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

大明政府確實出面了,跟越南政府進行了交涉,表達了大明對此的關切態度,但是越南官府表示他們的老百姓非常反對法國人在越南修鐵路,大明政府對此也表示了理解,這件事就不了了之,大明並不打算真的幫助法國獲得這條鐵路的修築權,朱敬倫還等著看法國人一步一步壓迫越南呢,他們不壓迫越南,越南怎麼能倒向大明?

至於大明自己,則對修鐵路投入了極高的熱情。

大明的廣九鐵路,已經成功的運行了兩年,從1869年6月份,進行試運營開始,到現在正正過去了24個月。

修鐵路僱傭的是英國人,運營則僱傭的是瑞典人,除了覺得瑞典人更容易控制之外,還因爲派到鐵路上的很多火車司機,都是從兵工廠中的學校畢業,然後在兵工廠中學徒,而他們的老師則是瑞典人,這些人掌握了瑞典語。

他們將成爲第一批火車操作人員,但讓他們永遠操作火車,實在是浪費人才,他們將作爲種子,之後他們將培養新的學徒,慢慢擴散開來。

經過兩年的學習,這些人已經掌握了火車操作,調度等一整套知識,現在他們將自行操作,但瑞典人還將當一年顧問。

相比鐵路運營需要三年時間才能獨立自主,大明的工程師掌握修建鐵路的技能,似乎就進步太多了。

修建鐵路的過程中,他們也是一步一步跟著英國工程師學過來的,甚至到後期,他們直接就照著英國人的圖紙,自行建設,當時也是被逼的,因爲很多老百姓不允許洋人踏入他們家的祖墳。

可是他們負責指導修建的鐵路橋質量優良,完全符合圖紙要求,這說明他們已經掌握了施工的要領。

或許這就是天賦,大字不識一個的中國勞工,到了美國就能成爲最好的鐵路工人,而受過系統教育的大明技術人員,也很快就能掌握修建鐵路的技能,歷史上,晚清民國中國唯一能夠自主的項目,也是鐵路建設,恐怕在建築行業,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天賦。

這兩年這些技術工人也沒有閒著,他們跟英國工程師緊密對接,接受了全套的建築圖紙,並且分析研究整理這些圖紙,下一步他們將自主設計修建大明之後的鐵路。

第二條鐵路,將是廣州到九江的鐵路,從廣州出發,經過韶關、贛州、南昌到九江等戰略要地,顯然這條鐵路將不止擔負經濟任務,軍事用途將佔很大比例。而這正是這條鐵路第一個修建的法律依據。

因爲之前朱敬倫讓刑部廣泛徵求各個法律專家的意見,甚至參考了大量西方國家法律,最後制定出來的徵地法規定,在對國傢俱有重大利益的地方,政府有權徵用包括土地在內的私人資產。

很顯然大明需要運兵到江西,防備湘軍的威脅,這是一條足夠充足的理由,因此大明政府馬上宣佈要在沿途爭地,就具有了法律效應。至於說這個法律沒有得到全民的認可,那就不對了,中國從來沒有出現過議會之類的東西,中國的法律被稱作王法,是皇帝制定出來的,不是議會之類的機構代表民衆通過的。所以朱敬倫簽過字,那就是算是法律了。

至於將來會不會出現議會之類的東西,朱敬倫不打算干涉,如果老百姓自發建立,或者在西方的影響下,他們強烈要求有這麼一個機構,朱敬倫也不打算反對。對朱敬倫來說,給民衆權力,這本身就是一種趨勢,平權運動遲早是要發生的,只不過不應該由政府推動,否則就成了政府賜予人民權力,而不是人民爭取權力了。這個主動和被動是很重要的,往往只有自己爭取到的,尤其是付出很重代價爭取到的權力,人才懂得珍惜。

歷史上,蘇聯解體,俄羅斯通過休克療法,將所有的國有資產通過證券形式,發放給了每個公民,可是一回頭,大批俄羅斯百姓就將這些股票和證券,一瓶酒就換給了寡頭們。這種白來的東西,他們完全不懂得珍惜。

中國老百姓的權力,有史以來都是別人賜予的,皇帝打江山的時候,大多數老百姓是以旁觀者的身份被動接受的,改朝換代之後,享受權力的當然也只能是那些付出犧牲的人,或者他們的後代。而當這些權貴,開始侵犯老百姓權力的時候,他們也不太樂意拼命保護,因爲他們的權力得來的時候就沒多少付出,失去的時候,也就不懂得保護。

甚至朱敬倫還認爲,在變革時期,這種議會完全就是搗亂的。所以趁著能不受牽制,他能隨心所欲的時候,加快推動改革纔是正事,他沒興趣,也沒樂趣去玩什麼民主建設。

強行徵地,肯定會有矛盾,官府派下去量地的隊伍,在許多地方遭受了圍攻,不得不派警察保護才能繼續工作下去。

不過政府其實已經很考慮沿線百姓的利益了,做出了以當地四倍地價的價格,徵購這些土地的決定。但還是有人不滿,而且不是因爲錢,還是墳地和祠堂、廟宇等敏感問題。

以上次的方法解決,遷墳的,以皇帝名義給他們寫祭文,告慰他們的祖宗。精神上的問題用精神上來彌補。

通過這種方式,基本上還算順利的解決了徵地問題,在廣東境內遇到的麻煩還多一些,在江西境內麻煩就少了很多。這跟這幾年江西不斷的在太平軍和湘軍之間來回拉鋸,一半人口損失,地方上出現了很多無人的荒地有關。跟不斷遭受苦難,早就習慣了逆來順受的人性也有關,畢竟無論是湘軍還是太平軍,都沒有耐心跟百姓商量,他們要的東西就得給,不給就得吃刀子。另一個原因則是,大明政府宣佈免除江西三年賦稅,暫時贏得了鄉下地主們的歡心,這些人不反對,普通下層人民一般也不會反對。

用了一年時間,完成了測繪、設計和徵地的問題,今年7月馬上就進入了施工階段。

跟鐵路運營一樣,雖然是自己施工,但是也請了洋人做顧問,他們會幫忙審覈一下大明工程師的設計方案是否合理,大明工程師的施工方案是否正確,但具體的問題他們不過問,也沒有權力指手畫腳。

這條鐵路將比廣九鐵路要難修建的多,不提沿途山地更多,光是長度,就遠超廣九線,直線距離就有九百公里,加上路上的繞道避開峽谷和高山的話,長度超過了一千公里。

因爲是第一次自主修建鐵路,而且修建的是如此規模長度的鐵路,所以政府給的工期比較寬泛,給定工期三年,允許延長到五年。

再長的話,政府就不能接受了,因爲政府要修建的可不止這一條鐵路。同時規劃的路線就有三條,廣州到九江,廣州到桂林,廣州到杭州,這三條路都是以軍事名義修建的。

到九江不用說了,保衛新佔江西國土理由足夠。到廣西桂林,此時的桂林是廣西省會,但更重要的是,這裡是靠近湖南最近的一個重鎮,防備湘軍的名義也足夠。從廣州到杭州的鐵路,則是打著保衛福健的名義,雖然沒有明說,但是誰都知道,太平天國也不是那麼可靠的。最關鍵的是,一旦大明決定北伐,不是打清廷,就是打天平天國,二選一。因此都有軍事價值。

同樣,這三條鐵路,也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廣州到九江的鐵路,縱觀江西全省,將最南邊的贛州直接跟最北邊的港口九江聯繫起來,不但跟贛江一起,成爲江西的交通大動脈,而且還能讓江西的物資直接抵達廣州口岸,是出口也好,進入廣東市場也好,都是對江西經濟最有力的支持。

到廣西的鐵路,雖然經濟意義無法覆蓋全省,但是在桂林附近,有一條秦始皇時代修建的靈渠,將流經桂林的灕江和湖南的湘江溝通,湘江水系貫通整個湖南,從這點上來說,也等於將湖南的經濟跟廣州口岸連通了。

論經濟意義,最大的,還是要數廣州到杭州的鐵路。這條路將從廣州出發,連通惠州,然後沿著廣東和福健的沿海平原前行,連接海陸豐地區,潮汕地區,福健的漳州、廈門,泉州、莆田,福州、福寧,然後進入浙江,跟溫州連接上,之後經過臺州、寧波,最後連接到杭州。

這條鐵路途徑的韓江流域潮汕地區,九龍江流域的漳州、廈門地區,晉江流域的泉州,閩江流域的福州,以及東西溪流經的福寧,無不是從武夷山發源的可通航大河,歷史上就是茶葉出口的口岸,僅此就足以維持這條鐵路的運營。

更不用說連通到寧波杭州之後,太平天國已經許可大明修建一條從寧波通往天京的鐵路,佔領上海之後,他們也允許將鐵路從杭州延伸到上海,可以說修建這條沿海鐵路,等於直接將上海和廣州兩大口岸聯繫在一起,這對於經濟的促進意義,跟美國修建橫貫全國的太平洋鐵路是一樣的。

修鐵路能推動經濟發展,這是肯定的,但是效果一般不可能那麼快,只能說是巧合了,從修建廣州九江鐵路開始,大明的經濟突然迎來了一個高速增長期,不但是茶葉,連絲綢的出口額都突然暴漲起來。

一場持續三年的大繁榮到來了。

第六百三十二節 肥皂是新產業第六百九十四節 百團大戰第一百八十九節 鬧餉還是造反第七百三十節 商業內戰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七十八節 登陸第三百節 歸程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四百零八節 宰相找事第九十二節 全軍出擊第三百八十一節 北伐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五百六十一節 軍事改革 1第十五節 行動(3)第五百九十二節 重工業的春天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六百二十四節 雲南他們守不住第四百零六節 進錯洞房 2第三百七十四節 歸國第五百五十五節 絕望之中的燈火第三百五十七節 人頭滾滾第一百二十五節 造謠第六百九十四節 百團大戰第六百八十四節 赫德的活動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一百二十四節 招募炮兵第五百六十一節 軍事改革 1第三百六十八節 林肯遇刺第七百五十三節 佩科斯戰役第六百五十一節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第三百一十六節 九龍開港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一百九十八節 又送女人第七百二十節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三百五十一節 給天王施洗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六百七十節 私有墾殖地第三百一十六節 九龍開港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癥第七百零八節 順化會戰 3第七百六十一節 打斷美國社會的支柱第三百九十四節 壓力重重的宰相第七百四十四節 得意時要知進退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四百零五節 進錯洞房 1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五百五十六節 不要讓人絕望第六百八十節 能戰方能談第六百五十一節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請假幾天第六百七十四節 凜冬將至第二百零二節 超人第八百零七節 中德同盟談判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二百九十五節 控制財政第十四節 行動(2)第九十八節 虛張聲勢第七百五十六節 悄然興起的教派第一戰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七百六十五節 皇命第三百三十九節 肇慶會戰 3第五百五十七節 柔情宰相俾斯麥第四百零八節 宰相找事第六百二十二節 柏貴懷舊第六百七十節 私有墾殖地第三百七十四節 歸國第五百五十節 痞子李鴻章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第五百五十九節 普法戰爭紅利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八百二十一節 加利福尼亞危機第八百零六節 德國人的訛詐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第一百六十一節 派遣使團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1第六百一十五節 大移民潮第一百四十五節 名揚三縣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六百零二節 蜜月期結束了第七十六節 英軍襲來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六百四十四節 把麻煩交給大明第三百七十六節 整肅軍紀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回失去的就是正義第四百節 貿易談判 2第七百一十二節 不急著當打手第六十九節 對你很失望第六百零一節 攪屎棍子第七百二十節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二十五節 大紅包第一百五十五節 水口公約第四百二十八節 錦綸堂第一百五十四節 夜讀管子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一百九十七節 他們還在觀望
第六百三十二節 肥皂是新產業第六百九十四節 百團大戰第一百八十九節 鬧餉還是造反第七百三十節 商業內戰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七十八節 登陸第三百節 歸程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四百零八節 宰相找事第九十二節 全軍出擊第三百八十一節 北伐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五百六十一節 軍事改革 1第十五節 行動(3)第五百九十二節 重工業的春天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六百二十四節 雲南他們守不住第四百零六節 進錯洞房 2第三百七十四節 歸國第五百五十五節 絕望之中的燈火第三百五十七節 人頭滾滾第一百二十五節 造謠第六百九十四節 百團大戰第六百八十四節 赫德的活動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一百二十四節 招募炮兵第五百六十一節 軍事改革 1第三百六十八節 林肯遇刺第七百五十三節 佩科斯戰役第六百五十一節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第三百一十六節 九龍開港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一百九十八節 又送女人第七百二十節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三百五十一節 給天王施洗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六百七十節 私有墾殖地第三百一十六節 九龍開港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癥第七百零八節 順化會戰 3第七百六十一節 打斷美國社會的支柱第三百九十四節 壓力重重的宰相第七百四十四節 得意時要知進退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四百零五節 進錯洞房 1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五百五十六節 不要讓人絕望第六百八十節 能戰方能談第六百五十一節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請假幾天第六百七十四節 凜冬將至第二百零二節 超人第八百零七節 中德同盟談判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二百九十五節 控制財政第十四節 行動(2)第九十八節 虛張聲勢第七百五十六節 悄然興起的教派第一戰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八十九節 先到沙井第七百六十五節 皇命第三百三十九節 肇慶會戰 3第五百五十七節 柔情宰相俾斯麥第四百零八節 宰相找事第六百二十二節 柏貴懷舊第六百七十節 私有墾殖地第三百七十四節 歸國第五百五十節 痞子李鴻章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第五百五十九節 普法戰爭紅利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八百二十一節 加利福尼亞危機第八百零六節 德國人的訛詐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第一百六十一節 派遣使團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1第六百一十五節 大移民潮第一百四十五節 名揚三縣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六百零二節 蜜月期結束了第七十六節 英軍襲來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六百四十四節 把麻煩交給大明第三百七十六節 整肅軍紀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回失去的就是正義第四百節 貿易談判 2第七百一十二節 不急著當打手第六十九節 對你很失望第六百零一節 攪屎棍子第七百二十節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二十五節 大紅包第一百五十五節 水口公約第四百二十八節 錦綸堂第一百五十四節 夜讀管子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一百九十七節 他們還在觀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洋县| 额敏县| 绥江县| 泰来县| 安徽省| 类乌齐县| 出国| 永新县| 盐津县| 天镇县| 三门县| 馆陶县| 历史| 东城区| 定兴县| 东乡族自治县| 浦城县| 和政县| 都江堰市| 阳江市| 象山县| 台中县| 平陆县| 寿阳县| 沂南县| 怀来县| 泽普县| 沈丘县| 稷山县| 东阳市| 西和县| 平阳县| 黎平县| 长丰县| 石河子市| 太白县| 二手房| 连城县| 明溪县| 甘南县| 罗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