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五十二節 洪天王復生

這幾天朱敬倫心情特別好,不止是因爲接收了這些價值千金的工匠,也不止是因爲他埋伏了一場即將到來的好戲,而是因爲長江對岸,對岸的湘軍水師一直窩在浦口窩都沒挪動,還因爲在周圍長壕中的湘軍,沒有試圖向大明軍隊靠近。

原因朱敬倫已經知道了,所以他很高興,因爲湘軍也處在崩潰的邊緣,這隻以拿高餉,打硬仗爲特點的軍隊,當斷了軍餉的時候,也就完全沒有鬥志了,所以跟這些湘軍交過一次手後,軍官們纔會認爲這些湘軍還不如蔣益澧的雜牌湘軍。

消息是通過審問湘軍俘虜得到的,當日打沉了湘軍兩百多艘戰船,後來有不少倖存者活了下來,但那時候陳阿達甚至都沒想過要抓俘虜,是幾個俘虜自己暈暈乎乎的游到了太平軍這一側的江岸,或者也可能是漂過來的,然後他們才成了俘虜。

俘虜們並沒有給曾國藩保密,他們說已經有五個月沒拿到軍餉了,而且軍中生病的士兵很多,這意味著軍心很不穩定,水手還交代說,湘軍步兵中甚至有譁變的事情發生。

這一點倒是跟朱敬倫後世讀到的資料一致,湘軍包圍天京長達兩年多,始終攻城不下,到了後期他們的士氣也十分低落,否則天京這麼一座巨大的城市,李秀成就用三千人無論如何是守不住的,唯一的原因是湘軍也攻不動了。

得知湘軍現在情況這麼不好,朱敬倫也就不用擔心了,他甚至決定,等那齣好戲演完,他立刻就回廣東,這裡已經沒有必要讓他親自坐鎮了,哪怕他一走,太平軍跟大明軍猜忌,那就猜忌去好了,朱敬倫很確信,一旦有了補給,太平軍會很快恢復士氣,更不用說他們很快還能吃到一個精神原子彈,會猛然爆發一下小宇宙,到時候光是太平軍就夠湘軍喝一壺的了,自己的軍隊在旁邊敲敲邊鼓,放上幾炮,就能粉碎天京之圍,然後就看滿血復活的李秀成重新大殺四方,到江浙去跟撿便宜的左宗棠和李鴻章死磕一場。

太平軍一旦恢復,重新打開局面,想要壓下他們,沒有個一兩年是不要想了,一兩年後,就不是朱敬倫擔心湘軍,而是湘軍該擔心朱敬倫了。

能穩贏曾國藩兄弟一場,這讓朱敬倫十分的暢快。

但好戲還是要看的,6月7日,洪秀全死後第七天,按照天京城中的童謠,他將在今天重新下凡,死而復生,整座城都在等待著結果。

這裡面至少有一大半是期待的,因爲他們過去曾相信過,城裡大都是士兵,本就是太平天國信仰最普及的一個羣體,那些工匠恐怕不太信,所以當昨天卸完糧食的船隊走的時候,朱敬倫讓他們塞了上萬人離開,而且是先帶走婦孺,不怕這些男丁不跟著朱敬倫走。

李秀成等軍官和高級文武官員中,有一小半可能不太相信,他們很多是跟洪秀全一起起家的,太明白那是什麼鬼東西了,但官員中也有一大半相信,至少是期待,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爲他們跟隨洪秀全更早,甚至很多高級官員,就是洪秀全傳教時候的第一批信徒,他們那時候就信了,信了十幾年,因此官員們要麼不信,要麼就迷信,分化的嚴重。

最不相信的只有那一羣傳教士,他們這幾天只把洪秀全復生當作一個樂子,一個笑話,怎麼可能啊,耶穌三天覆生,那是爲了給信徒們一個證明,他那一復生,結果基督教很快就發展壯大,可是洪秀全有這本事?

傳教士們都是信仰堅定的信徒,每個人心中甚至不乏狂熱的迷信,否則吃多了來中國傳教啊,在歐洲他們一個個同樣是比較上層的身份,很受人尊重的,林樂知後來短暫的回國,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還親自接見了他,然後他就再次返回中國,從此再也沒有回去。

以前林樂知對太平天國始終抱有幻想,所以他很積極的來了天京,而且還拉來了跟他一起傳教的各國傳教士們,可是到了天京,他真的很失望。

他見過了很多天京人,主要都是太平天國的士兵,這些士兵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相信上帝的,可是林樂知實在是無法將這些人的信仰跟基督或者天主教聯繫起來,因爲這些人相信有一個上帝存在的原因,竟然是因爲他們覺得洪秀全是上帝的二兒子下凡。

林樂知都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個宗教了,他不是基督教,更不是天主教,甚至他認爲這都不能算是一個宗教,他都不知道這是什麼了。他在中國傳教多年,他太知道讓一箇中國人接受上帝,接受上帝是唯一的真神,否認那些什麼太上老君之流的僞神有多麼不容易,他見過太多的教徒,哪怕是接受了洗禮,虔誠敬奉上帝的信徒,一邊可能很虔誠的禱告,很認真的懺悔,但回頭也是回到廟裡燒香,會給菩薩磕頭的,而不讓中國人敬拜他們的祖先,這是傳教士想都不敢想的,那意味著會被當成邪說,只要敢說,就有老百姓敢拿石頭扔你。

可天平天國這些人,他們砸了孔廟,砸了老君廟,砸了玉皇廟,砸了無數菩薩珈藍的寺廟,只宣揚上帝的存在,他們成功了,但卻完全曲解了上帝的意思。林樂知看過太平天國中刊發的那些讀物,最普及的是一本叫做《勸世良言》,這是一個叫做樑發的教徒寫的,前幾年在上海去世的傳教士裨治文寫過一個樑發小傳,寫過樑發這個人,這是中國最早的本地人牧師。

在中國林樂知也無數次閱讀過這本樑發編寫的勸世良言,裡面的核心內容是基督思想,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可是爲什麼一本勸人向善的基督讀物,會培育出太平天國這樣的怪胎,林樂知實在是百思不得其解,他只能將其理解爲上帝給他們的考驗,否則在中國傳教也太容易了。

他們這些信仰堅定的傳教士都很有耐心,他們一個個的去跟太平軍的士兵卻講述,去告訴他們真正的聖經內容,告訴他們什麼真正的上帝福音,告訴他們天堂不在人間,天堂不可能在人間建立,只能死後去天國。

可是他們的話反倒讓士兵們警覺,甚至報告給了軍官,幾個軍官還帶人查封了他們的住處,將他們帶來的成箱的聖經都搜查走了,說是禁書,在太平天國這樣一個崇奉上帝的國度,聖經竟然是禁書,這真是莫名的諷刺。

爲了保住這些聖經,他們險些跟太平軍的士兵發生了肢體衝突,好在沒有人受傷,但也讓他們很沮喪,已經有人打退堂鼓了,可林樂知鼓勵他們留下來,幸好他們這幾天緊急建立了一個戰地醫院,爲受了外傷,甚至感染的士兵處理傷口,他們帶來的四個秀女,都死專業的護士,處理這些都很在行,一個傳教士還是學醫的,正因爲有這點用處,所以他們纔沒有被趕走。

他們給很多傷員動了手術,這些傷員身上很多生瘡,因爲之前沒有得到救治,情況已經很不好了,只能通過手術來治療。

他們還高價找城外的明軍買了許多糧食,這本是好事,卻被太平天國看的很緊,已經派了很多人跟著他們了,大概是擔心他們收買太平天國的戰士,更可笑的,本來是救濟這些士兵和傷兵的糧食,他們反倒要還給守城的衛兵送錢才能運進來。

幸好太平天國的高層忙著處理他們天王的後事,給他們的活動空間還比較大,起碼他們可以給救活的傷員布布道,給病死的傷兵做一場彌撒,希望他們的心靈得到安息,希望他們能夠在天國找到正確的信仰。

林樂知相信,只要他們持之以恆,遲早能夠打開這些士兵的心,至少這些人比普通人強多了,至少他們只相信上帝,而不是聽宣講的時候,還要問一句到底是觀音菩薩還是上帝的法力大這樣的愚昧問題。

已經不知道給多少個傷兵處理過傷口了,這個士兵又沒有能夠救活,幾個傳教士給死亡的士兵唱完了聖歌,默哀了一下,劃了個十字,突然外面嘈雜的聲音響起來。

一個頭戴黃頭巾的太平軍士兵狀若瘋狂,拎著一面銅鑼,一邊瘋跑,一邊猛敲銅鑼,同時還興奮的高聲大喊:

“天王復生了!”

“天王復生了!”

“天王復生了!”

聽到銅鑼的士兵們也很幸福,很多人歡呼著,奔跑著,朝天王宮跑去。

林樂天他們這些人一聽,第一反應是不可能,他們親自給洪秀全施洗,知道那人已經死的不能再死了,甚至他們都能問道他身上一些腐臭的氣息,怎麼可能活過來,第二反應是,這是中國人玩的詭詐之術,他們一定是用一個替身在代替,在欺騙這些可憐的民衆。

頓時傳教士們怒不可遏,感覺他們的虔誠的信仰遭到了褻瀆,這種利用上帝,利用聖子進行的迷信宣傳,完全就是在敗壞基督的名譽,他們互相商量了一番,覺得這時候他們必須站出來捍衛聖子的名譽,他們要當衆戳穿太平天國高層的把戲,把他們欺騙民衆的醜惡手段揭露出來,讓大家明白他們的嘴臉。

他們此時完全不考慮這麼做的後果,反而帶著一種悲壯的心情,包括四個修女都跟著他們,隨著人流往天王宮跑去。

第三百二十四節 控制軍權第二百九十七節 控制廣東 2第七百節 海防戰役 3第一百九十節 朱敬倫出山第三百二十五節 太平軍來人第七百九十三節 工業巨頭的春天第七百五十七節 德克薩斯大會戰第八百二十三節 拜上帝教的傳播第一百七十節 誤判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三百零九節 一個標桿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回失去的就是正義第35節 見柏貴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六百七十五節 成熟的官僚政治第七百二十七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2第三百五十節 一羣傳教士第六百五十八節 東亞霸權第七百三十八節 不是已經開戰了第一百八十節 先斬後奏第六百零一節 攪屎棍子第四百二十九節 一起承擔第一百一十四節 與清廷劃清界限第七十節 幫辦團練第一節 廣州陷落第七百八十九節 日德紛爭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三節 千總之家第三百四十八節 挖天國的牆角第三百八十八節 明清和談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八十節 練兵第二十二節 月香樓第三百五十二節 洪天王復生第三百九十六節 輿論戰起效第五百九十九節 丁戌奇荒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七百零八節 順化會戰 3第六百二十四節 雲南他們守不住第五百五十六節 不要讓人絕望第六百零七節 代價並不高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保皇運動第一百五十一節 萬民書和打官司第五百九十四節 加州桑蠶業和移民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六百三十五節 法國的困境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第十四節 行動(2)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三百八十六節 搬遷工作第39節 嫌疑人第十七節 取信(1)第七百五十三節 佩科斯戰役第四百四十三節 巨頭之間的戰爭第六百四十七節 開始撤僑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七百九十七節 海軍軍備競賽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七百三十七節 戰前的外交準備 1第四百二十八節 錦綸堂第45節 逃亡(二)第五百九十一節 東清鐵路第六百四十八節 整裝待發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三百五十七節 人頭滾滾第三十四節 蛇無頭第七百四十八節 大明的盟友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三百四十七節 好一個天王第七百八十一節 拒和遷都再戰第一百二十三節 瑞典顧問團第六百六十八節 唐郝合作第七百零八節 順化會戰 3第三百七十四節 歸國第七百三十節 商業內戰第六百九十五節 王師南征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六百三十五節 法國的困境第八百一十六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2第六百七十四節 凜冬將至第六百一十四節 負擔和收益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六百八十節 能戰方能談第五百五十二節 怡和絲廠第四百零七節 真的洞房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一百五十四節 夜讀管子第五百八十二節 啓蒙第三百零五節 海關的情弊第三十四節 蛇無頭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三百五十九節 危機
第三百二十四節 控制軍權第二百九十七節 控制廣東 2第七百節 海防戰役 3第一百九十節 朱敬倫出山第三百二十五節 太平軍來人第七百九十三節 工業巨頭的春天第七百五十七節 德克薩斯大會戰第八百二十三節 拜上帝教的傳播第一百七十節 誤判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三百零九節 一個標桿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回失去的就是正義第35節 見柏貴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六百七十五節 成熟的官僚政治第七百二十七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2第三百五十節 一羣傳教士第六百五十八節 東亞霸權第七百三十八節 不是已經開戰了第一百八十節 先斬後奏第六百零一節 攪屎棍子第四百二十九節 一起承擔第一百一十四節 與清廷劃清界限第七十節 幫辦團練第一節 廣州陷落第七百八十九節 日德紛爭第六百三十六節 明法全面合作關係第三節 千總之家第三百四十八節 挖天國的牆角第三百八十八節 明清和談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八十節 練兵第二十二節 月香樓第三百五十二節 洪天王復生第三百九十六節 輿論戰起效第五百九十九節 丁戌奇荒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七百零八節 順化會戰 3第六百二十四節 雲南他們守不住第五百五十六節 不要讓人絕望第六百零七節 代價並不高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六百九十一節 抗法保皇運動第一百五十一節 萬民書和打官司第五百九十四節 加州桑蠶業和移民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六百三十五節 法國的困境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五百九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重新開工第十四節 行動(2)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三百八十六節 搬遷工作第39節 嫌疑人第十七節 取信(1)第七百五十三節 佩科斯戰役第四百四十三節 巨頭之間的戰爭第六百四十七節 開始撤僑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七百九十七節 海軍軍備競賽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七百三十七節 戰前的外交準備 1第四百二十八節 錦綸堂第45節 逃亡(二)第五百九十一節 東清鐵路第六百四十八節 整裝待發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三百五十七節 人頭滾滾第三十四節 蛇無頭第七百四十八節 大明的盟友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三百四十七節 好一個天王第七百八十一節 拒和遷都再戰第一百二十三節 瑞典顧問團第六百六十八節 唐郝合作第七百零八節 順化會戰 3第三百七十四節 歸國第七百三十節 商業內戰第六百九十五節 王師南征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一百四十八節 以新會爲大本營第三百九十九節 貿易談判 1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六百三十五節 法國的困境第八百一十六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2第六百七十四節 凜冬將至第六百一十四節 負擔和收益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六百八十節 能戰方能談第五百五十二節 怡和絲廠第四百零七節 真的洞房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一百五十四節 夜讀管子第五百八十二節 啓蒙第三百零五節 海關的情弊第三十四節 蛇無頭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三百五十九節 危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德县| 东乡县| 娄烦县| 仁怀市| 和硕县| 乌恰县| 紫云| 马尔康县| 佛冈县| 云安县| 永修县| 奈曼旗| 长宁区| 抚宁县| 改则县| 华蓥市| 金溪县| 邢台市| 固原市| 莱芜市| 乌拉特前旗| 论坛| 永康市| 娱乐| 德州市| 大荔县| 江西省| 哈密市| 拜城县| 西宁市| 池州市| 甘肃省| 井陉县| 和林格尔县| 榆树市| 临江市| 滨州市| 永清县| 光山县| 淳化县| 靖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