說,所謂的項目運作看不見、摸不著,虛頭巴腦,可結果又很現實,冷冰冰的,不容置疑。
杜坷皺起了眉頭,嘆了口氣,說:“是呀!我也想學習,可就是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孫治方一邊給杜坷倒上啤酒,一邊解釋說:“關鍵還是要把客戶搞定!有了客戶的支持,你的各種運作思路纔可能被付諸實施;否則,一切都是免談!”
杜坷當然知道客戶關係的重要性。
姜勇也一再強調,客戶關係是第一生產力。
可是,除了孫啓斌和吳軍之外,他還幾乎沒見過其他客戶,更別說有多深的交情了。
杜坷實在沒有搞定客戶的經驗和感覺,也不知道怎麼才能把客戶搞定,只能請教孫治方:“到底怎麼才能把客戶搞定呢?”
“把客戶搞定的方法有多種,關鍵是要看客戶愛好什麼。”孫治方一邊抽著煙,一邊看似不經意地說,“有的客戶愛錢,有的客戶愛色;有的客戶好名,有的客戶重利……概括起來說,就是要想盡辦法去了解客戶需求,然後再想盡辦法去滿足它。等你滿足客戶需求的次數多了,客戶就會形成對你的依賴性。”
“這和巴浦洛夫訓狗是一個道理,需要不斷的刺激,然後才能形成條件反射。一旦客戶有了需求就會想起你,好像離了你不行似的,這個時候,你就把客戶搞定了。”
“當然,客戶需求有多樣性。既包括客戶的組織需求,也包括客戶的個人需求。有的客戶更在乎組織需求,有的客戶則只關注個人需求。”
“對於更在乎組織需求的客戶,你必須想盡辦法去滿足客戶的組織要求才行,譬如產品質優價廉、設備穩定可靠等等。”
“不過要注意的是,即使對於那些非常看重組織需求的客戶,他們也有自己的小組織需求,譬如維護部門更看重設備穩定性,採購部門更看重價格,市場部門更看重業務靈活性……這就是組織的局部需求與整體需求的不對稱現象。”
“而對於那些只看重個人需求的客戶,那就更不用說了。他們甚至會爲了謀取個人利益最大化,不惜損害公司利益。譬如你遇到的這個項目,很顯然,李雪梅爲了從Z公司得到好處,配合Z公司演了一場戲,提高了設備的採購價格。這就是個人需求與組織需求不對稱的問題。”
“當然,個人需求不光是錢的事兒,還包括其他很多方面。它甚至和每個客戶的出身背景、教育程度、性格特點、生活經歷等都有關係。具體到每個人的情況,沒法細說,只能靠你自己去慢慢琢磨了。”
“總的來說,你要記住,客戶也是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侷限性。抽象的客戶是不存在的。真正做決策的客戶是實實在在的人。所以說,先取得具體某個客戶的認可,尤其是決策鏈上某個關鍵客戶的認可,是你能否拿到項目的關鍵,也是你是否有機會滿足客戶組織需求的關鍵。”
孫治方侃侃而談十幾分鍾,把各種搞定客戶的方法、技巧從理論到實踐,層層遞進、脈絡清晰地向杜坷詳細介紹一番,讓杜坷有一種勝讀十年書的感覺。
杜坷記得,總部培訓的時候,老師曾經說過,銷售過程就是滿足客戶需求的過程。自己當時還不明白其中的含義,覺得這種說法太虛、太理論化,沒有實際意義,現在想想,全明白了。
杜坷沉浸在孫治方的授課之中,直到吃完飯,回去的路上,杜坷纔想起要關心一下孫治方的情況,便問道:“你最近怎麼樣?”
“挺好的,最近有幾個打港的項目
,很有意思!”孫治方顯得神采奕奕。
這讓杜坷覺得很奇怪:打港的項目不是挺麻煩嗎?公司有硬性的不能丟單的要求,可市場的競爭又很殘酷,沒想到孫治方還能如此樂觀。
這樣的心態,讓杜坷覺得自愧不如,也很好奇:“開始打港了?這麼嚴肅的政治任務,你還能談笑風生?牛逼呀!”
孫治方詭異地一笑,說:“我原來也以爲打港項目會是自己職業生涯的一次危機,搞不好會讓自己陷進去。沒想到……”
“沒想到什麼?”
“沒想到還是古人總結的好呀!危機、危機,有危險的地方就有機遇。現在我算是真的明白這個道理了。”
杜坷不知道孫治方會有什麼重大發現,問道:“靠!你到底發現什麼機遇了?”
孫治方搖搖頭:“不好意思,天機不可泄露。”
“別賣關子了,快說!”
“真的,”孫治方很認真地說道,“兄弟,現在真不是告訴你這些的時候。相信有一天你會明白的……我能給你提醒的就是,不要把自己的目光侷限在一個特定的小範圍裡。一定要擴大你的視野,跳出你所面臨的困局,你就會發現機遇所在。有時候,內部的緊張局面,恰恰會爲你在外部創造出很多條件。”
杜坷不明白孫治方具體所指。
不過,他的話倒是適用於現在的自己:正所謂,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跳出項目丟單的困局,站在整個職業生涯的角度來看,杜坷覺得自己至少增加了銷售經驗,對項目運作也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
此外,這一次的丟單,也讓大家看清了信通集團的客戶關係現狀,爲自己今後申請資源加大投入提供了充分的理由。杜坷這麼想著,丟單帶來的煩惱小了許多,不過,另外的煩惱卻涌上心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