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四十五節 交貨的麻煩

李秀成確實遇到了大麻煩。天籟小『說www.『⒉

跟英軍炮戰失利他能想到,之前在上海城的時候,他就現英軍裝備的阿姆斯特朗後裝線膛炮比他的前裝滑膛炮好了太多,不但射更高,而且射程更遠,炮彈威力也更大。

英國人在租界中下了大功夫,這可不是協防上海城,不是幫清軍打仗,而是保衛他們的老巢,他們在租界中,拆除了大量的民用建築,修造了堅固的工事,僱傭了大批的民夫提供後勤,組建了兩萬大軍。

關鍵是他們有3oo門阿姆斯特朗大炮,李秀成雖然擁有更多的大炮,但是在正面上不可能完全施展開,而且之前的炮戰,讓他的優秀炮手傷亡太多,已經很難冒著炮火跟英國人進行炮戰了。

從其他方向迂迴的話,英國炮艦在吳淞江口巡防,黃浦江更是英國海軍的舞臺,兩面都不可能對租界形成威脅,以外海爲中心,英國人採用收縮防守的戰略,真的讓李秀成頭痛。

在這種情況下,他也不是毫無辦法,打仗嗎,無非是多死點人,總能贏的。

所以他讓步兵冒著炮火一次一次衝鋒,但是這時候他現,洋人竟然拿出了一種新式武器,一種射很高的火槍,一掃就是一大片。他不瞭解這種武器,從來都沒見過,根本就無計可施,當地面上躺了一層太平軍的屍體後,李秀成知道強攻也不是辦法。

對新式武器的不瞭解,讓李秀成覺得根本不可能用步兵打進去,填多少人命都沒用。

所以萬般無奈之下,他纔想到向大明求助,因爲這時候,在他的認識中,也只有大明那種巨炮,纔有可能壓制住英國人的大炮,甚至他想過用巨炮迂迴到後方轟擊英國人的軍艦,不需要對付黃浦江上的主力艦,只需要幹掉狹窄的吳淞江上的炮艦,他就能通過那條江攻擊租界後方。

好消息是大明商人告訴他,大明兵工廠那邊聯繫好了,願意出貨。但是強調這跟大明官府武官,完全是私下的貿易,所以這價錢還得提一提,提到每門大炮十五萬兩。

李秀成默認了這羣吸血鬼的敲詐,只要能得到上海,花多少錢都能賺回來。一旦失敗,不但前功盡棄,李秀成覺得自己可能會有大麻煩。

這幾年洪秀全讓他執掌大權,雖說大多數時候他的權力都暢通無阻,但是他明白,反對他的一股勢力已經形成。洪姓王爺不可能看到他做大,早就在暗中拉攏他的手下,聯繫其他強勢的王爺。只要他這邊稍微給點機會,那羣人一定會給他找麻煩的。

這就是爲什麼他寧可親自來上海指揮戰鬥,也把堂弟李世賢繼續留在寧國府的原因,他擔心他的主力一旦調離天京,從贛北調回徽州駐防的楊輔清會有什麼舉動,洪秀全天天住在深宮,毫不過問政事,可誰能摸清楚這個天王腦子裡在想什麼呢,萬一他在玩一次給楊輔清一封密詔,大軍不在天京,楊輔清突然帶兵進京,他李秀成也就成了第二個楊秀清。

因此李秀成一邊將李世賢繼續留在寧國府盯住楊輔清,一邊竭盡全力務求一戰擊潰上海的洋人勢力。

至於太倉哪裡,他將在贛南的汪海洋派在哪裡,他不太擔心汪海洋會跟左宗棠有什麼勾搭,因爲當年正是左宗棠將汪海洋從浙江趕到福健,又從福健趕到江西,把汪海洋打的如同喪家之犬,汪海洋手下的老弟兄,死在左宗棠手裡的沒有一萬也有八千,這倆人血海深仇,不可能和解。

但依然得看他李秀成能不能儘快攻下上海,否則時間一久,汪海洋哪裡保不住有異動,汪海洋跟左宗棠血海深仇,但是他的手下中,可是有大批鮑的舊將,一旦鮑暗中聯絡,汪海洋有什麼舉動,自己在上海失利的話,鮑聯合汪海洋就能夠直進天京城,再來一次天京之圍。

所以他必須快,必須用最快的度拿下上海,不給任何人機會。

只要他拿下上海,然後就以最快的度跟汪海洋匯合,在太倉聚殲左宗棠大軍,徹底掃清渡江的障礙,這樣汪海洋部也只能跟著自己一起北伐,北伐能不能成功都不是關鍵,把汪海洋這幫人趕過長江去,讓他們像當年的陳玉成那樣去江北開闢地盤那麼江南也就穩固了。

至於楊輔清,汪海洋部無論順利還是不利,他都有足夠的藉口調楊輔清過江支援,畢竟自己的軍隊跟洋人苦戰一場,而楊輔清養精蓄銳,於公於私都得他去支援。

楊輔清和汪海洋都去了江北,不管他們折騰成什麼樣子,江南一帶連成一片,都是他李秀成說了算,對洪姓王爺們也就不用太顧及,接下來他就可以大展拳腳,在這整個地域施展他的手段了。

因此問題的關鍵就是能不能儘快拿下上海。

好消息是大明答應賣給他大炮,但有一個困難就是,如何躲開英國人的封鎖。

英國海軍已經不敢靠近上海城,但是他們依然在黃浦江上佔有優勢,在長江上,在大海上,英國軍艦始終控制著制海權,大明的走私商敢要那麼高的價碼,最大的理由就是他們的貨物不斷的被英國人扣押。

尤其是寧波港現在被英法聯軍的海軍封鎖,大明商船無法靠岸,現在大明弄來那麼點東西都是靠走私,走私一船糧食、布料被扣也就扣了,他的軍隊還能從其他地方籌糧,但大炮如果被扣了,他就無計可施了。

另外聽說大明生產這種炮也很麻煩,一年才能生產一兩百門,他們的存貨最多幾十門,如果全都賣給他,又讓英軍扣押的話,讓他等一年,他可等不起。

他寧可慢一些,但要穩一些。

所以他建議,改在6路交貨,而且分開兩邊,大明商船大可以將一批大炮運到福州,然後走6路到浙江,另一路則走江西,通過贛江送到太平軍手裡。

走江西只是備案,是擔心另一路出現問題,如果能從浙江送到太平軍手裡,多則一個月,少則十來天他就能再次起對上海的攻勢。

“這個李秀成倒是謹慎,也好這樣還免了我們的麻煩!”

朱敬倫收到建議之後很痛苦的同意了。

這樣大炮將走海路先送到福州,往北在閩浙交界處的分水關交給太平軍,太平軍一路往北運到溫州,然後通過水路一直送到杭州,在杭州又有到上海的運河,因此事實上只要送到溫州,那麼十天之內基本上就能抵達前線。

至於走江西哪條路,那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長江是不能走的,因此到了江西,最多是送到徽州,從徽州6路運輸到前線,得經過整個江蘇,一路上有山有水,就是沒有連續的水路通道,沒有一兩個月很難送過去。

“要是有鐵路就好了!”

朱敬倫感嘆一聲。

修建寧波到杭州的鐵路已經放上了日程,江浙一帶連年戰亂,人口不及過去的一半,只有兩千來萬人,加上太平天國的暴力管理,徵地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

但朱敬倫還想馬上修建一條從廣州通往福健的,從廣州通往江西的,通往廣西的,等三條跨省鐵路,在玩廣九線醞釀八年的故事,他可玩不起了。

廣九線那是在樹立信用,目前那幾座平白無故立起來的橋樑,已經成了大明保護私產力度態度的象徵。

旗子已經立起來了,那麼就需要讓大家見一見大明維持法制的能力和決心,保護私產的態度已經有了,但是保護私產是要依靠法律還是政府的自覺,顯然法律更加靠譜,因此朱敬倫現在需要樹立法律的威信。

還是通過修鐵路。

這一次他打算徵地,但不是盲目徵地,而是要有道理,有法理的。他決定出臺徵地法,後世各國都有相關的法律,即便公知崇尚有加的燈塔國,也是有徵地法律的,而且還因爲有人利用這種法律鑽空子,引起過各種糾紛。比如政府徵了一個老舊住宅區進行公益性改造,結果後來轉手給了私人企業,當地人現很快那個企業從他們的土地下現了巨大的煤礦,馬上懷疑是政府勾結利益集團用法律侵犯他們的利益,直接就告了聯邦政府。

朱敬倫出臺徵地法,當然不是要跟老百姓爭利,他是爲了杜絕那種盲目的土地情節,就是有些人打死不肯賣地的,那麼怎麼辦?道路難道不修了嗎,這不現實,最後只能是委屈少數,造福多數了。

但是法律一定要公道,不能淪爲利益的工具,所以只能在真正對公衆有益的地區進行爭地,比如修建一條十分必要的鐵路,可以爭地,但是沒有必要的情況,就不能徵地。

相關的法律條文,已經讓大明的法律專家去考慮了,大明現在出臺法律很簡單,因爲還沒有議會的掣肘,朱敬倫蓋上大印就能批準法律。

相信這個效率會非常高,一個月之內,相關法律就能出臺,三個月之內,就能完成相關爭地,半年之內,三條鐵路線就能同時動工,三五年之內,大明鐵路網就能形成。

至於民間的反抗是肯定會生的,這一次朱敬倫會採取強硬的措施,因爲他會告訴別人,這是法律決定的,他不在乎有人會恨法律,朱敬倫的認識始終是,法律可以讓人憎恨,但是必須得到信任,不管是憎恨法律還是喜歡法律,大家先得先做到相信法律。

一旦他讓所有人相信法律的力量,那麼法律說保護私產,大家纔會信服。到時候才能出現資本家毫無顧忌的將資本投入工業領域,因爲他們知道,即便不是土地這樣可以作爲祭祀產業的資產,依然不會無緣無故被權貴奪走。

那時候私人投資浪潮纔會到來,真正的工業革命纔會啓動。

目前最關鍵的,還是幫助李秀成奪回上海,最好的結果是,太平天國武力佔領上海,然後大明通過外交途徑取得這裡的管理權,哪怕是幫太平天國收稅也好,壞一點,太平天國決定自己管理上海,導致上海這個經濟中心效率大跌的話,那麼朱敬倫就得考慮一下讓寧波暫時代替上海揮長三角地區經濟中心作用了。

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八百一十七節 士大夫的救民策第三百六十二節 廣西還是福健第一百六十四節 我叫何士文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八百零一節 赫德的圖謀第四百四十四節 大明的威勢第36節 巡撫拉攏第六百六十二節 兵工廠私有化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一百七十四節 背信棄義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三百零八節 外交獨立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六百九十五節 王師南征第五百八十節 議割臺灣第五百六十九節 商戰第三百五十四節 忠王九千歲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第七百零九節 新加坡談判第二百零五節 八旗打八旗第40節 真假巴夏禮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一百六十八節 昭常一樣的忠臣第八百零四節 中國的東亞秩序第三百八十九節 登基第四十九節 勝利第一百二十節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六百九十六節 明法戰爭爆發第六百三十五節 法國的困境第八百二十節 提前的新農村建設第三百七十七節 定國旗第三百七十八節 以登基爲契機第一百一十三節 釐局弊病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一百一十九節 十三行巨鱷第五十五節 圍三闕一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六百九十二節 赫德需要這場戰爭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六百三十九節 希望還是噩夢第七百四十五節 已無退路之人與已無退路之局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三百六十八節 林肯遇刺第一百一十六節 求才若渴第七百二十六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1第二十四節 跟班第六百五十一節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第三百三十一節 徙木立信第四百零五節 進錯洞房 1第三百五十三節 信仰崩塌第一百二十三節 瑞典顧問團第四百四十二節 另一條鐵路的命運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三百三十三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1第八百一十四節 夾縫中的國家第七百九十二節 中國統一的過程第三百九十三節 最後的罪惡之城第一百四十二節 把人民組織起來第五十三節 必有重賞第三百五十九節 危機第三百七十九節 變法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四百零一節 遺留問題第四百二十一節 大魚上鉤第三百五十節 一羣傳教士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三百八十七節 婚姻介紹所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一百八十七節 火星第五百四十五節 交貨的麻煩第一百二十六節 施工天分第三百一十七節 司法改革第五百六十六節 規範鄉村自治 1更新通告第九十七節 圍魏救趙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三百八十九節 登基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第一百三十一節 給個甜棗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八百一十九節 用的只是這個身份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第四百一十九節 打造工業鄉紳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一線第九十一節 疲敵戰術第一百六十七節 收穫民心第六百節 大明的措施
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八百一十七節 士大夫的救民策第三百六十二節 廣西還是福健第一百六十四節 我叫何士文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八百零一節 赫德的圖謀第四百四十四節 大明的威勢第36節 巡撫拉攏第六百六十二節 兵工廠私有化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一百七十四節 背信棄義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三百零八節 外交獨立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六百九十五節 王師南征第五百八十節 議割臺灣第五百六十九節 商戰第三百五十四節 忠王九千歲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第七百零九節 新加坡談判第二百零五節 八旗打八旗第40節 真假巴夏禮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一百六十八節 昭常一樣的忠臣第八百零四節 中國的東亞秩序第三百八十九節 登基第四十九節 勝利第一百二十節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六百九十六節 明法戰爭爆發第六百三十五節 法國的困境第八百二十節 提前的新農村建設第三百七十七節 定國旗第三百七十八節 以登基爲契機第一百一十三節 釐局弊病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一百一十九節 十三行巨鱷第五十五節 圍三闕一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六百九十二節 赫德需要這場戰爭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六百三十九節 希望還是噩夢第七百四十五節 已無退路之人與已無退路之局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三百六十八節 林肯遇刺第一百一十六節 求才若渴第七百二十六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1第二十四節 跟班第六百五十一節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第三百三十一節 徙木立信第四百零五節 進錯洞房 1第三百五十三節 信仰崩塌第一百二十三節 瑞典顧問團第四百四十二節 另一條鐵路的命運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三百三十三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1第八百一十四節 夾縫中的國家第七百九十二節 中國統一的過程第三百九十三節 最後的罪惡之城第一百四十二節 把人民組織起來第五十三節 必有重賞第三百五十九節 危機第三百七十九節 變法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四百零一節 遺留問題第四百二十一節 大魚上鉤第三百五十節 一羣傳教士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三百八十七節 婚姻介紹所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一百八十七節 火星第五百四十五節 交貨的麻煩第一百二十六節 施工天分第三百一十七節 司法改革第五百六十六節 規範鄉村自治 1更新通告第九十七節 圍魏救趙第一百零五節 種子已經種下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三百八十九節 登基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第一百三十一節 給個甜棗第六百九十七節 明越兄弟同盟條約第八百一十九節 用的只是這個身份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第四百一十九節 打造工業鄉紳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一線第九十一節 疲敵戰術第一百六十七節 收穫民心第六百節 大明的措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汶上县| 四川省| 灵璧县| 和平区| 佛坪县| 襄城县| 博野县| 准格尔旗| 东辽县| 广元市| 腾冲县| 顺义区| 偃师市| 宁南县| 荣昌县| 靖西县| 五华县| 苍溪县| 鄢陵县| 怀集县| 莱西市| 芒康县| 绍兴市| 陕西省| 南充市| 东平县| 讷河市| 枣庄市| 柯坪县| 文昌市| 荆州市| 河东区| 南部县| 翁源县| 山西省| 广灵县| 格尔木市| 南安市| 沁源县| 白河县| 都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