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二十八節 德國需要保證

中國皇太子已經離開了倫敦,這幾年中國的名字出現在歐洲的報紙上越來越多,中國皇帝這個名詞也漸漸變得更加顯眼,就好像元明時期的中國一樣,大家提到中國皇帝,越來越開始有一種不一樣的味道。

慶祝倫敦決意的晚宴上,在英國首相,外交大臣的口中依然不時的出現中國的名詞,讓首相婦人頗爲不滿。

“中國,中國,德國,德國,在你們眼裡,全世界就只有這兩個國家嗎?”

男人們都笑了。

晚宴是簡單的家庭晚宴,正式宴會昨晚就過去了,這是首相的家宴。

大家心情其實都很放鬆。

成功調停了中國和美國的衝突,讓大英帝國的政客們找回了久違的感覺,似乎英國並沒失去對這個世界的控制力,似乎他們正在重塑世界霸權。

而這一切都是因爲跟法國和解帶來的。

首相很清楚:“那說說法國怎麼樣?談談我們跟法國出色的外交。”

外交大臣道:“當然。我個人認爲,這次我們的法國朋友會很滿意的。不過德國有些讓人擔心啊。”

首相道:“是巴格達鐵路嗎?”

德國要將巴格達鐵路延伸到波斯灣,可是波斯灣出口的科威特已經跟英國簽訂了協議,這裡是英國的保護國,爲了不引起跟奧斯曼帝國的衝突,英國跟科威特酋長的協議是秘密的。可奧斯曼將修築到這裡的鐵路權給了德國。德國掌握的鐵路,可以一路從柏林到科威特,這是英國不能允許的,不是科威特有多重要,現在這裡還沒有發現石油呢,重要的是德國一旦得到波斯灣的出口,德國勢力就能通過海陸直達印度了。

外交大臣道:“我是擔心俄國。”

首相道:“俄國有什麼可擔心的,擔心他們的工人運動嗎?不過說起來,俄國的工人過的確實挺慘。他們應該常識跟工會和解,而不是一味鎮壓。”

英國的工會力量和上層關係已經發展到了可以相互談判的地步,就在不久的幾十年前,工人擺工還是非法的,擺工的工人會被直接流放到殖民地。

而現在,代表勞工的工黨的前身,勞工代表委員會已經合法成立了,工人已經成爲了一個有組織的,可以跟其他政治勢力相互談判的政治勢力了。

外交大臣道:“我是擔心俄國跟中國還有日本的關係。哪裡遲早會發生一場戰爭,朝鮮就是一個火藥桶。”

首相貝爾福夫人不滿道:“又是戰爭,戰爭。之前你們不是還說德國跟法國會爆發戰爭嗎。俄國人跟中國要打就讓他們打去好了。還有日本,那是個什麼國家?”

外交大臣道:“是一個武士國家。”

貝爾福夫人道:“很強大嗎?”

外交大臣道:“不,很弱小。”

首相補充道:“但他們以爲自己很強大。”

衆人都笑了。

英國在輕鬆的氛圍中享受著後維多利亞時代不多的榮光,他們以爲自己控制了局勢。

跟法國的和解,讓他們的外交狀態突然改善,又變得遊刃有餘,回到了以往的狀態。

但德國是不會甘心的,挑戰者隨時準備扣動射向霸主國心臟的手槍扳機。

只是糊塗的挑戰者現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手槍瞄準哪裡。

威廉二世也在夜宴中國皇太子,他認爲有必要加強兩國的關係,結成牢固的軍事同盟,德國已經被法俄同盟折騰的不耐煩了。

“陛下,你們的機會已經失去了。”

朱凝華不以爲然道。

他認爲德國已經錯失了打擊法國的機會,即便現在跟中國結盟,德國的外交狀態也不能改善,反而會對中英同盟造成影響,這是中國不能接受的。

威廉二世搖搖頭:“不不,協議還沒有簽訂,我們還有機會。”

威廉二世隨口說說,但表達的是他的心聲,他接受的也是貴族教育,但從小就不被來自英國的母親所喜愛,他從小孤僻,母親看到他就反,在他面前總是喋喋不休的稱讚英國的一切,英國的文明,英國的強大,英國各種好,而德國讓人厭倦。

從小威廉二世就對英國沒有好感,充滿了叛逆,當各國王室聚會在英國的時候,年幼的他就當衆在英國皇宮的紅毯上撒尿。

但內心深處他是羨慕英國的,他羨慕英國無敵的海軍,羨慕英國廣袤的殖民地,羨慕英國王室享有的國際地位,他羨慕英國的一切。

朱凝華搖搖頭:“不,現在打擊法國,不但俄國不會袖手旁觀,英國也會干預的。”

威廉二世冷哼:“英國,你們就知道英國嗎?難道你們不知道,西方文明國家中不止一個英國。”

威廉二世的態度,讓朱凝華非常尷尬,但他從小接受的中國教育,讓他講究謙遜的儀容,沒有立刻爆發出來,可心裡已經不高興了。來到西方就讓人不高興,他在東方的時候,不管是去越南、暹羅,還是去日本、琉球,在哪國不是被當作上賓。到了西方,白人不經意間總流露出一種他是來自野蠻國家的態度,讓他無比的厭煩。

朱凝華冷笑:“陛下,即便現在打擊了法國,又有什麼用呢?你們能佔領法國領土嗎,能瓜分法國殖民地嗎?其他國家不會給你們這種機會的。”

威廉二世道:“光是打擊法國就夠了,只打擊法國,就是最大的利益。不用擔心俄國,也不用擔心英國,在俄國動員之前,在英國進入大陸之前,我們就能結束戰爭。”

施裡芬已經多次向他保證過了,根本就不用擔心英國,唯一要擔心的是俄國,施裡芬計劃中最大的基礎就是東方國際啊牽制住俄國,至於英國從來沒考慮過,因爲施裡芬打算一開始就侵入比利時,而比利時是受英國保護的,如果擔心英國,根本就不會有這份計劃。

朱凝華笑道:“陛下是認真的嗎?”

威廉二世道:“是的,我是認真的,只要你們能牽制住俄國,我們就會打擊法國!”

朱凝華皺起眉頭,他無法做出任何保證,在他看來,德國已經失去了機會,就不應該在行動了,現在行動已經沒有任何好處。

朱凝華不理解的是,威廉二世是一個自尊心強烈的人,身體的殘疾加重了他過分的自尊心。他喜歡用各種激烈的語言贏得民族主義情緒強烈的國民的歡呼,他喜歡用各種政策贏得利益集團的稱頌,至於有什麼後果,他根本不考慮。

他的外交政策是隨性的,跟俾斯麥那種計劃大綱一般逐步實施的外交政策不同,他不考慮建立長久的關係。諷刺的是,穩健的俾斯麥不在乎民意,反倒是激進的威廉二世更在乎民衆的聲音。

而現在民衆已經越來越不耐煩政府的政策了,馬德里會議的進程不斷的被各種報紙報道著,德國不利的狀態讓德國民衆憤怒,一旦真的簽訂了有利於法國的協議,德國民衆會對政府極其不滿的。

而法國人則會歡呼,他們會稱頌本國的外交勝利,尤其是法國在國際社會的支持下,取得了摩洛哥的特權,更會讓他們感到正義性。

一想到法國人會將他看成一個笑話,法國報紙會嘲笑他好幾個月,威廉二世就感到深深的屈辱。

所以當他說要打擊法國的話,在說出來的那一刻是認真的,非常認真。

這讓朱凝華爲難了:“我們會考慮德國的態度的,之後會給貴國政府一份正式答覆。”

威廉二世滿意了,舉杯:“祝我們的友誼。”

他其實很不喜歡中國人,不喜歡跟中國人吃飯,因爲那意味著飯桌上會十分沉悶,上次他宴請過朱凝華,只見朱凝華默默吃飯,很少說話,難道中國人都沒見過食物嗎?

他是不懂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的,其實如果他跟中國商人吃飯喝酒,恐怕會感覺更舒服一些,民間文化纔是酒桌文化。

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三百七十七節 定國旗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六百九十五節 王師南征第七百八十七節 慈禧的算計第一百九十節 朱敬倫出山第六百二十二節 柏貴懷舊第二百九十六節 控制廣東 1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七百九十七節 戰列艦時代到來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六百四十九節 日本的態度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六百一十二節 災情第七百五十六節 悄然興起的教派第五百五十二節 太平軍北伐第35節 見柏貴第五百八十七節 反攻第三百六十三節 常捷軍的末日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六十七節 發大財了第七百一十節 戰火擴大第一百四十七節 美國顧問團第一百五十七節 立約毀約第六百九十四節 百團大戰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七百七十九節 昏君混臣第七百二十節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六百六十三節 唐大買辦第六百六十九節 度過蠶瘟危機第五百七十九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2第七百四十二節 洪天王借屍還魂第三百一十二節 諾貝爾的事業心第七百零七節 峴港會戰 2第六十六節 單騎降夷第七百六十五節 皇命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四百四十五節 日本的事情咱也管第八百二十八節 德國需要保證第七百三十六節 浩瀚大洋是障礙第三百六十五節 長江戰役第一百七十九節 推銷自由貿易第八十七節 咸豐閱信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一百四十七節 美國顧問團第一百零六節 與東印度公司對賭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六百六十九節 度過蠶瘟危機第一百八十一節 倫敦宣言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六百八十三節 阜康財團第三百八十七節 婚姻介紹所第四百五十二節 李秀成三打上海第一百一十九節 十三行巨鱷第一百七十九節 推銷自由貿易第六十五節 底線第七百五十九節 阿拉斯加的總督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三百七十八節 以登基爲契機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七百零九節 新加坡談判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七百六十六節 煎熬第五十九節 收縮防守第四百一十八節 給日本人貸款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一百二十二節 新安交易所第三百九十四節 壓力重重的宰相第三百六十五節 長江戰役第六百二十一節 兩路出兵第一百三十五節 交代後事第四百三十八節 曾國藩立道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五百五十二節 太平軍北伐第三百三十八節 肇慶會戰 2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一百二十六節 施工天分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八百二十九節 籠罩歐洲的恐怖第六百五十六節 戰爭財第七百三十七節 戰前的外交準備 1第四百四十三節 巨頭之間的戰爭第四百三十節 認罪第六百七十四節 凜冬將至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六百七十二節 環太平洋利益鏈第六百一十九節 新的土地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六節 還得進城
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三百七十七節 定國旗第三百零三節 一封信第六百九十五節 王師南征第七百八十七節 慈禧的算計第一百九十節 朱敬倫出山第六百二十二節 柏貴懷舊第二百九十六節 控制廣東 1第四百四十七節 戰爭衝擊第七百九十七節 戰列艦時代到來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六百四十九節 日本的態度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六百一十二節 災情第七百五十六節 悄然興起的教派第五百五十二節 太平軍北伐第35節 見柏貴第五百八十七節 反攻第三百六十三節 常捷軍的末日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六十七節 發大財了第七百一十節 戰火擴大第一百四十七節 美國顧問團第一百五十七節 立約毀約第六百九十四節 百團大戰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第七百七十九節 昏君混臣第七百二十節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六百六十三節 唐大買辦第六百六十九節 度過蠶瘟危機第五百七十九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2第七百四十二節 洪天王借屍還魂第三百一十二節 諾貝爾的事業心第七百零七節 峴港會戰 2第六十六節 單騎降夷第七百六十五節 皇命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四百四十五節 日本的事情咱也管第八百二十八節 德國需要保證第七百三十六節 浩瀚大洋是障礙第三百六十五節 長江戰役第一百七十九節 推銷自由貿易第八十七節 咸豐閱信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七十三節 找幾個教官第一百四十七節 美國顧問團第一百零六節 與東印度公司對賭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六百六十九節 度過蠶瘟危機第一百八十一節 倫敦宣言第一百零四節 朱敬倫的千金馬骨第六百八十三節 阜康財團第三百八十七節 婚姻介紹所第四百五十二節 李秀成三打上海第一百一十九節 十三行巨鱷第一百七十九節 推銷自由貿易第六十五節 底線第七百五十九節 阿拉斯加的總督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三百七十八節 以登基爲契機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七百零九節 新加坡談判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一百五十八節 神經病一樣第七百六十六節 煎熬第五十九節 收縮防守第四百一十八節 給日本人貸款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第一百二十二節 新安交易所第三百九十四節 壓力重重的宰相第三百六十五節 長江戰役第六百二十一節 兩路出兵第一百三十五節 交代後事第四百三十八節 曾國藩立道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五百五十二節 太平軍北伐第三百三十八節 肇慶會戰 2第一百七十三節 軍事演習第一百二十六節 施工天分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三百一十五節 站在哪一邊第八百二十九節 籠罩歐洲的恐怖第六百五十六節 戰爭財第七百三十七節 戰前的外交準備 1第四百四十三節 巨頭之間的戰爭第四百三十節 認罪第六百七十四節 凜冬將至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六百七十二節 環太平洋利益鏈第六百一十九節 新的土地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六節 還得進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县| 九江县| 秦皇岛市| 赞皇县| 雅安市| 东乡县| 上饶市| 新干县| 长兴县| 蕲春县| 吉首市| 温州市| 清徐县| 班戈县| 全州县| 四子王旗| 沙湾县| 襄城县| 昌图县| 康定县| 鲜城| 阳朔县| 任丘市| 昌邑市| 西畴县| 武汉市| 正蓝旗| 思茅市| 延庆县| 凌海市| 文登市| 慈利县| 蓝田县| 安远县| 台江县| 栾川县| 汝阳县| 寿光市| 辰溪县| 宣城市| 静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