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九節 對你很失望

這兩天朱敬倫根本就沒在南城,北城還有一些他要處理的事情。?

比如他需要關心一下過去關在番禺縣地牢中的算命先生方山,這個算命先生真不白給,竟然給他招納了一百多個亡命徒。

那日鄉勇攻城,洋人退守南城,那時候連柏貴這樣的重要人物都管不了了,更何況關押在地牢中的要犯。所以洋人一走,這些犯人就沒人管了,他們自己想辦法砸開了牢房大門,於是自由了。

一般情況下,只要不是冤案,被關進監牢的人,多少都不是什麼好人,至於是不是被逼無奈值得同情,那屬於另一個範疇,總之肯定是犯了事纔會被關押。

但是這一批犯人還真的不一樣,英法聯軍人少,廣州的治安問題一直很嚴重,但是普通的治安,比如偷竊之類的,他們根本管不過來,能被他們關押的,絕大多數都是一個罪名,那就是偷襲洋人。

因此關在監牢中這批人,大多數都是因爲偷襲洋人,或者圖謀襲擊洋人才被抓進來的。

這些人中,有的是受命攻擊洋人的,比如城外派進來的密探,林福祥能偷襲抓走一個尤兵看起來很厲害,實際上大多數突襲都是失敗的,那只是偶爾一次成功,只是因爲成功更讓人關心罷了,而那些失敗的,許多就被洋人抓了起來,沒有審判的,沒有牆壁的,都關在了監牢中。

由於偷襲的人數之多,導致監牢都塞得滿滿當當,朱敬倫曾經去探視過兩次,很清楚裡面關押的犯人的數量。

等這批人自由之後,其中那批奉命在城中潛伏的,自然去找他們的組織去了,但是有一批像肖阿巧那樣自的偷襲者,還是無處可去。這些人有一百來號人,其中有像肖阿巧那樣絕望之下不想活了的報復者,像肖阿巧是妻女被侮辱,這裡就有一大批因爲洋人派苦力拆了他們家房子,憤怒之下報復洋人的。也有一些江湖好漢情節犯了,就想打個洋人出出風頭,結果失誤了,被抓了的。還有一些是真正圖謀錢財,聽說洋人有錢的鋌而走險的。

總之各種各樣的人物都有,被逼急了報復的是最多的,大概佔了一大半。

以這時代的文人的說法,這些人都屬於那種匹夫一怒血濺七步的莽漢,以後世理性聰明人的說法,這些人屬於那種做事不經過大腦的,頭腦一熱什麼事都敢幹的中二青年。

但知恥而後勇,依然是好的,五十步笑百步總比都大踏步走要好的多。

這些人自由後,一時無處可去,當時張千山家的二世祖張磐大喝一聲,大家都是打洋人的英雄好漢,他要請大家喝酒吃肉,於是乎一呼百應。

張磐一直跟方山關在一個牢房裡,方山是一個八面玲瓏的江湖人,朱敬倫兩次以表兄的身份去看望張磐,他心裡很清楚朱敬倫跟張磐絕對有關係,所以有些刻意拉攏。

在張磐眼中,一開始對方山相當敬重甚至是崇拜,因爲方山交代是他參與劫持了巴夏禮,在張磐眼中,這是難得的英雄好漢啊,但是後來方山又向洋人招出了城外鄉勇的據點,這就讓張磐看不起了。

方山保密了幾日後,覺得事情差不多了,直到最後洋兵撤走,犯人們都在想辦法砸開牢房的時候,方山才告訴張磐,自己上演的是一出反間計,告訴洋人那些地方,是自家大人想要打洋人的埋伏。

張磐是半信半疑,當他們出了監牢,現鄉勇已經把洋人打到了北城去,城裡根本就找不到一家館子讓他們喝酒,這羣烏合之衆就散了一些,但仍然有上百人,找一些空房子窩在一起,張磐派人回家要了一些糧食,暫時解決了這些人的口糧問題。

一直到大局已定,洋人投降的消息傳遍了全城後,方山才告訴張磐,他是聽命於朱敬倫的,也就是那個用表兄身份看望過張磐兩次的人。

張磐這時候異常的震撼,等到朱敬倫的身份傳開之後,他對方山已經異常的崇拜了,不提方山之前做的劫持巴夏禮等事情,光是在監牢中還能配合朱敬倫設計伏擊洋人這一點,方山覺得就能寫進傳奇演義中,編成評書到處講的。

雖然對自己那個莫名其妙的“表兄”也相當好奇,但是因爲跟方山深處一個地牢,他對方山處變若驚還能智計百出的風度異常的崇拜,直誇有古大將之風,拉著方山要結拜兄弟,方山馬上就婉拒了,他拉攏張磐開始是因爲張磐跟朱敬倫是表兄弟關係,他跟張磐結拜了,豈不等於也是朱敬倫的兄弟了,這不符合上下尊卑的身份。

張磐還要拉著那些一同坐牢的‘好漢’一起結拜的事情,方山也勸阻了,悄悄告訴他,這些人雖然也是好漢,但還算不得真英雄,告訴張磐如果跟這些人結拜,是降了自家身份,張磐既然跟朱敬倫那樣的真英雄是表兄弟,就不方便與這些人結拜。

事實上方山擔心的是惹麻煩,大清律明確禁止結拜異性兄弟,對那些歃血爲盟的幫會,懲罰的力度很大,哪怕僅僅是異性結拜,也是禁止的,明文有“止序齒結拜弟兄衆至四十人以上。爲者擬絞監候。”張磐要結拜一百號人,都夠砍兩次頭還多。

當然法律條文是一回事,具體執行上,中國的文官向來都是難得糊塗,所以條文早就淪爲一紙空文了。但如果被人揪出來,總是麻煩事情,如果他們是江湖人物,倒也不在乎,可是方山以爲朱敬倫是官府中人,所以還是不想給朱敬倫惹上這樣的麻煩。

張磐想了想也有道理,就熄了那結拜的心思,但是繼續跟這些人聚在一起,整天廝混,城裡很混亂,倒是方便了他們這批烏合之衆行事,要是能在一些廢墟中找到一些酒,那就更美了。

可方山卻覺得如果一直這麼下去,他們這幫子烏合之衆遲早會給官府給剿滅了,即便沒有打家劫舍的事情,光是一羣自詡爲英雄好漢的傢伙聚集在一起,就足夠官府有理由收拾他們了,最後爲者自然是絞刑,從衆則一概配雲貴了事。

所以當洋人投降之後,方山就一直在尋找朱敬倫,朱敬倫也在找他們,最後是通過胥民頭目才聯繫上了雙方。

當雙方見面的時候,張磐見到朱敬倫竟然古怪的扭捏起來,即崇拜,又自卑,方山則詢問能不能收下這些人,告訴朱敬倫這些人都是敢打洋人的好漢。

朱敬倫連那些苦力都要,更不要說這些人了,在怎麼差這些人也總比那些大煙鬼強些,只是張磐竟然也要跟著朱敬倫。

朱敬倫可不想要這種紈絝子弟,告訴他他爹張千山就在城外守炮臺,可惜張磐竟然死活都不去,非要跟著朱敬倫。

儘管打心裡看不上這種紈絝子弟,但是一想張千山這次立了大功,幫了自己大忙,這種人物值得繼續拉攏,就表示暫時收下,不過得跟張大人說明一下,警告張磐,如果他爹反對,自己是不敢收的。

把這些人收下,安排他們在南城找空房子茁,把他們放在鄉勇把持的北城,朱敬倫擔心他們跟鄉勇起衝突。

之後朱敬倫跟方山好好談了一下。

“我對你很失望!”

朱敬倫第一句話就把方山嚇的臉都白了,低著頭不言語。

“好了,別裝了。”

第二句話讓方山尷尬起來,這種老江湖,還不至於這麼不堪。

“你知道錯在哪裡了嗎?”

第三句話纔是重點。

方山直接跪在地上:“小人自行其是,給大人添麻煩了。”

他也很乾脆,不提自己在牢中也幫朱敬倫做事了,直接把自己的過失說出來。

朱敬倫還是比較滿意的,此人算是自己拉攏到的難得的聰明人。

“你知道自己錯了,這就還有救。”

方山那次喝酒強闖墨琴房間,巴夏禮被抓後,他被當作嫌疑犯關進了大牢中,讓朱敬倫很是擔心了一些,幸好此人沒有出賣自己,不然就壞了大事。另一方面也證明了他的忠心,起碼能經受嚴刑拷打而不賣主求榮。但如果有的選,朱敬倫更喜歡那些不會把自己置身於危險境地的聰明人。

方山還跪在地上,一副等待落的架勢。

朱敬倫嘆道:“要是真心跟著我,以後把酒戒了吧。”

方山心中認爲自己那天衝擊洋人,其實根本就不是因爲喝醉酒,而是想要幫朱敬倫,但是他也沒有還嘴。

只說:“小人今後一定滴酒不沾。”

“好了,起來吧。先給你安排件事,在城裡找些布,給這些人做一身勇服。今後他們就是我手下的民勇了。”

這羣烏合之衆穿著破衣爛衫的,在城裡出沒容易被當成盜匪給剿了。

至於民勇,朱敬倫現在還沒有編練民勇的差事,不過他知道會有的,先把人收下再說。

第41節 大計劃(一)第四百二十八節 錦綸堂第三十節 願與你結拜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五十四節 買斷煙土第三百三十九節 肇慶會戰 3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五百五十一節 李秀成的上海第七百二十九節 新一波工業擴張第七百五十七節 德克薩斯大會戰第六百一十一節 揚州大會戰第三百二十八節 大造軍艦第七百四十一節 美國華人大起義第七百三十一節 大明的財團時代第六十四節 發動總攻第一百四十一節 人民動員起來了第二十節 取信(4)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第四百三十二節 敕建絲廠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六百五十三節 等於愚蠢第四百四十節 修鐵路要快第六百節 大明的措施第四百二十八節 錦綸堂第三百五十九節 危機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七百九十三節 工業巨頭的春天第一百七十八節 投機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三百六十七節 大明的阿拉斯加第六百八十九節 外交準備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六百五十三節 等於愚蠢第二十節 取信(4)第一百四十二節 把人民組織起來第一百七十一節 建議第六百九十九節 海防戰役 2第五十四節 買斷煙土第三百五十三節 信仰崩塌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五百九十一節 東清鐵路第一百二十五節 造謠第五百六十一節 軍事改革 1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七百一十二節 不急著當打手第四百一十一節 大明的鐵甲艦第五百四十七節 登高必跌重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一百九十五節 橫掃千軍第七百零二節 順化戰役 1第五百六十九節 商戰第三百八十六節 搬遷工作第七百三十二節 巨人的落幕第四百二十四節 股份制的遐想第五百四十七節 登高必跌重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六百零八節 大明軍國主義第一百八十五節 機會來了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五百七十八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1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七百四十二節 洪天王借屍還魂第一百九十五節 橫掃千軍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三百一十三節 改革進行時第一百一十二節 商業大轉移第四百二十六節 建設特色商業社會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一百八十一節 倫敦宣言第四百三十三節 官辦企業改革第三百二十六節 美軍顧問第六百二十節 湘軍下江南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九十七節 圍魏救趙第七百四十節 北伐的地緣顧慮第七百六十一節 打斷美國社會的支柱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五百七十四節 美國人在背後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第六百七十三節 移民談判第40節 真假巴夏禮第三百零一節 借洋款第一百零九節 把洋人留在新安第六百零一節 攪屎棍子第一百六十四節 我叫何士文上架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五百八十四節 大不列顛之橋第四十九節 勝利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四百四十六節 送上門的擴張第三百九十三節 最後的罪惡之城第四百三十七節 等香餌的金鰲
第41節 大計劃(一)第四百二十八節 錦綸堂第三十節 願與你結拜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五十四節 買斷煙土第三百三十九節 肇慶會戰 3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五百五十一節 李秀成的上海第七百二十九節 新一波工業擴張第七百五十七節 德克薩斯大會戰第六百一十一節 揚州大會戰第三百二十八節 大造軍艦第七百四十一節 美國華人大起義第七百三十一節 大明的財團時代第六十四節 發動總攻第一百四十一節 人民動員起來了第二十節 取信(4)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第四百三十二節 敕建絲廠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六百五十三節 等於愚蠢第四百四十節 修鐵路要快第六百節 大明的措施第四百二十八節 錦綸堂第三百五十九節 危機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七百九十三節 工業巨頭的春天第一百七十八節 投機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三百六十七節 大明的阿拉斯加第六百八十九節 外交準備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六百五十三節 等於愚蠢第二十節 取信(4)第一百四十二節 把人民組織起來第一百七十一節 建議第六百九十九節 海防戰役 2第五十四節 買斷煙土第三百五十三節 信仰崩塌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五百九十一節 東清鐵路第一百二十五節 造謠第五百六十一節 軍事改革 1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七百一十二節 不急著當打手第四百一十一節 大明的鐵甲艦第五百四十七節 登高必跌重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一百九十五節 橫掃千軍第七百零二節 順化戰役 1第五百六十九節 商戰第三百八十六節 搬遷工作第七百三十二節 巨人的落幕第四百二十四節 股份制的遐想第五百四十七節 登高必跌重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六百零八節 大明軍國主義第一百八十五節 機會來了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五百七十八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1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七百四十二節 洪天王借屍還魂第一百九十五節 橫掃千軍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三百一十三節 改革進行時第一百一十二節 商業大轉移第四百二十六節 建設特色商業社會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一百八十一節 倫敦宣言第四百三十三節 官辦企業改革第三百二十六節 美軍顧問第六百二十節 湘軍下江南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九十七節 圍魏救趙第七百四十節 北伐的地緣顧慮第七百六十一節 打斷美國社會的支柱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五百七十四節 美國人在背後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第六百七十三節 移民談判第40節 真假巴夏禮第三百零一節 借洋款第一百零九節 把洋人留在新安第六百零一節 攪屎棍子第一百六十四節 我叫何士文上架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五百八十四節 大不列顛之橋第四十九節 勝利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四百四十六節 送上門的擴張第三百九十三節 最後的罪惡之城第四百三十七節 等香餌的金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县| 湖南省| 衡阳市| 会昌县| 大竹县| 根河市| 恩施市| 潼南县| 科尔| 东光县| 常州市| 会同县| 宁明县| 远安县| 昭平县| 枣阳市| 舒城县| 海城市| 彰武县| 西青区| 荥经县| 安阳县| 宿迁市| 冀州市| 乡城县| 郯城县| 黎川县| 南和县| 江安县| 长宁区| 秦安县| 太湖县| 南木林县| 广昌县| 灵川县| 吉首市| 渝中区| 永康市| 耒阳市| 南溪县| 仁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