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零八節 順化會戰 3

大明兵部衙門,一間特殊的辦公室裡氣氛異常沉悶,很少有人說話,偶爾有官員抽上一根菸,導致煙霧繚繞。

這裡就是這場戰爭中,大明軍隊的指揮中樞,有兵部牽頭,陸海軍參謀部集中在一起辦公,兩個掛侍郎銜的海軍司和陸軍司主事,陳阿達和鄧世才作爲協調人,兵部提出戰略目標和大方略,大家互相配合,在這裡決定著這場戰爭大明軍隊的作戰方式。

而前線的回饋也會一步一步傳遞迴這裡,在這裡進行信息彙總,整理和分析後,在進行大方向上的調整,具體的戰術安排,主要還是由前線的軍官完成的。

在沉悶的空間裡,突然幾聲清脆的滴滴聲格外刺耳,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突然聽到譯報員一聲歡呼,“勝了”!

一張剛剛翻譯出來的電報紙馬上開始在各級大員手中爭搶起來。

陳阿達反而很有氣度的沒有去搶著看,而是等著電報員將電報內容複印出來,他很快就拿著一張複印文本,匆匆看過,臉上露出了“理所應當”的表情,實則內心卻一直都忐忑不安。

自做鎮定的走出作戰室,趕往隔壁的戰時內閣總部,兵部尚書、尚書令和皇帝組成三駕馬車戰時都在這裡辦公,始終保持至少有一個人在崗位上,方便隨時對緊急情況做出決斷。

此時正是白天,三人都在這裡,赫德和梅啓照對著地圖進行著討論,朱敬倫在一旁翻看著一疊剛剛統計出來的傷亡記錄,眉頭皺的很深。

陳阿達走進門,看了一眼,徑直走向朱敬倫,俯身輕聲道:

“皇上,勝了!”

朱敬倫擡頭看了一眼陳阿達,見他躬身,雙手捧著一份電報,一把接了過來,果然是海軍的戰報,這是今天最重要的一場戰鬥,海軍的作戰計劃太過冒險,朱敬倫並不看好,沒想到讓他們賭贏了。

但是看著看著就絕對不對勁了,海軍的計劃是用三十艘最新式的主力艦,去絞殺法國二十艘護航艦隊,可是在戰報中顯示,法國軍艦多達四十二艘,雖然最後說擊沉法艦過半,其餘潰逃,海軍正在追擊,但這豈不是意味著他們並不是以多打少,而是在劣勢軍艦數量下,以少勝多打贏的。

海軍作戰,往往沒什麼花哨,不管是備受推崇的什麼t形陣也好,什麼一字橫鎮也好,說白了就是大炮開兮對轟,一般情況下,海軍戰鬥也相對頑強和慘烈,因爲大家都在海上,根本就沒有什麼退路,所以除了甲午海戰中的方伯謙這種竟然能帶著戰艦逃跑的傢伙之外,海戰往往都是不死不休,以一方被全殲收場的。

但那都是以前風帆戰艦時代,鐵甲艦時代的海戰,全世界也沒有幾場,歷史上鐵甲艦時代的海戰,反而沒有多麼殘酷,因爲除了日俄海戰之外,竟然沒有一場海戰有全殲對手,甚至連擊沉主力鐵甲艦的記錄都沒有,甲午海戰清軍敗的雖然窩囊,但鎮遠、定遠兩艘鐵甲艦卻幾乎完好無損,因爲當時的火炮還不具備撕裂鐵甲艦厚重裝甲的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海戰,日德蘭海戰中,也沒有戰列艦被擊沉的記錄,此戰後德國海軍龜縮港口,最後起義弄垮了德意志帝國,之間在沒什麼戰鬥。

二戰時期,雖然戰列艦屢屢被擊沉,但這時候大炮鉅艦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海戰的明星換成了航母,大多數戰列艦也主要是被航母擊沉的。戰列艦之間的正面對決少之又少,因此擊沉記錄自然也就沒有了。

現在大明海軍主力齊出,以少勝多戰勝法軍,雖然值得慶賀,但如果自身也損失慘重,那就不好說是什麼勝利了,一旦大明主力艦在馬六甲海峽損失過重,法國人留在峴港的二十艘鐵甲艦,可就是整個東亞地區最強大的海上力量了,一戰之後,大明失去制海權,也許在新加坡的海戰中大明海軍戰術上勝利了,擊沉了法軍很多戰艦,但在戰略上卻是輸了,拱手將制海權讓給了法國人。

所以朱敬倫很關心:“戰損情況如何?三十對四十二,莫非法國將峴港的艦隊也調去南洋了?法國猜到我們會南下偷襲他們的運兵船,還是他們的情報人員探聽到了消息?”

如果法國也是將所有艦隊集中到南洋跟大明海軍打了一仗,而且打輸了,這樣即便大明海軍不能取得制海權,那麼至少法國海軍也不能夠橫行中國海域,算是平局。只是如果法軍真的調集所有軍艦南下,就有一個問題需要弄清楚,法國人是憑藉猜測,或者是巧合,是誤打誤撞,還是法國人在大明軍事機構的上層安插有間諜?

這是很嚴重的事情,雖說赫德是英國人,朱敬倫相信他的道德水平,退一步來講,顯然在赫德的外交活動之下,英國基本上傾向於讓大明打贏這場戰爭的,赫德沒有任何動機透漏消息給法國人。

如果不是赫德泄漏的消息,那麼到底是誰泄漏的,難道是某個前線的軍艦艦長?

戰況剛剛出來,前線還沒有進行統計,顯然陳阿達也不清楚具體情況,匆忙表示一有消息一定第一個送來,然後回作戰室守著了。

朱敬倫焦急的等待了兩個多小時,才終於得到了前線的具體統計數據,是從駐新加坡領事館發回來的電報。

海軍大勝,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大勝,正面擊潰法軍護航艦隊,擊沉法軍巡洋艦六艘,鐵甲艦一艘。重創法軍巡洋艦三艘,對方護航的十艘巡洋艦幾乎全部失去戰鬥力,重創對方鐵甲艦三艘,其中一艘失去動力掛出白旗退出戰鬥,其餘兩艘強闖新加坡港避難,被當地英軍解除武裝。

法國運兵船隊試圖進入新加坡遭到英國殖民當局拒絕後,在本土一路護航而來的十二艘老舊巡洋艦的護送下,退往馬六甲海峽,最後在法軍殘存七艘鐵甲艦的護航下,向印度方向撤退,法國在印度擁有本地治裡等幾處殖民地。

大明艦隊,有三艘鐵甲艦遭創,無法繼續戰鬥,其餘十七艘基本保持戰鬥力。

當時出現在明軍後方的法國艦隊,只不過是從西貢趕來接應的十艘裝甲巡洋艦,他們並不知道明軍的計劃,只是出於穩妥起見,打算將運兵船隊接到西貢。明軍分出十艘巡洋艦,阻截這隻法軍巡洋艦隊,結果以四艘受到重創的代價,成功擋住了南下接應的法國巡洋艦隊,並且擊沉了其中的兩艘,擊傷了三艘。

法國在峴港的二十艘主力鐵甲艦,則始終都沒有調動,他們還在防備著明軍主力艦進攻峴港。

至於之前情報中提到的法軍有四十二艘軍艦,那是將從本土調來的護航艦隊也算上了,不過多出的那十二艘都是老舊的風帆蒸汽軍艦,基本上沒有加入戰鬥,第一時間選擇護送運兵船返航。

情況至此才清楚,朱敬倫才鬆了一口氣。

“我軍艦隊呢?”

情報中提到,大明艦隊在擊潰法軍艦隊之後,大明海軍艦隊進入馬六甲海峽追擊敵艦。

陳阿達搖頭:“目前失去了聯繫。”

這時代的通訊,一到了茫茫大海上,就只能失去聯繫了。

“窮寇莫追,我建議聯繫上他們後,讓他們儘快返航吧。你們議一議,看是否合適。”

朱敬倫說道,儘管大明艦隊取得了這場大勝,可是傷損總是難免,鐵甲厚重,或許能抵擋炮火,可人畢竟是血肉之軀,官兵傷亡是不可避免的,由於艦隊還未返航,傷亡情況不得而知,但這種正面對決中,損失都是同樣慘烈的。

大明收到了情報,法軍肯定也收到了情報,在新加坡的可不只有大明的情報人員,法國的間諜也不少,在得到這些情況之後,峴港的法軍艦隊肯定會行動的。

別前腳打走了狼,後腳給虎堵住了。

新加坡,武吉知馬山上,幾個英國海軍軍官模樣的軍人聚在一起,他們從頭到尾目睹了這場海戰,將戰鬥過程中的一個個細節都記錄了下來,海面上的硝煙已經散去,他們還在激烈的討論著。

一個軍官說道:“風帆戰艦完全就是累贅,我軍以後要極力避免將風帆戰艦跟主力艦混編。”

另一個軍官認爲法軍戰敗另有原因:“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法軍戰艦型號雜亂,這一點上我軍也有相同的弱點。”

這些英國軍官多是海軍軍官,特意來此觀戰,他們親眼看到法軍戰艦型號雜亂,巡洋艦從兩千噸到八千噸級不等,主力鐵甲艦都是新式蒸汽戰艦,而巡洋艦則普遍都有風帆。這些帶著兩根、三根桅桿的風帆蒸汽船,跟鐵甲艦在速度上無法一致,海戰中就已經出現脫節情況,讓明軍抓住機會,直插法軍縫隙,將鐵甲艦與巡洋艦隔絕開來,之後更是重點打擊裝甲防護薄弱的巡洋艦。

反觀明軍,主力艦都是戰前所造的新艦,老艦全都留守本土,數量雖然不多,但卻都是按照英國新式鐵甲艦來設計製造,沒有一艘風帆戰艦,且二十艘鐵甲艦對法軍十艘鐵甲艦和裝甲巡洋艦混編的艦隊,本來就佔優,勝利並不奇怪。

“唉,這也不能怪法國人,他們跟我國一樣,需要保護海外領地。因此艦隊需要全球調動,蒸汽船雖好,可法國卻沒有遍佈全球的基地,不安裝風帆,實在不便。所以這倒也不能怪法國人的戰艦有問題。”

又一個軍官,雖然是在給法國遮醜,卻掩飾不住濃濃的優越感。英國雖然還有大批的落後戰艦,但絕對不會用來作戰,不過是作爲殖民地艦隊的護航艦隊。英國遍佈全球的殖民地網絡,讓他們的全蒸汽戰艦,可以通行世界而不用擔心補給問題,到處都可以加煤。而法國這次已經很被動了,過了蘇伊士運河,在馬達加斯加加煤,然後在印度加煤後,之後他們一直到越南都沒有一個基地,結果滿載裝煤,也大大影響了戰艦的靈活性,戰鬥中極爲被動。

這時候一個軍官笑著搖頭:“你們都錯了。難道你們沒有看到那打沉的法國軍艦浮起來的一塊塊木板嗎?”

衆人突然感覺到有所疏忽,好像漏了一些東西,忙舉著望遠鏡看去,果然看到作戰後的海面上,竟然飄起了一塊塊的木板。

“真的是木板啊?難道法國人竟然還在用木頭做軍艦!”

一個軍官不由驚訝道。

第六百六十九節 度過蠶瘟危機第一百九十一節 大兵圍城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七百四十二節 洪天王借屍還魂第七百零三節 順化戰役 2第七百一十節 戰火擴大第六百七十七節 經商別學胡雪巖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第三百七十七節 定國旗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五百五十二節 怡和絲廠第二次新加坡和談第五百七十六節 決定未來的那些大事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七節 應募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六百七十七節 經商別學胡雪巖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於加州的戰和第六百三十五節 法國的困境第三百三十九節 肇慶會戰 3第七百四十四節 得意時要知進退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四百三十五節 兵工廠的大生意第七百一十三節 湄公河三角洲之謀第四百三十七節 等香餌的金鰲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六百八十九節 外交準備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一線第四百三十節 認罪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六百零四節 唯一責任政府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一百零九節 把洋人留在新安第一百五十九節 城下之盟第五百七十三節 打斷日本伸出的爪子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五百六十二節 軍事改革 2第八百一十一節 國際局勢複雜化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七百三十八節 不是已經開戰了第七百七十三節 休斯敦大會戰 3第七百一十八節 富商和國王第四百四十九節 各方聯動第六百零六節 付出的代價第五節 離開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八百零一節 赫德的圖謀第八百一十二節 列強分贓會議第四百一十四節 航程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六百零三節 生命之路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上架第七百九十七節 戰列艦時代到來第六百一十節 曾國藩出擊第九十三節 僞軍守的碉堡更好打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四百一十四節 航程第三百零一節 借洋款第六百五十八節 東亞霸權第二十四節 跟班第八百二十三節 拜上帝教的傳播第六十四節 發動總攻第八百零五節 不可避免的戰爭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四百一十一節 大明的鐵甲艦第八百二十六節 挑撥失敗第四白零三節 皇帝家的鴨子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一百三十一節 給個甜棗第三百二十節 發美國人的戰爭財第七百零四節 順化戰役 3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六百四十二節 琉球國還是沖繩縣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五百七十八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1第三百九十四節 壓力重重的宰相第八百一十節 中英太平洋協定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一百四十四節 美麗的誤會第三百五十六節 雷霆手段第五十七節 該拼命時要拼命第六百九十五節 王師南征第四百三十九節 金融戰第一百九十二節 拉攏穆克德訥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四百零一節 遺留問題第七百九十二節 中國統一的過程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五百八十一節 臺灣問題後續第六百七十二節 環太平洋利益鏈
第六百六十九節 度過蠶瘟危機第一百九十一節 大兵圍城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七百四十二節 洪天王借屍還魂第七百零三節 順化戰役 2第七百一十節 戰火擴大第六百七十七節 經商別學胡雪巖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第三百七十七節 定國旗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五百五十二節 怡和絲廠第二次新加坡和談第五百七十六節 決定未來的那些大事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七節 應募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六百七十七節 經商別學胡雪巖第八百二十四節 關於加州的戰和第六百三十五節 法國的困境第三百三十九節 肇慶會戰 3第七百四十四節 得意時要知進退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四百三十五節 兵工廠的大生意第七百一十三節 湄公河三角洲之謀第四百三十七節 等香餌的金鰲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六百八十九節 外交準備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一線第四百三十節 認罪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六百零四節 唯一責任政府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一百零九節 把洋人留在新安第一百五十九節 城下之盟第五百七十三節 打斷日本伸出的爪子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五百六十二節 軍事改革 2第八百一十一節 國際局勢複雜化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七百三十八節 不是已經開戰了第七百七十三節 休斯敦大會戰 3第七百一十八節 富商和國王第四百四十九節 各方聯動第六百零六節 付出的代價第五節 離開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八百零一節 赫德的圖謀第八百一十二節 列強分贓會議第四百一十四節 航程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六百零三節 生命之路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上架第七百九十七節 戰列艦時代到來第六百一十節 曾國藩出擊第九十三節 僞軍守的碉堡更好打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四百一十四節 航程第三百零一節 借洋款第六百五十八節 東亞霸權第二十四節 跟班第八百二十三節 拜上帝教的傳播第六十四節 發動總攻第八百零五節 不可避免的戰爭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四百一十一節 大明的鐵甲艦第八百二十六節 挑撥失敗第四白零三節 皇帝家的鴨子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一百三十一節 給個甜棗第三百二十節 發美國人的戰爭財第七百零四節 順化戰役 3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六百四十二節 琉球國還是沖繩縣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五百七十八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1第三百九十四節 壓力重重的宰相第八百一十節 中英太平洋協定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一百四十四節 美麗的誤會第三百五十六節 雷霆手段第五十七節 該拼命時要拼命第六百九十五節 王師南征第四百三十九節 金融戰第一百九十二節 拉攏穆克德訥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四百零一節 遺留問題第七百九十二節 中國統一的過程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五百八十一節 臺灣問題後續第六百七十二節 環太平洋利益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州市| 安福县| 百色市| 奉化市| 嘉祥县| 托克逊县| 安溪县| 营口市| 鄂伦春自治旗| 大新县| 萨迦县| 遵义县| 内江市| 桂平市| 杨浦区| 濮阳市| 凤台县| 监利县| 乌海市| 水富县| 巨野县| 涿州市| 察隅县| 长泰县| 白河县| 庆元县| 策勒县| 余姚市| 陇川县| 乾安县| 达日县| 侯马市| 泰兴市| 开江县| 泾源县| 克东县| 稻城县| 大洼县| 庐江县| 嘉禾县| 西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