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二十四節 雲南他們守不住

有的商人儘管跟王爺非親非故,只是普通來經商,然後認識了王爺,得到玩個照顧在太平天國經商發財的商人,他們真心實意的幫忙,不但保下了這些王爺的錢和命,還答應幫這些王爺去大明,回他們的老家享受後半輩子。也有的商人,明明跟王爺是親戚,到最後把這些落魄王爺最後一點錢都榨了出來。

總之,正是有了這些從中調停的,無孔不入的奸商,讓明軍輕鬆的佔領了浙江和皖南,中間只在義烏等少數幾個縣爆發了戰鬥,也輕鬆被明軍取勝,在大多數地方,都是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的,甚至相當多的地方,明軍還沒去,那邊就派人來商談投降事宜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實力,這些經營地方的王爺,一個個手握實權,理論上他們都是手裡有兵的,但他們的兵跟李秀成的大軍可不能比,太平天國不會供應他們軍餉,全都要靠這些王爺自籌,所以大多數軍隊不但裝備不行,而且幾乎就不發軍餉,士兵還得幫王爺們幹雜物,說白了,這些所謂的地方守軍,其實都只是王爺家的雜役罷了,根本就沒有戰鬥力。

這些王爺幸虧沒打,有些選擇對抗的王爺,還沒等到明軍動手,都有被士兵割了腦袋,然後獻給明軍的。

明明是王爺和商人們都不想打仗,然後以投降換取保住財產等權力的一場噁心交易,陳芝廷愣是能說成是民心所向,傳檄而定,這麼多年的官他也沒白當,厚黑兩門基本技能,他是掌握了。

柏貴不知道這些因由,他只是聽大明不但佔領了寧國府和廣德州兩個皖南州府,還要向蕪湖和池州府兩地進發,大有一種要把整個江南都搶在手裡的架勢,讓他深深憂慮,他的使命可是跟明軍談分割江南的,朝廷給的權限是,最多讓大明把浙江拿去,安徽和江蘇那是一定要拿在朝廷手裡的。

柏貴沉默了片刻,調整了口氣:“貴國明知我大清湘勇已經攻佔蕪湖、池州二地,卻還要往該地進兵,似乎不是和談的誠意啊。”

陳芝廷笑道:“蕪湖、池州二城瀕臨長江,確實已被貴國攻佔。但各個縣城和鄉下,卻還是有大批太平軍的,今日你我兩國討伐太平天國,這些鄉下的太平軍自然也是要肅清的。也算是給逼近天京的鄉勇解除了後顧之憂!”

柏貴沉著臉道:“剿滅長毛匪逆之後,江南版圖如何劃分?”

陳芝廷道:“當然是攻城略地,各憑本事了!”

柏貴哼道:“貴國胃口太大了,也不怕消化不了。”

陳芝廷道:“敝國地少人衆,何愁地多啊。”

柏貴嘆了口氣,耐心建議道:“貴國得浙江,我國得皖南、蘇南,平分亂匪之地,也不傷了和氣,陳大人以爲如何?”

陳芝廷道:“不可不可,還是各憑本事,太平逆匪倡亂,貴我兩國順天應命,誰攻下的城池和土地,那就是天賜的,天予不取必受其疚!”

隨著明軍輕鬆拿下浙江,還大大的搶佔了蘇南的土地,這時候還想平分,那不是要把吃進去的東西吐出來嗎?如果是別的什麼,陳芝廷還不甚在乎,但這是土地,豈能拱手讓人。

但柏貴認爲:“我國大軍與匪逆精兵苦戰,貴國卻在一旁巧取豪奪,難道貴國就不覺得不義嗎?”

陳芝廷擺擺手:“太平匪逆不過是球后的螞蚱,若是貴國不願出力,讓開大道即是,且看我大明王師的手段就是。”

你們不想在前面打,便宜了在後面摘果子的明軍,那就讓開讓明軍上,陳芝廷說的還是很霸道的。

他霸道了,柏貴就退縮了,柏貴是一個政客,他習慣妥協,善於妥協,哪怕是洋人呢,他都能合作。

嘆口氣道:“江南之地於敝國有莫大幹系,貴國當真不肯讓?”

如果明軍真的一步不讓的話,清廷這場仗就沒必要打了,還不如現在就讓湘軍撤軍,讓明軍跟太平天國爭搶去。

陳芝廷嘆了口氣:“倒也不是沒有辦法。”

既然有辦法,那就是出價的問題了,柏貴道:“請講。”

“雲南!”

陳芝廷沒有半分猶豫,顯然這個答案他已經早就準備好了,陳芝廷不可能讓清軍看不到任何希望而放棄跟太平軍決戰,到時候就得是明軍跟太平軍大戰,然後還要防備旁邊一個虎視眈眈的湘軍集團,態勢對大明不利,所以江南之地必須平分,才能讓清軍合作,可大明絕不會白白讓出土地,那麼清軍就得拿土地來換。

而朱敬倫的意見是,向滿清討要雲南。

柏貴皺起眉頭,對方好狠的一口,一下子就要拿走大清一個省,而他們卻只需要讓出佔領的半個省,完全沒費什麼勁奪取的大清故地。

但如果必須交換的話,柏貴認爲,用雲南換取江南半壁是劃算的,無論是安徽還是江蘇,都比雲南重要的多,太平亂匪鬧起之前,雲南只有七百多萬人,而江蘇有四千多萬人,安徽也有三千多萬人,雲南又是邊遠之地,蘇皖卻是江南殷富重地。即便經過了太平天國肆虐,人口下降七成,這裡也有兩千多萬人。江南人口三分,此地佔其二。

不過大明提出的這個意外的條件,他沒有權力一口答應下來,而且能不割地就不割地,這些年大清割地都割怕了。

“雲南不過偏遠之地,可有其他法子,如果可以的話,我大清願意出贖城費,將貴國佔有的寧國、徽州等府贖回,全當友邦幫敝國收復國土的酬勞了。”

當年宋朝打不過遼國,收不回燕雲十六州,女真人崛起,滅掉遼國,將大半燕雲十六州交還盟友宋國,宋國領兵的童貫就給了女真人一大筆金銀財寶。

陳芝廷搖搖頭:“只能以地換地,老大人實話說吧,這是陛下交代的,說是不能讓老大人爲難,換了另一個人,陛下萬萬不會拿江南之地換雲南之地的,老大人你可不要辜負陛下的這番苦心啊。”

陳芝廷說的詞真意切,放佛真的是這樣,其實陳芝廷一開始也不理解,他問過朱敬倫的用意,朱敬倫告訴他,雲南現在已經成了一個是非之地,英國、法國都要把鐵路修到這裡,這裡已經成了一個十字路口,兩國都非常想滲透進四川,雲南將是必經之地,日後哪裡將永無寧日,靠滿清守這裡,他們是守不住的。

第四百一十八節 給日本人貸款第九節 翻譯官第三百一十九節 新顧問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五百八十二節 啓蒙第一百六十四節 我叫何士文第四百四十二節 另一條鐵路的命運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十三節 行動(1)第六百七十七節 經商別學胡雪巖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癥第七百九十八節 東亞大陸協定第七百四十七節 憤怒的美國第七百六十一節 打斷美國社會的支柱第四百零一節 遺留問題第三百九十二節 藏污納垢之所第七百六十節 飲馬墨西哥灣第七十四節 想要改變種姓嗎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六百二十八節 終於可以大張旗鼓了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三十一節 攻城第37節 不得不扯進來第一戰第六十一節 十萬百姓十萬兵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六百五十四節 動真格的第六百二十四節 雲南他們守不住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十九節 取信(3)第七百三十七節 戰前的外交準備 1第四百五十節 李鴻章的準備第七百八十三節 日本獅子大開口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七百四十四節 得意時要知進退第五百五十二節 太平軍北伐第七百五十七節 挺進聖安東尼奧第一百二十三節 瑞典顧問團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三百七十四節 歸國第八百一十九節 用的只是這個身份第七百節 海防戰役 3第六十二節 炮聲就是信號第七百三十九節 此時打成本最低第八百零六節 德國人的訛詐第六百八十四節 赫德的活動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七百七十五節 休斯敦大會戰 5第六百八十五節 大明政變第六百零六節 付出的代價第一百零七節 經濟大收穫第六十二節 炮聲就是信號第七百九十一節 明俄滿蒙協定第46節 營救第一百三十二節 最大的目的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二百九十七節 控制廣東 2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第一百六十六節 正反割地呢,沒空!第六百一十一節 揚州大會戰第七百四十七節 憤怒的美國第七百一十八節 富商和國王第八百一十四節 夾縫中的國家第五百六十七節 規範鄉村自治 2第八十七節 咸豐閱信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2第六十八節 援兵來了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七百零八節 順化會戰 3更新通告第六百五十節 軍隊有思想了第五百七十八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1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四百二十七節 搗毀機器運動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四百三十二節 敕建絲廠第七百五十一節 打造前敵基地第七百三十一節 大明的財團時代第三百七十六節 整肅軍紀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五百五十七節 柔情宰相俾斯麥第一百四十一節 人民動員起來了第三百節 歸程第八百一十五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1第六百八十三節 阜康財團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二十節 取信(4)第五十四節 買斷煙土第七百零八節 順化會戰 3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
第四百一十八節 給日本人貸款第九節 翻譯官第三百一十九節 新顧問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五百八十二節 啓蒙第一百六十四節 我叫何士文第四百四十二節 另一條鐵路的命運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十三節 行動(1)第六百七十七節 經商別學胡雪巖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癥第七百九十八節 東亞大陸協定第七百四十七節 憤怒的美國第七百六十一節 打斷美國社會的支柱第四百零一節 遺留問題第三百九十二節 藏污納垢之所第七百六十節 飲馬墨西哥灣第七十四節 想要改變種姓嗎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六百二十八節 終於可以大張旗鼓了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三十一節 攻城第37節 不得不扯進來第一戰第六十一節 十萬百姓十萬兵第六百四十五節 琉球流亡政府第六百五十四節 動真格的第六百二十四節 雲南他們守不住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十九節 取信(3)第七百三十七節 戰前的外交準備 1第四百五十節 李鴻章的準備第七百八十三節 日本獅子大開口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七百四十四節 得意時要知進退第五百五十二節 太平軍北伐第七百五十七節 挺進聖安東尼奧第一百二十三節 瑞典顧問團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三百七十四節 歸國第八百一十九節 用的只是這個身份第七百節 海防戰役 3第六十二節 炮聲就是信號第七百三十九節 此時打成本最低第八百零六節 德國人的訛詐第六百八十四節 赫德的活動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七百七十五節 休斯敦大會戰 5第六百八十五節 大明政變第六百零六節 付出的代價第一百零七節 經濟大收穫第六十二節 炮聲就是信號第七百九十一節 明俄滿蒙協定第46節 營救第一百三十二節 最大的目的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二百九十七節 控制廣東 2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第一百六十六節 正反割地呢,沒空!第六百一十一節 揚州大會戰第七百四十七節 憤怒的美國第七百一十八節 富商和國王第八百一十四節 夾縫中的國家第五百六十七節 規範鄉村自治 2第八十七節 咸豐閱信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2第六十八節 援兵來了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七百零八節 順化會戰 3更新通告第六百五十節 軍隊有思想了第五百七十八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1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四百二十七節 搗毀機器運動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四百三十二節 敕建絲廠第七百五十一節 打造前敵基地第七百三十一節 大明的財團時代第三百七十六節 整肅軍紀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五百五十七節 柔情宰相俾斯麥第一百四十一節 人民動員起來了第三百節 歸程第八百一十五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1第六百八十三節 阜康財團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二十節 取信(4)第五十四節 買斷煙土第七百零八節 順化會戰 3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定市| 翁牛特旗| 和顺县| 岳阳县| 杭锦后旗| 义马市| 新乡县| 大庆市| 锡林郭勒盟| 塘沽区| 隆尧县| 白水县| 宜春市| 阳泉市| 和田市| 平乐县| 潜山县| 马公市| 孟津县| 乌兰察布市| 恭城| 宁化县| 汤阴县| 桐梓县| 灵石县| 平舆县| 交城县| 仙居县| 蒲江县| 晋城| 辽中县| 宣恩县| 田林县| 玛曲县| 邢台县| 永春县| 哈尔滨市| 麦盖提县| 丰县| 涞水县| 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