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

打了一場勝仗,全軍都很高興,朱敬倫卻異常的沉默,他沒想到湘軍戰鬥力如此強悍,如果湘軍都是這樣的戰鬥力,跟這隻軍隊硬碰硬的情況下,朱敬倫甚至沒有把握能夠全身而退。

他之前還是小看了湘軍,對方跟太平軍作戰十多年,從一開始的不斷失敗,到現在已經能夠佔據絕對優勢,李秀成能夠壓著上海的洋槍隊暴打,但是遇到湘軍一點脾氣都沒有,組織十三王十多萬軍隊解救天京,曾國荃就只有兩三萬人,硬是讓太平軍無法突破他的防禦。

朱敬倫盤算了一下,李鴻章跟洋人合作的洋槍隊,總體戰鬥力可能比自己的軍隊稍弱,那麼自己的軍隊碰上太平軍精銳的話,恐怕也就打個半斤八兩,遇到曾國藩、曾國荃率領的湘軍主力,可能也是佔不到半點便宜。

此時是湘軍的顛峰時期,後期的各種積弊問題還沒有產生,他們最大的問題也只是火器裝備率不足,一旦他們認識到這一點,開始購買步槍、大炮來武裝自己,戰鬥力還能提升一大截。

蔣益澧組建的湘軍,說到底不過是湘軍的分支,曾國藩兄弟手裡的湘軍纔是主力,實力上肯定更強,而且數量龐大,多達十多萬人,還有戰鬥力相當的左宗棠部常捷軍,李鴻章部常勝軍配合,真跟這些軍隊碰上了,朱敬倫還真想不出來對策。

他讓參謀部以這次戰鬥作爲湘軍戰鬥力的標本,進行兵棋推演,讓他模擬一旦廣東遭遇全體湘軍進攻,有多少勝算,推演的結果是不到三成。朱敬倫選擇相信這些軍官的科學推演,那麼怎樣才能避免在自己更強之前,就跟湘軍主力決戰呢?

朱敬倫不知道他感慨湘軍戰鬥力的時候,湘軍也在感慨廣東朱逆軍的戰鬥力,三千湘軍堅守的堅固工事,對方只用了一個多時辰(三個小時)就攻打了下來,這種戰力,他們之前是從未遇到過的。

蔣益澧心情十分沉重,他對廣東的情況有相當的瞭解,他知道朱敬倫的兵力不止這麼兩萬,而是多達六萬人,他之前還是託大了,他將廣東軍算成太平軍精銳來打,認爲已經不算低估對方了,現在看來他是大大的低估了這隻軍隊。

蔣益澧雖然不受曾氏兄弟待見,但是左宗棠欣賞他,他後來將戰鬥情況原原本本的描繪下來送給左宗棠看過,左宗棠也是驚懼於廣東軍的實力,左宗棠的判斷當然會告訴曾氏兄弟和胡林翼等人,結果他們很快就一致將廣東軍隊當作他們將要面對的大敵。

這都是後話了。

蔣益澧本來計劃的是模仿曾國藩一步步勒死太平軍的戰法,一步步向廣州推進,最後將廣州圍成一座孤城,利用湘軍的堅韌生生磨掉這隻軍隊,但他沒想到,他連肇慶都沒有推過去,不但沒推過去,他現在要考慮的是如何全身而退的問題了。

看似一場戰鬥而已,但是蔣益澧知道自己已經敗了,龜頂山三千人全部戰死,大鼎山無法防守,在肇慶城北七星湖一帶的堡壘也沒有堅守的必要了,他是沿著水路來,水路就是他的後路,一旦後路被斷,他剩下的一萬多殘兵敗將根本就沒機會走出廣東。

朱敬倫的軍官們也很清楚這一點,水路纔是爭奪的要道,僅剩的十艘能動的軍艦,在敵人退走之後,直接命令他們使出大鼎峽繼續作戰,如果湘軍水師阻攔,那就消滅對方,一直往前,直到趕到湘軍步兵的前頭去,堵住他們。

蔣益澧給他的水師下了死命令,讓他們無論如何都要擋住廣東水師,掩護湘軍主力後撤,結果原本平靜的西江水道就成了一道道絞肉機,廣東水師沒前進一步,都是用一層層湘軍戰船的殘骸鋪墊的。

十艘水師很快打成了二十艘,受創的十艘炮艇經過緊急修復加入了戰鬥,另外朱敬倫下達了更多的訂單,整個廣東船廠的船臺都被他的訂單佔滿了,這次不要大船,只要小船。

廣州至少有五家洋人的造船廠能生產500噸以上的大船,但噸的小船,至少有十家廣州當地的船廠就能製造,造這些小船,甚至都不需要專門的船塢,泥塢就可以,在沙地上挖一個大深坑,就能開始造船了。

朱敬倫給他們下了豐厚的訂單,總計建造噸的戰船,總價200萬兩。統統採用鐵肋木殼技術,鐵肋找能找到的所有機械廠訂購,包括廣州的,甚至給香港的一些修造廠都下了訂單。

這些小廠的技術水平低下,很多都只有修理經驗,沒有自己打造過船隻,因此朱敬倫還專門派出了技術人員給他們做技術支持以及質量監督。

五家洋人把持的大型船廠,都是能生產1000噸級船舶,現在生產500噸級軍艦,技術上不用擔心,給了他們30艘軍艦的訂單,總價150萬兩。

這些船廠只生產船殼,最後的武器裝備甚至蒸汽機,都是由兵工廠提供的,因此最大的一筆訂單,其實還是留給了兵工廠,總共要生產50臺蒸汽機,以及各型火炮800門,總價達到了300萬兩。

一筆650萬兩的軍事訂單砸下去,短時間內廣東一地的各種建材暴漲一倍,而朱敬倫不得不增發了第二期債券,依然是500萬兩,雖然債券在某種奇怪的原因下再次銷售一空,可是債市上廣東債券依然跌破了票面價格。

新訂單不過是亡羊補牢,由於水師在之前的戰鬥中損失過大,最終沒能在湘軍主力撤出之前阻斷他們的退路,陸軍雖然也拼命的追趕,路上不斷的遭遇湘軍的阻擊部隊,但還是在蔣益澧全速撤退的情況下,讓大半湘軍成功逃出廣東,逃到了梧州。

不過此時殘存的湘軍,已經不足一萬,進了一趟廣東,折損過半,瞬間天下震動。

但朱敬倫卻不打算就此止步,開始從英德撤出新安第二軍,增援肇慶,他打算一鼓作氣進軍廣西。

第三百零一節 借洋款第七百九十七節 海軍軍備競賽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一百五十四節 夜讀管子第七百七十二節 休斯敦大會戰 2第七十七節 初訓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四百四十四節 大明的威勢第六百五十六節 戰爭財第七百八十七節 慈禧的算計第八百一十九節 用的只是這個身份第四百四十節 修鐵路要快第八百零六節 德國人的訛詐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四百一十四節 航程第一百六十九節 思維定勢第五百七十三節 打斷日本伸出的爪子第五百五十五節 絕望之中的燈火第七百八十九節 一統天下的準備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七節 應募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第三百九十三節 最後的罪惡之城第一百九十一節 大兵圍城第五十節 被挖出來了第一百六十七節 收穫民心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第五百四十四節 小看了英國人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七百五十三節 佩科斯戰役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六十九節 對你很失望第七百二十二節 瓜分南洋會議第五百九十五節 太平洋鐵路的命運第七百五十七節 德克薩斯大會戰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三百三十一節 徙木立信第七百零八節 順化會戰 3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六百三十二節 肥皂是新產業第三百三十四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2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七百七十節 越來越像政客第五十八節 內鬥之勢第七百九十四節 讓電老虎去撕咬第一節 廣州陷落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一百六十節 北京陷落的震動第八百二十七節 馬德里陰雲第四百二十二節 訪英第四百四十二節 另一條鐵路的命運第七百四十九節 新生派力量第一百一十九節 十三行巨鱷第一百四十二節 把人民組織起來第一百七十八節 投機第三百一十一節 教育體系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一百一十一節 更大的利益第一百一十四節 與清廷劃清界限第七百七十二節 休斯敦大會戰 2第六百二十五節 窮途末路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三百節 歸程第六百五十九節 工業革命的衝擊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七百七十節 越來越像政客第兩百節 瞎眼石人第七十六節 英軍襲來第三百三十七節 肇慶會戰 1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二次新加坡和談第七百五十九節 阿拉斯加的總督第二十九節 想分一杯羹第37節 不得不扯進來第七百二十八節 赫德的財政政策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第三百三十三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1第八百一十二節 列強分贓會議第六百五十二節 情況激化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三百四十六節 告捷第九十七節 圍魏救趙第五百九十六節 流氓合夥人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五百九十二節 重工業的春天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六百四十七節 開始撤僑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六百四十一節 琉球滅亡第一百六十一節 派遣使團第四百三十六節 身股制改革第七百七十九節 昏君混臣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六百六十一節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六百一十九節 新的土地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八百二十九節 籠罩歐洲的恐怖
第三百零一節 借洋款第七百九十七節 海軍軍備競賽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一百五十四節 夜讀管子第七百七十二節 休斯敦大會戰 2第七十七節 初訓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四百四十四節 大明的威勢第六百五十六節 戰爭財第七百八十七節 慈禧的算計第八百一十九節 用的只是這個身份第四百四十節 修鐵路要快第八百零六節 德國人的訛詐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四百一十四節 航程第一百六十九節 思維定勢第五百七十三節 打斷日本伸出的爪子第五百五十五節 絕望之中的燈火第七百八十九節 一統天下的準備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七節 應募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第三百九十三節 最後的罪惡之城第一百九十一節 大兵圍城第五十節 被挖出來了第一百六十七節 收穫民心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第五百四十四節 小看了英國人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七百五十三節 佩科斯戰役第三百一十節 引入競爭第六十九節 對你很失望第七百二十二節 瓜分南洋會議第五百九十五節 太平洋鐵路的命運第七百五十七節 德克薩斯大會戰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三百三十一節 徙木立信第七百零八節 順化會戰 3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六百三十二節 肥皂是新產業第三百三十四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2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七百七十節 越來越像政客第五十八節 內鬥之勢第七百九十四節 讓電老虎去撕咬第一節 廣州陷落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一百六十節 北京陷落的震動第八百二十七節 馬德里陰雲第四百二十二節 訪英第四百四十二節 另一條鐵路的命運第七百四十九節 新生派力量第一百一十九節 十三行巨鱷第一百四十二節 把人民組織起來第一百七十八節 投機第三百一十一節 教育體系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一百一十一節 更大的利益第一百一十四節 與清廷劃清界限第七百七十二節 休斯敦大會戰 2第六百二十五節 窮途末路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三百節 歸程第六百五十九節 工業革命的衝擊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七百七十節 越來越像政客第兩百節 瞎眼石人第七十六節 英軍襲來第三百三十七節 肇慶會戰 1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二次新加坡和談第七百五十九節 阿拉斯加的總督第二十九節 想分一杯羹第37節 不得不扯進來第七百二十八節 赫德的財政政策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第三百三十三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1第八百一十二節 列強分贓會議第六百五十二節 情況激化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三百四十六節 告捷第九十七節 圍魏救趙第五百九十六節 流氓合夥人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五百九十二節 重工業的春天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六百四十七節 開始撤僑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六百四十一節 琉球滅亡第一百六十一節 派遣使團第四百三十六節 身股制改革第七百七十九節 昏君混臣第六百七十一節 環太平洋華人圈第六百六十一節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六百一十九節 新的土地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八百二十九節 籠罩歐洲的恐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垣曲县| 涟水县| 蓝山县| 阳朔县| 青浦区| 榆中县| 万载县| 孝义市| 收藏| 大邑县| 惠安县| 和林格尔县| 白山市| 襄城县| 平度市| 海宁市| 礼泉县| 岳池县| 土默特左旗| 苗栗市| 贵州省| 乌兰察布市| 资兴市| 南丹县| 兴隆县| 正安县| 峡江县| 鸡东县| 丹东市| 沙雅县| 慈利县| 隆林| 江城| 县级市| 洛阳市| 龙州县| 噶尔县| 平远县| 安阳县| 南昌县| 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