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

張千山絕對不是傻子,一個在亂世中靠軍功爬起來的傢伙,如果腦子傻早就死過八百回了。

因此僅僅是一個南雄遊擊的口頭承諾怕是不可能讓他拼命,不是這個承諾不夠吸引人,而是區區一個承諾,張千山未必會相信。

朱敬倫跟張千山只吃過一次飯,但就能肯定張千山是那種野心勃勃之人,這種人對錢看的未必太重,對功名利祿卻很看重。

因此朱敬倫得讓張千山相信,他去打炮臺,肯定就能升官。

如何讓張千山相信,朱敬倫選擇給錢。

事情就是這麼詭異,張千山積極的往朱敬倫身邊擠,目的就是爲了分收復廣州的功勞,要功勞當然是要升官,可只口頭承諾他,卻難以讓他相信,那麼給他不看重的錢,就能讓他相信了?

是的。

朱敬倫打算以柏貴的名義,給張千山送一萬兩銀子去,告訴他這是巡撫大人的賞錢。

張千山不愛錢,可如果柏貴在他還沒有開打前,就給他這麼一大筆賞錢,張千山會怎麼想,他肯定會感覺到巡撫柏貴對攻打炮臺這件事很重視,會覺得攻打炮臺這件事很重要,那麼他就會相信打了炮臺,就能升官了。

因此這一萬兩,其實是讓張千山感受一下柏貴的誠意。

第二天一大早,朱敬倫就去了張家,告訴張家的聯絡人張龍。

“你快去告訴你家大人,欽差黃大人已經調遣三路大軍包圍廣州,東西北三面已經紮下重兵,只有城南無兵可派。前日伏擊夷人海軍的林福祥大人損失慘重,已經無力再戰,這是你家大人的機會。巡撫大人舉薦你家大人攻打城南炮臺,若是成功,巡撫大人說了,保舉你加大人做遊擊!”

張龍一聽事不宜遲,立刻就出發。他加帶人在清遠過的可不好,清遠知縣對他莫名其妙的跑來清遠很不滿,黃宗漢也對張千山沒有調令突然帶兵來到廣州附近非常震怒,斥責了張千山一頓,責令他立刻帶兵返回南雄。

可是張千山實在不願意放棄收復廣州的功勞,因此暫時先拖著,一邊自己籌糧,一直等朱敬倫的消息。

張龍趕到清遠的時候,正遇到張千山大發雷霆的時候,營帳裡一個個驕兵悍卒此時戰戰兢兢,都知道他們千總的脾氣。

張龍趕忙向張千山彙報了朱敬倫的意見。

張千山並沒有像張龍想象中那麼高興,反而冷哼一聲:“嗎的,上了賊船了!”

朱敬倫並不知道張千山已經被黃宗漢叫過去斥責了一頓,他還以爲張千山並沒有跟黃宗漢有聯繫呢。不然他就不會騙張千山了。

其實早在清遠知縣跟自己叫板的時候,張千山就感覺到事情有些不對勁了,按說自己是巡撫大人調過來的,清遠知縣應該給自己籌措糧草的,結果反倒對他的到來十分不滿。

接著官司打到黃宗漢哪裡的時候,張千山就知道自己被人給玩了。

當他從黃宗漢哪裡回來的時候,明白情況比自己想象的更復雜。

張千山是武官,而且並不是太大的武官,上頭沒什麼人,跟文官更是兩個圈子。因此他根本就不知道黃宗漢和柏貴之間的貓膩,他只是憑藉一個武官的觸覺,察覺到廣州的文官們在準備收復廣州。他一直以爲柏貴跟黃宗漢這兩個文官肯定是一路的,覺得黃宗漢跟柏貴打算裡應外合。

所以他才拼命的跟朱敬倫套近乎,想要擠入這場收復廣州的盛宴中來,只要能加入進來,哪怕最後失敗了,張千山也知道那些文官有本事撈到功勞,即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是。

所以當朱敬倫假借柏貴的名義,讓他來廣州的時候,他根本沒有任何猶豫,快馬加鞭的趕來,把馬都累趴下了,連續吃了三天精糧才緩過來。他之所以不懷疑,就是因爲他一直相信柏貴和黃宗漢兩個文官是一起的。想當然認爲柏貴讓他過來,是得到黃宗漢這個欽差大臣首肯的。雖然只是柏貴口頭的命令,不太符合調兵的程序,急於立功的張千山也沒有懷疑,只以爲是出於保密或者有所不便的緣故。

現在想想,他就是一個蠢豬,柏貴身在廣州不方便,黃宗漢可方便的很。

柏貴一個巡撫根本就沒有調兵權,自己一聽柏貴調遣,屁顛屁顛就跑來了,結果還被黃宗漢罵了一頓,自己搬出了柏貴,說是巡撫下的命令,反而被黃宗漢罵的更慘,斥責他連調兵的章程都不清楚,問他這個千總是怎麼混上去的,威脅他立刻回南雄,否則就要參他。

剛剛回來,手下心腹就跑來告訴自己,柏貴又給他下命令了。

而且這個命令又跟黃宗漢的命令牴觸,黃宗漢東西北三面包圍,張千山這個武官怎麼能不清楚這是黃宗漢的圍三闕一戰術,目的就是逼迫敵人逃跑,根本就沒打算跟洋人死戰。而巡撫的命令是讓他攻打炮臺,阻斷敵人的後路,這倆人到底唱的是哪一齣,一個讓敵人跑,好收城,一個不讓敵人跑,要狙擊。

去告訴張千山,是因爲黃宗漢沒人可用,所以城南需要一隻能打的精兵。

此時張千山要是還不明白髮生了什麼,那他就真的是一頭蠢豬了。

“老子麻煩大了!”

張千山喝罵一聲,他知道自己捲入了一個他扛不住的漩渦之中,捲入了廣州巡撫和兩廣總督之間的權力爭鬥中。

柏貴跟黃宗漢顯然不是一路人,而且還很可能是水火不容,現在的情況是,黃宗漢打黃宗漢的,柏貴則要打柏貴的。

那麼他幫誰?

“大人怎麼回事?”

張龍一聽張千山說麻煩大了,他還沒想明白呢。

張龍是心腹,而且不是普通心腹那麼簡單,張千山是把張龍當兒子的,所以沒有任何隱瞞,將自己的麻煩說了出來。

聽完後,張龍皺著眉頭問道:“大人,那現在我們怎麼辦?回南雄嗎?”

張千山冷哼一聲:“已經惹了一身騷了,現在回南雄也洗不乾淨了。”

張千山知道,自己肯定已經讓黃宗漢不高興了,柏貴一個命令自己立刻帶兵來廣州,只要黃宗漢還是兩廣總督大概都不會高興,如果最後黃宗漢鬥敗了柏貴,他張千山不穿小鞋纔怪。

張龍探問:“那大人我們怎麼辦?”

張千山哼道:“還能怎麼辦,去廣州。”

張龍道:“真的打炮臺嗎?”

張千山冷笑道:“哪有那麼便宜的事,先去邊上待著,看看情況再定!”

他已經惹了一身騷了,不能白來一趟,現在這情況明顯鄉勇這邊有優勢,去廣州看看有沒有便宜可佔。

至於這便宜是什麼,如果鄉勇攻城,他渾水摸魚跟著衝進去,如果洋人逃跑,他就打洋人一個伏擊,那就賺翻了。立下大功,欽差也不會難爲他。當然,如果真沒有便宜可佔,就乖乖回南雄,也算是聽了黃宗漢的命令。

無論怎麼看,張千山都不會吃大虧,所以去一趟廣州是百利而無一害。

只是能瞞著黃宗漢更好,就讓人去稟告黃宗漢,說自己拔營回南雄了。

而實際上,張千山反而帶著人馬,悄悄繞道廣州。

這一繞,就繞道了珠江邊,距離廣州城十里的地方。

張千山此時下定決心,沒有便宜可佔,自己就絕不動手。

於是讓手下們悄悄潛伏起來,一邊派出探子查看廣州城的情況,要他們注意黃宗漢的鄉勇有沒有攻城,洋人有沒有逃跑,一邊派心腹潛入廣州,跟朱敬倫再次聯繫,看看朱敬倫還有什麼說的,朱敬倫不給他一個交代,這件事沒完。

...

第四百三十二節 敕建絲廠第八百零二節 東亞火藥桶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四百四十三節 巨頭之間的戰爭第五百八十四節 大不列顛之橋第七百二十六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1第五百八十六節 爭奪雲南大鐵路第七百七十七節 倫敦和談 2第六百四十八節 整裝待發第三百六十六節 徐榮村的大買賣第七百九十七節 海軍軍備競賽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第三百一十三節 改革進行時第六百零五節 反彈第一客卿第五百四十四節 小看了英國人第六百六十八節 唐郝合作第七百五十節 美國人的反攻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一百二十四節 招募炮兵第一百六十三 爲了中國茶的未來第一百一十七節 茶葉危機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五百六十六節 規範鄉村自治 1第五百七十三節 打斷日本伸出的爪子第八百二十五節 大戰一觸即發第三百九十七節 場外遊說 1第六百二十節 湘軍下江南第九十二節 全軍出擊第七百零四節 順化戰役 3第五百九十六節 流氓合夥人第八百二十一節 加利福尼亞危機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一百九十五節 橫掃千軍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兩百節 瞎眼石人第一百二十二節 新安交易所第六十六節 單騎降夷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一百零九節 把洋人留在新安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八百三十一節 日本人的小算盤第三百四十九節 洪秀全死了第六百一十九節 新的土地第七百七十二節 休斯敦大會戰 2第四百一十七節 引入種子第十二節 機會第三百五十五節 回廣東第三百六十八節 林肯遇刺第40節 真假巴夏禮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一百五十七節 立約毀約第七百一十六節 利益分享第六百七十九節 越南亂局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六百零五節 反彈第三百六十七節 大明的阿拉斯加第六百七十五節 成熟的官僚政治第三百五十五節 回廣東第八百三十一節 日本人的小算盤第39節 嫌疑人第四百一十九節 打造工業鄉紳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六百零三節 生命之路第十一節 謀城第三百一十七節 司法改革第四百四十六節 送上門的擴張第三百零九節 一個標桿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三百二十八節 大造軍艦第五百五十節 痞子李鴻章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三百六十六節 徐榮村的大買賣第七百三十二節 巨人的落幕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六百九十六節 明法戰爭爆發第三百八十九節 登基第三百七十三節 湘軍撤圍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43節 實話第五百四十七節 登高必跌重第三百九十四節 壓力重重的宰相第六百四十八節 整裝待發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七百零一節 戰爭間歇第六百七十三節 移民談判第四百五十一節 克虜伯大炮與鐵甲艦第36節 巡撫拉攏第四百三十七節 等香餌的金鰲第36節 巡撫拉攏第七百六十節 飲馬墨西哥灣第40節 真假巴夏禮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六百八十九節 外交準備第三百零二節 奕欣的應對第七百九十一節 明俄滿蒙協定
第四百三十二節 敕建絲廠第八百零二節 東亞火藥桶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四百四十三節 巨頭之間的戰爭第五百八十四節 大不列顛之橋第七百二十六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1第五百八十六節 爭奪雲南大鐵路第七百七十七節 倫敦和談 2第六百四十八節 整裝待發第三百六十六節 徐榮村的大買賣第七百九十七節 海軍軍備競賽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第三百一十三節 改革進行時第六百零五節 反彈第一客卿第五百四十四節 小看了英國人第六百六十八節 唐郝合作第七百五十節 美國人的反攻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一百二十四節 招募炮兵第一百六十三 爲了中國茶的未來第一百一十七節 茶葉危機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五百六十六節 規範鄉村自治 1第五百七十三節 打斷日本伸出的爪子第八百二十五節 大戰一觸即發第三百九十七節 場外遊說 1第六百二十節 湘軍下江南第九十二節 全軍出擊第七百零四節 順化戰役 3第五百九十六節 流氓合夥人第八百二十一節 加利福尼亞危機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一百九十五節 橫掃千軍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兩百節 瞎眼石人第一百二十二節 新安交易所第六十六節 單騎降夷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一百零九節 把洋人留在新安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八百三十一節 日本人的小算盤第三百四十九節 洪秀全死了第六百一十九節 新的土地第七百七十二節 休斯敦大會戰 2第四百一十七節 引入種子第十二節 機會第三百五十五節 回廣東第三百六十八節 林肯遇刺第40節 真假巴夏禮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一百五十七節 立約毀約第七百一十六節 利益分享第六百七十九節 越南亂局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六百零五節 反彈第三百六十七節 大明的阿拉斯加第六百七十五節 成熟的官僚政治第三百五十五節 回廣東第八百三十一節 日本人的小算盤第39節 嫌疑人第四百一十九節 打造工業鄉紳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六百零三節 生命之路第十一節 謀城第三百一十七節 司法改革第四百四十六節 送上門的擴張第三百零九節 一個標桿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三百二十八節 大造軍艦第五百五十節 痞子李鴻章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三百六十六節 徐榮村的大買賣第七百三十二節 巨人的落幕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六百九十六節 明法戰爭爆發第三百八十九節 登基第三百七十三節 湘軍撤圍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43節 實話第五百四十七節 登高必跌重第三百九十四節 壓力重重的宰相第六百四十八節 整裝待發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七百零一節 戰爭間歇第六百七十三節 移民談判第四百五十一節 克虜伯大炮與鐵甲艦第36節 巡撫拉攏第四百三十七節 等香餌的金鰲第36節 巡撫拉攏第七百六十節 飲馬墨西哥灣第40節 真假巴夏禮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六百八十九節 外交準備第三百零二節 奕欣的應對第七百九十一節 明俄滿蒙協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水市| 寻乌县| 安岳县| 揭东县| 都安| 武清区| 饶阳县| 玉树县| 吐鲁番市| 天峻县| 定边县| 天等县| 东港市| 精河县| 崇州市| 永兴县| 灌南县| 日土县| 将乐县| 额尔古纳市| 修武县| 奉贤区| 临西县| 宜丰县| 东平县| 澎湖县| 马鞍山市| 达日县| 唐山市| 莆田市| 若尔盖县| 怀来县| 泉州市| 东乡县| 双峰县| 龙陵县| 鲜城| 浦江县| 万安县| 潼关县| 蕉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