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七十八節 投機

不過大多數商人子弟,都還沒有回過味來,他們好奇著新鮮事物,驚歎著跟他們不一樣的世界,但他們跟幾年後的日本使團還不一樣,日本人出國前就已經抱定主意去窺視西方人強盛的秘密了,他們出國前就已經擺正了心態,他們早就震驚這些洋人竟然兩次打敗了亞洲的太陽中國,連中國都敗了,他們心裡早就接受了洋人比日本強大的事實,所以他們去了西方就能立刻投入學習之中,拜訪西方學者的時候,能夠放低姿態請教。

可是這些腦子最靈活的商人子弟中,大多數依然只停留在驚歎洋人技巧的程度,他們對西方的學者和知識暫時還沒有發生興趣,但即便他們中最保守的人,思想上其實也已經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真正不爲所動的人,恐怕只有一個人,使團的副使伍崇曜,他是朱敬倫半逼著來的,之所以是半逼著,因爲另一半,他也想來美國看看,看看他爹伍秉鑑臨死前都向來看看的美國是什麼樣子的。

但是他來了,他卻跟所有人都不一樣,包括使團的正使陳芝廷都能一面鄙夷,一面又不免感嘆的參觀,他卻不能,他在中國得關心生意,到了美國還得關心生意,不但是關心他們家在美國的生意,此時他身上還揹著朱敬倫交給他的一件大生意!

自從上回跟朱敬倫一起,倒賣了一把東印度公司的匯票之後,伍崇曜就對朱敬倫做生意的本領很佩服了。

製造一個匯票市場,然後從中賺取超額利潤,這是伍崇曜這種量入爲出的古典商人難以理解的。

但伍崇曜覺得,那一次他做的很爽,他沒有朱敬倫賺的多,因爲當時他的膽子沒有朱敬倫的大,他只在廣州投入了幾十萬兩,最後收益了三十萬兩。

可是這已經是他這些年來做的最成功的生意了,老實說他不是一個做生意的好材料,因爲伍秉鑑當年,根本就沒把他當作接班人來培養,伍家當作接班人培養的是伍元華,伍崇曜的四哥,伍元華纔是最適合的接班人,從小就跟著伍秉鑑做生意,伍秉鑑手把手將自己的本是都交給了這個兒子,可這個兒子命不好,當地新任的巡撫等官員厭惡商人,一手拿商人的孝敬,一手還要變著法的收拾這些商人,區區一件洋人婦女坐轎子參觀的事情,他就把頭戴三品頂戴的官商伍元華脫了衣服鞭笞,因爲給洋人修建了碼頭更是抓到牢裡毆打,導致伍元華三十三歲就早早死去。

最後伍秉鑑迫不得已纔將才二十三歲的伍崇曜推上了繼承人的位置,當時的伍崇曜的商業知識幾乎爲零,從小是當作書生培養的,連賬本都算不清看不懂,做生意全靠感覺,於是他爹伍秉鑑只能繼續主掌生意,十年後伍崇曜在伍秉鑑死後,才真正掌管了伍家的生意,但是他的天賦確實不行,加上洋行本身的特權取消,可是被官員敲詐的責任卻沒有少,他家的生意甚至一度長期虧損。

伍崇曜知道,在自己手裡伍家的家業幾乎沒有寸進,甚至萎縮了大半,給朝廷的捐輸,給官員的孝敬,以及償付朝廷的戰爭賠款,讓他對伍家的未來感到異常的憂慮。

直到朱敬倫提供的方法,讓他痛痛快快的贏了一個漂亮仗,轉手數十萬兩銀子的利潤,這種感覺就好像他爺爺和他爹當年做生意時候的風度,讓他痛快極了。

這一次,朱敬倫再次找上了他,告訴打算在做一筆類似的買賣,問伍崇曜願不願意做,伍崇曜當然願意做,然後朱敬倫讓他來美國。

朱敬倫這次又借了伍家一百萬兩銀子,希望伍崇曜來幫他操作。

也只有伍崇曜能操作,因爲伍崇曜在美國有人,美國新銳商人約翰福布斯。

福布斯1829年到中國,給茶葉行當學徒,後來他認伍秉鑑爲義父,創立了旗昌洋行,8年後他回國的時候,帶著50萬元墨西哥銀元的鉅額資產!

福布斯就是用這筆錢,開始在美國經營另一項產業——鐵路,此時他已經是一個鐵路大亨了,身價超過百萬美元,是英國巴林兄弟銀行在美國的代理人。

因爲伍秉鑑的關係,福布斯極其熱情的接待了伍崇曜,將伍崇曜介紹給他在紐約的銀行家朋友,告訴他的朋友們,伍崇曜的財富是他的一百倍,而這個大富豪這次來美國,是來投資的,一時間伍崇曜就成了紐約的明星,被一羣抱著各種目的的美國商人想辦法接近,有向他推薦股票的證券商人,有尋求他投資的企業家,還有想跟他合作聯手開拓中美貿易的。

在這裡伍崇曜享受到了一個成功商人應有的尊容,但他又深深的低落,因爲他知道,這些都不是他該享有的,而是他爹給他掙下的,相比他什麼都不是,一無所有。

越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伍崇曜就越是想做出一點成績,他告訴福布斯,馬上就會有一艘英國船在美國南方的里士滿停靠,他需要福布斯幫他在里士滿找一個安全的秘密倉庫,找一個可以信賴的英國身份的商人幫他照看。

福布斯問他船上裝的是什麼,有些懷疑伍崇曜是不是走私什麼違禁品進入美國了,伍崇曜也沒有瞞著他,告訴他是一船價值百萬的醫用品,其中有酒精、紗布,還有鎮痛用的鴉爿酊。

福布斯是混跡紐約的銀行家背景的大商人,馬上就知道伍崇曜在囤積商品,這種事已經有人在幹了,紐約一大幫子人在賭南北方會打起來,但是都沒有伍崇曜這麼大手筆,一下子就拿出一百萬來。

此時的美國人對南北方的關係還比較樂觀,其實大多數人都不認爲會打起來,包括林肯政府都是這種想法,導致戰爭突然爆發,北方被打的措手不及,當時他們手裡只有不到兩萬軍隊,還分佈在全國各地,根本就沒辦法集中起來。

林肯對外的主張,一直都希望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爲此他多次向南方保證,不會強制南方解放奴隸,要不要解放奴隸,他始終堅持選擇權在南方各州,但是他沒想到,南方還是偷襲了北方,發動了戰爭。

政府是這種態度,越是在政府中有關係的大商人,就越不認爲會開戰,福布斯恰好就是這樣一個商人,他參與組建的旗昌洋行是類似東印度公司對於英國那樣的商業巨頭,在美國影響力巨大,在他之後家族繼續在政界擁有巨大的能量,他的一個後裔後來還成了美國副總統。

所以福布斯不太相信戰爭會爆發,即便是戰爭爆發了,也一定會是一場短期戰爭,他認定伍崇曜囤積的那一百萬兩藥品,最終會讓他損失慘重,因爲這批貨註定要很長時間才能脫手,不可能有人短期內消耗掉這麼多藥品的。

作爲伍崇曜的義弟,福布斯還是很誠懇的勸說伍崇曜不要這麼冒險,勸他將貨物運到北方來出手,這樣能虧損的少一些,可是伍崇曜就是堅持這麼做,福布斯也沒有辦法,只能答應幫忙找人,在美國找一個英國背景的商人太容易了,但是這麼一大筆財富,可必須找可靠的人,最後福布斯將這個任務交給了他的一個親戚,同時給這個親戚爭取到了豐厚的傭金,兄弟歸兄弟,生意歸生意,就是跟伍秉鑑,福布斯也得要錢。

福布斯不知道,伍秉鑑爲了籌集這批藥,提前一年就讓怡和洋行幫忙在英國籌措了,這個時代,就是英國,要一下子拿出一百萬兩的藥品,也會給市場造成很大沖擊的,因此這批藥是一點一點,用了整整一年時間才籌集到的。

在伍崇曜從中國出發之前一個月,讓怡和洋行派人將藥品送到美國,趕在伍崇曜來到美國的時機,將這批藥品妥善處理。

就在他們剛剛在里士滿一個偏僻的倉庫中將所有貨物都卸下來不久,南方軍襲擊了北方的薩姆特要塞,戰爭爆發了。

收到戰爭爆發的消息後,伍崇曜才徹底送了一口氣,其實他也沒有多少信心,因爲他對美國更不瞭解,連福布斯都認爲戰爭要麼不會爆發,要麼只是一場小規模戰爭,那麼憑什麼朱敬倫就認定南北方會發生戰爭呢,現在戰爭果然爆發了,朱敬倫猜到了開頭,伍崇曜認定朱敬倫也猜到了結尾,只是這個結尾他是看不到了,因爲他還要去歐洲處理相通的事務。

1861年4月12日凌晨4時30分,聯盟的大炮向薩姆特要塞開火三天後,陳芝廷帶領廣東使團離開美國,趁著戰爭還沒有波及到北方的情況下,乘坐一艘英國商船趕赴英國。

對伍崇曜來說,英國是另一個投機的生意場,對陳芝廷來說,英國纔是使團真正的目的地。

第四百三十一節 牌坊第一百四十七節 美國顧問團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七百節 海防戰役 3第44節 逃亡(一)第三百一十六節 九龍開港第七百四十九節 新生派力量第五百五十五節 絕望之中的燈火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七百九十五節 璀璨的手工藝品第三百九十三節 最後的罪惡之城第六百三十三節 工業革命降臨第七百九十七節 戰列艦時代到來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保皇運動第37節 不得不扯進來第七十四節 想要改變種姓嗎第六百六十三節 唐大買辦第三百零九節 一個標桿第六十節 中間人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一百三十五節 交代後事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一百七十八節 投機第三百六十二節 廣西還是福健第九十七節 圍魏救趙第三十四節 蛇無頭第二十四節 跟班第六百二十八節 終於可以大張旗鼓了楔子第三十三節 擒王(2)第二十節 取信(4)第九十八節 虛張聲勢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八百二十六節 挑撥失敗第六百零一節 攪屎棍子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八百二十節 提前的新農村建設第八百一十七節 士大夫的救民策第五百五十一節 李秀成的上海第六百五十七節 政治和文化遺產第四百三十四節 兵工廠大掌櫃第九十九節 土地和祖宗都不能放棄第八百節 擴大公局法案第六百八十一節 整頓上海經濟第九十八節 虛張聲勢第七百五十七節 德克薩斯大會戰第一百六十三 爲了中國茶的未來第40節 真假巴夏禮第三百五十九節 危機第七十八節 登陸第三十二節 擒王(1)第五百五十六節 不要讓人絕望第四百三十節 認罪第一百三十節 炮轟美艦第六百一十二節 災情第一百一十七節 茶葉危機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一百四十一節 人民動員起來了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七百四十三節 華人爆發的力量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二十九節 想分一杯羹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一百五十四節 夜讀管子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六百二十七節 鐵路狂熱第三百九十一節 中國種族的悲哀第五百九十七節 我是有原則的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三百二十節 發美國人的戰爭財第五百八十節 議割臺灣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一百二十二節 新安交易所第八百零一節 赫德的圖謀第七百六十一節 打斷美國社會的支柱第四十七節 請纓第七百零二節 順化戰役 1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一百零六節 與東印度公司對賭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二次新加坡和談第一百八十一節 倫敦宣言第十四節 行動(2)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四百節 貿易談判 2第九十二節 全軍出擊第六百一十三節 反鐵路運動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八百一十七節 士大夫的救民策第三百五十五節 回廣東第五百四十六節 爭議性的人選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六百九十四節 百團大戰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三百六十三節 常捷軍的末日
第四百三十一節 牌坊第一百四十七節 美國顧問團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七百節 海防戰役 3第44節 逃亡(一)第三百一十六節 九龍開港第七百四十九節 新生派力量第五百五十五節 絕望之中的燈火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七百九十五節 璀璨的手工藝品第三百九十三節 最後的罪惡之城第六百三十三節 工業革命降臨第七百九十七節 戰列艦時代到來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保皇運動第37節 不得不扯進來第七十四節 想要改變種姓嗎第六百六十三節 唐大買辦第三百零九節 一個標桿第六十節 中間人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一百三十五節 交代後事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一百七十八節 投機第三百六十二節 廣西還是福健第九十七節 圍魏救趙第三十四節 蛇無頭第二十四節 跟班第六百二十八節 終於可以大張旗鼓了楔子第三十三節 擒王(2)第二十節 取信(4)第九十八節 虛張聲勢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八百二十六節 挑撥失敗第六百零一節 攪屎棍子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三百九十五節 收回香港之謀第八百二十節 提前的新農村建設第八百一十七節 士大夫的救民策第五百五十一節 李秀成的上海第六百五十七節 政治和文化遺產第四百三十四節 兵工廠大掌櫃第九十九節 土地和祖宗都不能放棄第八百節 擴大公局法案第六百八十一節 整頓上海經濟第九十八節 虛張聲勢第七百五十七節 德克薩斯大會戰第一百六十三 爲了中國茶的未來第40節 真假巴夏禮第三百五十九節 危機第七十八節 登陸第三十二節 擒王(1)第五百五十六節 不要讓人絕望第四百三十節 認罪第一百三十節 炮轟美艦第六百一十二節 災情第一百一十七節 茶葉危機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一百四十一節 人民動員起來了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七百四十三節 華人爆發的力量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二十九節 想分一杯羹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一百五十四節 夜讀管子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六百二十七節 鐵路狂熱第三百九十一節 中國種族的悲哀第五百九十七節 我是有原則的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三百二十節 發美國人的戰爭財第五百八十節 議割臺灣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一百二十二節 新安交易所第八百零一節 赫德的圖謀第七百六十一節 打斷美國社會的支柱第四十七節 請纓第七百零二節 順化戰役 1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一百零六節 與東印度公司對賭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二次新加坡和談第一百八十一節 倫敦宣言第十四節 行動(2)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四百節 貿易談判 2第九十二節 全軍出擊第六百一十三節 反鐵路運動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八百一十七節 士大夫的救民策第三百五十五節 回廣東第五百四十六節 爭議性的人選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六百九十四節 百團大戰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三百六十三節 常捷軍的末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赞皇县| 林西县| 浑源县| 贞丰县| 漠河县| 云林县| 宁乡县| 高平市| 龙游县| 吉水县| 建湖县| 抚州市| 鄄城县| 玛曲县| 郑州市| 盘山县| 汝南县| 兴文县| 从化市| 瑞丽市| 剑河县| 湖南省| 吉林省| 宣化县| 吴堡县| 崇阳县| 若尔盖县| 观塘区| 大兴区| 平山县| 蕉岭县| 赣榆县| 故城县| 田林县| 凉山| 商都县| 洞口县| 奉节县| 同仁县| 南投市|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