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

侯進苦笑了起來。

他當然知道張千山不可能請他當軍師,這麼說只是面子上好看,事實上他現在成了張千山的人質了。

朱敬倫親眼看到自己的部隊在短短兩個小時之內,就打垮了對面山崗上的土勇,並沒有因此意外,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派人給他們傳令,讓他們邁著整齊的步伐,用嚴整的隊列進入城門。

城牆上則站著朱敬倫請來的穆克德訥等一幫八旗高官,請他們還費了不少事情,因爲這些八旗軍官們,一個個將旗丁聚集在滿營,他們此時在擔心朱敬倫會不會打他們,最後朱敬倫連威脅帶哄騙的,才拉來了十幾個軍官,穆克德訥也來了,他是最不想來,但卻最不能不來的。

看到朱敬倫的部隊,氣勢高昂,軍官喊著口令,士兵踏著正步,從正東門魚貫而入,穆克德訥吞了一口口水,他知道朱敬倫在向他耀武揚威,在警告他不要輕舉妄動。

“將軍大人,我的兵如何?”

朱敬倫問道。

穆克德訥道:“甚是雄壯!”

震懾了一番八旗軍官之後,朱敬倫立刻接見了主要將領,就自己看到的情況,一一表揚了戰鬥用武的軍官,並且給予獎勵,獎的錢不多,但這是一種榮譽,朱敬倫還承諾給他們製作金牌,上面刻上他們在某某一戰中身先士卒,立下某某功勳等字樣。

對士兵,則是殺豬宰羊,大肆慶祝,但酒是不能沾的。

做完這些,第二天開始休整,仗雖然贏得輕鬆,還是有幾十個人死亡,上百人受傷,真不知道英法聯軍以死十幾個人殲滅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是怎麼做到的。

這點傷亡影響不了軍隊的戰鬥力,但朱敬倫依然沒有發動再一次攻擊的能力,張千山帶領的那兩萬久經沙場,還自我摸索著裝備了大量步槍的廣府團勇不是那麼好對付的,在西關駐防的八旗兵和土勇,也不是能一次進攻就打垮啊。

所以朱敬倫不打算一次決戰就消滅所有敵人,他請來了幾個軍官。

炮兵統領陳曲直,新安沙井陳家子弟,祖傳木匠家庭出身,做的一手好木匠活,後來第一個數量掌握了火炮操作技術,同時也識字,跟瑞典軍官學習數學、幾何知識也頗有進步。

“曲直啊,你們炮兵這次打的不錯。”

朱敬倫昨天給陳曲直授了賞,並且承諾今後還會給金牌一塊。

“謝大人誇獎。”

陳曲直畢竟是年輕人,很喜歡聽人誇獎,尤其這人還是他的上司,還是他打算效忠,並且爲他打天下的人,儘管朱敬倫並沒有按照方山等人的建議登基稱帝,但不妨礙這些人已經將朱敬倫當成了皇帝。

“我交給你一個任務,相信你一定能完成好的。”

“大人,請下令吧,屬下定當竭盡所能,哪怕鞠躬盡瘁——”

“不許說死。”

朱敬倫打斷他。

“讓你回新安一趟。我給你手令,你去召集各鄉鄉勇,越快越好,越多越好。”

城裡只有一萬多人,怎麼都不保險,所以朱敬倫打算調新安鄉勇入城,新安縣爲了對抗洋人,所有的鄉村都編練鄉勇,人數總共加起來超過了十萬,雖然沒什麼好武器,只有一些大刀長矛甚至竹槍,但拿來守城還是能起一點作用,至少能唬唬人。

因爲跟陳芝廷的關係,陳家一向都是新安最支持朱敬倫的宗族,所以派陳曲直這個炮兵統領回去,應該能讓陳家配合,陳家配合了,就能給其他家族起到帶頭作用,至於最後能招來多少,那就看自己在新安宗族和鄉紳心中的地位了。

給陳曲直下了命令之後,又喊來了黑狗,本來不應該讓黑狗這時候離開的,但是方山沒回來,昨天天黑前送來了一封信,說他留在張千山營中做軍師了,朱敬倫也能猜得到是什麼情況,知道方山被扣押了。

“黑狗,你給我帶三千客家團勇立刻回鶴山去,組織李亞男他們立刻向山下土勇發起進攻,一旦破壞掉土勇的封鎖,我希望你把李亞男他們手下那批客勇都給我帶到廣州城來。”

當初讓方山跟黑狗一起去五坑地區招募客家鄉勇,其中在五坑招募了三千人,也就是現在城中這三千人,還從鶴山招募了七千,總共一萬人,那七千人也在五坑一起訓練,在朱敬倫調五坑兵來廣州前,讓他們回到了鶴山。

但是方山一直都以士兵還沒訓練好爲由,壓制客勇向土勇發起攻擊,現在機會來了,打量的土勇被耆齡招募到了廣州來,鶴山黃茅壁一帶的封鎖肯定變得薄弱,是李亞男他們突圍的最好時機。

一旦他們突圍了,朱敬倫希望能把他們手裡持有火槍的七千客勇調到廣州來幫自己,這些人一直都是鶴山的團局在指揮,黑狗他們只是幫忙訓練,至於能不能把他們調過來,朱敬倫也沒有把握。

“這樣你拿我的信先去一趟新安,找李道昌讓他帶三千人去黃茅壁地區,幫李亞男他們保護村莊。”

朱敬倫擔心李亞男這些客家鄉紳不願意趟渾水,但他確實太需要軍隊,尤其是有戰鬥力的部隊了,讓他們新安的客家同宗去幫他們守護家園,相信他們就沒多少後顧之憂了,可以放心大膽的排除幾千個火槍兵來支援朱敬倫。

黑狗現在完全把自己當成了一條狗,一條朱敬倫讓他咬誰他咬誰的狗,讓他怎麼咬他就怎麼咬的狗,他知道他沒什麼智慧,永遠不能像方山那樣給朱敬倫出主意或者想辦法,他只是一個江湖老大,一個疍民中的幫會龍頭,過去在廣州城就是狗一樣的人物,替大人物們辦髒事是他常乾的,但現在給朱敬倫辦事,能將他辦成大人物,他爲什麼不幹,有什麼道理不幹好。

收到朱敬倫的命令之後,他就立刻動身,帶著三千客勇以及朱敬倫派來的三百個炮兵,秘密潛出廣州城,爲了不讓城外的八旗兵發現他們的行蹤,還故意找了一個晚上,坐船從海上繞道新會,從新會、鶴山邊界地帶進入山區,沿著客家人開闢出來的山地小道,一路到了黃茅壁。

唯一麻煩的是,人可以進山,炮卻只能留在新會了。

黑狗帶去的消息,讓客家鄉紳李亞男等人欣喜若狂,他們早就想打出去了,但是之前方山一直攔著,警告他們,一旦失敗他們可就死無葬身之地了,李亞男等人是鄉紳,現在的鶴山客家練勇都在他們掌握中,鄉紳不是土匪他們是有自制能力的,不喜歡玩命,所以一直以來都在隱忍,他們終於等來這個好機會,土人團勇將半數兵力派去了廣州城,他們還有什麼理由不趁機將土人趕走呢。

於是異常總反擊開始了。

新安這裡反倒是遇到了一些麻煩,陳曲直雖然現在已經貴爲朱敬倫手下炮兵統領,管理所有的炮兵,在軍隊中的地位跟黑狗以及侯進平行,但是他在地方上的影響力太弱,第一是因爲年紀輕,第二則是因爲他家不過是一個旁支子弟,他爹只是一個木匠,如果他爹是一個舉人,而他是陳氏的嫡親子弟的話,那情況就又不一樣了。

所以他好說歹說,陳家的鄉紳都不同意把陳家捲入朱敬倫的叛亂之中,那些老傢伙們看的透徹,讓陳家子弟跟朱敬倫去打兩廣總督,怎麼能有這麼瘋狂的想法呢。可是陳曲直卻始終以爲,是他們這些當兵的逼著朱敬倫帶他們造反的,心中自有一份愧疚。

家族上層說不通,那就直接找那些小一點的鄉紳,陳家四散各地,這樣的村莊領袖多的是,他們手裡沒有多少人,往往十來個人,但集中起來也是一股力量,這些人比較好說服,因爲很多這樣的小地主的兒子都在朱敬倫軍中當軍官,目的不一而足,有的僅僅是貪圖一份軍餉,有的是想給讀書讀的不好的庶子找一個前程。

人就這樣艱難的慢慢聚集,跟朱敬倫說的要多,要快完全不符合,這讓陳曲直心裡異常的焦灼。

黑狗這邊的進展就相當順利了,因爲客家人沒有選擇的餘地,他們本就一無所有了,就不怕失去了。如果不跟朱敬倫綁在一起,他們的土地就收不回來,他們就無法養活衆多的人丁,在要麼像恩平那樣,完全被土人奪走土地,還是跟著朱敬倫放手一搏兩種選擇中,他們痛苦又痛快的選擇了後者。

以七千火器軍隊爲核心的三萬客家練勇,帶著被人奪取土地的怒火,準備下山搶回自己的土地。

他們的麻煩不小,最大的麻煩是,如何將朱敬倫帶來的大炮用上。

土人封鎖各個山口,用的辦法反而是客家人的,那就是修建一座座山寨以及碉堡,這些工事如果純粹用人來攻打的話,多少人命都不夠填的,所以朱敬倫給他們派來了炮兵,可這些大炮根本就運不進山。

方法總比問題多,這世界上最難不住的就是人。

經過一番試驗,一千最強壯的客家山民秘密下山,用最快的時間,在土人勢力察覺之前,要將這些大炮炕上山。

第六百八十節 能戰方能談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四節 如何處置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七節 應募第七百九十一節 明俄滿蒙協定第五十五節 圍三闕一第一百一十七節 茶葉危機第六百零三節 生命之路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四節 如何處置第三百四十四節 定國號和出兵第一百九十節 朱敬倫出山第八百零一節 赫德的圖謀第三百六十九節 全球解讀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保皇運動上架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一百六十六節 正反割地呢,沒空!第一百五十七節 立約毀約第二百九十七節 控制廣東 2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三百五十五節 回廣東第六百九十六節 明法戰爭爆發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第七百五十六節 悄然興起的教派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三百四十九節 洪秀全死了第五百五十九節 普法戰爭紅利第七百零四節 順化戰役 3第五百九十一節 東清鐵路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七百四十九節 新生派力量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八百節 擴大公局法案第七百九十七節 戰列艦時代到來第五百八十五節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五節 離開第七百四十五節 已無退路之人與已無退路之局第五百八十五節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三十節 願與你結拜第三百七十二節 美國要調停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七百六十六節 煎熬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一百三十八節 奪情第四百四十六節 送上門的擴張第三百九十六節 輿論戰起效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六百六十一節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六百八十一節 整頓上海經濟第一百四十三節 初識諾貝爾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六節 還得進城第一百一十二節 商業大轉移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六百二十二節 柏貴懷舊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五百五十九節 普法戰爭紅利第二十九節 想分一杯羹第八十八節 新安失陷第三百三十四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2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六百五十八節 東亞霸權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六百八十一節 整頓上海經濟第三百七十七節 定國旗第三百四十六節 告捷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十六節 行動(4)第三百零八節 外交獨立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2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三百三十節 發行債券第一百七十一節 建議第二百零五節 八旗打八旗第三百二十六節 美軍顧問第六百六十九節 度過蠶瘟危機第一百零七節 經濟大收穫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四百四十九節 各方聯動第四十九節 勝利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七百五十三節 佩科斯戰役第一百二十四節 招募炮兵第一百八十一節 倫敦宣言第五百四十七節 登高必跌重第四百一十四節 航程第五百六十一節 軍事改革 1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五百四十六節 爭議性的人選第一百三十八節 奪情第八百一十一節 國際局勢複雜化
第六百八十節 能戰方能談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四節 如何處置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七節 應募第七百九十一節 明俄滿蒙協定第五十五節 圍三闕一第一百一十七節 茶葉危機第六百零三節 生命之路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四節 如何處置第三百四十四節 定國號和出兵第一百九十節 朱敬倫出山第八百零一節 赫德的圖謀第三百六十九節 全球解讀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保皇運動上架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一百六十六節 正反割地呢,沒空!第一百五十七節 立約毀約第二百九十七節 控制廣東 2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三百五十五節 回廣東第六百九十六節 明法戰爭爆發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第七百五十六節 悄然興起的教派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三百四十九節 洪秀全死了第五百五十九節 普法戰爭紅利第七百零四節 順化戰役 3第五百九十一節 東清鐵路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七百四十九節 新生派力量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八百節 擴大公局法案第七百九十七節 戰列艦時代到來第五百八十五節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五節 離開第七百四十五節 已無退路之人與已無退路之局第五百八十五節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三十節 願與你結拜第三百七十二節 美國要調停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七百六十六節 煎熬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一百三十八節 奪情第四百四十六節 送上門的擴張第三百九十六節 輿論戰起效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六百六十一節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六百八十一節 整頓上海經濟第一百四十三節 初識諾貝爾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六節 還得進城第一百一十二節 商業大轉移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六百二十二節 柏貴懷舊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五百五十九節 普法戰爭紅利第二十九節 想分一杯羹第八十八節 新安失陷第三百三十四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2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六百五十八節 東亞霸權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六百八十一節 整頓上海經濟第三百七十七節 定國旗第三百四十六節 告捷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十六節 行動(4)第三百零八節 外交獨立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2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三百三十節 發行債券第一百七十一節 建議第二百零五節 八旗打八旗第三百二十六節 美軍顧問第六百六十九節 度過蠶瘟危機第一百零七節 經濟大收穫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四百四十九節 各方聯動第四十九節 勝利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七百五十三節 佩科斯戰役第一百二十四節 招募炮兵第一百八十一節 倫敦宣言第五百四十七節 登高必跌重第四百一十四節 航程第五百六十一節 軍事改革 1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五百四十六節 爭議性的人選第一百三十八節 奪情第八百一十一節 國際局勢複雜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伽师县| 彝良县| 扬州市| 尉犁县| 山丹县| 黔南| 六盘水市| 金川县| 卢龙县| 怀远县| 将乐县| 浠水县| 泸定县| 筠连县| 武夷山市| 乌兰察布市| 定陶县| 东源县| 青川县| 奉节县| 庐江县| 乌拉特后旗| 鄄城县| 阿图什市| 甘德县| 阳信县| 辛集市| 阿勒泰市| 旬邑县| 彭山县| 和静县| 玉环县| 兴业县| 彭水| 泰州市| 乡城县| 繁峙县| 区。| 洞头县| 双峰县| 蛟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