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八十九節 外交準備

吃過普法戰爭虧的法國人,不可能不吸取教訓,儘管在面對大明的時候,他們跟當年的拿破崙三世政府一樣驕傲,當時拿破崙甚至都沒好好做過外交工作,自以爲是的認爲,一旦普法戰爭打響,四年前普奧戰爭中戰敗的奧匈帝國肯定會跟著法國對普魯士宣戰,這樣就能夠形成對普魯士的兩面夾擊。???.?r?a?n??e?n`結果是奧匈帝國半點參戰的意圖都沒有。導致戰爭中法國孤軍奮戰,一敗塗地。

當年法國之所以不採取靈活的外交措施,最根本原因還是驕傲,驕傲的他們認爲,能夠輕易打敗普魯士,對盟友的認知就是來分戰利品的,因此對拉攏盟友,組建一個針對普魯士的戰略包圍網是不上心的。

現在的法國人吃一塹長一智,即便心裡認定大明國的實力不可能跟法蘭西共和國相比,但還是做了一定的外交工作,工作的重點還是英國,這是客觀原因決定的,在這個時代,能向東方投送兵力的,除了法國就只有英國,其他國家的外交最多不過是政治意義上的,軍事上的實際意義不大。

但法國在英國的外交活動並不成功,因爲法國不想讓出任何在越南的利益,他們打算獨吞這裡的情況下,不可能允許任何國家分一杯羹。他們試圖打動英國的條件是,支持英國在緬甸的擴張,希望以犧牲緬甸的利益,換取英國支持他們吞併越南。

英國對緬甸自然是有野心的,可問題是,緬甸跟越南不同,早在法國舔舐普法戰爭傷口的時候,英國就已經將緬甸變成自己的保護國了,他們根本不需要法國的同意,就已經在緬甸取得了法國想要在越南取得的利益,因此法國人的交換在英國看來,是不對等的。

另外就是赫德在英國的外交活動對法國的制約,隨著赫德接任大明首相一職,英國普通老百姓對大明充滿了幻想和好感,政府貿然制定對大明的不友好政策,是要冒政治風險的,而且英國確實不太願意法國佔領越南,這樣的話,法國可以威脅到大明領土雲南,也就等於威脅了英國修建的緬甸到大明和印度到上海的兩條鐵路的樞紐,他們認爲還是讓法國這頭跟他們一樣的餓狼,離自己碗裡的肉越遠越好。

但是法國在德國的外交活動則相當成功,俾斯麥完全支持法國在東方的行動,完全尊重法國在東方的特殊利益,認爲法國有完全的權力維護自己在越南的利益。德國對法國的意義在於,取得德國的支持,可以讓法國沒有後顧之憂,一旦要進行大規模地面戰爭的話,法國可以放心從歐洲抽調兵力。

法國還對西班牙和俄國進行了外交活動,西班牙已經日薄西山,但也對越南有點興趣,興趣不過是商業利益罷了,可法國的目的是獨佔,因此西班牙無法給予法國實質性幫助,甚至不能同意,法國提出的,在必要情況下,允許法國艦隊使用菲律賓港口的要求。

俄國則基本上跟德國一樣,也認爲法國有維護自己利益的權力,而他們對大明也表達了同樣的態度,顯然俄國人是恨不能讓法國和大明打一場呢。

大明的外交活動,除了赫德進行了一次專門遊說之外,外交官們的腿腳不斷的奔波,一直都在維護跟英國的良好關係,參加各種中英人民友誼的活動。

而赫德接任大明尚書令之後所進行的外交活動,則主要是針對東亞周邊國家,外交官活躍在滿清、朝鮮、日本和琉球,目的很簡單,不求這些國家支持大明的軍事行動,但希望大家能在外交上統一口徑,大明對這些國家的建議是,大明阻擋法國滅亡越南,其實也是阻擋白人向東亞的擴張,不但對大明,對所有東亞國家,都有重要的安全意義。

琉球國復國之後,琉球王基本上就是唯大明馬首是瞻,大明提什麼要求,他們都會答應的。他們應大明的要求,答應在必要的情況下,會發聲明譴責法國對越南的佔領。

日本雖然跟大明有衝突,大明上次對日本的軍事打擊,讓日本上下對大明充滿了仇恨。可是日本是一個危機感強烈的民族,他們也不想看到白人國家跑到亞洲來,滅掉亞洲一個國家。今天法國跑來滅了越南,那麼下一個會輪到誰呢?琉球顯然有大明的保護,而大明遠比日本強大,白人在大明和日本之間,毫無疑問會選擇對日本動手。於是日本政府答應,一旦局勢到了必要的時刻,日本願意向法國提出抗議,外交抗議而已,不至於惹來是麻煩。

滿清這個慫包,在李鴻章這種二把刀手裡,決定採取鴕鳥政策,那就是不聞不問,對明法爭端完全不過問,就當世界上沒有這兩國。事實上法國人也找過他們,他們同樣是這個態度,即便是聯合法國,在不是有百分百把握前,滿清也不會與大明交惡。愛新覺羅的子孫,早就喪失了先祖身上的勇氣,只求茍延殘喘,毫無開拓進取之心了。朝鮮跟滿清一樣慫包,他的宗主國都不想惹事,他們自然也就不想了。

結果就是,大明有可能在東亞得到琉球和日本兩個國家的口頭支持,其他國家都將保持沉默。

當然滿清這個雖然老弱,但體量巨大的老大帝國,毫無疑問是兩國外交的重點。

法國幻想一旦戰爭爆發,能夠跟滿清夾擊大明,攻佔大明領土不在他們的計劃中,但是能夠逼迫大明簽訂城下之盟,則非常有機會,而且跟滿清的合作不可能止於這一次,雖然大明在越南跟法國的矛盾,法國認爲他有必要組建一個針對大明的包圍網,滿清顯然是最合適的對象。

大明也是這樣的考慮,所以才重點遊說滿清,但是對滿清的軍事壓力並不擔心,因爲滿清的軍事力量首領,曾國藩和左宗棠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竟然一前一後離世了,缺乏統帥的滿清,已經不對大明構成威脅了。

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三百九十一節 中國種族的悲哀第八十節 練兵第六百一十節 曾國藩出擊第二十八節 意外第六百零三節 生命之路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九十節 探訪新安第一百零八節 軍事大欺詐第八百零二節 東亞火藥桶第三百九十三節 最後的罪惡之城第九十九節 土地和祖宗都不能放棄第五百四十五節 交貨的麻煩第六十五節 底線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一百八十九節 鬧餉還是造反第六十九節 對你很失望第一百八十五節 機會來了第一百三十二節 最大的目的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六百二十二節 柏貴懷舊第一客卿第四百五十一節 克虜伯大炮與鐵甲艦第五十七節 該拼命時要拼命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一百一十四節 與清廷劃清界限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2第七百九十七節 海軍軍備競賽第六百四十七節 開始撤僑第七百二十六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1第一百七十節 誤判第六十三節 跟法國人做朋友第七百五十二節 在墨西哥外交戰第三百七十九節 變法第三百三十五節 開科舉第三百七十九節 變法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六百六十九節 度過蠶瘟危機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六百一十二節 災情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第七百四十三節 華人爆發的力量第五百七十一節 法國人生事第五十四節 買斷煙土第一百四十五節 名揚三縣第六百五十九節 工業革命的衝擊第一百一十九節 十三行巨鱷第一百七十四節 背信棄義第一百零二節 方山借款第四百四十節 修鐵路要快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一百六十六節 正反割地呢,沒空!第五百七十六節 決定未來的那些大事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第三百七十三節 湘軍撤圍第五百九十九節 丁戌奇荒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41節 大計劃(一)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五百七十八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1第八百零九節 中國的世界政策第二十五節 大紅包第三百五十九節 危機第三百八十二節 既得利益者第三百六十六節 徐榮村的大買賣第五百七十節 大危機和北伐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六百零一節 攪屎棍子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六百七十三節 移民談判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1第三百六十一節 軍事競賽第七百七十七節 倫敦和談 2第一百八十八節 兵變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八百一十節 中英太平洋協定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六百一十二節 災情第六十一節 十萬百姓十萬兵第七十節 幫辦團練第七百九十三節 工業巨頭的春天第七十八節 登陸第五十二節 回城第45節 逃亡(二)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三百七十八節 以登基爲契機第37節 不得不扯進來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七百四十三節 華人爆發的力量第三百九十七節 場外遊說 1第四十七節 請纓第三百四十九節 洪秀全死了第七百二十九節 新一波工業擴張
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三百九十一節 中國種族的悲哀第八十節 練兵第六百一十節 曾國藩出擊第二十八節 意外第六百零三節 生命之路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九十節 探訪新安第一百零八節 軍事大欺詐第八百零二節 東亞火藥桶第三百九十三節 最後的罪惡之城第九十九節 土地和祖宗都不能放棄第五百四十五節 交貨的麻煩第六十五節 底線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一百八十九節 鬧餉還是造反第六十九節 對你很失望第一百八十五節 機會來了第一百三十二節 最大的目的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六百二十二節 柏貴懷舊第一客卿第四百五十一節 克虜伯大炮與鐵甲艦第五十七節 該拼命時要拼命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一百一十四節 與清廷劃清界限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2第七百九十七節 海軍軍備競賽第六百四十七節 開始撤僑第七百二十六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1第一百七十節 誤判第六十三節 跟法國人做朋友第七百五十二節 在墨西哥外交戰第三百七十九節 變法第三百三十五節 開科舉第三百七十九節 變法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六百六十九節 度過蠶瘟危機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六百一十二節 災情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第七百四十三節 華人爆發的力量第五百七十一節 法國人生事第五十四節 買斷煙土第一百四十五節 名揚三縣第六百五十九節 工業革命的衝擊第一百一十九節 十三行巨鱷第一百七十四節 背信棄義第一百零二節 方山借款第四百四十節 修鐵路要快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一百六十六節 正反割地呢,沒空!第五百七十六節 決定未來的那些大事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第三百七十三節 湘軍撤圍第五百九十九節 丁戌奇荒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41節 大計劃(一)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五百七十八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1第八百零九節 中國的世界政策第二十五節 大紅包第三百五十九節 危機第三百八十二節 既得利益者第三百六十六節 徐榮村的大買賣第五百七十節 大危機和北伐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六百零一節 攪屎棍子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六百七十三節 移民談判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1第三百六十一節 軍事競賽第七百七十七節 倫敦和談 2第一百八十八節 兵變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八百一十節 中英太平洋協定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六百一十二節 災情第六十一節 十萬百姓十萬兵第七十節 幫辦團練第七百九十三節 工業巨頭的春天第七十八節 登陸第五十二節 回城第45節 逃亡(二)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三百七十八節 以登基爲契機第37節 不得不扯進來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七百四十三節 華人爆發的力量第三百九十七節 場外遊說 1第四十七節 請纓第三百四十九節 洪秀全死了第七百二十九節 新一波工業擴張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绵竹市| 肥东县| 宁城县| 咸宁市| 封开县| 沁阳市| 香港| 宁陕县| 新巴尔虎右旗| 牙克石市| 北安市| 沭阳县| 丘北县| 汉中市| 吉水县| 岑巩县| 宁阳县| 新泰市| 公安县| 赤峰市| 建昌县| 军事| 沅江市| 吴江市| 淳化县| 封丘县| 新平| 渝中区| 濉溪县| 夹江县| 锦州市| 秦皇岛市| 成武县| 常州市| 永城市| 古丈县| 西林县| 饶阳县| 天峨县| 镇远县| 南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