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二十一節 兩路出兵

大明駐天京公使在最後一次拜會了李秀成之後,迅速在下關坐上了一艘大明軍艦,離開了這個前途未卜的地方。

下關的碼頭即便在這個時候都很繁忙,因爲戰爭的軍需供應本就是最好的生意,而其中以大明商人居多。

下關是大明在長江上最重要的一個基地,這裡最初就是大明軍隊開闢出來的,碼頭是大明修建的,所以自從大明成功救援天京城之後,城裡是太平軍的地盤,而城外之後就一直在由大明管理,甚至大明海軍將這裡畫在大明軍事基地的地圖上。大明長江艦隊巡航的時候,在這裡??坎皇且淮蝺纱瘟恕?

穿著一身文人長袍,頭帶烏紗帽的公使,不由感嘆起來,國家正在變賣一切拯救人命,這些商人卻竟想著發財,當真是重利輕義啊,難道他們不知道他們送來的物資,最後都得用人命來填嗎,難道賺這種帶血的錢財就沒有一點良心不安嗎。

帶著滿滿的遺憾,廣東嘉應州出身的外交官黃遵憲離開了天京,他對這個地方並沒有什麼留戀,他並不喜歡太平天國這個國家,他只是履行自己的職責罷了。

他臨走也沒有告訴李秀成自己撤走的原因,只說是奉命撤離,李秀成詢問是不是擔心遇到危險,答應盡全力保護他,清妖是奈何不了天國的,請他放心。最後這次見面,李秀成十分低調,顯然他自己也知道,天國的處境並不好。

黃遵憲並沒有告訴李秀成大明也即將對太平天國用兵的事實,這是不符合國際慣例的,但國際慣例在太平天國這裡行不通,洋務司告訴他說,一旦暴露了事實,李秀成恐怕會殺了他,黃遵憲並不怕死,外交官在必要的時候,就要冒險,哪怕付出生命,也不能讓國家受辱,所以他很不讚許洋務司的決定,難道爲了公使的個人安危就能不講禮儀了嗎?當年蘇武牧羊北海邊,在最艱險的時刻都不墮漢使的威嚴,黃遵憲卻要爲了個人安危讓國家失禮於外邦,他深以爲恥。

但是他還是沒有說出實情,他必須服從命令,同時他還懷疑,這根本就是軍隊的意思,軍隊想偷襲,想不宣而戰,所以纔不讓洋務司打草驚蛇。

黃遵憲還真的小看了掌控軍隊那羣人的氣量,這批少壯派去歐洲學習了五年時間,比任何人都講宣戰那一套程序,他們覺得這樣先宣戰,在打仗的程序,很有騎士精神,讓你做好了準備我在打你,這是自信的表現。

中國春秋時期才很講這一套禮儀,比如著名的,要打仗先斷絕盟約關係嗎。

那種不告而打的偷襲作風,是草原民族的劫掠習氣,在小家子氣不過了。

文鳶他們早就恨不得大張旗鼓的告訴太平軍老子要打你了,然後帶領大軍平推過去,聽說兵部打算北伐,他們一干軍官在兵部爭得面紅耳赤,都想要領兵出征,都快要決鬥了,互相爭執不下紛紛要求找皇帝評理,似乎皇帝能滿足任何人的要求一樣。

但皇帝明確拒絕見他們,皇帝表示,兵事下有兵部主持,上有尚書令決斷,沒到舉國一戰的時候,皇帝不聞兵事。

真的不聞不問嗎,當然不可能,陳芝廷帶著兵部尚書早就將計劃原原本本向皇帝彙報過了,而且所有的計劃都是經過朱敬倫簽字蓋章同意的,這也是列國的通例,沒有英國女王的命令,英軍在程序上都是不能採取行動的,首相說了根本不算,只是英國王室放棄了這些權力,他們從來不駁斥首相和政府的決定罷了。

所以實權還是虛權,未必是程序或者法律規定的,最根本還是人用出來的,有的國家憲法寫的堂堂皇皇,可依然制約不了統治者的專斷,不滿意了改憲法跟玩似的。因此同樣的執政程序,在英國可能是虛權,在大明就可能是實權。

之所以不見那些軍官,是不想給他們留下一個可以通過皇帝的介入,隨時把文官政府的決定扔到一邊,這樣的話,跟日本的陸軍部有什麼區別。

所以哪怕做決定的是朱敬倫,到最後也必須通過兵部來實施。

總參謀部的計劃是,如果只是將作戰目標定在浙江,完全不需要進行總動員,福建軍區一省之兵足夠應付了,福健是人口大省,該軍區常備編制八萬人,跟廣東一般多,後備力量廣東有十萬,福健略少一些,但也有七萬人,動員起來就是十五萬大軍,足夠攻下浙江了。

就軍事而言,浙江較爲容易攻取,因爲太平軍的防禦重點始終在長江一線,因此浙江相對空虛。另外由於湘軍主力跟太平軍主力,主要集中在沿江一帶,皖南的徽州府、寧國府以及廣德州,基本上不被雙方重視,明軍如果從江西攻打這裡,也相對容易。

所以這場戰爭,肯定是由福健軍區總兵來負責,老資歷的黑狗是第一大軍區廣東軍區總兵,第二大軍區福健軍區總兵在是鄧世才,恰恰是這兩個人並沒有爭,反倒是其他軍區的張開山、陳濟世甚至文鳶都在爭。

黑狗是早就給自己定爲忠犬的位置,已經高官厚祿了,那就該有功成身退的覺悟,這是方山告訴他的,並警告他說,歷史上有太多不得善終的權貴,希望他慎重。黑狗對自己的地位很滿意,因此這些年都很低調,除了喜歡娶小老婆生孩子之外,沒其他不良惡習。一個連鴉片癮都能戒掉的幫會頭目,如果沒有超強的自制力,那纔是奇怪的事情。

倒是鄧世才也沒有爭,讓人有些意外,有些不符合他風風火火的少壯派的性子,當然也有可能是他非??隙ǎ狈サ脑挘=≤妳^是少不了的,因此根本就不用去爭。

總之這第一戰就由鄧世才率領福健軍區常備和後備十五萬大軍來進行,陳濟世所在的江西軍區的常備兵要做好準備,將大軍集結到贛皖邊界,隨時準備攻佔皖南,其餘軍區不允許進行任何行動。

之所以不讓兩廣的軍隊做準備,連常備兵都不得進行戰爭準備,主要是擔心求戰心切的少壯派,會控制不住情緒,主動在湖南邊境挑起事端,最終讓戰爭變成一場跟太平軍和湘軍之間的大混戰。

福健軍區的動作很快,幾乎在完成集結之後,第一時間就攻入浙江境內,太平軍在之前竟然毫無察覺,當他們察覺到的時候,明軍已經兵臨城下。

此時李秀成將浙江原本的就不多的一點太平軍精銳部隊也抽調到了天京附近,他的嫡系主力更是兵出大勝關,勢要將湘軍擋在天京範圍之外,天京再也經不起一次圍城戰了。

湘軍的戰鬥作風頑強,李秀成發動多次攻擊,都被湘軍擊退,湘軍一步步逼近大勝關,太平軍的主力就一點點往天京聚集,其他地方真的已經非??仗摿?。

因此明軍勢如破竹,基本上沒遭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很快就佔領了浙南三府,溫州府、處州府和臺州府,同時還有兩萬人在海軍的配合下迅速加強了寧波和上海明租界的防禦,擔心太平軍會因怒攻打寧波和上海。

而同一時間,陳濟世派兵三萬,開進了徽州,通過江西的商幫勢力早就滲透了徽州,已經發動,當地跟江西商人關係密切的王爺們,又都是養尊處優慣了的富貴人,哪裡捨得跟明軍玩命,經商人從中牽線搭橋,明軍保證他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後,徽州府也輕鬆拿下了。

可是打寧國府就費了勁了,因爲要從陸路穿過徽州,徽州產茶,著名的黃山也是著名的茶葉產區,但此時又是跟湘軍爭時間的時候,如果明軍不先將這些地方打下來,等湘軍打下來了,在想要可就要跟湘軍再打一場仗了。

此時一心準備著要跟湘軍決戰的李秀成頓時發瘋了,大罵大明背信棄義,但是鞭長莫及,這時候大批大明商人遭了秧,在下關一帶正發戰爭財發的高興的商人們,突然被抓了起來,關進了太平天國的大獄中,其他地方,包括上海縣裡的大明商人,蘇湖一帶的大明商人都很多,李秀成在這些地方的兵力薄弱,但抓幾個商人還是輕而易舉,很快就有兩千多大明商人被抓。

不過發了一通火後,李秀成很快冷靜下來,他強忍一口氣,耐心給朱敬倫寫了一封信,首次承認了大明當年救援天京的恩情,表示沒有當年大明的救援,天國早有覆滅之虞。

接著回顧了一下這些年大明跟太平天國之間的和睦,堪稱邦交之典範,現在大明無故攻伐,必然事出有因,李秀成表示如果有什麼誤會的地方,請大明明告之,天國必有過改之,無過加勉。

能讓養尊處優,說一不二這麼多年的九千歲李秀成姿態放的這麼低,證明太平天國的情況確實很不好。

朱敬倫回覆了這封信,在信中表示了惋惜,他告訴李秀成,不是大明要背信棄義,只是形勢使然,爲了避免浙江生靈塗炭,明軍纔打算進入這一地區,只是希望保得一方平安,並且明確的表明對太平天國目前的局勢很擔憂,並且勸告李秀成在實在不可爲的時候,不要輕易犯險,大明隨時恭候忠王駕到。

最後才提了提被太平軍抓捕的大明商人,告訴李秀成說,兩國交兵殺幾個商人於大局無補,反而可能斷了自己的路,即勸告又威脅,也不知道李秀成能不能聽進去。

結果是李秀成果然釋放了一些商人,但都是一些能給太平軍在這個不利時候送來戰爭物資的商人,那些無關的商人,則繼續關著,但也沒有殺他們,就在大獄中養著。

李秀成給朱敬倫寫信,曾國藩很快也給朱敬倫寫了一封信,李秀成的信是希望和解的,曾國藩的信則是商討合作的。

曾國藩跟朱敬倫商議,既然大明已經出兵,雙方應該約定章法,以免發生誤會。曾國藩表示願意接受大明攻佔浙江,而大清收復皖蘇。

這次朱敬倫沒有給曾國藩回信,而是發去了一封電報,告訴曾國藩兩國若要簽訂公約,則該派使節前來,於是清朝的使者很快就來了。

一個朱敬倫很久沒見,早就該死卻還沒死的老熟人,柏貴來了!

第二十四節 跟班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請假幾天第六百七十五節 成熟的官僚政治第六百一十三節 反鐵路運動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九十二節 全軍出擊第六百五十七節 政治和文化遺產第八百二十八節 德國需要保證第六百七十八節 法越戰爭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六百六十三節 唐大買辦第七百七十二節 休斯敦大會戰 2第九十八節 虛張聲勢第三百一十七節 司法改革第三百三十一節 徙木立信第六百二十三節 太平天國有奸商第四節 如何處置第九十三節 僞軍守的碉堡更好打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一百零六節 與東印度公司對賭第三百一十六節 九龍開港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四百二十五節 傳統和現代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六百四十一節 琉球滅亡第六十九節 對你很失望第二百零三節 整編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第八百一十八節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第三百五十二節 洪天王復生第八十七節 咸豐閱信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一百二十三節 瑞典顧問團第五十二節 回城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二十七節 侯進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一百八十一節 倫敦宣言第四百三十四節 兵工廠大掌櫃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癥第六節 還得進城第六節 還得進城第三百八十三節 工業革命種子 1第三百三十六節 柏貴離粵第八十七節 咸豐閱信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六百四十六節 借師復國第六十一節 十萬百姓十萬兵第三十節 願與你結拜第四百二十二節 訪英第七百四十四節 得意時要知進退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二百零三節 整編第六百七十八節 法越戰爭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第一百五十六節 英法援軍第十一節 謀城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三百八十七節 婚姻介紹所第42節 大計劃(二)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七百二十節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四百零六節 進錯洞房 2第七百五十七節 德克薩斯大會戰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四百零七節 真的洞房第七百九十六節 後發國家的工業化路徑第三百五十九節 危機第七百八十一節 拒和遷都再戰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六百四十七節 開始撤僑第六百六十八節 唐郝合作第七百六十一節 打斷美國社會的支柱第五百九十七節 我是有原則的第一百六十三 爲了中國茶的未來第三百三十五節 開科舉第三百六十三節 常捷軍的末日第一百一十三節 釐局弊病第五十一節 封港第一百五十六節 英法援軍第一百零七節 經濟大收穫第六百七十節 私有墾殖地第六百六十八節 唐郝合作第三百九十七節 場外遊說 1第三百三十四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2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一百二十節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一百四十節 反割地運動第七百一十三節 湄公河三角洲之謀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三百八十一節 北伐第九十節 探訪新安第四節 如何處置
第二十四節 跟班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請假幾天第六百七十五節 成熟的官僚政治第六百一十三節 反鐵路運動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九十二節 全軍出擊第六百五十七節 政治和文化遺產第八百二十八節 德國需要保證第六百七十八節 法越戰爭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六百六十三節 唐大買辦第七百七十二節 休斯敦大會戰 2第九十八節 虛張聲勢第三百一十七節 司法改革第三百三十一節 徙木立信第六百二十三節 太平天國有奸商第四節 如何處置第九十三節 僞軍守的碉堡更好打第二十六節 方山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一百零六節 與東印度公司對賭第三百一十六節 九龍開港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四百二十五節 傳統和現代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六百四十一節 琉球滅亡第六十九節 對你很失望第二百零三節 整編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第八百一十八節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第三百五十二節 洪天王復生第八十七節 咸豐閱信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一百二十三節 瑞典顧問團第五十二節 回城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二十七節 侯進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一百八十一節 倫敦宣言第四百三十四節 兵工廠大掌櫃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癥第六節 還得進城第六節 還得進城第三百八十三節 工業革命種子 1第三百三十六節 柏貴離粵第八十七節 咸豐閱信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六百四十六節 借師復國第六十一節 十萬百姓十萬兵第三十節 願與你結拜第四百二十二節 訪英第七百四十四節 得意時要知進退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二百零三節 整編第六百七十八節 法越戰爭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第一百五十六節 英法援軍第十一節 謀城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三百八十七節 婚姻介紹所第42節 大計劃(二)第四百二十節 收穫來了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七百二十節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四百零六節 進錯洞房 2第七百五十七節 德克薩斯大會戰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四百零七節 真的洞房第七百九十六節 後發國家的工業化路徑第三百五十九節 危機第七百八十一節 拒和遷都再戰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六百四十七節 開始撤僑第六百六十八節 唐郝合作第七百六十一節 打斷美國社會的支柱第五百九十七節 我是有原則的第一百六十三 爲了中國茶的未來第三百三十五節 開科舉第三百六十三節 常捷軍的末日第一百一十三節 釐局弊病第五十一節 封港第一百五十六節 英法援軍第一百零七節 經濟大收穫第六百七十節 私有墾殖地第六百六十八節 唐郝合作第三百九十七節 場外遊說 1第三百三十四節 候補官選拔制度 2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一百二十節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一百四十節 反割地運動第七百一十三節 湄公河三角洲之謀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三百八十一節 北伐第九十節 探訪新安第四節 如何處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良县| 齐齐哈尔市| 三都| 岳阳市| 遵义县| 西城区| 多伦县| 麟游县| 买车| 武陟县| 玉溪市| 永康市| 阿城市| 嵊泗县| 北碚区| 广南县| 视频| 芜湖县| 永康市| 镇江市| 新邵县| 泰宁县| 建湖县| 正安县| 定陶县| 上栗县| 罗甸县| 天峨县| 潮州市| 龙海市| 开封市| 中山市| 云和县| 长寿区| 潜江市| 栾城县| 麟游县| 沂水县| 彰化市| 金华市| 吉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