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九節 鬧餉還是造反

用鬧餉讓這些綠營兵大意,成功控制兩座城門,然後將整整一千人都帶14了城後,黑狗鬆了一口氣,事情成了一半了。

黑狗之所以親自帶人突擊,因爲這件事是身關身家性命的,方山先生兩天前的夜裡,找他深談了一次,說的是關於他前程的問題,朝廷不但不給餉,而且還要裁軍,最重要的是,連朱敬倫的官兒都給罷了。

朱敬倫的榮辱,關乎到黑狗的榮辱,這個道理黑狗懂得,但他沒辦法。

如果能幫到朱敬倫,哪怕就是造反,黑狗也不怕。他當年可是跟著英國人打過廣州城的,爲朱敬倫再打一次廣州城又如何?

方山告訴他,未必要造反,只需要兵變,讓朝廷害怕,讓朱大人回來。

黑狗不知道這主意好不好,他只知道如果朱敬倫失勢了,他黑狗這輩子翻不了身了,還得回去當他的疍民頭目,帶著一羣烏漆墨黑的小子去到處胡混,發不了大財,成不了氣候,關鍵是他子子孫孫都沒前途。

所以敢選擇幹了。

突擊隊中軍官都是疍民,士兵則是那些日子最過不下去的客家子弟,一個個都是在土勇血戰過的,而且客家人住在山裡,有習武的傳統,其中很多人身手讓黑狗都自嘆不如。

因此可以說打他們肯定不怕,城裡的綠營不用說了,就是那些八旗,在黑狗看來,也都是草包,當年跟著英國人打廣州的時候,他就看到被朝廷有意渲染的八旗是多麼不堪一擊。

所以只要打開城門進了城,黑狗有信心幹翻城裡所有的綠營和八旗,所以他選擇親自帶隊奪城門,當然如果城裡士兵警覺,沒有放他們靠近城門就關門的話,黑狗也不是沒有防備的,城裡他早就買通了一些地頭蛇,只要給錢,有的是人給你賣命。

黑狗的主意本來就是讓他城裡的“朋友”幫忙奪城,可是方山卻讓他假扮鬧餉哄詐城,方山說城裡的兵恐怕也早對欠餉不滿了,只要說是鬧餉,那就沒人會幫官府的忙,不但讓他用鬧餉詐開城門,還要一路詐到總督府衙去。

“好好呆著,我們鬧了餉,你們跟著沾光,少他麼管閒事給自己找不自在!”

一邊用槍對著守城門的士兵,黑狗徑自走上去,拍拍軍官的肩膀威脅道。

雖然暫時控制住了這裡,如果他們招呼起來,四處的綠營都趕來也是麻煩。

綠營軍官此時敢說什麼,黑洞洞的槍口對著他們,只能陪著笑說是,任由上千人從他眼皮子底下進城,他還不知道會鬧成什麼樣呢,兵變無非是比鬧餉更厲害一些,但在兵卒的眼中,倒還沒到造反的程度,鬧餉是爲了錢,兵變往往還有一切其他什麼東西,比如找上官要個公道什麼的。

黑狗的人一路沿著大街往城裡跑步前進,遇到兵丁馬上大喊是來鬧餉的,那些兵丁看到大隊人馬,趕忙躲開,跑到一邊聽說是鬧餉,也就不在乎了,甚至有跟著往總督府衙跑的。

因此當黑狗的人一路跑到府衙,儘管到處都出現了兵丁,有綠營有八旗,但是離奇的竟然跟他們沒有發生衝突。

總督府的守衛倒是行動起來,第一時間就要關門,也被黑頭一腳踹翻,帶人闖進了總督衙門,那些守衛一呼喊,總督衙門立馬就亂了套。

耆齡根本就沒想過這些事兒,大清早的他還睡回籠覺呢,聽到聲兒的時候,趕忙起來,已經來不及了,在幾個衛兵帶領下,還沒來得及從後門逃走呢,就被抓了個正著,其實後門哪怕是四面圍牆下,黑狗都安排了人。

當年英法聯軍攻城的時候,也是少部分兵丁就抓住了各個衙門裡的官員,不知道是不是也是這種情況,這些文官的警惕性差還情有可原,當年英法聯軍可一股腦連八旗將軍穆克德訥都抓到了,真真是爛透了。

佔了府衙,立刻押著耆齡,打開了總督府的銀庫,凡是跟來的士兵,一人一兩銀子,人人有份,不管是八旗還是綠營,聽到消息,都跑來分軍餉了。

分完了總督府的百萬鉅款,接著夥同著大家跑去分番禺縣的,然後是南海縣的,八旗兵綠營兵此時完全沒有了秩序,都搶著要分餉,他們的軍官也完全不加阻攔,剛纔倒是已經有了些組織,穆克德訥一聽新安縣勇打進耆齡的府衙了,連忙組織了一些人就趕過來,派出去召集其他旗兵的戈什哈一個都沒回來,人還沒組織起來,就聽到那邊開始分銀子了,連他手下的旗人很多都跑去分銀子了,現在沒人老實待在軍營。

士兵鬧餉這種事可大可小,處理不當是會出人命的,穆克德訥也不由頭大,決定暫時先等等,等他們鬧夠了,就會有人出來講條件了,北平城的旗人子弟不時也這麼鬧鬧,出不了什麼大事,現在就帶人趕過去,那是給自己找麻煩,窮瘋了的大頭兵發起瘋來,纔不管他是不是將軍呢,要緊的是先找人把他自己保護好,別讓人闖進將軍府分他的銀子。

結果廣州府最高軍事長官,八旗將軍穆克德訥知道是鬧餉後,一時間沒有組織起軍隊,竟然打算觀望,事情到了這一步,官府事實上已經對這座城市失去了控制力。

所有士兵都以爲是在鬧餉,跟著起鬨,貪便宜,他們跟著新安縣勇洗劫了總督衙門,洗劫了各個縣衙,布政使,督糧道,按察司,連粵海關都搶了,當然他們腦子裡此時還沒有意識到這點,他們完全以爲是在拿自己的軍餉。

人越聚越多,到最後整個廣州城的士兵都動了起來,不止是綠營八旗,守炮臺的鄉勇都參與了進來,此時當官的,有的像穆克德訥那樣找人先保護自己,有的則是收拾細軟,帶著家人跑了,根本就沒人想過要組織起來,當然個別想抵抗的衙門,第一時間會被新安縣勇的步槍招呼。

耆齡倒是沒事,除了一開始被士兵押著去打開各個府庫,之後就被安全的保護在了衙門裡,他倒是看的明白,感覺這不是普通的鬧餉,於是喝斥黑狗。

“你們這是要造反!朱敬倫讓你們來的。好大的膽——”

一句話還沒說完,黑狗的大嘴巴子就招呼了上去。

耆齡再不敢說話,這不是他擺官威的時候,神色中露出恐懼。

他一個紅帶子,養尊處優慣了,惜命的很。

鬧騰了一天,大家都心滿意足,收穫頗豐。

廣州城當兵的,此時根本就沒有多想,都爲了一下子領到官府積欠數年的軍餉高興,甚至有的人分到了好年的軍餉,可他當兵纔沒多少時間,感到自己賺到了。

一夜冷卻,真相往往就該浮出水面了。

第二天天不亮,就有大隊人馬進城,無坑地區剩餘兩千客家鄉勇來了,這一夜廣州城門都沒關,守門的士兵都跑去領餉去了。

此時廣州城中,黑狗手下的兵力達到了三千人,天剛剛亮,各處炮臺、城門附近,都出現了這些鄉勇的身影,他們很快就佔據了這些要地,原本該在這裡的守軍,幾乎都消失了。

當第二天廣州城發了財的士兵還沒有平靜下來,一個個帶著期盼一大早就聚攏在廣州府衙門口,還打算看看新安縣這些縣勇還帶不帶他們去其他地方鬧餉,這種事得上桿子跟上,廣州城上萬八旗綠營兵,如果算上駐防的旗丁,人數還得翻一倍。

八旗正兵不多,從康熙年間的額定3000人,不過擴大到6000人,但是兩百年滋生丁口很多,其中以漢軍八旗爲主,滿洲八旗男女老幼6000人,漢八旗則在25000人以上,旗人不務農,不經商,就靠一點錢糧度日,當不了正兵拿餉的,一個個都成了閒散漢子。

昨日,很多旗丁收到消息晚了,沒分到錢,或者分到的少了,懊悔了一晚上,今天就數他們積極。

他們確實想分錢,但是該打的衙門,昨天都砸開了,不過那些新安縣勇夠種,今天去打的衙門,讓這些旗人都感到有些不安,因爲新安縣勇今天帶他們去鬧副都統衙門,左都統,箭道衙門這些地方,這可都是有兵把守的地方。

但反正是別人出力,他們跟著沾光,鬧餉的士兵人多勢衆,這些衙門雖然屬於武官,多有親兵把守,卻也不敢真擋,大多選擇護著主子走爲上計,不過昨夜他們早有準備,留下的錢糧不多。

其實一般的衙門裡也就沒多少銀子,基本上都是各個官員平時搜刮的積蓄,真正的大頭早在昨天就處理了,府庫和海關中的上百萬兩銀子,都已經全部發下去了。

所以這一天鬧餉的士兵們收益不多,一個個有些意興闌珊。

但是他們意興闌珊,不代表別人沒興趣。

廣州府是一個四通八達的地方,這地方發生的事情會很快傳開,傳播的速度超乎想象。

第二天就已經傳到了新安縣城,此時鄉勇們還在跟洋人對峙,他們是鄉族組織起來的,有組織就有理性,並沒有真的打起來,而是由距離赤灣最近的鄉紳們出面,跟赫德談判,要求赫德把洋人撤走,把洋船請走,但是赫德又怕這些兵和船一走,外面的鄉勇打進來,誰都不相信誰,導致這種對峙一時半會結束不來。

可是這時候有消息傳來,廣州城的士兵們鬧餉了,一個個都發了大財。

新安縣勇心動了。

第七百五十八節 皇權威信的下降第三百一十六節 九龍開港第七百五十二節 在墨西哥外交戰第四十七節 請纓第三百八十九節 登基第一戰第四百四十四節 大明的威勢第一百四十七節 美國顧問團第六百四十節 天王必須死第四百二十五節 傳統和現代第七百八十七節 慈禧的算計第三百六十五節 長江戰役第六百三十三節 工業革命降臨第六百一十四節 生產自救第三百三十九節 肇慶會戰 3第十二節 機會第42節 大計劃(二)第三百二十五節 太平軍來人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請假幾天第六百二十五節 窮途末路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二百九十九節 珠江之王第四百三十八節 曾國藩立道第六十五節 底線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六百五十八節 東亞霸權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保皇運動第六百九十八節 海防戰役 1第十四節 行動(2)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43節 實話第三百一十一節 教育體系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七百八十四節 日軍攻佔北亰城第六百三十八節 太平天國最後的希望第一百三十八節 奪情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四百一十七節 引入種子第六百四十八節 整裝待發第五百九十九節 丁戌奇荒第八節 面試第七百二十二節 瓜分南洋會議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六百七十五節 成熟的官僚政治第九十四節 全靠演技 1第六百四十三節 琉球人的態度第三百三十一節 徙木立信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七百三十節 商業內戰第七百九十八節 東亞大陸協定第五百五十六節 不要讓人絕望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三百二十九節 兩場官司第六十四節 發動總攻第一百六十二節 回報友誼的方式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衝擊第七百四十四節 得意時要知進退第七百八十九節 一統天下的準備第四百零六節 進錯洞房 2第七百四十七節 憤怒的美國第七百四十四節 得意時要知進退第三百八十一節 北伐第一百八十三節 拿破崙的想法第六百一十四節 生產自救第六百五十五節 佔領長崎第三百七十八節 以登基爲契機第一百七十一節 建議第六百一十四節 負擔和收益第六百八十七節 組建戰時內閣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六百三十八節 太平天國最後的希望第六百零九節 制衡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六百九十三節 越南流亡政府第六百二十二節 柏貴懷舊第三百五十節 一羣傳教士第40節 真假巴夏禮第六百五十節 軍隊有思想了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三百六十二節 廣西還是福健第四百三十五節 兵工廠的大生意第三百三十四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2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五百六十七節 規範鄉村自治 2第六百九十四節 百團大戰第六百九十九節 海防戰役 2第一百五十七節 立約毀約第一百零六節 與東印度公司對賭第二十四節 跟班第四百零五節 進錯洞房 1第三百二十四節 控制軍權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衝擊
第七百五十八節 皇權威信的下降第三百一十六節 九龍開港第七百五十二節 在墨西哥外交戰第四十七節 請纓第三百八十九節 登基第一戰第四百四十四節 大明的威勢第一百四十七節 美國顧問團第六百四十節 天王必須死第四百二十五節 傳統和現代第七百八十七節 慈禧的算計第三百六十五節 長江戰役第六百三十三節 工業革命降臨第六百一十四節 生產自救第三百三十九節 肇慶會戰 3第十二節 機會第42節 大計劃(二)第三百二十五節 太平軍來人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請假幾天第六百二十五節 窮途末路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二百九十九節 珠江之王第四百三十八節 曾國藩立道第六十五節 底線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六百五十八節 東亞霸權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保皇運動第六百九十八節 海防戰役 1第十四節 行動(2)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43節 實話第三百一十一節 教育體系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七百八十四節 日軍攻佔北亰城第六百三十八節 太平天國最後的希望第一百三十八節 奪情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四百一十七節 引入種子第六百四十八節 整裝待發第五百九十九節 丁戌奇荒第八節 面試第七百二十二節 瓜分南洋會議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六百七十五節 成熟的官僚政治第九十四節 全靠演技 1第六百四十三節 琉球人的態度第三百三十一節 徙木立信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七百三十節 商業內戰第七百九十八節 東亞大陸協定第五百五十六節 不要讓人絕望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三百二十九節 兩場官司第六十四節 發動總攻第一百六十二節 回報友誼的方式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衝擊第七百四十四節 得意時要知進退第七百八十九節 一統天下的準備第四百零六節 進錯洞房 2第七百四十七節 憤怒的美國第七百四十四節 得意時要知進退第三百八十一節 北伐第一百八十三節 拿破崙的想法第六百一十四節 生產自救第六百五十五節 佔領長崎第三百七十八節 以登基爲契機第一百七十一節 建議第六百一十四節 負擔和收益第六百八十七節 組建戰時內閣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六百三十八節 太平天國最後的希望第六百零九節 制衡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六百九十三節 越南流亡政府第六百二十二節 柏貴懷舊第三百五十節 一羣傳教士第40節 真假巴夏禮第六百五十節 軍隊有思想了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三百六十二節 廣西還是福健第四百三十五節 兵工廠的大生意第三百三十四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2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五百六十七節 規範鄉村自治 2第六百九十四節 百團大戰第六百九十九節 海防戰役 2第一百五十七節 立約毀約第一百零六節 與東印度公司對賭第二十四節 跟班第四百零五節 進錯洞房 1第三百二十四節 控制軍權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衝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源市| 古田县| 武宁县| 同心县| 玛纳斯县| 沁源县| 彭山县| 东阳市| 贵定县| 亳州市| 游戏| 阳春市| 荃湾区| 叙永县| 武强县| 洪江市| 客服| 漳平市| 沈丘县| 南投市| 翁牛特旗| 鹤山市| 黄骅市| 泉州市| 翁源县| 孟津县| 吴川市| 独山县| 墨江| 两当县| 巴林右旗| 和林格尔县| 马鞍山市| 颍上县| 临猗县| 黄大仙区| 石屏县| 道孚县| 安溪县| 玛纳斯县| 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