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零九節 新加坡談判

大明海軍在馬六甲大勝法國的消息,瞬間就在全世界傳播開來,已經不再是影響世界,而是以一種強力的氣勢衝擊了世界。

法軍在越南戰場上的步步後撤,沒有引起全世界的震動,因爲那合情合理,法軍數量處在絕對劣勢,後退不足爲奇,而且法軍始終沒有遭到對方的毀滅性打擊,已經證明法軍的優秀了。

可是海軍不一樣,不提雙方作戰艦艇旗鼓相當,僅僅是從感情上,就讓人很受刺激,法國海軍長久以來僅次於英國海軍,居世界第二位,除了在英國人面前吃過虧外,法國海軍那也是橫行世界的主兒。

如果法軍突然敗給了俄國人,甚至敗給了德國人,大家也不過嘲笑一下法軍虛有其表,外強中乾罷了。可現在世界第二的法國海軍,竟然正面輸給了一個東方國家。這實在是太讓人難以置信了。哪怕大明海軍,由於戰前的玩命造艦,在賬面上已經是世界第三的大海軍,可是還是沒人能夠接受大明海軍竟然強大到可以打敗法軍的程度。

其實不過是幾個世紀以來,白人奠定的優勢太大了,讓他們早就產生了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心理,歷史上日本打敗俄國,也在西方形成了這種衝擊,產生了強烈的“黃禍”擔憂。

不過跟西方世界感受到的“異族”崛起的威脅感不同,大明的老百姓則歡欣鼓舞,他們並沒有將打敗一個白人國家當作什麼天翻地覆的事情,沒有認爲這是對白人世界秩序的一種顛覆,因爲大明建國太早,老百姓在清末的屈辱感還不強烈。歷史上主要的屈辱感,還是由日本造成的,大家看到一個被自己鄙視了幾百年的倭寇,竟然也能狠狠的將大清踩在腳下,那種震動和恥辱感才徹底爆發。

兩次敗於英法之手,並沒有讓大明的老百姓有所覺醒,因爲中國民族的驕傲,早就不是用武功來編織的了,況且英法聯軍不也是被朱敬倫趕出了廣州嗎,英法聯軍不過是皇帝赫赫武功的陪襯罷了。

但老百姓是發自內心的高興。

一方面是拜大明教育所賜,儘管普及教育是學習的西方,可這個時代,西方國家的教育毫不例外都是一種民族主義教育,就連大洋彼岸的美國,都在學校裡不斷的給學生灌輸美國人是多麼優秀的民族,卻根本就沒有考慮過他們到底是不是一個文化上獨立的民族概念,想盡辦法將本民族中最優秀的部分反覆的灌輸,後世的中國依然重複著這一套教育方法。

在民族主義教育的培養之下,已經出現了一大批民族感強烈的百姓了。

另一方面,則是深埋在心底的大國上邦情節。儘管中國文化中的尚武文化從宋代開始就在淡薄,文化開始變得世俗化和功利化,這是世俗社會的趨勢。所以被洋夷打敗後,老百姓依然鄙視他們,並不以被夷人打敗而感到恥辱。因爲中國已經不是漢唐時候的中國了,在多次被遊牧民族征服之後,大家只能通過不在乎武功來保持文化驕傲。說不好聽點,就是嘴硬而已。可事實上,一旦本國展現了雄風,他們比誰都高興,爲什麼喜歡萬國來朝,真以爲是文人在彰顯仁義?誰都清楚,只有你強大了,別人纔會來朝賀。

在民族主義教育下,在固有的大國上邦家國情懷下,大明老百姓真心爲國家的勝利而歡呼,而這種勝利的喜悅,進一步滋養了民族主義和家國情懷,從此戰過後,大明人的民族認同感大大加強。

跟老百姓不同,大明高層不可能爲了一場戰鬥的勝利就肆無忌憚的去歡呼,去高興,去享受,去滿足,高層需要考慮的更多。

海戰的結果已經很清楚了,連報紙都報道了詳細內容,法國失敗無疑。

大明艦隊追擊法國艦隊進入馬六甲海峽,沒出海峽就追到了他們,不是法國軍艦速度慢,而是因爲他們是龐大的運兵船護航艦隊,運兵船很多都是臨時徵調的民船,速度很慢,爲了保護這些沒有什麼抵抗力的民船,不至讓幾十萬法國陸軍一槍不放就成了俘虜,甚至直接被人打進海里餵魚,法國海軍展現了他們的榮譽感,六艘鐵甲艦,一艘巡洋艦,和十二艘木製的老舊戰艦全都留了下來。

雙方在馬六甲海峽中部位置又進行了一場大規模海戰,海戰的結果沒有出現奇蹟,法軍再一次戰敗,他們拼死重創了大明艦隊兩艘鐵甲艦,但他們付出了四艘鐵甲艦重創的代價,木製戰艦全軍覆沒,僅剩的一艘巡洋艦也葬身海底,只剩四艘帶傷法軍鐵甲艦倖存。

海戰一直持續到晚上,這四艘鐵甲艦才藉助黑夜的掩護,逃出了馬六甲海峽,而明軍此時已經沒有追擊的餘力了,也下令返航。

兵部這裡已經完全調查清楚海戰勝利的原因了,主要還是法國軍艦質量不行,倒不是法國人技術不行,而是他們的設計思想有問題。

哪怕是戰前緊急下水的一批軍艦,也已經落後於時代了,而且型號十分繁雜,海戰中陣形很難統一,比如本該在1889年才下水的巡洋艦科斯莫號,排水量只有1954噸,已經遠遠不適應大型海戰的要求了。明軍的巡洋艦,則普遍都在3000噸以上。而且這艘船還有有三根傾斜的桅桿和兩個煙囪,桅桿的設計,確實方便了在沒有基地支持的大海上行駛,卻讓甲板變得狹小,高高聳立的旗桿也讓軍艦更容易中彈,觸發型炮彈,雖然碰到的是桅桿,可爆炸的彈片卻能大量殺傷水兵。

本該在1890年才下水的塞西爾號也提前建成,這艘軍艦是法國海軍中第二大巡洋艦。這艘船倒是比較先進,艦體是全鋼鐵的。可依然採用了三根桅桿加三根菸筒的設計,載重量達5932噸。

另一個典型是杜布迪奧伊號巡洋艦,排水量3760噸,是主流噸位。這艘艦從1880年開始建造,1885年才建成,去年1886年纔開始服役。也是法軍中最新的戰艦之一,可即便是這樣的新艦,卻也是木結構巡洋艦,木製船殼外加裝裝甲,這種方式是法國人發明的,他們第一艘鐵甲艦就是木製鐵甲艦。

但英國一直在推行全鐵鐵甲艦,法國人不是不知道。可惜這樣做比用鐵造艦更爲經濟,失去了阿爾薩斯和洛林的法國鋼鐵資源有限,需要將法國寶貴的鋼和工業資源用於生產鐵甲艦,所以戰前,法國依然大量建造木製戰艦,尤其是巡洋艦,幾乎都是木製。

風帆、木製,這些明顯已經落後於時代的技術,造成了法國海軍的失敗,儘管這種滿艦的帆具和美觀的飛剪式首柱,將風範時代的優美推向了巔峰,可對於實戰,已經完全沒有意義了。

明軍高層在勝利之後,開了一場慶功宴就再次進入緊張的工作中,打敗了法國護航艦隊是一個大勝利,值得慶祝,但如何取得下一次勝利,纔是最重要的。現在一個巨大的危險就擺在大明海軍面前。

幾乎殲滅了法國海軍護航艦隊,擊沉一艘,重創五艘法國鐵甲艦的同時,自己也付出了五艘鐵甲艦失去戰鬥力的代價,這讓明軍認識到,法國海軍並不差,尤其是用料充足的正規鐵甲艦,可以說跟明軍交火中不輸分毫,明軍之所以能以五艘重創的代價,基本殲滅法國護航艦隊並擊沉一艘、重創五艘法國鐵甲艦,主要還是因爲大明鐵甲艦數量佔絕對優勢,始終以兩三倍的火力優勢打擊對方,主炮數量比多方多一倍的情況下,本就應該取得勝利。

可這次大明海軍面對的只是法軍十艘主力鐵甲艦,而法軍鐵甲艦主力其實在峴港,而且數量多達二十艘。因此法軍簡單主力尚存,要說大明一戰而得到制海權,還爲時過早。

最嚴重的是,馬六甲海峽海戰的情況峴港艦隊知曉後,結果不出所料,峴港艦隊果然全體出動南下,一開始可能還是打著救援護航艦隊的目的,當他們駛到新加坡海域的時候,就知道大明已經擊潰了他們的護航艦隊,這時候他們是生力軍,而大明海軍是苦戰後的疲憊之師,而且軍艦多少都有些受損,彈藥消耗一空,此時跟法軍主力艦隊相遇,必然是一場巨大的危機。

因此在老百姓歡慶勝利的時候,大明高層卻指示各地的外交人員展開了行動,英國礙於中立法,不能允許大明艦隊進入新加坡休整,暹羅雖然在知道海戰勝利的消息後,更堅決的站在明軍一方,曼谷隨時嚮明軍開放,但曼谷缺乏維修軍艦的設備,只能讓士兵得到休整。

如何讓主力艦隊安全返航,進入大明船廠修復恢復戰鬥力,這纔是高層需要考慮的戰略問題。

外交部主動向英國提議,請英國調停,讓明法雙方就在新加坡談判。

大明告訴英國公使,說既然法軍援軍已被阻截,法軍已經徹底失去了在交趾支那反攻的可能,失敗已成定局,大明願意通過談判,讓法國體面的撤出交趾支那。

英國此時盼望著這場戰爭結束,好讓明軍可以抽身北上阻擋俄國,積極的斡旋。

法國人也看到了巨大的劣勢,海戰之後他們的內閣就再次倒臺,也需要時間重組政府,接受了英國的調停,願意進行談判。

大明此時提出建議,希望在談判期間,雙方停止一切軍事行動。

法國表示,接受大明的提議,願意在談判期間停止一切軍事行動。

通過外交,大明爲艦隊安全北上製造了機會。

第四百二十三節 北歐之行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三百四十節 肇慶會戰 4第三百二十八節 大造軍艦第一百七十一節 建議第六百二十一節 兩路出兵第五十三節 必有重賞第六百八十八節 軍事準備第八百零五節 不可避免的戰爭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三百三十九節 肇慶會戰 3第一百零六節 與東印度公司對賭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六百五十一節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第一百零三節 千年宗族第七百零六節 峴港會戰 1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六百二十六節 上海懸案第六百七十二節 環太平洋利益鏈第三百七十二節 美國要調停第五百九十四節 加州桑蠶業和移民第四百三十七節 等香餌的金鰲第六十九節 對你很失望第五百八十七節 反攻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六百八十二節 拉胡雪巖一把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六百一十七節 德國推禍水第六百一十四節 負擔和收益第六百三十五節 法國的困境第一百六十五節 張千山的麻煩更新通告第三百四十六節 告捷第三百三十八節 肇慶會戰 2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九十節 探訪新安第六百六十節 大明財閥第41節 大計劃(一)第六百零七節 代價並不高第五百八十二節 啓蒙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六百一十七節 德國推禍水第三百五十六節 雷霆手段第四百一十七節 引入種子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九十七節 圍魏救趙第五百五十二節 怡和絲廠第七百四十八節 大明的盟友第一百五十六節 英法援軍第三百六十一節 軍事競賽第三百七十九節 變法第六百四十二節 琉球國還是沖繩縣第四百零六節 進錯洞房 2第七百六十六節 煎熬第四百零八節 宰相找事第七百九十六節 後發國家的工業化路徑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五十四節 買斷煙土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43節 實話第七百四十八節 大明的盟友第四節 如何處置第一百三十九節 謠言升級了第六百四十八節 整裝待發第七百二十九節 新一波工業擴張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六百三十二節 肥皂是新產業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六百二十八節 終於可以大張旗鼓了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六百五十一節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第七百九十四節 讓電老虎去撕咬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一百六十四節 我叫何士文第七百零二節 順化戰役 1第七百五十六節 悄然興起的教派第七百七十五節 休斯敦大會戰 5第一百九十節 朱敬倫出山第七百四十五節 已無退路之人與已無退路之局第六百八十節 能戰方能談第七百七十五節 休斯敦大會戰 5第六百五十九節 工業革命的衝擊第六十二節 炮聲就是信號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五十二節 回城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六百二十二節 柏貴懷舊第35節 見柏貴第一百六十一節 派遣使團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八百一十四節 夾縫中的國家第六十六節 單騎降夷第一百六十二節 回報友誼的方式
第四百二十三節 北歐之行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三百四十節 肇慶會戰 4第三百二十八節 大造軍艦第一百七十一節 建議第六百二十一節 兩路出兵第五十三節 必有重賞第六百八十八節 軍事準備第八百零五節 不可避免的戰爭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三百三十九節 肇慶會戰 3第一百零六節 與東印度公司對賭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六百五十一節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第一百零三節 千年宗族第七百零六節 峴港會戰 1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六百二十六節 上海懸案第六百七十二節 環太平洋利益鏈第三百七十二節 美國要調停第五百九十四節 加州桑蠶業和移民第四百三十七節 等香餌的金鰲第六十九節 對你很失望第五百八十七節 反攻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六百八十二節 拉胡雪巖一把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六百一十七節 德國推禍水第六百一十四節 負擔和收益第六百三十五節 法國的困境第一百六十五節 張千山的麻煩更新通告第三百四十六節 告捷第三百三十八節 肇慶會戰 2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九十節 探訪新安第六百六十節 大明財閥第41節 大計劃(一)第六百零七節 代價並不高第五百八十二節 啓蒙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六百一十七節 德國推禍水第三百五十六節 雷霆手段第四百一十七節 引入種子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九十七節 圍魏救趙第五百五十二節 怡和絲廠第七百四十八節 大明的盟友第一百五十六節 英法援軍第三百六十一節 軍事競賽第三百七十九節 變法第六百四十二節 琉球國還是沖繩縣第四百零六節 進錯洞房 2第七百六十六節 煎熬第四百零八節 宰相找事第七百九十六節 後發國家的工業化路徑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五十四節 買斷煙土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43節 實話第七百四十八節 大明的盟友第四節 如何處置第一百三十九節 謠言升級了第六百四十八節 整裝待發第七百二十九節 新一波工業擴張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六百三十二節 肥皂是新產業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六百二十八節 終於可以大張旗鼓了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六百五十一節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第七百九十四節 讓電老虎去撕咬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一百六十四節 我叫何士文第七百零二節 順化戰役 1第七百五十六節 悄然興起的教派第七百七十五節 休斯敦大會戰 5第一百九十節 朱敬倫出山第七百四十五節 已無退路之人與已無退路之局第六百八十節 能戰方能談第七百七十五節 休斯敦大會戰 5第六百五十九節 工業革命的衝擊第六十二節 炮聲就是信號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五十二節 回城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六百二十二節 柏貴懷舊第35節 見柏貴第一百六十一節 派遣使團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八百一十四節 夾縫中的國家第六十六節 單騎降夷第一百六十二節 回報友誼的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饶县| 安国市| 塘沽区| 开原市| 丹凤县| 平阳县| 广灵县| 报价| 灵寿县| 彭山县| 朔州市| 通道| 土默特右旗| 嘉善县| 清徐县| 同江市| 丰镇市| 盐城市| 阿城市| 广南县| 沿河| 台湾省| 延吉市| 锦州市| 青冈县| 博野县| 双柏县| 太原市| 喜德县| 黄浦区| 台南市| 宝清县| 政和县| 巴里| 大理市| 营山县| 邓州市| 韶山市| 三河市| 芦山县| 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