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四十八節 整裝待發

大明艦隊三艘主力艦,江西號、福建號和廣西號,全部雲集九龍港,另有5000噸級的廣州號、惠州號、高州號和韶州號,四艘以廣東各府名命名的新式鐵甲巡洋艦。

三艘主力艦中,福建號是英國建造,跟英國勇士級戰列艦噸位相當,有9000噸,但其實是英國最近建造的米諾陶級鐵甲艦的同級艦,米諾陶跟勇士級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將主炮搬上了甲板,建造了炮塔,而炮塔則是大明兵工造船廠的總設計師埃爾克斯堅持的。

江西號也是英國軍艦,但不是英國賣給大明的,而是李秀成賣給大明的。正是當時被克虜伯巨炮打壞了尾舵的英國勇士號鐵甲艦,這艘英國第一艘鐵甲艦,竟然被太平軍打沉,當時大明就問李秀成買了過來,給了一個高價,目的並不是這艘船本身,而是想弄清楚這艘船被打壞的原因,從而獲取鐵甲艦時代對抗同類對手的經驗。

經過大明工程師的檢查,認爲是裝甲設計有缺陷。

立馬就改進了福建號和正在建造中的廣西號鐵甲的同樣缺陷,將裝甲帶覆蓋到了尾舵,但對於這艘船的處置,大明詢問過英國人,願不願意回購這艘船,但是英國人不要,他們覺得太丟人了,直接在海軍中除掉了這艘船的編制,從船上逃回的各級官兵一律裁撤。

最後大明不得不對勇士號這艘英國第一艘鐵甲艦,進行了重新的改進之後,列入大明海軍服役,名稱就是江西號。

至於廣州號等巡洋艦,也是新式全鐵質戰艦,但是鐵甲比主力艦要薄很多,最厚處不過100mm,平均厚度才50mm,只有主力艦的一半,這四艘巡洋艦,正是從給太平軍建造的兩艘內河鐵甲艦的設計改變而來,太平軍的鐵甲艦更重裝甲,而這四艘巡洋艦更重視速度。

除了這七艘鐵甲艦之外,還另有30艘6000噸左右的軍艦,也都是身披鐵甲,但卻是由木製戰艦加裝裝甲改建來的,無論是速度還是防護能力上,其實已經跟不上這個時代的主力鐵甲艦了,但是大明可沒有此時正下餃子一樣建造鐵甲艦更新本國艦隊的大英帝國的實力,因此只能以這種經濟實惠的方式來建設海軍,就算這樣,大明海軍,依然是亞洲第一海軍。

總計37艘各型戰艦集中在九龍港,正是爲軍事戰爭做準備。

從朱敬倫到陸海軍,這次是真的做好了戰爭準備,是真的打算打一仗,名義上是借兵給琉球,實際上還是大明參戰,琉球流亡政府還真的決定不了大明軍隊的作戰方法。

與這三十多艘軍艦一起的,還有噸不等的蒸汽輪船,這些都是租用的民船,其中最大的20艘5000噸級輪船,都是從同文行租借來的,向來習慣了依靠官府做生意的同文行掌門潘仕成非常樂意官府租借他的商船,哪怕他爲此不得不壓縮了向太平軍運送補給的生意。

不過海軍沒有讓他吃虧,決定包賠他的損失不說,還以市價三倍的價錢,向他支付商船租金。

從疍民中發展出來的一個運輸組織,疍民船幫也提供了20艘輪船,是噸級的。疍民本身就是水上人家,兩廣和福健地區都有疍民社區,他們除了打漁爲生,魚季之外,就跑船補貼家用,因此有跑運輸的歷史。

但是疍民之前主要跑的是內河運輸,也主要是在河流上遷徙,大明加強了對疍民的管理,對所有疍民都進行了登記,疍民遷徙的習性讓他們的戶籍跟普通的戶籍不可能一樣,他們的戶籍中沒有籍貫屬地,但給每個人都發了戶貼,手持戶貼就能在大明暢通無阻,這大大方便了疍民的運輸生意。

因此十來年中,疍民已經從在珠江上跑內河運輸,已經發展到了從大明口岸到上海等北方口岸之間進行轉口貿易的階段。但他們的組織非常有特色,不是以商行也不是以公司,而是船幫組織爲紐帶,疍民的船隻都屬於一個個個人或者家庭,但是大家以舊有的組織聯繫在一起組成船幫,以船幫的名義出面接生意,然後內部分配下去,倒也沒有影響到發展,只是在效率上,顯然不能跟現代化的運輸公司相比。

工部有意幫助他們,但是疍民比較排外,他們拒絕改變,也只能由他們了。

另外的商船還有福健會館提供的噸級商船,也給予了同樣優厚的待遇。

福健人有悠久的海洋運輸的歷史,西方人進入東亞之前,他們是這一代的海上霸主,清朝的內部海上運輸基本上都是他們的天下。

從東北到南洋,都有福健人的商船往來輸送。跟疍民一樣,過去的福健商船,也主要以船幫的形式進行經營,但是到了道光年間,隨著實力的發展,福健船幫進行了自我改變,他們在各地紛紛建立了福健會館。這是類似山陝會館那樣的商人會所,不同的是,山陝會館以商號和票號爲主,而福健會館則以海洋運輸業務爲主。山陝會館供奉的是關公,福建會館供奉的一般是媽祖,因此往往也被稱作天后宮。

以福健會館爲紐帶,福健船幫也不再是跑單幫,而是以一個船頭爲核心,往往能夠擁有多艘商船的資本性質經營,但依然沒有現代運輸業有效率。可福健會館不拒絕官府的幫助,大明奪取了福健之後,在工部的幫助下,福健會館引入了現代會計體系,將各個船頭的船舶進行統一管理,劃分股份,一起經營。雖然名字還是福健會館,實際上已經是一個現代航運企業了。

但福健會館雖然經營的歷史悠久,關係網絡複雜,運輸網絡比較全面,但還不能跟潘家這樣的十三行時代的巨頭相比,蒸汽輪船運輸方面,一個個小船東組成的會館企業,在大把砸錢採購大型商船,不惜僱傭洋人幫忙駕駛,同時培養自己的技術人員方面,還真的沒有潘仕成這樣的巨頭有魄力,所以他們只能提供10艘大型商船,否則就會影響到他們的經營。

僱傭的這100艘民船,之前已經在海軍和熟悉明日貿易航線的駕駛員的引領下,組成編隊,完成了在日本的撤僑行動,成功的撤出了在日本的3000多大明僑民和商人。撤走3000人顯然用不了100艘大型商船,但如果是戰爭就需要這麼多了。

因此之前進行的撤僑活動,也是一次實質上的軍事演習,能一次性直航日本,然後撤出僑民,那麼也就能夠一次性運輸足夠多的軍隊到日本。

現在一切都準備就緒,撤僑完畢後,大明才向日本下達了最後通牒。

要求日本24小時之內,釋放琉球國國王和士子,放棄日本所謂的“琉球處分”政策,開始撤走在琉球的薩摩警察,恢復琉球國的主權,否則大明將向琉球借兵,光復琉球。

下達通牒的同時,大明陸軍開始向九龍港集結,作戰兵力是最有戰鬥力的首都軍區部隊,統兵將領正是首都軍區總兵文鳶。

文鳶當時主持大明軍事改革委員會,就好像姜子牙封神一樣,他將大明劃分爲四個軍區,分別任命了黑狗、鄧世才、陳濟世和張開山爲四個軍區的總兵,反倒是他自己沒有了位置,姜子牙不能給自己封神位,這是中國文化的特色,講究一個爲公,不能有私心,尤其是在變革這種要得罪人的事情上,如果有私心的話,會惹來非議。

最後當軍制改革完成之後,文鳶的身份十分尷尬,改革委員會不可能永遠存在下去,所以朱敬倫親自幹預,特意爲他設置了一個首都軍區,從廣東軍區中,抽調了精銳的新安軍,並在廣州下轄的番禺縣和南海縣招募兵員,新成立兩個軍,組成首都軍區,讓文鳶任總兵,至此大明陸軍軍事改革才告完成,總共分爲五大軍區,每個省爲一個軍區,加上一個首都軍區。

首都軍區以新安軍的老兵爲根底,招募新兵採取了最嚴格的方式,從檢查士兵身體,到進行軍事訓練,和軍官的培訓等等,都採納了改革後的最新方式,可以說完全跟普魯士進行看齊,同時也裝備了最新式的武器,包括仿製克虜伯線膛大炮,這種步兵炮幾年前在普法戰場上剛剛楊威,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大炮之一,也包括毛氏兄弟設計的後裝線膛步槍,同樣也是最先進的武器之一,是毛瑟兄弟借鑑了普法戰爭中法軍裝備的,力壓普魯士軍隊的夏塞波步槍設計的,跟夏塞波不同的是,採用的不是紙殼子彈,而是銅殼彈藥。

這樣一隻軍隊,按照文鳶等少壯派軍官的說法,絕對能跟歐洲一流陸軍一較高下,上次在越南跟法國起衝突的時候,這些少壯派軍官,哪怕是留法的軍官,都極力主張跟法國打一仗,而且那些留法的軍官最爲踴躍,除了爲了清洗他們有親法傾向的嫌疑外,也有他們非常自信能戰勝法國人的原因。

現在大明派出的是這隻精銳,顯然對打日本極其重視。

首都軍區三萬大軍,乘坐廣九鐵路,不斷的向九龍港集結,只用了三天時間,藉助便利的鐵路運輸,就完成了集結,除了證明明軍已經擁有了長距離兵力輸送的能力之外,還檢驗了快速調兵的能力,以及軍隊對現代交通方式的使用,兵部和工部不同部門之間的配合等等能力。

而這三天,日本始終沒有回覆大明的通牒,按照西方的觀念,雙方已經處於戰爭狀態,以大明的說法,則是不得已被迫啓動借兵方案,幫助琉球收復國土。

戰爭已經爆發,軍隊也已經整裝待發,就只剩下展開行動了。

西元1880年,清光緒六年,日本明治十三年,大明十四年,2月25日,農曆元宵節剛過,文鳶以琉球王師的名義,下達了軍事命令,海陸軍將一起行動,首戰的目標,是奪回琉球首都首裡城。

第九十七節 圍魏救趙第七百五十一節 打造前敵基地第四百一十八節 給日本人貸款第三百四十四節 定國號和出兵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七百二十九節 新一波工業擴張第41節 大計劃(一)第一百四十五節 名揚三縣第六百八十七節 組建戰時內閣第一百三十九節 謠言升級了第八百一十三節 瓜分西屬殖民地第一百三十五節 交代後事第五百五十五節 絕望之中的燈火第三百二十六節 美軍顧問第一百一十七節 茶葉危機第七十四節 想要改變種姓嗎第三百六十節 浮出水面第36節 巡撫拉攏第五百九十二節 重工業的春天第四百五十一節 克虜伯大炮與鐵甲艦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七百六十節 飲馬墨西哥灣第八百二十九節 籠罩歐洲的恐怖第一百四十三節 初識諾貝爾第二百九十五節 控制財政第三百七十七節 定國旗第一百一十四節 與清廷劃清界限第六百一十七節 德國推禍水第六百零八節 大明軍國主義第六百八十二節 拉胡雪巖一把第一百零二節 方山借款第三百七十五節 控制大局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七百五十三節 佩科斯戰役第五百六十四節 教育改革 1第三百一十三節 改革進行時第四百四十九節 各方聯動第一百二十五節 造謠第六十節 中間人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五百八十七節 反攻第36節 巡撫拉攏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七百三十九節 此時打成本最低第六百五十九節 工業革命的衝擊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第三百四十六節 告捷第三百六十九節 全球解讀第三百八十六節 搬遷工作第三百四十四節 定國號和出兵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七百四十五節 已無退路之人與已無退路之局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一百七十節 誤判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一百六十八節 昭常一樣的忠臣第八百一十一節 國際局勢複雜化第五百四十六節 爭議性的人選第六百一十三節 反鐵路運動第七百七十八節 一樣的甲午第五百六十二節 軍事改革 2第二百九十三節 發兵肇慶第三百三十六節 柏貴離粵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十二節 機會第45節 逃亡(二)第三百七十五節 控制大局第六百零三節 生命之路第八百一十七節 士大夫的救民策第五十二節 回城第五百六十五節 教育改革 2第三百五十八節 大任務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六百一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第七百四十節 北伐的地緣顧慮第三百五十三節 信仰崩塌第八百二十一節 加利福尼亞危機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三節 千總之家第六百六十二節 兵工廠私有化第三百三十一節 徙木立信第七百八十七節 慈禧的算計第六百六十二節 兵工廠私有化第三百八十七節 婚姻介紹所第八百零五節 不可避免的戰爭第三百七十四節 歸國第十節 門第七百七十二節 休斯敦大會戰 2第二節 意識上傳第三百七十九節 變法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六百二十七節 鐵路狂熱第六十一節 十萬百姓十萬兵第三百七十九節 變法第三百九十二節 藏污納垢之所第七百零九節 新加坡談判第六百八十四節 赫德的活動第一百三十八節 奪情第三百六十節 浮出水面
第九十七節 圍魏救趙第七百五十一節 打造前敵基地第四百一十八節 給日本人貸款第三百四十四節 定國號和出兵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七百二十九節 新一波工業擴張第41節 大計劃(一)第一百四十五節 名揚三縣第六百八十七節 組建戰時內閣第一百三十九節 謠言升級了第八百一十三節 瓜分西屬殖民地第一百三十五節 交代後事第五百五十五節 絕望之中的燈火第三百二十六節 美軍顧問第一百一十七節 茶葉危機第七十四節 想要改變種姓嗎第三百六十節 浮出水面第36節 巡撫拉攏第五百九十二節 重工業的春天第四百五十一節 克虜伯大炮與鐵甲艦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七百六十節 飲馬墨西哥灣第八百二十九節 籠罩歐洲的恐怖第一百四十三節 初識諾貝爾第二百九十五節 控制財政第三百七十七節 定國旗第一百一十四節 與清廷劃清界限第六百一十七節 德國推禍水第六百零八節 大明軍國主義第六百八十二節 拉胡雪巖一把第一百零二節 方山借款第三百七十五節 控制大局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七百五十三節 佩科斯戰役第五百六十四節 教育改革 1第三百一十三節 改革進行時第四百四十九節 各方聯動第一百二十五節 造謠第六十節 中間人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五百八十七節 反攻第36節 巡撫拉攏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七百三十九節 此時打成本最低第六百五十九節 工業革命的衝擊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第三百四十六節 告捷第三百六十九節 全球解讀第三百八十六節 搬遷工作第三百四十四節 定國號和出兵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七百四十五節 已無退路之人與已無退路之局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一百七十節 誤判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一百六十八節 昭常一樣的忠臣第八百一十一節 國際局勢複雜化第五百四十六節 爭議性的人選第六百一十三節 反鐵路運動第七百七十八節 一樣的甲午第五百六十二節 軍事改革 2第二百九十三節 發兵肇慶第三百三十六節 柏貴離粵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十二節 機會第45節 逃亡(二)第三百七十五節 控制大局第六百零三節 生命之路第八百一十七節 士大夫的救民策第五十二節 回城第五百六十五節 教育改革 2第三百五十八節 大任務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六百一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第七百四十節 北伐的地緣顧慮第三百五十三節 信仰崩塌第八百二十一節 加利福尼亞危機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三節 千總之家第六百六十二節 兵工廠私有化第三百三十一節 徙木立信第七百八十七節 慈禧的算計第六百六十二節 兵工廠私有化第三百八十七節 婚姻介紹所第八百零五節 不可避免的戰爭第三百七十四節 歸國第十節 門第七百七十二節 休斯敦大會戰 2第二節 意識上傳第三百七十九節 變法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六百二十七節 鐵路狂熱第六十一節 十萬百姓十萬兵第三百七十九節 變法第三百九十二節 藏污納垢之所第七百零九節 新加坡談判第六百八十四節 赫德的活動第一百三十八節 奪情第三百六十節 浮出水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嘴山市| 南漳县| 常州市| 大洼县| 合江县| 应用必备| 当涂县| 莱阳市| 威远县| 台东县| 华亭县| 女性| 清徐县| 分宜县| 土默特右旗| 百色市| 香格里拉县| 柳江县| 大荔县| 微博| 天全县| 武隆县| 溧阳市| 屏东县| 遂宁市| 田林县| 定兴县| 偃师市| 双柏县| 铜鼓县| 琼中| 五大连池市| 庆城县| 苍南县| 读书| 东乡县| 六枝特区| 治县。| 内江市| 观塘区| 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