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二節(jié) 機會

朱敬倫認定了自己要努力做這件事,但是他很清楚,這件事絕對不容易做,不但事在人爲,還要天時地利人和湊在一快,簡單來講,就是必須要有一個好機會。

機會有時候是等來的,有時候是創(chuàng)造出來的,有能力的人未必不能創(chuàng)造機會,朱敬倫不是一個沒能力的,可他現(xiàn)在手裡沒有資源,能力根本施展不出來。所以他只能一邊慢慢的等,一邊小心翼翼的繼續(xù)工作,增強自己的人脈力量,這些將來都會是自己手裡的資源。

在英法聯(lián)軍中工作的中國人團隊越來越壯大,從剛開始就朱敬倫一個,短短一個月時間,就壯大到了一百多人。

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從香港招募過來的,還有部分是從澳門招募的,本地的竟然一個沒有。

這麼多人大多都擠在衙門裡,即便巡撫衙門如何壯觀,也相當擁擠。朱敬倫不得不跟四個人記在一間書房之中,其中三個來自香港,一個來自澳門。

來自香港的三人背景相同,都是從香港的教會學(xué)校中畢業(yè),然後在教會中工作,被佔領(lǐng)委員會借調(diào)過來。澳門的則是一個商人家庭出身,鬼頭精怪的,對翻譯工作不是那麼熱衷,朱敬倫也摸不透他打的什麼主意。

但他跟這幾人關(guān)係相處的都還算不錯。他比這些人來的早,這幾個人都把他當前輩看,朱敬倫也不拿前輩的架子,工作中也常幫助他們,幫他們度過初來乍到的困難時期後,感情自然增進了不少。

不過即便有這麼龐大的中國人幕僚團隊幫忙,英法聯(lián)軍依然無法徹底掌控廣州城,情況反而越來越糟糕了。倒不是說這倆人像南海和番禺縣令那樣明著跟佔領(lǐng)委員會對抗,他們只是夾在中間,試圖做到不偏不倚。

首先柏貴還是一封一封的向外發(fā)佈佔領(lǐng)委員會讓他發(fā)佈的告示,蓋著巡撫大印的告示,貼遍了廣州城。比如什麼“中外一家業(yè)經(jīng)和好百姓不得再滋事端”,“以後不許呼伊爲鬼子,遇洋人下鄉(xiāng)要以禮款待”,“毆打洋人及擅敢借詞團練等情,定照叛逆治罪”等等安民外加警告的告示,全都是佔領(lǐng)委員會授意,現(xiàn)在的文官之首柏貴撰寫的。

英法聯(lián)軍確實佔領(lǐng)了廣州城,但是卻沒有消滅中國抵抗力量,因爲此時的抵抗力量,已經(jīng)從城內(nèi)的八旗、綠營兵,變成了城外鄉(xiāng)下一個個團練組織。

英法聯(lián)軍現(xiàn)在有五千多人,控制廣州城,並且依託城池防禦不成問題,但是要散開到鄉(xiāng)下抓捕團練和鄉(xiāng)勇,就完全做不到了,去的少了容易被吃掉,去的多了,還得擔心城池的防禦問題。

英國人和法國人此時也剛剛走入現(xiàn)代,一個個被他們後來稱作現(xiàn)代文明的行爲準則還在初級階段,他們身上還沒有脫去中世紀的野蠻性情,因此根本就沒有什麼耐心。

英法聯(lián)軍佔領(lǐng)廣州城的目的,一方面是想給清政府一個教訓(xùn),另一方面則是希望能得到一個口岸方便他們補給物資,可是廣州一直穩(wěn)定不下來,讓他們的局面很被動。

如果是中國那些文官,遇到這種情況,一般都採用懷柔,用軟刀子殺人。可是英法沒有這種中庸的哲學(xué),他們信奉武力和強硬手段,他們認爲廣州至今無法安定下來,是因爲柏貴等漢奸官員行爲不力,因此不斷的給柏貴他們施壓。

佔領(lǐng)委員會已經(jīng)暫時搬離了擁擠的巡撫衙門,但是柏貴不但沒有獲得自由,反而被軟禁了起來,他與幾個家丁被安置在巡撫衙門最內(nèi)層,並且層層守以洋兵,任何需要見巡撫的官員,都會被嚴格盤查。

堂堂巡撫,竟然被軟禁,即便是柏貴和穆克德訥這樣的傀儡,也不可能心甘情願,所以慢慢的開始暗中做起了手段。

這些情況朱敬倫都暗暗記在自己腦中,越來越感覺到機會即將到來了。

朱敬倫還驚異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記憶力極好,過目不忘,凡是看到的情報都能一字不漏的記在腦中,他很清楚這是因爲自己身體中一直有三百萬個外星機械部件在活動,這些外星文明的產(chǎn)物,此時運行在從大腦到血液,從骨髓到內(nèi)臟的各個身體結(jié)構(gòu)中,並且能夠跟生命體完美結(jié)合,利用朱敬倫身體的能量來維持運轉(zhuǎn),但朱敬倫的身體也只能支撐這些機械體以最低的功率運行罷了。

不過這最低功率,也擁有極其強大的功能,比如輔助朱敬倫的記憶,完全可以做到過目不忘。

朱敬倫不但記下了一份份自己目前能夠看到的情報,而且還不露痕跡的記住了聯(lián)軍繪製的廣州地圖,以及看過一份不知道過期沒過期的佈防圖。

混亂的三四月份過去了,英法聯(lián)軍嘗試著向城外進軍過幾回,但都沒有什麼收穫,他們完全無法找到藏匿在廣大鄉(xiāng)村中的鄉(xiāng)勇和團練的蹤跡,又擔心後路問題,不敢過於深入,所以始終無法解決廣州周邊的安全問題。

周邊不寧,廣州這個貿(mào)易口岸就無法正常運轉(zhuǎn),時至今日英法聯(lián)軍依然在從其他地方調(diào)運物資,最大的後勤基地是南洋和菲律賓,佔領(lǐng)菲律賓的西班牙人是法國的盟友,英國則在新加坡等地建立了殖民地,可是這些地方還是很難長時間維持五千多英法聯(lián)軍的給養(yǎng),英法聯(lián)軍想方設(shè)法,也只能從一些做慣了地下買賣的胥民手裡得到一些物資,想通過正常渠道,大規(guī)模的採購物資,還只能是一個幻想。

武力無法解決,就不斷的給柏貴等廣州傀儡官員施壓,因爲此時,城外那些鄉(xiāng)勇名義上還是歸柏貴等人節(jié)制,英法聯(lián)軍認爲法理上廣州政府應(yīng)該爲城外的反抗力量負責,既然穆克德訥帶領(lǐng)清軍投降了,城外的鄉(xiāng)勇也應(yīng)該向英法聯(lián)軍投降。

無論柏貴如何申辯,佔領(lǐng)委員會也不接受,一個勁的壓迫柏貴派人去給城外的反抗軍傳達命令,讓他們放下武器。

柏貴左右爲難,成爲的反抗軍此時已經(jīng)漸漸形成了組織,南海和番禺知縣逃出了城外,從商賈和大小地主哪裡募捐,積極在緊靠廣州城的花縣編練團練武裝,公開打出要收復(fù)廣州的旗號。

英法聯(lián)軍對他們也無可奈何,只能一個勁的給柏貴巡撫施壓,可柏貴很清楚,城外組織團練的文官此時佔據(jù)了道義,如果他此時敢完全站在英法聯(lián)軍一邊,傳到了皇帝耳朵裡,他就死定了。

所以柏貴左右爲難,只能不斷的和稀泥,就好像在他之前,葉名琛做的那樣,可是這種官場手段,用到蠻橫不講理的洋人身上,真的不好使。

柏貴品嚐到了當漢奸的苦味,日漸焦慮起來。

到了四月,城外的團練不但沒有被英法聯(lián)軍的武力消滅,反而茁壯成長起來,成了大氣候,英法聯(lián)軍甚至連廣州城都不能完全控制,往往一夜之間,城裡就貼滿了城外鄉(xiāng)勇的告示,告誡城內(nèi)的官員,讓他們儘快出城,以免被洋人繼續(xù)挾制。

城內(nèi)人心惶惶,市面一日壞過一日。

英法聯(lián)軍對此也是完全沒有辦法,只能繼續(xù)加大對廣州傀儡官員門的壓力。

“你們現(xiàn)在就砍了我的腦袋,現(xiàn)在就砍了我的腦袋!”

四月末,巡撫衙門中突然嘈雜起來,朱敬倫正在翻譯一份公文,立刻被吸引住了。

出門一看,只見幾個洋兵壓著幾個廣州官員,往巡撫衙門後宅走去。

“怎麼回事?”

恰好負責給洋人做翻譯的是一個來自香港的文員,朱敬倫藉機問道。

“巴夏禮少將認爲這幾位大人跟巡撫大人都住在巡撫衙門中一起辦公,會更方便一些,所以讓人請他們過來。”

被抓過來的這幾人,一個是粵海關(guān)監(jiān)督恆祺,一個是署理廣東按察使蔡振武,還有兩個人則是商人伍崇曜和俞文詔,伍崇曜和俞文詔正是廣州口岸過去上百年間負責與外國人溝通的十三行行商身份,伍崇曜家族就是赫赫有名的怡和行的主人,被美國人評價爲這個時代世界上最有錢的人,大名鼎鼎的伍秉鑑正是他爹。

商人在中國沒地位,但是洋人尚不是很清楚這件事,世界首富頭銜的十三行行首伍家,在洋人看來看來還是很有身份的,俞文詔則是一名官商,本是四川一個道員,被革職後,在廣州做了茶商,生意做的極大,官商的身份,也讓跟洋人關(guān)係緊張後,葉名琛倚重他做中間人。

因爲很長時間都是這些人在跟洋人接觸,這些商人爲了自擡身價,往往刻意在洋人面前展現(xiàn)出一副他們對政府很有影響力的架勢,讓洋人產(chǎn)生了錯覺。

於是巴夏禮爲了給廣州官府施壓,就將他們跟柏貴一起都監(jiān)禁起來。

但是巴夏禮的施壓沒有起到效果,反而讓柏貴等人產(chǎn)生了對抗情緒。

就在四人被關(guān)押到柏貴府中後,柏貴突然給皇帝上了一封奏摺,聲稱自己有病,託病告假三個月。

廣州這些官員徹底不配合洋人後,廣州的局勢更爲混亂,朱敬倫覺得自己的機會更近了一步,但他還在靜觀其變。

眼看著廣州局勢無法收拾,洋人做出了北上的打算,英王對話全權(quán)公使額爾金率領(lǐng)英法聯(lián)軍主力乘船北上,打算直接攻打天津,逼迫清政府儘快與他們簽訂新的條約。

朱敬倫知道他等待的機會又近了一步,但他還在靜觀其變。

又過了十餘日,突然巴夏禮怒氣衝衝闖入巡撫衙門,跟柏貴大吵了一架,後來有人暗中傳言,巴夏禮直接打了柏貴一個耳光。

原因是因爲青天白日,一個印度兵竟然被從廣州城擄走,而擄走這個印度兵的正是一直跟英法聯(lián)軍做對的林福祥水勇。

這時候朱敬倫知道自己的機會到了,他終於結(jié)束了蟄伏,準備行動,第一步,他打算回張千總家一趟。

第三百四十節(jié) 肇慶會戰(zhàn) 4第四百二十九節(jié) 一起承擔第三百八十九節(jié) 登基第四百五十二節(jié) 李秀成三打上海第七百五十一節(jié) 打造前敵基地第六百九十節(jié) 曾左之死第五百八十五節(jié)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五十節(jié) 被挖出來了第十九節(jié) 取信(3)第六百一十節(jié) 曾國藩出擊第四百一十五節(jié) 巴黎世博會第一百七十節(jié) 誤判第四百五十節(jié) 李鴻章的準備第八百零一節(jié) 赫德的圖謀第七百零七節(jié) 峴港會戰(zhàn) 2第六百六十一節(jié)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一節(jié) 廣州陷落第七百一十九節(jié) 十年保護期第三百七十一節(jié) 勞務(wù)輸出及移民公司第四百四十三節(jié) 巨頭之間的戰(zhàn)爭第三十四節(jié) 蛇無頭第二十五節(jié) 大紅包第七百二十節(jié)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三百六十五節(jié) 長江戰(zhàn)役第六十節(jié) 中間人第六百五十六節(jié) 戰(zhàn)爭財第六百八十八節(jié) 軍事準備第四百二十八節(jié) 錦綸堂第六百五十二節(jié) 情況激化第三百三十七節(jié) 肇慶會戰(zhàn) 1第七百零八節(jié) 順化會戰(zhàn) 3第七百四十三節(jié) 華人爆發(fā)的力量第五百七十七節(jié)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1第七百八十二節(jié) 李鴻章的後路第七百二十七節(jié) 複雜的南洋問題 2第七百四十九節(jié) 新生派力量第六百一十二節(jié) 災(zāi)情第一百四十節(jié) 反割地運動第三百九十一節(jié) 中國種族的悲哀第一百二十七節(jié) 迷惑英國人第五百六十九節(jié) 商戰(zhàn)第一百四十節(jié) 反割地運動第七百四十三節(jié) 華人爆發(fā)的力量第八十四節(jié) 撤退第四百三十節(jié) 認罪第八百零四節(jié) 中國的東亞秩序第六百二十節(jié) 湘軍下江南第七百四十節(jié) 北伐的地緣顧慮第七百一十八節(jié) 富商和國王第六十五節(jié) 底線第八百零一節(jié) 赫德的圖謀第六百八十五節(jié) 大明政變第一百九十節(jié) 朱敬倫出山第一百七十六節(jié) 只要活不下去的那些人第六十六節(jié) 單騎降夷第六百八十九節(jié) 外交準備第五百七十四節(jié) 美國人在背後第八百二十五節(jié) 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第二百零五節(jié) 八旗打八旗第五百七十六節(jié) 決定未來的那些大事第七百一十節(jié) 戰(zhàn)火擴大第四百一十八節(jié) 給日本人貸款第一百九十六節(jié) 大調(diào)兵第一百零一節(jié) 金融操作第六百七十四節(jié) 凜冬將至第三百二十二節(jié) 廣府銀行第六百三十七節(jié) 英國的小動作第一百二十節(jié)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三百二十五節(jié) 太平軍來人第七百五十一節(jié) 打造前敵基地第七十一節(jié) 敵國外患者第一百二十四節(jié) 招募炮兵第八百二十一節(jié) 加利福尼亞危機第八百二十節(jié) 提前的新農(nóng)村建設(shè)第一百八十七節(jié) 火星第八百一十一節(jié) 國際局勢複雜化第六百七十節(jié) 私有墾殖地第一百三十九節(jié) 謠言升級了第六百六十二節(jié) 兵工廠私有化第四百二十九節(jié) 一起承擔第一百八十一節(jié) 倫敦宣言第四百一十八節(jié) 給日本人貸款第三百七十三節(jié) 湘軍撤圍第七百三十一節(jié) 大明的財團時代第三百六十節(jié) 浮出水面第五百四十八節(jié)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五百七十六節(jié) 決定未來的那些大事第三百四十六節(jié) 告捷第六百二十七節(jié) 鐵路狂熱第一百二十四節(jié) 招募炮兵第七百零八節(jié) 順化會戰(zhàn) 3第十四節(jié) 行動(2)第七百六十七節(jié) 尤卡坦海戰(zhàn)第三百四十三節(jié) 檄文第九十七節(jié) 圍魏救趙第五十節(jié) 被挖出來了第四百零七節(jié) 真的洞房第五百七十九節(jié)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2第七百二十九節(jié) 新一波工業(yè)擴張第一百五十八節(jié) 神經(jīng)病一樣
第三百四十節(jié) 肇慶會戰(zhàn) 4第四百二十九節(jié) 一起承擔第三百八十九節(jié) 登基第四百五十二節(jié) 李秀成三打上海第七百五十一節(jié) 打造前敵基地第六百九十節(jié) 曾左之死第五百八十五節(jié)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五十節(jié) 被挖出來了第十九節(jié) 取信(3)第六百一十節(jié) 曾國藩出擊第四百一十五節(jié) 巴黎世博會第一百七十節(jié) 誤判第四百五十節(jié) 李鴻章的準備第八百零一節(jié) 赫德的圖謀第七百零七節(jié) 峴港會戰(zhàn) 2第六百六十一節(jié)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一節(jié) 廣州陷落第七百一十九節(jié) 十年保護期第三百七十一節(jié) 勞務(wù)輸出及移民公司第四百四十三節(jié) 巨頭之間的戰(zhàn)爭第三十四節(jié) 蛇無頭第二十五節(jié) 大紅包第七百二十節(jié)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三百六十五節(jié) 長江戰(zhàn)役第六十節(jié) 中間人第六百五十六節(jié) 戰(zhàn)爭財第六百八十八節(jié) 軍事準備第四百二十八節(jié) 錦綸堂第六百五十二節(jié) 情況激化第三百三十七節(jié) 肇慶會戰(zhàn) 1第七百零八節(jié) 順化會戰(zhàn) 3第七百四十三節(jié) 華人爆發(fā)的力量第五百七十七節(jié)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1第七百八十二節(jié) 李鴻章的後路第七百二十七節(jié) 複雜的南洋問題 2第七百四十九節(jié) 新生派力量第六百一十二節(jié) 災(zāi)情第一百四十節(jié) 反割地運動第三百九十一節(jié) 中國種族的悲哀第一百二十七節(jié) 迷惑英國人第五百六十九節(jié) 商戰(zhàn)第一百四十節(jié) 反割地運動第七百四十三節(jié) 華人爆發(fā)的力量第八十四節(jié) 撤退第四百三十節(jié) 認罪第八百零四節(jié) 中國的東亞秩序第六百二十節(jié) 湘軍下江南第七百四十節(jié) 北伐的地緣顧慮第七百一十八節(jié) 富商和國王第六十五節(jié) 底線第八百零一節(jié) 赫德的圖謀第六百八十五節(jié) 大明政變第一百九十節(jié) 朱敬倫出山第一百七十六節(jié) 只要活不下去的那些人第六十六節(jié) 單騎降夷第六百八十九節(jié) 外交準備第五百七十四節(jié) 美國人在背後第八百二十五節(jié) 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第二百零五節(jié) 八旗打八旗第五百七十六節(jié) 決定未來的那些大事第七百一十節(jié) 戰(zhàn)火擴大第四百一十八節(jié) 給日本人貸款第一百九十六節(jié) 大調(diào)兵第一百零一節(jié) 金融操作第六百七十四節(jié) 凜冬將至第三百二十二節(jié) 廣府銀行第六百三十七節(jié) 英國的小動作第一百二十節(jié)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三百二十五節(jié) 太平軍來人第七百五十一節(jié) 打造前敵基地第七十一節(jié) 敵國外患者第一百二十四節(jié) 招募炮兵第八百二十一節(jié) 加利福尼亞危機第八百二十節(jié) 提前的新農(nóng)村建設(shè)第一百八十七節(jié) 火星第八百一十一節(jié) 國際局勢複雜化第六百七十節(jié) 私有墾殖地第一百三十九節(jié) 謠言升級了第六百六十二節(jié) 兵工廠私有化第四百二十九節(jié) 一起承擔第一百八十一節(jié) 倫敦宣言第四百一十八節(jié) 給日本人貸款第三百七十三節(jié) 湘軍撤圍第七百三十一節(jié) 大明的財團時代第三百六十節(jié) 浮出水面第五百四十八節(jié)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五百七十六節(jié) 決定未來的那些大事第三百四十六節(jié) 告捷第六百二十七節(jié) 鐵路狂熱第一百二十四節(jié) 招募炮兵第七百零八節(jié) 順化會戰(zhàn) 3第十四節(jié) 行動(2)第七百六十七節(jié) 尤卡坦海戰(zhàn)第三百四十三節(jié) 檄文第九十七節(jié) 圍魏救趙第五十節(jié) 被挖出來了第四百零七節(jié) 真的洞房第五百七十九節(jié)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2第七百二十九節(jié) 新一波工業(yè)擴張第一百五十八節(jié) 神經(jīng)病一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磴口县| 德安县| 偃师市| 加查县| 三台县| 荃湾区| 柳江县| 平利县| 延安市| 五台县| 固始县| 类乌齐县| 宜兰县| 大同市| 那曲县| 台湾省| 义乌市| 奉新县| 大悟县| 西青区| 荣成市| 五家渠市| 宝兴县| 江达县| 云林县| 绥棱县| 台东县| 顺平县| 寻甸| 轮台县| 宿州市| 枞阳县| 瑞金市| 库尔勒市| 东阳市| 杂多县| 鹤峰县| 子长县| 陆川县| 凌海市| 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