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一節 十萬百姓十萬兵

漏發了兩張,不好意思。一塊發出來,今天四更啊。

————————————

面對馬蒂內上尉的詫異,朱敬倫表示他就不是正經的代表,他本是英軍翻譯,被鄉勇抓住了,這才被派來,現在鄉勇在城裡到處搶劫,舊城太不安全了,他不想回去,如果洋人想跟鄉勇溝通,讓他們另外派人去吧。

這點赫德可以證明,老實說赫德也很詫異,當他看到朱敬倫舉著白旗作爲中國人代表出現的時候,有一霎那,他異常憤怒,因爲他怎麼也沒想到朱敬倫竟然是中國人那邊的,到底是什麼時候發生的,是剛剛投降的,還是他一直都是在中國人安插的密探。

如果是後者,赫德就會感到異常的悲哀,經過這麼多天的接觸,赫德已經很相信朱敬倫了,甚至可以說朱敬倫是他在廣州城最信任的人。如果這個人從始至終都是中國人的間諜,雖然並沒有從他這裡得到多少重要情報,但英國人絕對鬧出了大大的一個笑話,而他赫德很可能是這笑話中的背景人物。

直到朱敬倫解釋說他並不是正規代表,只是被逼著過來傳話的,赫德眼睛中才露出輕鬆的神色,不是他多麼看重朱敬倫,而是他難以接受再一次的背叛,他現在已經深感恥辱,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讓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正在崩潰的邊緣。

如果朱敬倫是被迫的,他就好受多了,赫德第一時間就接受了朱敬倫的解釋,因爲他知道朱敬倫是跟他們一起出城,一起被中國人的火藥炸傷過的,現在身上還纏著一圈繃帶,這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個密探能做出來的事情。

於是赫德站了出來,親自向馬蒂內上尉解釋,告訴馬蒂內上尉朱敬倫一向工作認真,是英軍中很有能力的翻譯。

馬蒂內上尉接受了赫德的解釋,但是派誰跟中國人去溝通呢,老實說他們也打算繼續跟中國人交涉,他並不想打這場仗,不是怕,而是因爲現在情況對他們很不利,如果英法聯軍主力從北方回來了,他們絕對不會拒絕打一仗。

所以很有必要派人去跟中國人談談,告訴他們條約已經簽訂了,讓他們遵守條約,如果中國人以沒收到條約信息爲由,法國人會很樂意詳細解釋,會讓他們派人去跟他們的皇帝確認一下,法國人不著急,至少在法軍主力回來之前,他們一點都不著急。

至於中國人不顧條約,突然向他們發起攻擊的事情,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馬蒂內上尉不打算計較,要算賬也得等葛羅(法國全權代表)帶著法蘭西大軍回來之後再算,他相信葛羅會讓中國人知道背約的後果的。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堅守陣地,等待援兵,能守住就是勝利。

那麼派誰去跟中國人交涉呢,眼前這個中國人一臉驚恐,對方還拉開了自己的衣服,表明自己有傷在身,看樣子打死都不想去了,而且還是個英軍翻譯,他也不好調動,那麼就只能排除法軍的翻譯了,法軍的翻譯中他到時對一個很有印象,那是一個很識相的人,起碼他是這麼覺得的,因爲此時從來沒有少給他送禮,中國人管這叫做孝敬,腐朽的法蘭西軍隊中這種事也早就非常常見了。

於是馬蒂內沒有堅持讓朱敬倫出城,而是派了一個法軍翻譯,大投機商陳啓信出門了。

朱敬倫之所以不願意出城,他覺得他留在英法聯軍內部,更有用處一些,臨走的時候,他已經告訴柏貴情況了,並且表示他會裡應外合,希望必要的時候,柏貴能幫他,柏貴當然不會拒絕,吩咐他小心行事,如果沒有必要就不要冒險了,說話的時候無比的認真,完全看不出有半分假意。

跟赫德打了聲招呼,告訴赫德自己還得找軍醫治療一下,表示覺得背上疼的厲害,大概是傷口被中國鄉勇給弄破了,赫德還有事情要做,就沒有留他,囑咐他辦完事來找自己,他給朱敬倫安排地方住下。

朱敬倫沒有找軍醫,而是直接去了五仙門旁的客棧,侯進暫時就住在哪裡。

侯進表示,苦力中他已經收買到了上百人,有這些人在,隨時可以殺了英軍軍官,帶苦力造反。但沒那麼容易,朱敬倫沒有讓他冒險,因爲苦力們因爲大煙癮的事情,此時已經完全不再配合英軍了,哪怕英國人殺了幾個鬧事的,還是無法調動苦力行動,反而引起了苦力的不滿。迫不得已之下,他們給每人都發了一筆餉銀,結果當夜就有人逃了。苦力現在就是一個炸彈,英國人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還派了近百人駐守苦力營,防備著苦力的造反。

朱敬倫覺得,即便這些苦力造反,也未必打得過一百個英國兵,反倒不如讓他們就那樣鬧著,還能牽制這一百個英國士兵呢,讓洋人的兵力更加的捉襟見肘。

至於侯進手裡的人,現在已經有不少了,城門一帶三教九流的人多的很,只要給錢什麼事情都肯幹,也敢幹。

朱敬倫吩咐了一下,當夜就有幾十份傳單在城中散步開來,這些傳單是寫給印度兵看的,告訴印度兵,印度兵不打中國人,中國人不打印度兵。至於能起到多大的效果,那就不知道了,要知道英國人對印度兵的控制,可比苦力要嚴格多了。

跟侯進分別後,朱敬倫才找了一個英軍軍醫幫自己隨便看了看,對方表示沒問題,傷口長的很好。

赫德安排朱敬倫在海關衙門旁邊一家民房中住下,大多數翻譯都住在這裡,包括法軍的翻譯也在這裡,因爲現在海關衙門暫時作爲英法聯軍的總部,所以翻譯在這裡,白天上班很方便。

朱敬倫以擔憂的情況,跟法軍翻譯陳啓信溝通了一番,陳啓信從鄉勇出回來後心情就很不好,他告訴朱敬倫廣州城怕是守不住了,鄉勇上萬人,實力強大,洋人不可能打的過。

又從陳啓信這裡得知法國人對英國人很不滿,不僅僅是英國人承諾的援兵一直不到,還因爲上次英國人冒險去救巴夏禮,結果全軍覆沒,折損了近百個法國兵,法國人認爲,完全是英國人的一意孤行不顧大局,才造成了目前的局面。如果當時他們不派海軍去救巴夏禮,英法聯軍海軍在的話,根本就不可能讓中國人佔了炮臺,讓他們的後路斷絕。

同時法國人也希望趁現在中國人還沒有包圍死廣州城,他們應該集中兵力突圍,還是英國人要繼續堅守,等待援兵。

英法聯軍有意見分歧很正常,兄弟之間還會打架呢,更何況兩個強盜乎。這種合夥搶劫的盜匪,順利的時候當然你好我好,不利的時候,相互推卸責任很正常。如果不是城外遍佈鄉勇,誰知道他們自己會不會分道揚鑣。

朱敬倫覺得很有必要利用一下英法聯軍的矛盾,但同時也必須在給他們施加一些壓力,讓法國人覺得在不跑就跑不掉了,從而加劇他們之間的分歧。

連夜寫了一封信,讓侯進秘密送出城去交給柏貴。

報國寺一間香客們住過的廂房中小豆孤燈,柏貴看過了朱敬倫的信件,立刻就燒掉了。

“富禮啊,你馬上出城,聯絡十里八鄉的祖宗鄉紳……”

命令下的痛快,但是心情更加複雜了。

跟黃宗漢的矛盾太深了。

到現在爲止,黃宗漢只是安排他住下,一應軍事行動都不讓他參與,完全把他排斥在外,讓柏貴越發的心裡不安。

朱敬倫給他出的主意是,發動廣州城外面的老百姓造造聲勢,如果那些大宗族願意配合的話,招呼十萬人不在話下。

可是嘯聚十萬老百姓這不是一個小時,太平時節,朝廷對百姓聚衆這種事情就異常的防備,更何況現在是亂時,恐怕聚起來容易,在散開就難了。

所以柏貴最後叮囑富禮道:“他們要錢就給錢,一定不能說是我讓他們做的,就說是黃大人要的。”

這件事不能沾,因爲這不但不是功勞,還是禍事。他柏貴扛不起,就讓黃宗漢去抗吧。

富禮第二天天亮才行動,晚上行動,弄不好會被人當賊給抓起來。

他身上帶著錢,騎著馬,就找距離廣州城最近的那些鄉村,有宗族的找族長,沒宗族的找地主豪強,找鄉紳,告訴這些人,組織人手去廣州城,告訴他們廣州城已經被黃大人包圍了,讓他們去給黃大人壯壯聲勢,不用他們打仗,只要在後面鼓譟,把傢伙事都帶齊了,動靜鬧的越大越好,給每一家留下一二百兩銀子,說是給他們準備的伙食費。

一天時間繞城轉了一圈,至於多少人願意配合,富禮就管不著了。天黑的時候,他已經到了河南。

廣州的河南,可不是一個省,而是珠江南岸一小塊地方,靠近珠江發展城了一個繁華的市鎮。英法聯軍曾經佔領過這裡,現在已經放棄了,沒有兵在這裡駐守。

當白天的時候,河南地附近陸續出現了一些鄉民,他們拿著鑼鼓徘徊在鎮外鬧騰著。

還有人打著各色旗幟,也不知道是把誰家的被面綁在了鋤頭上,花花綠綠的什麼顏色都有,他們的出現嚇到了洋人,也嚇到了黃宗漢。

第八百零四節 中國的東亞秩序第三百七十四節 歸國第一百三十五節 交代後事第七百三十七節 戰前的外交準備 1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三百三十七節 肇慶會戰 1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七百四十一節 美國華人大起義第六百四十四節 把麻煩交給大明第四百零五節 進錯洞房 1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四百二十一節 大魚上鉤第38節 救人第三百三十節 發行債券第五百五十七節 柔情宰相俾斯麥第八百二十一節 加利福尼亞危機第六百一十三節 反鐵路運動第八十八節 新安失陷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八十節 練兵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四百五十一節 克虜伯大炮與鐵甲艦第七百一十九節 十年保護期第四百一十九節 打造工業鄉紳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五十節 被挖出來了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一百二十二節 新安交易所第七百一十八節 富商和國王第七百六十五節 皇命第四百零五節 進錯洞房 1第一百二十節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三百二十七節 抓住這個人才第五百七十四節 美國人在背後第一百四十三節 初識諾貝爾第三十一節 攻城第一百四十節 反割地運動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六百八十一節 整頓上海經濟第六百九十三節 越南流亡政府第五百四十五節 交貨的麻煩第七百二十八節 赫德的財政政策第八十六節 英軍也喜歡鴉爿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一百六十三 爲了中國茶的未來第七十六節 英軍襲來第八百零九節 中國的世界政策第38節 救人第四百二十九節 一起承擔第三百三十五節 開科舉第三百六十一節 軍事競賽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二百零三節 整編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二十四節 跟班第七百七十八節 一樣的甲午第二十七節 侯進第五百五十五節 絕望之中的燈火第七百四十一節 美國華人大起義第七百九十一節 明俄滿蒙協定第七百四十一節 美國華人大起義第七百五十七節 德克薩斯大會戰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三百六十三節 常捷軍的末日第五百六十九節 商戰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七百九十五節 璀璨的手工藝品第七百四十七節 憤怒的美國第六百四十節 天王必須死第三百三十節 發行債券第八百零二節 東亞火藥桶第八百節 擴大公局法案第七百九十節 給滿遺找個去處第八百一十三節 瓜分西屬殖民地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六百四十八節 整裝待發第一百三十五節 交代後事第二節 意識上傳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八百一十九節 用的只是這個身份第一百八十八節 兵變第六百八十三節 阜康財團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三百九十一節 中國種族的悲哀第三十三節 擒王(2)第五百九十七節 我是有原則的第一百九十節 朱敬倫出山第六百八十五節 大明政變第六百零八節 大明軍國主義第七百一十節 戰火擴大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一百七十一節 建議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四百節 貿易談判 2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九十節 探訪新安
第八百零四節 中國的東亞秩序第三百七十四節 歸國第一百三十五節 交代後事第七百三十七節 戰前的外交準備 1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三百三十七節 肇慶會戰 1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七百四十一節 美國華人大起義第六百四十四節 把麻煩交給大明第四百零五節 進錯洞房 1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四百二十一節 大魚上鉤第38節 救人第三百三十節 發行債券第五百五十七節 柔情宰相俾斯麥第八百二十一節 加利福尼亞危機第六百一十三節 反鐵路運動第八十八節 新安失陷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八十節 練兵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四百五十一節 克虜伯大炮與鐵甲艦第七百一十九節 十年保護期第四百一十九節 打造工業鄉紳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五十節 被挖出來了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一百二十二節 新安交易所第七百一十八節 富商和國王第七百六十五節 皇命第四百零五節 進錯洞房 1第一百二十節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三百二十七節 抓住這個人才第五百七十四節 美國人在背後第一百四十三節 初識諾貝爾第三十一節 攻城第一百四十節 反割地運動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六百八十一節 整頓上海經濟第六百九十三節 越南流亡政府第五百四十五節 交貨的麻煩第七百二十八節 赫德的財政政策第八十六節 英軍也喜歡鴉爿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一百六十三 爲了中國茶的未來第七十六節 英軍襲來第八百零九節 中國的世界政策第38節 救人第四百二十九節 一起承擔第三百三十五節 開科舉第三百六十一節 軍事競賽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二百零三節 整編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二十四節 跟班第七百七十八節 一樣的甲午第二十七節 侯進第五百五十五節 絕望之中的燈火第七百四十一節 美國華人大起義第七百九十一節 明俄滿蒙協定第七百四十一節 美國華人大起義第七百五十七節 德克薩斯大會戰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三百六十三節 常捷軍的末日第五百六十九節 商戰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七百九十五節 璀璨的手工藝品第七百四十七節 憤怒的美國第六百四十節 天王必須死第三百三十節 發行債券第八百零二節 東亞火藥桶第八百節 擴大公局法案第七百九十節 給滿遺找個去處第八百一十三節 瓜分西屬殖民地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六百四十八節 整裝待發第一百三十五節 交代後事第二節 意識上傳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八百一十九節 用的只是這個身份第一百八十八節 兵變第六百八十三節 阜康財團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三百九十一節 中國種族的悲哀第三十三節 擒王(2)第五百九十七節 我是有原則的第一百九十節 朱敬倫出山第六百八十五節 大明政變第六百零八節 大明軍國主義第七百一十節 戰火擴大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一百七十一節 建議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四百節 貿易談判 2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九十節 探訪新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陆县| 井冈山市| 湘潭市| 齐齐哈尔市| 湘阴县| 五华县| 龙井市| 外汇| 马山县| 六盘水市| 高台县| 吉木乃县| 承德县| 原平市| 石阡县| 绩溪县| 上栗县| 沙洋县| 股票| 剑川县| 兴山县| 寿阳县| 福贡县| 勃利县| 叶城县| 商丘市| 都兰县| 绩溪县| 阳江市| 临猗县| 文成县| 英山县| 抚松县| 武胜县| 准格尔旗| 剑阁县| 沧源| 卢湾区| 江陵县| 广汉市| 邢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