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五十九節 阿拉斯加的總督

“大人,好機會啊。朝廷要在阿拉斯加招兵了,還宣佈凡是這次應徵入伍的男丁,過往罪責一概赦免。”

阿拉斯加,朱諾,已經完全是一個大明城市的樣子,城裡的住宅是青磚碧瓦建築。

總督府則是一座三進大院落構成的豪宅,總督府中,一個幕僚模樣的文人向一個兩鬢斑白,但目光矍鑠的老人諫言道。

“這是好機會嗎?招的都是罪犯啊,兵卻不動啊。”

老人猶豫道。

幕僚笑道:“連罪犯都招了,想必兵力緊張,雖然還不至於秦代武裝刑徒的地步,但如果大人上書諫言,發阿拉斯加駐軍助戰,相信朝廷不會不同意的。如此一來,機會不久來了嗎?”

老人笑了起來:“知我者,劉危也!”

劉危也是一個罪犯,但他的身份有些不同,他是一個罪官,因貪腐而被流放。

到了阿拉斯加得到了總督張千山的厚待,沒吃多少苦頭,但他發現,張千山厚待他,不過是在收買人心,他第一時間就看出此人有野心。

他並不知道張千山二十多年前被調到阿拉斯加當總督的內幕,但是他敏銳的發覺了事情的不正常,張千山拉攏人心,絕對目的不純,可是此人是國丈啊,皇帝的老丈人,他實在是想不通此人還能有什麼不臣之心。

看不透他也不說,對方拉攏他就接受,慢慢靠近他,總算髮現了一些內幕。

他發現此時不但拉攏他,但凡是國內流放來的罪官,都會受到他的厚待,承他的恩惠。

劉危越發確信張千山有不臣之心,儘管他這種貪財的官員不太理解那些野心家的心思,但他只要知道張千山有圖謀就行了。

慢慢靠近,在合適的時機表示了自己的忠心,一步一步靠近張千山的核心圈子,用了五年時間苦熬,劉危才真正成爲了張千山的心腹。

這時候他接收到的信息更加駭人,他發現張千山的造反工作已經做的相當紮實了。

張千山一邊拉攏大明來的罪官,當地勢力也沒少做工作。

這裡原來是一片荒僻之地,俄國人在這裡的時候,沒什麼經營可言,不過獵取皮毛。

張千山的工作還是卓有成效的,他以罪官爲幕僚,在這裡修建城市,鼓勵開墾,在這種地方,竟然也開出了上百萬畝的耕地,產量雖然不多,自給自足卻足夠了。

拉攏罪官,經營地方,雖然可以說成是收買人心,夯實根基,但一個正常的官員也有可能這麼做,真正足以證明張千山有謀反之心的,還是他在私下培植武力。

除了拉攏罪官之外,張千山對那些被流放的幫會分子也格外高看一眼,一個個龍頭老大都跟他結交莫逆,甚至拜把子。阿拉斯加每年都會流放一批這種好勇鬥狠的江湖好漢,張千山就拉攏了幾千這樣的人爲他所用。

最讓劉危震驚的是,張千山連當地的土人都收買了。

這裡的土人分爲三支,沿海有一些打漁爲生的印第安人,當地華人稱之爲魚蠻,內陸山區裡有打獵爲生的印第安人,華人稱之爲山蠻,北方冰原上還有一羣獵殺海豹爲生的愛斯基摩人,華人稱爲冰蠻。

這三支蠻人分屬不同的部落,並未形成統一的部族,力量相當分散。 шшш⊙ т tκa n⊙ ¢O

可張千山硬是靠著送禮,主要是送酒,貿易等方式,跟一個個部族首領建立了緊密的關係。可以說張千山一聲令下,這些部族就能爲他所用,因爲這些部族只認識張千山,而不認識大明朝廷。這些人數量加起來,有兩三萬的丁壯,是一股不可小覷的武力。

另外張千山還有一個豐厚的財源,否則他也沒有能力大肆拉攏罪官甚至收買蠻人。

張千山在這裡發現了數處金礦,但卻秘而不宣,秘密找人開採,成爲自己的小金庫,卻不爲朝廷所知。經過十幾年的積攢,張千山已經積累下一筆足夠他造反的財富了。

發現這些內幕之後,劉危第一時間不是想著跟張千山一起發瘋,而是第一時間通過關係將消息稟告給了皇帝,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立功,得到皇帝的赦免,最好能讓他再次爲官,最不濟也讓讓他回國。

皇帝很快就回復他了,告訴他這些事情皇帝其實都知道,只是礙於張千山的身份,皇帝很難辦,皇帝希望劉危幫忙辦好這件事。

劉危收到皇帝的口信之後,激動的是痛哭流涕,皇帝請他幫忙,這是多好的機會,事情辦好了,免罪是小事,重新得到皇帝的青睞纔是最大的好處。

於是劉危之後幾年,一直潛伏在阿拉斯加,默默幫助張千山做事,無不盡心盡力,讓張千山十分滿意,引爲心腹。

劉危還將自己的家人都接到了這裡,更是表達了他跟阿拉斯加共存亡的決心,讓張千山當著衆多心腹門客的面誇獎不已。

潛伏了將近十年,現在總算到了收穫的時候了。

劉危難掩心中的激動,顫顫巍巍的寫了一封信,交到兒子手裡。

“小心的發出去。”

兒子點了點頭,信上的字他都認識,可是連起來他就不知道意思了,因爲這是迷信編碼的,根本就不是句子,他知道他發回去後,會有人能解出來。

劉危的兒子悄悄去了電報局,將信件發出去後,小心的毀掉了原件,在路上故意繞了幾個圈後,纔回到劉家大宅。

劉危見兒子回來,還老大的不高興。

“你怎麼回來了,你應該留在那裡等消息!”

兒子不情願的再次去了電報局,阿拉斯加的白天太短了,白天過後天氣太冷,他實在不喜歡在外面停留。

國內的回覆很快就來了。

也是一堆亂碼,劉危不許要密碼本就破譯了出來,他有這種本事,做了這麼多年間諜,讓他養成了小心謹慎的性格,但其實他的膽子很大,不大也不敢貪腐,要知道大明的監察制度號稱世界最嚴。

他之所以大膽的貪腐,就是確信自己做的細緻,有信心騙過所有人,卻不想走的山多終遇虎,給一個精通會計的檢察官,用統計學的方式,發現他的賬目跟其他地方相同職務相比,相差了三個百分點,而他所處的地方經濟發展,卻一點也不差。

事發後他就來到了阿拉斯加,之後做事更加小心謹慎,終於沒有再錯一步,否則別說立功了,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他太知道這些年拒絕張千山拉攏的罪官,有多少死於非命。

他翻譯出來的內容就十二個字:

聯繫駐軍,秘密圈禁,保存顏面!

劉危知道皇帝的難處,一旦自己的老丈人造反事發,皇帝的臉面上實在不好看。

所以只能秘密圈禁,而不能聲張。

劉危體諒皇帝的難處,他覺得他還可以爲皇帝想的更多,更周到一些。

比如斷了張千山的根。

得到皇帝密令之後,劉危很快就秘密拜訪了當地駐軍統領,向其出示了皇帝的密令,對方表示聽從安排。

當夜,張千山的府邸就被駐軍攻佔,他的府邸,不可能不嚴加防護,期間打死了一百多個張千山的門客。

當劉危以皇帝秘諜的身份出現在張千山面前的時候,張千山大笑不已,連稱好女婿,他果然沒看錯人云雲。

接著劉危開始勸說張千山合作,他希望張千山配合,出面調動那兩三萬蠻子,把這些蠻子送到加州去打仗。

此時張千山卻完全不配合,直言要殺要剮隨意,他已經活夠了。

劉危見威脅不成,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人情來關說,讓張千山想一想自己的女兒,他女兒可是皇妃,還生下了皇帝唯一的兒子,將來註定要做皇太后,他外孫註定要做皇帝,既然張千山謀反不成,何不爲外孫做一點事,就當是保一保外孫的江山了。

張千山非常不悅,他似乎真的沒有了活下去的動機,一下子就蒼老了許多。

勸說了三日,張千山如同老了十歲,他一生要強,自認梟雄,不講親情,臨到頭來,他還是失敗了,苦苦經營了二十多年,竟然栽在一個小人手裡。

張千山終於同意了,他最後說,自己的外孫將來能當皇帝,那也是他張千山贏了,沒白來這世界上走一遭,但他表示不想見劉危,而要跟駐軍統領說話。

他讓統領發一封迷信回國,向皇帝陳述他的想法,他承認了他的罪責,不在乎懲罰,但是他告訴皇帝,劉危是一個小人,能不用則不用,否則必會危及江山安穩。

但是他的建議皇帝根本就沒有回覆,反而第二日劉危就榮光煥發的來找他,跟他商議阿拉斯加蠻兵的事情。

原來皇帝任命劉危爲大明遠征軍的隨軍參謀,以參謀身份隨阿拉斯加軍隊南下,包括那兩萬多蠻兵,都歸他調遣。

張千山很失望,但卻心中冷笑,他的女婿到頭來還是不信任他,連他這種將死之言都不肯信,這種聽不進諫言的皇帝,遲早要亡國的,一想到朱敬倫可能會成爲一個亡國之君,張千山心中沒來由一陣期待。

他沒有任何表示,一個個邀請蠻子的酋長到他府上喝酒,之後蠻子們很快就集中勇士,答應幫大明的兄弟去南方打仗。

兩萬阿拉斯加印第安勇士,在一千阿拉斯加駐軍的陪同下,與劉危一起南下了。

統領黃千元,則需要從三十萬阿拉斯加罪犯中,招募儘可能多的士兵,然後纔會南下。

與此同時,大明在南美洲,在南洋地區,在西貢,在新幾內亞,在青島、秦皇島等北方控制區,也開始了大規模的招兵行動。

美國啓動了徵兵制,大明則在所有華人中招兵,這一場戰爭大有持續擴大的跡象,誰也不知道未來的走向會怎麼樣。

第一百二十三節 瑞典顧問團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一百八十一節 倫敦宣言第七百二十八節 赫德的財政政策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六十五節 底線第九十九節 土地和祖宗都不能放棄第五十四節 買斷煙土第四百二十七節 搗毀機器運動第五百五十三節 軍火買賣第三百二十五節 太平軍來人第七十八節 登陸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四百五十一節 克虜伯大炮與鐵甲艦第七百九十八節 東亞大陸協定第一客卿第七百三十六節 浩瀚大洋是障礙第三百一十一節 教育體系第一百一十二節 商業大轉移第七百四十二節 洪天王借屍還魂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七百八十三節 日本獅子大開口第六百二十五節 窮途末路第一百四十三節 初識諾貝爾第六十六節 單騎降夷第六百九十六節 明法戰爭爆發第六百三十三節 工業革命降臨第一百六十四節 我叫何士文第一百八十節 先斬後奏第三百五十七節 人頭滾滾第九十三節 僞軍守的碉堡更好打第七百九十節 給滿遺找個去處第六百二十二節 柏貴懷舊第六百二十六節 上海懸案第二十八節 意外第一百六十四節 我叫何士文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更新通告更新通告第六百九十六節 明法戰爭爆發第八百二十八節 德國需要保證第七百六十五節 皇命第六百五十九節 工業革命的衝擊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十六節 行動(4)第六十八節 援兵來了第六百五十九節 工業革命的衝擊第三百八十一節 北伐第一百六十九節 思維定勢第六百八十五節 大明政變第六百一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第一百五十七節 立約毀約第四百二十八節 錦綸堂第七十五節 僱傭兵第35節 見柏貴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一百五十五節 水口公約第六百一十六節 沙俄在南下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三百二十節 發美國人的戰爭財第七百八十節 迷局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八節 面試第六百七十六節 新明英商約第七百零七節 峴港會戰 2第一百九十七節 他們還在觀望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2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六百二十節 湘軍下江南第一百三十九節 謠言升級了第九十一節 疲敵戰術第七百二十六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1第八百一十三節 瓜分西屬殖民地第八百一十三節 瓜分西屬殖民地第二百零二節 超人第五十節 被挖出來了第七百八十九節 一統天下的準備第一百一十三節 釐局弊病第44節 逃亡(一)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五百五十四節 闖入農田的野豬第三百四十八節 挖天國的牆角第一百六十一節 派遣使團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一百七十一節 建議第四百二十八節 錦綸堂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三百四十節 肇慶會戰 4第六百七十四節 凜冬將至第二節 意識上傳第一百二十節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八百二十八節 德國需要保證
第一百二十三節 瑞典顧問團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一百八十一節 倫敦宣言第七百二十八節 赫德的財政政策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六十五節 底線第九十九節 土地和祖宗都不能放棄第五十四節 買斷煙土第四百二十七節 搗毀機器運動第五百五十三節 軍火買賣第三百二十五節 太平軍來人第七十八節 登陸第四百四十八節 趁亂髮財第四百五十一節 克虜伯大炮與鐵甲艦第七百九十八節 東亞大陸協定第一客卿第七百三十六節 浩瀚大洋是障礙第三百一十一節 教育體系第一百一十二節 商業大轉移第七百四十二節 洪天王借屍還魂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七百八十三節 日本獅子大開口第六百二十五節 窮途末路第一百四十三節 初識諾貝爾第六十六節 單騎降夷第六百九十六節 明法戰爭爆發第六百三十三節 工業革命降臨第一百六十四節 我叫何士文第一百八十節 先斬後奏第三百五十七節 人頭滾滾第九十三節 僞軍守的碉堡更好打第七百九十節 給滿遺找個去處第六百二十二節 柏貴懷舊第六百二十六節 上海懸案第二十八節 意外第一百六十四節 我叫何士文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更新通告更新通告第六百九十六節 明法戰爭爆發第八百二十八節 德國需要保證第七百六十五節 皇命第六百五十九節 工業革命的衝擊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十六節 行動(4)第六十八節 援兵來了第六百五十九節 工業革命的衝擊第三百八十一節 北伐第一百六十九節 思維定勢第六百八十五節 大明政變第六百一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第一百五十七節 立約毀約第四百二十八節 錦綸堂第七十五節 僱傭兵第35節 見柏貴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一百五十五節 水口公約第六百一十六節 沙俄在南下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三百二十節 發美國人的戰爭財第七百八十節 迷局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八節 面試第六百七十六節 新明英商約第七百零七節 峴港會戰 2第一百九十七節 他們還在觀望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2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六百二十節 湘軍下江南第一百三十九節 謠言升級了第九十一節 疲敵戰術第七百二十六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1第八百一十三節 瓜分西屬殖民地第八百一十三節 瓜分西屬殖民地第二百零二節 超人第五十節 被挖出來了第七百八十九節 一統天下的準備第一百一十三節 釐局弊病第44節 逃亡(一)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五百五十四節 闖入農田的野豬第三百四十八節 挖天國的牆角第一百六十一節 派遣使團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一百七十一節 建議第四百二十八節 錦綸堂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三百四十節 肇慶會戰 4第六百七十四節 凜冬將至第二節 意識上傳第一百二十節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八百二十八節 德國需要保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邓州市| 阳新县| 新乡县| 嘉荫县| 临泽县| 长垣县| 上高县| 高雄市| 石泉县| 祁阳县| 简阳市| 阿克| 微博| 南华县| 广丰县| 嘉峪关市| 漠河县| 黄大仙区| 辉南县| 博兴县| 永善县| 西平县| 宜昌市| 登封市| 东方市| 六盘水市| 年辖:市辖区| 二连浩特市| 南丹县| 冷水江市| 莒南县| 全南县| 山西省| 和龙市| 同德县| 乐至县| 栾川县| 如东县| 三穗县| 武冈市| 韶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