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想而知這樣的貿易旅程,姑且不論旅途的艱難,即便到了中國也會賠的底掉。
更悲催的是,他來到中國,正好趕上了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爿戰爭,結果連廣州都沒進去,就一直滯留香港,他最後窮到別說給船員發工資了,連吃飯的錢都快沒有了,那羣酒鬼好幾次都要毆打他。
等到朱敬倫開赤灣港辦釐局,阿道夫纔算等到了機會,自以爲春天來了,熬出頭來,帶著那些不倫不類的商品,鼓動起了船員們最後一絲希望,駕船到了赤灣,結果當然是最深的絕望。
就在窮途末路之際,他想起了他祖先柯林日記中記載的,多次幫助過他的潘家。那本日記他在前來中國的苦悶旅途中多次通讀過,而且他還貼身帶著當年潘家跟柯林通信的一些信件。
懷揣著最後一絲希望,他多方打聽之後,敲開了剛剛在赤灣開張的潘仕成假借的同文行的大門。
對於這種落魄的西方小國商人,潘仕成見的並不算少,他起初也沒有在意,隨便招待著阿道夫一行人,同時派人回廣州跟本家確認一下,看這些人是不是騙子,結果本家一些老人還真記得幾十年前瑞典東印度公司的事情,確認了阿道夫並不是騙子,帶來的書信也確實是潘振承的筆跡。
熱情好客是中國人的傳統,尤其是這種有錢人,此時看到一百年前的故人後代上門,感覺彷彿就是窮鄉僻壤的窮親戚登門求助一樣,已經轉變爲讀書之家,並且培養出了四個翰林,六個舉人的潘振承家族,善心大發,請求同族潘仕成幫瑞典人一把。
本家的要求潘仕成不好拒絕,畢竟自己接手了人家的所有生意,也就隨便扒拉了一下,破費了點浮財收下了阿道夫那些破爛貨,打算鎖在自家的倉庫裡任其腐爛,同時也跟阿道夫他們聊了聊。
多少知道了一些瑞典國的故事,知道瑞典國在古斯塔夫時代也曾經闊過,在之後的歲月中也多少保存了一些北歐霸主的餘威,但也僅此而已。
巧的是,朱敬倫確定修炮臺之後,秘密找了他們這些行商商量,本來主要是找伍家的,因爲伍家跟美國人的關係朱敬倫知道,也知道通過旗昌洋行,伍家在美國頗有能量,但是作爲同行,潘仕成打聽到了這個消息。
他又得知瑞典人擅長造炮,向來善於鑽營,且還沒有度過耆英獲罪帶來的危機的潘仕成急需要找到一個新靠山,朱敬倫這種小官他自然是看不上的,但是他知道朱敬倫背後站著的是已經榮升兩廣總督的柏貴。
出於巴結柏貴的心態,他主動找上朱敬倫,向朱敬倫推薦瑞典人。
結果朱敬倫對瑞典十分感興趣,跟阿道夫等人秘密交談了一次,就確定由瑞典人負責幫忙建造炮臺和大炮。
之後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至於所謂的擔保,對潘仕成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他沉浮商場多年,看人的眼光很準,一眼就能看出那個叫阿道夫的年輕人正是懷揣夢想闖蕩天下野心勃勃的年紀,知道這種人是不會甘心發一筆小財就懸崖勒馬的,所以很痛快的給阿道夫擔保,再說了,即便阿道夫帶著那些貨物一去不復返,也不過三十萬兩銀子而已,還不放在潘仕成的眼裡。
可潘仕成並不知道,朱敬倫對這些瑞典人寄予了多麼殷切的厚望,可以說這些人是目前朱敬倫最放心的對象——儘管也不是很放心,可實在沒有其他選擇了。
朱敬倫付出了三十萬兩價值的貨物交給阿道夫,同時跟阿道夫秘密簽訂了協議,他需要這些人做的事情,除了幫他在瑞典訂購相應的主炮,最重要的是他要求阿道夫幫他從瑞典招募來一大批技術工人。
朱敬倫希望通過僱傭這些技術工人建立一個工廠,一個能夠鑄造大炮和生產歐洲目前主流線膛步槍的兵工廠。他還打算,除了需要比較高的技術積累的主炮外,炮臺上數量龐大的副炮都親自來鑄造。
爲此他甚至派人在廣東的鋼鐵中心佛山採購了十幾噸佛山本土生產的生鐵,讓阿道夫帶回瑞典,找瑞典當地最好的工廠幫忙試驗出一種用中國本土生鐵鑄造出優良大炮的方法,其中肯定包括如何改進生鐵品質的技術。
朱敬倫希望阿道夫明年回到中國的時候,帶來的不僅僅是用瑞典優質鐵礦砂煉製出來的優質鋼鐵鑄造的主炮,還有如何使用中國雜質頗多的生鐵鑄造優良大炮的一整套工藝。阿道夫表示瑞士的技術和工業實力雖然總體水平還比不上英國,但是在鋼鐵加工技術方面,不比歐洲任何國家差。
對於瑞典人的技術水平,朱敬倫並不瞭解,但是一想到諾貝爾就是這個時代的瑞典教育系統培養出來的人才,他就對瑞典人才充滿信心。
朱敬倫不知道的是,小諾貝爾此時已經二十多歲,並且已經開啓了他的發明之路,並且已經開始了讓他揚名立萬的硝化甘油的研究工作。
朱敬倫更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小諾貝爾26歲,他的父親在俄國的工廠剛剛破產,一家人剛剛離開事業失敗的俄國,回到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正是一家人最艱難的時刻。
1859年2月底,阿道夫的破船希望號回到了哥德堡,阿道夫坎貝爾確實如潘仕成所想的那樣,並沒有打算做一錘子買賣,恰恰想法,這一次歷盡艱難的成功,讓他看到了恢復祖先榮耀的機會,通過拍賣一船中國貨物,他賺取到了60萬兩白銀的利潤,還清了家族欠下的鉅額債務後,他並不打算停手,打算再次啓程出發,在去中國發財。
當然之前,他必須把朱敬倫交給他的任務完成,否則他很清楚那個中國人威脅他說讓他在中國寸步難行的話會很快成真。
所以剛一回到瑞典,他就以前所未有的幹勁行動起來,不惜發動自己家族的影響力,說動了瑞典官方,讓瑞典國家兵工廠幫中國秘密生產要塞炮,同時幫忙試驗使用中國鋼鐵鑄造優良大炮的工藝。
讓瑞典國王通過秘密派出顧問幫助中國人訓練軍隊,以此再次打開中國的大門,爲瑞典商人打通一個可以帶來巨大利益的渠道。
阿道夫同時還走訪了許多家瑞典工廠,幫忙招募優秀的技術工人,許諾了優厚的待遇,爲朱敬倫將來的兵工廠招募英才。
阿道夫的行動,被一家機械廠的朋友,轉告給了老諾貝爾,這個野心勃勃,喜好冒險,頭腦聰明的技師家族出身的傢伙動心了。
他決定帶著一家前往中國重新開啓一場冒險的旅程,就好像他這二十多年在俄國做的那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