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四章 罰楊徵貶爲太學監

話說自從劉當推行新的稅制,雖然將國庫充滿卻將商戶、農戶的所有財產都加以最嚴厲的壓榨,加之酷吏貪官的搜刮,民間的財富擄掠殆盡,和這些民脂民膏除了拿去修建天浪苑之外,就是進了各級官員的荷包。民怨沸騰,盜匪層出不窮,江南各郡匪患頻繁,還有西南南靈土著反叛,西北狥狳再次侵犯,朝廷根本無力去清剿、撫卹。

高德六年的新年伊始,西京城卻死氣沉沉。

楊徵在府裡又寫了一道長長的奏本,但是心裡卻是一點也沒有舒展,看著奏本猶豫不決。劉當的新稅是何等的禍國殃民,分明是將所有的人都逼得去造反才能活命。衛朝已經是風雨飄搖了,他不能再繼續這樣等待歷帝振作了,於是將這些新稅的種種弊端都寫了下來。

楊徵扭頭看到石貝在對面的桌上讀書,想起上次自己被歷帝打了板子,是石貝試圖阻止他,就問:“石貝啊,你說我這道奏疏會不會又惹什麼禍端,禍及家人。”

石貝放下書本,站起來說:“不會,老師放心大膽的吧。”

楊徵不能理解,“爲什麼?”

石貝說:“那個時候老師是罵那個皇帝,當然會龍顏大怒被他處罰,可這次是因爲劉當的新稅,奏疏呈上去以後皇帝會認爲你們是互相爭權奪利,所以不會動火氣。只會讓老師去做更加不重要的職務,免得老師又因爲什麼事上奏疏,更重要的是即使老師不滿也不可能糾結黨羽謀權。”

楊徵聽在心裡,細細的一琢磨,覺得有理,但是最後幾句不對,“你這個孩子聰明是聰明,可你不懂得朝廷上的事情,皇帝固然不想我權利太大,可是劉當權傾朝野,難道不會威脅皇權嗎?”

石貝說:“不一樣的,劉當固然權勢通天,可是隻要是他拿去給皇帝看的奏疏都是不敢有什麼主張的,全部由皇帝批準。所以劉當權勢大,但皇帝對他非常信任,沒有忌諱劉當的權勢。這和老師是不同的啊。”

楊徵沒有贊同石貝的話,官服穿戴整齊的去皇宮,將奏疏遞上內閣。

這天和往常一樣沒有早朝,羣臣遞上奏本之後就回去了,只留下內閣大臣繼續辦公。劉當坐在內閣的高座上,一位劉當的黨羽看到楊徵的奏本,就馬上將本章拿來給劉當,劉當大開一看,撇嘴一笑,“這個腐儒,就知道顛過來倒過去的說這些大道理,可惜了一筆好字和文采了。我該如何是好呢?”

“大人,要不就像以前那樣,把它扣下吧,不讓皇上知道不就行了?”

“不。”劉當說:“報給皇上。”

“啊,那不就正中下懷了嗎?皇上要是信了這奏本上的話,我們不就完了嗎?”

劉當說:“蠢材,你不會說這是楊徵黨同伐異的嗎?”

那大臣哭喪著臉:“可是我是大人的人,這皇上……”

劉當是就極不耐煩的說:“說你蠢你還真是蠢得可以,你不說皇上會知道嗎?”

“哦!是是是,小的知道怎麼做了。”說著就帶著楊徵的奏疏去求見歷帝了。劉當把手裡的筆丟在桌上,“沒用的東西,要不是還用得著他,我……唉,氣死我了。”

歷帝此刻正在自己的牀榻上享受著姜妃柔嫩手指的按摩,突然有太監來稟告,內閣大臣求見,姜妃只好坐到一邊,歷帝滿臉怨恨的坐起來,“又是什麼事啊,擾人清淨。”

歷帝停了報告,又看了楊徵的奏本,隨手將本章丟在一邊,“就爲了這個,楊徵上一本你們就來見朕一次,他要是上個七八本你們還住在皇宮了嗎?去,告訴劉當,以後這種無關痛癢的東西他自己去辦好了。”

姜妃卻將本章撿了起來,“陛下,楊徵居然還要,他不是已經被陛下放到很低職位上了嗎?看來還是不夠,要讓他去更加遠離陛下,同時又非常忙碌的地方纔行。”

歷帝說:“哪裡又這樣的職務,有的話還讓他跑掉。”

姜妃笑吟吟的滑進歷帝的懷抱,那大臣馬上低下頭,姜妃說:“陛下,有啊,那就是太學院和國子監啊,陛下可以設立太學監一職,讓楊徵出任,同時管理太學院和國子監,我聽說那裡管著上千人,夠楊徵忙的了,他也就沒有時間來找麻煩了。”

歷帝眼前一亮,“對啊,他那麼崇信儒學,一定會用盡心血去經營太學院和國子監的,我們就可以過神仙的日子啦!還是愛妃冰雪聰明!”歷帝的大手忍不住摸了一把,惹得姜妃一聲**,“陛下不要啊。”

歷帝轉過頭來,“內閣立刻擬旨,楊徵出任太學監,監管太學院和國子監一切事物,剋日赴任。下去吧。”

“臣,遵旨。”

楊徵手裡握著聖旨,垂頭喪氣的在書房裡坐著不動,家丁都在門外不敢進去。太監來傳旨,調任楊徵到禮部,出任新設的太學監,官職五品,太監一走,監管太學院和國子監,本來,楊徵就一直如此動也不動,誰也不知道這是怎麼了,也不敢勸。

正當書房這邊人頭攢動時,蘇姐端著糕點,送去小姐的房裡。

楊愫和石貝正在下棋,兩個小孩一本正經的對弈。

楊愫捻著棋子,“爹爹這個樣子是爲什麼啊。”

石貝說:“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爲自己可以去輔導那些學子,培養忠於朝廷的人才,二是因爲自己一旦去了太學院就再也沒有機會進言了,要知道京官四品纔可以言事,老師現在是五品,沒機會了。所以是喜憂參半,正猶豫不決呢。”石貝的棋子落下,將自己的一塊邊角的棋子連成一片。

楊愫很失落的低著頭,“不知道什麼時候,再也沒有見到爹的笑容了。”

石貝漫不經心:“是皇上登基以後開始的。”

楊愫補上一手,“那你說爹會上任嗎。”

石貝抓了幾枚棋子在手,“會。”楊愫不解的問:“爲什麼?”石貝落子,貼了上去,“因爲君子羣而不黨,師傅他是不會和劉當正面交鋒的,只會結交更多的正義之士,來孤立劉當。可是現在朝中大多都是劉當的黨羽,最好的辦法就是教出更多的學生,來對抗。所以今天晚飯之前,就會決定上任的。不用我們擔心。”

楊愫心領神會,“原來如此。那我就放心了。不過,你輸定了。”

石貝眼睜睜的看著楊愫的棋子落下來,自己的“大龍”應聲落地,棋盤上自己是大勢已去。輕輕一笑,“愫妹,你的棋藝是一日千里啊。一招棋下錯滿盤皆落索。”

楊愫手託著腮,“什麼皆落索啊,你的棋也不錯,大半個棋盤都滿了。”

“可是棋盤不頂餓啊,這都什麼時辰了,你們就不餓嗎?”蘇姐端著糕點放在桌上,“一盤棋下了一天,就不餓?你們這些讀書的,這麼有意思嗎?”

石貝蓋上了棋子盒的蓋,“蘇姐,你這麼喜歡做糕點,那做飯有什麼意思嗎?”

蘇姐一臉茫然:“做飯有什麼意思。不告訴我就不說嗎,竟說些我聽不懂的。”

石貝自言自語:“聽不懂,總比看不清強些。”

外面傳來管家的傳話:“小姐,石貝少爺,今天的晚飯提前了,準備開飯了。而且老爺還有事要說。”

楊愫問:“什麼事?”

“老爺改任太學監的事,老爺準備赴任了。”

歷帝一聽劉當的報告,大喜過望:“太好了,他真的赴任了,終於不用在忍受那個腐儒了。愛卿啊——”歷帝撫著劉當背,說:“你功不可沒啊。不僅籌措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銀錢財,還設計徹底支走了楊徵。你說朕如果要重用你,應該怎麼用你呢?”

劉當知道,歷帝這是在防著自己,自己已經有點“功高震主”了,如果不表明心意,恐怕是過不去這一關了。“臣以爲,陛下只要做到兩點,便可以將朝野上下納入眼簾的。”歷帝問:“什麼啊?”劉當說:“其一,三日一朝,批閱奏本;其二,派遣忠義大臣監視朝野人士。”

歷帝問:“那愛卿有推薦的人選嗎?”

劉當撩袍下拜,“明軍侯趙奔。”

歷帝注視著劉當,“準奏,不過要加上雷長,由他們二人負責吧。”

劉當:“臣遵旨。”

楊徵赴任之後將太學院和國子監打理的井井有條,有趙奔監視朝野,劉當也將朝政攥的更緊了。

第六十三章 含英殿諸王分土地第九十一章 舊病發石珍立世子第六十章 救賢士石貝出良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棄前嫌郭李立密約第四十八章 城下戰程章損五將第一百一十一章 棄前嫌郭李立密約第一百三十章 聲東擊西兵疑東郡(下)第五十五章 大雲關交戰煙漫天第九十八章 毀婚約李從不爲然第一百一十一章 棄前嫌郭李立密約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虎符石貝總大權第六十七章 心事破兄長來做媒第三十六章 小河關一戰進百里第一百零三章 風雲變英雄角中原(十一)第六十四章 爭西縣郭立交兵鋒第一百六十三章 全軍降大治就此亡第五十三章 中都城李從稱皇帝第九十九章 貪酒滿心佳人撒嬌第九章 圖安世太子行不孝第三十一章 劫官糧李從佔祁陽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氣瘋重兵拖遺命第二十六章 直言出被貶西京離第一百六十五章 查戶口全國免捐稅第一章 尋舊交楊徵來東郡第一百零九章 除惡少開倉惠百姓第四十七章 月圓夜推舉盟軍主第一章 尋舊交楊徵來東郡第四十章 動真怒暴君斬楊徵第一百四十六章 慮儲君石珍身重病第七十二章 上詔書獻糧五千鬥第一百一十八章 沼澤地鋪板通大路第七章 好美色昏君建娥宮第三十章 收皇稅上差張剝皮第九十五章 不血刃拿下北郡城第八十六章 犬子生石貝懷壯志第一百五十六章 剪除異己高圖再計第八十四章 風雲變英雄角中原(十)第一百一十一章 棄前嫌郭李立密約第一百一十二章 分天下二王折箭盟第一百零二章 打頭陣薛觀展神威第六十一章 吊亡師天牢訪舊友第三十四章 一夜間舉國是反賊第一百六十三章 全軍降大治就此亡第四章 新即位昏君貶楊徵第一百七十三章 下定決心石躔親政第七十八章 風雲變英雄角中原(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夜突圍中伏肉相搏第四章 新即位昏君貶楊徵第二十八章 屠府衙落得中毒死第八章 上諫書楊徵行忠義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氣瘋重兵拖遺命第一百章 攻易源兵不血鋒刃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甘失敗設伏城外第一百零六章 風雲變英雄角中原(十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分天下二王折箭盟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間計袁玄身受死(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慮儲君石珍身重病第六十五章 焚王府搶得千里土第一百三十九章 挑撥離間李難逼宮第一百三十二章 陷絕境石貝救包銅第一百二十一章 攻柏縣有力使不出第一百二十五章 離間計袁玄身受死(上)第四十九章 十字關李從強進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占人質關休心險惡第六十二章 備車馬楊愫投東郡第十四章 罰楊徵貶爲太學監第四章 新即位昏君貶楊徵第三十三章 籌謀劃智取東郡府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蒼江包銅鬥薛觀第八十四章 風雲變英雄角中原(十)第一百四十六章 慮儲君石珍身重病第九十章 隱恩仇朔王屯糧草第一百四十七章 現暴動討伐大治王第三十七章 率民衆攻取太守府第六十九章 使者至千里送姻緣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間計袁玄身受死(下)第五十三章 中都城李從稱皇帝第八十五章 憂心愁黯然傷神處第二十三章 入楊府再拜恩師門第九十章 隱恩仇朔王屯糧草第一百七十四章 調兵馬皇帝選統帥第九十二章 並陽城嚴寶又造反第七十章 創新軍石貝自作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云山積糧駐大軍第二十八章 屠府衙落得中毒死第一百七十三章 下定決心石躔親政第十四章 罰楊徵貶爲太學監第一百四十七章 現暴動討伐大治王第六十章 救賢士石貝出良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查戶口全國免捐稅第五十六章 入絕境官軍死無疑第九十五章 不血刃拿下北郡城第二十五章 設豪宴壽山登虛閣第三十九章 投親人楊徵保女兒第一百七十三章 下定決心石躔親政第一百五十八章 率水軍直取遊陽城第九十二章 並陽城嚴寶又造反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席話勸退病君王第一百四十六章 慮儲君石珍身重病第四十一章 發檄文石珍也造反
第六十三章 含英殿諸王分土地第九十一章 舊病發石珍立世子第六十章 救賢士石貝出良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棄前嫌郭李立密約第四十八章 城下戰程章損五將第一百一十一章 棄前嫌郭李立密約第一百三十章 聲東擊西兵疑東郡(下)第五十五章 大雲關交戰煙漫天第九十八章 毀婚約李從不爲然第一百一十一章 棄前嫌郭李立密約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虎符石貝總大權第六十七章 心事破兄長來做媒第三十六章 小河關一戰進百里第一百零三章 風雲變英雄角中原(十一)第六十四章 爭西縣郭立交兵鋒第一百六十三章 全軍降大治就此亡第五十三章 中都城李從稱皇帝第九十九章 貪酒滿心佳人撒嬌第九章 圖安世太子行不孝第三十一章 劫官糧李從佔祁陽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氣瘋重兵拖遺命第二十六章 直言出被貶西京離第一百六十五章 查戶口全國免捐稅第一章 尋舊交楊徵來東郡第一百零九章 除惡少開倉惠百姓第四十七章 月圓夜推舉盟軍主第一章 尋舊交楊徵來東郡第四十章 動真怒暴君斬楊徵第一百四十六章 慮儲君石珍身重病第七十二章 上詔書獻糧五千鬥第一百一十八章 沼澤地鋪板通大路第七章 好美色昏君建娥宮第三十章 收皇稅上差張剝皮第九十五章 不血刃拿下北郡城第八十六章 犬子生石貝懷壯志第一百五十六章 剪除異己高圖再計第八十四章 風雲變英雄角中原(十)第一百一十一章 棄前嫌郭李立密約第一百一十二章 分天下二王折箭盟第一百零二章 打頭陣薛觀展神威第六十一章 吊亡師天牢訪舊友第三十四章 一夜間舉國是反賊第一百六十三章 全軍降大治就此亡第四章 新即位昏君貶楊徵第一百七十三章 下定決心石躔親政第七十八章 風雲變英雄角中原(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夜突圍中伏肉相搏第四章 新即位昏君貶楊徵第二十八章 屠府衙落得中毒死第八章 上諫書楊徵行忠義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氣瘋重兵拖遺命第一百章 攻易源兵不血鋒刃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甘失敗設伏城外第一百零六章 風雲變英雄角中原(十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分天下二王折箭盟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間計袁玄身受死(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慮儲君石珍身重病第六十五章 焚王府搶得千里土第一百三十九章 挑撥離間李難逼宮第一百三十二章 陷絕境石貝救包銅第一百二十一章 攻柏縣有力使不出第一百二十五章 離間計袁玄身受死(上)第四十九章 十字關李從強進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占人質關休心險惡第六十二章 備車馬楊愫投東郡第十四章 罰楊徵貶爲太學監第四章 新即位昏君貶楊徵第三十三章 籌謀劃智取東郡府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蒼江包銅鬥薛觀第八十四章 風雲變英雄角中原(十)第一百四十六章 慮儲君石珍身重病第九十章 隱恩仇朔王屯糧草第一百四十七章 現暴動討伐大治王第三十七章 率民衆攻取太守府第六十九章 使者至千里送姻緣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間計袁玄身受死(下)第五十三章 中都城李從稱皇帝第八十五章 憂心愁黯然傷神處第二十三章 入楊府再拜恩師門第九十章 隱恩仇朔王屯糧草第一百七十四章 調兵馬皇帝選統帥第九十二章 並陽城嚴寶又造反第七十章 創新軍石貝自作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云山積糧駐大軍第二十八章 屠府衙落得中毒死第一百七十三章 下定決心石躔親政第十四章 罰楊徵貶爲太學監第一百四十七章 現暴動討伐大治王第六十章 救賢士石貝出良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查戶口全國免捐稅第五十六章 入絕境官軍死無疑第九十五章 不血刃拿下北郡城第二十五章 設豪宴壽山登虛閣第三十九章 投親人楊徵保女兒第一百七十三章 下定決心石躔親政第一百五十八章 率水軍直取遊陽城第九十二章 並陽城嚴寶又造反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席話勸退病君王第一百四十六章 慮儲君石珍身重病第四十一章 發檄文石珍也造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清市| 孝义市| 平昌县| 镇平县| 民勤县| 和平区| 静海县| 嘉荫县| 客服| 洛浦县| 上虞市| 无为县| 淅川县| 阿拉善左旗| 华容县| 怀集县| 衡阳市| 凉城县| 广河县| 耒阳市| 石景山区| 方城县| 买车| 绥中县| 敦煌市| 衡山县| 高邑县| 余干县| 白河县| 林甸县| 临颍县| 望谟县| 诏安县| 三原县| 永城市| 县级市| 南昌县| 简阳市| 胶南市| 通山县| 赫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