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

就在大明海軍主力將法國海軍主力封鎖在峴港,組成臨時艦隊四處出擊掠奪法國海外殖民地的時候,法國人的表現讓人嘖嘖稱奇。

此時戰況已經很明顯了,失去了制海權之後,他們沒有任何打贏的可能。

他們既不要求峴港艦隊出擊,重新搶奪制海權,也不跟大明談判,保住僅存的利益。

因爲他們重新陷入了政治混亂的境地,他們的內閣再次倒臺,而且這次始終很難選出新一屆政府。

短短兩年時間,三界內閣倒臺,海防戰役之後茹費理內閣倒臺,順化戰役之後,布里鬆內閣倒臺,馬六甲大海戰之後,弗雷西**閣也跟著倒臺,這次倒臺之後,竟無人在願意上臺組閣,因爲很顯然,誰上臺都只有一個下場,而且上臺的人還將爲失去交趾支那殖民地負責,誰也不想背這個鍋,因此始終找不到內閣人選。

導致五月大海戰之後,長達三個多月的時間裡,法國內閣出於空置狀態,議會中整天吵個沒完,有要求撤軍的,有要求繼續作戰的,法國總統格雷維還因爲捲入了女婿的一樁臭味之中,有些議員盯著不放,要求總統辭職重開選舉。

法國政治的混亂讓人不忍直視,這時候就是英國人想調停,都找不到一個能夠理性對話的人,法國人把政治玩出這種花樣,也是沒誰了。

總統陷入醜聞自身難保,議會爭論不休戰和不定,內閣倒臺沒有執政者,前方陸戰、海戰相繼失利,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法國軍隊還鬥志高昂,那就見鬼了。

所以在越南戰場上,法國軍隊陷入了罕見的沉寂狀態,只要大明不主動進攻,他們就乾耗著。一時間,峴港無戰事。

可西貢有戰事了,越來越普遍的鄉村遊擊,讓增援的四十萬人大多都投入了治安戰中,嚮往北方增援,即抽不開身,也沒有道路。

只能看著明軍一步一步向西貢逼近,相比法軍,儘管明軍也因爲疾病等原因造成士氣低落,但在一場場勝利中,漸漸緩了過來,不斷沿著修復的鐵路南下,五月份攻佔會安古港,在峴港之南取得了一處基地,在明軍制海權的情況下,大明的補給已經可以不走陸路,從此徹底擺脫了物資給養的限制。

七月明軍就南下到了歸仁,八月到了龍山寺(芽莊)一帶,九月已經抵達西貢河,河對面就是西貢。

法軍沿著彎彎曲曲的西貢河,構築了八十多公里長的陣地,一副死守這裡的打算,明軍這依託鐵路,不急著進攻,而是安營紮寨,一副持久戰的樣子。

此時西貢擁有超過五十萬的兵力,其中三十萬是正規法軍,二十多萬則是法國人不斷招募的越南僞軍,另外在南圻其他地方,還分散駐紮著三十萬法軍,其中接近二十萬是法國正規軍,十餘萬僞軍。

明軍兵力也是三十萬,此時還沒有過河合圍法軍的能力,因此只能一邊加固陣地,一邊等待援軍,一邊聯繫當地起義軍,另一邊掃蕩西貢河以北地區,配合越南人組建政府,恢復對當地的統治,從而讓明軍得到一個安穩的後方。

至於渡河攻擊法軍,老實說除了軍隊高層之外,文官政府並不熱心,因爲已經取得了絕對的優勢,法軍戰敗已成定局,大家認爲沒有必要爲此犧牲士兵的性命。

文官認爲,只要等法國國內政治混亂結束,新的總理上臺,無論如何法國人也該走了,當然新上臺的內閣在背了這個黑鍋之後,他們很快也將會倒臺,但那就不關大明的事情了。

軍事之外,更讓文官政府頭疼的是政治外交方面的事務,俄國已經基本上攻佔了新疆,阿古柏建立的洪福汗國頃刻間土崩瓦解,俄國人分化打擊之下,最後一個個收拾了互相攻伐的各個勢力,除了將喀什作爲阿古柏的兒子胡達·胡裡的領地,在名義上繼續保持洪福汗國之外,整個新疆其實已經納入了俄國人的統治區。

俄國人將他們在中亞建立的東西碉堡線,向新疆繼續延伸,最後俄國通過將兩大碉堡線,錫爾河碉堡線和西伯利亞在新疆伊犁匯合,牢牢將新疆納入了俄國的統治區。靠著一座座碉堡組成的防線,俄國人在中亞一步步擠壓了遊牧民族的勢力範圍,並且不斷血腥清洗草原民族,在哪裡上演著這個時代都很不常見的血腥生存爭奪戰。

克里米亞戰爭之後,俄國向西擴張的道路被阻斷,就只能東進和南下,無論是東進還是南下,南俄草原都是必經之地,俄國早在彼得大帝之前,就先後滅掉了這裡的一系列蒙古突厥汗國,將原來的喀山汗國、阿斯塔拉罕汗國故地上建立俄國草原總督區,修建堡壘,移民建立教堂,同化當地民族。

之後俄國開始南下打擊哈薩克汗國,分別將哈薩克大中小三大汗國(大中小玉茲)勢力殲滅後,廢除了中小汗國,將哈薩克統一在大汗國之下,但實際上哈薩克民族已經成了俄國的保護國。到了1822年俄國頒佈《西西伯利亞吉爾吉斯人條例》,廢除哈薩克汗國的可汗,轉而將哈薩克汗國劃分爲俄國的行政區,正式吞併了哈薩克汗國,不過此時小玉茲的一部分歸屬滿清統治,一部分哈薩克部族是滿清番國。

吞併哈薩克之後,往南一直到阿富汗和波斯邊境,分佈著三個汗國,最大的浩罕汗國、布哈拉汗國和希瓦汗國,這些汗國其實就是後世中亞一些以斯坦命名的國家故地,都是突厥化的中亞民族,信仰回教,中國史稱回部諸部。

克里米亞戰爭之後,沙俄無力跟英法在地中海方向爭奪,再次將擴張的方向轉向南方,擠壓草原民族的生存空間。年間,沙俄在錫爾河流域和楚河流域一帶進行頻繁的軍事行動,攻佔和破壞浩罕邊境的堡壘,將第一個侵略的目標對準了最強大的浩罕汗國。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公然宣稱“一旦我們的旗幟插到哪裡,就絕不讓其再降下來!”

1863年年底,亞歷山大二世命令聯接東西碉堡線深入中亞。1864年夏,切爾尼亞耶夫上校率領2500人攻佔奧列·阿塔要塞。維列夫金上校率領1200人攻佔中亞回教聖城土耳其斯坦。7月底,沙皇政府決定建立“新浩罕線”,該線由楚河到錫爾河的陽尼·庫爾乾的全部堡壘組成。

切爾尼亞耶夫攻陷商業重鎮奇姆肯特,實現了錫爾河碉堡線和西伯利亞碉堡線的聯接,爲了打消英國等西方國家的擔憂,俄國外交大臣亞歷山大·戈爾什科夫公爵宣稱奇姆肯特是俄軍向南推進的地理極限,但不到半年時間,俄軍再次發動進攻,並且攻克中亞第一大城市塔什干。

1868年5月,俄國趁著布哈拉汗國與浩罕汗國之間攻伐不斷的時機,俄國派3500人佔領了布哈拉汗國的重鎮撒馬爾罕和卡塔-庫爾幹。1868年6月,在卡塔-庫爾干與布哈拉汗國主力決戰,擊敗了人數比自己多十倍的布哈拉軍隊,布哈拉汗國投降。承認霍佔特、烏拉·丘別和吉扎克併入俄國,割讓撒馬爾罕和卡塔-庫爾幹,賠款50萬盧布。布哈拉淪爲俄國附庸。

然後是希瓦汗國。

1873年2月沙俄從佔領中亞城市土耳其斯坦、克拉斯諾沃斯克、曼格什拉克、奧倫堡分四路對希瓦發動強大攻勢,6月佔領希瓦城,對附近居民進行了種族屠殺。之後簽訂俄希和約,希瓦汗國割讓阿姆河右岸的全部土地,賠款220萬盧布,希瓦汗國汗王成爲“全俄皇帝的卑順奴僕”。

希瓦汗國滅亡。

年,浩罕爆發民族大起義,浩罕、納曼幹、安集延和馬爾戈蘭等地人民對沙俄侵略者發動聖戰。沙俄軍隊對這次起義進行血腥鎮壓,俄軍血洗了整個費爾幹納盆地,僅在安集延一地,斯科別列夫指揮俄軍用大炮猛轟,安集延城基本被轟平,2萬多起義者被埋葬在廢墟下。1876年2月7日俄軍佔領了浩罕城,3月2日沙皇俄國正式宣佈吞併浩罕汗國,改爲由斯科別列夫爲省長的費爾干納省。

浩罕汗國滅亡。

俄國完成了對中亞三大汗國的征服。

拋開感情因素,沙俄對中亞的征服,堪稱人類歷史上繼蒙古人的政府活動之後,最爲浩大的征服行動。而造成的地緣衝擊,毫無疑問也會改變人類歷史和地緣格局。

甚至中國西北的回亂就有俄國征服的衝擊影響,正是俄國對浩罕汗國的不斷打擊,才讓浩罕汗國的軍隊進入了新疆,建立了洪福汗國。

也將沙俄跟英國爭霸的方向,帶向了印度洋,從此英國必須再次開闢一個圍堵俄國的戰略方向。

縱觀俄國人的征服行爲,方法無外乎三個,軍隊開道,碉堡推進,教會駐紮,然後以碉堡爲據點移民,鎮壓、屠殺、同化草原民族,16、17世紀征服的喀山汗國已經完全同化,而在中亞地區的同化纔剛剛開始。

歷史上,到蘇俄解體的時候,俄羅斯民族在哈薩克等中亞草原民族的土地上,已經佔據了四成左右的人口比例。

跟歷史上不一樣的是,這一次俄國的軍隊、碉堡線、教會和移民據點,深入了新疆。

新疆民族將跟直面沙俄征服的衝擊波,他們能否在北極熊強烈的衝擊之下,保全自己的民族和文化,保住自己的生存空間,很難確定。

因爲毫無疑問新疆,已經成爲沙俄下一輪征服的前線,和主要方向。因爲沙俄向南擴張受到了英國的強烈阻截。

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一百八十六節 鬧餉第七百二十九節 新一波工業擴張第七百八十一節 拒和遷都再戰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七百二十六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1第六百五十一節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第六十八節 援兵來了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二十九節 想分一杯羹第七百三十七節 戰前的外交準備 1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五百八十節 議割臺灣第五百五十三節 軍火買賣第五百八十六節 爭奪雲南大鐵路第四百一十一節 大明的鐵甲艦第一百九十八節 又送女人第36節 巡撫拉攏第八百零四節 中國的東亞秩序第一百五十六節 英法援軍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七百五十三節 佩科斯戰役第一百一十七節 茶葉危機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第一百七十九節 推銷自由貿易第十八節 取信(2)第41節 大計劃(一)第一百四十三節 初識諾貝爾第六十六節 單騎降夷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七十七節 初訓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九十四節 全靠演技 1第四百二十六節 建設特色商業社會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七百三十二節 巨人的落幕第七十六節 英軍襲來楔子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三百六十一節 軍事競賽第六百三十九節 希望還是噩夢第四百一十五節 巴黎世博會第一百九十八節 又送女人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六百一十四節 生產自救第五百七十節 大危機和北伐第七百六十二節 朝鮮東學道起義第八十七節 咸豐閱信第六百六十二節 兵工廠私有化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五十八節 內鬥之勢第五十二節 回城第三百三十六節 柏貴離粵第一百七十一節 建議第四百二十二節 訪英第四百節 貿易談判 2第七百零五節 俄軍入塞第八十八節 新安失陷第三百四十七節 好一個天王第一百一十八節 鉅額訂單第三十二節 擒王(1)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七百四十五節 已無退路之人與已無退路之局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六百八十二節 拉胡雪巖一把第六百六十三節 唐大買辦第一戰第一百九十七節 他們還在觀望第十四節 行動(2)第六十五節 底線第四百四十三節 巨頭之間的戰爭第六百二十七節 鐵路狂熱第三百三十三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1第六十二節 炮聲就是信號第七百七十一節 休斯敦大會戰 1第三百五十一節 給天王施洗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二百零四節 招募八旗軍第一百八十三節 拿破崙的想法第三百六十七節 大明的阿拉斯加第四百三十五節 兵工廠的大生意第一百二十節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一線第六十八節 援兵來了第六百一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第七百八十九節 日德紛爭第六百二十八節 終於可以大張旗鼓了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七百三十二節 巨人的落幕第六百七十九節 越南亂局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四百五十二節 李秀成三打上海第三十節 願與你結拜第36節 巡撫拉攏第七百二十九節 新一波工業擴張第六百五十七節 政治和文化遺產
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一百八十六節 鬧餉第七百二十九節 新一波工業擴張第七百八十一節 拒和遷都再戰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七百二十六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1第六百五十一節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第六十八節 援兵來了第一百一十節 談判中止第二十九節 想分一杯羹第七百三十七節 戰前的外交準備 1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五百八十節 議割臺灣第五百五十三節 軍火買賣第五百八十六節 爭奪雲南大鐵路第四百一十一節 大明的鐵甲艦第一百九十八節 又送女人第36節 巡撫拉攏第八百零四節 中國的東亞秩序第一百五十六節 英法援軍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七百五十三節 佩科斯戰役第一百一十七節 茶葉危機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第一百七十九節 推銷自由貿易第十八節 取信(2)第41節 大計劃(一)第一百四十三節 初識諾貝爾第六十六節 單騎降夷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七十七節 初訓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九十四節 全靠演技 1第四百二十六節 建設特色商業社會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七百三十二節 巨人的落幕第七十六節 英軍襲來楔子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三百六十一節 軍事競賽第六百三十九節 希望還是噩夢第四百一十五節 巴黎世博會第一百九十八節 又送女人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六百一十四節 生產自救第五百七十節 大危機和北伐第七百六十二節 朝鮮東學道起義第八十七節 咸豐閱信第六百六十二節 兵工廠私有化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五十八節 內鬥之勢第五十二節 回城第三百三十六節 柏貴離粵第一百七十一節 建議第四百二十二節 訪英第四百節 貿易談判 2第七百零五節 俄軍入塞第八十八節 新安失陷第三百四十七節 好一個天王第一百一十八節 鉅額訂單第三十二節 擒王(1)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七百四十五節 已無退路之人與已無退路之局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六百八十二節 拉胡雪巖一把第六百六十三節 唐大買辦第一戰第一百九十七節 他們還在觀望第十四節 行動(2)第六十五節 底線第四百四十三節 巨頭之間的戰爭第六百二十七節 鐵路狂熱第三百三十三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1第六十二節 炮聲就是信號第七百七十一節 休斯敦大會戰 1第三百五十一節 給天王施洗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二百零四節 招募八旗軍第一百八十三節 拿破崙的想法第三百六十七節 大明的阿拉斯加第四百三十五節 兵工廠的大生意第一百二十節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一線第六十八節 援兵來了第六百一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第七百八十九節 日德紛爭第六百二十八節 終於可以大張旗鼓了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三百零六節 廣東姓朱了第七百三十二節 巨人的落幕第六百七十九節 越南亂局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四百五十二節 李秀成三打上海第三十節 願與你結拜第36節 巡撫拉攏第七百二十九節 新一波工業擴張第六百五十七節 政治和文化遺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亭| 江华| 卓资县| 衡水市| 宾川县| 沐川县| 鄯善县| 朝阳县| 刚察县| 彭泽县| 南澳县| 泸水县| 司法| 台前县| 舒城县| 金沙县| 营口市| 全南县| 永州市| 宁明县| 措勤县| 南陵县| 平定县| 汝南县| 密云县| 济南市| 策勒县| 永泰县| 伊宁县| 和林格尔县| 贵港市| 靖江市| 红桥区| 迁西县| 乌拉特后旗| 郑州市| 昔阳县| 洮南市| 霍山县| 曲阜市| 库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