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回失去的就是正義

客家人竟然不願意來,這是意料中的事情,現在他們佔了便宜,就如同烏鴉守護腐肉一樣,就是鳳凰從頭頂上飛過,都會保持警惕。

客家人仗著官府的支持,這幾年順風順水,佔據了不少土地,他們大概覺得自己該過好日子了,卻根本就沒想過土人的報復會多麼血腥。

他們現在可能一邊守著土地,一邊謹小慎微的觀察著別人的態度,尤其是官府的態度,生怕自己的土地又被人搶回去了,根本就不願意跟土人談判。

相比客家人,廣府人就積極多了,避居在新會的廣府鄉紳、宗族一請就來,來到朱敬倫的營帳就哭天搶地的訴冤,還拿出他們偵查了幾代人的地契證明他們的,一個個耄耋老人懷抱著嗷嗷待哺的嬰孩,哭訴著客家人的殘暴,要求官府主持公道。

不理會這些人的表演,朱敬倫只問一句:“你們想要拿回自己的田地嗎?”

所有人都點頭。

朱敬倫道:“那好,本官幫你們拿回來,拿回來後你們願意踏實過日子嗎?”

所有人都說願意,都是小老百姓求的就是一個太平日子。

“那好,你們出嚮導,出雜役,最好還能出一些糧食,我幫你們拿回土地。”

衆人都說理所應當,實際上這幾年爲了奪回土地,他們沒少出錢,出人,很多殷實家族都傾家蕩產,有的用來賄賂了官府,有的用來招募了鄉勇,可最後都沒用。

“現在你們自己商量一下,你們哪裡的田被人搶走了,然後告訴本官幫你們打哪裡?”

留下一羣老老少少自己在大帳裡商議,朱敬倫衰朽出去。

不過他注意到,這些鄉紳看向他的眼神有期待,但還有濃重的疑慮,他們還不信任朱敬倫,畢竟他們求過那麼多當官的,沒人能幫他們做主,突然來了一個新安的知縣,說要來幫他們奪回土地,他們被騙怕了,有些不敢相信了。

黑狗旗下的胥民軍隊不斷的來到新會,眼下已經有千人了,足夠向客家武裝發起小規模攻擊。

如果是侯進手下那批客家兵勇,進攻客家人恐怕還會心有顧慮,但是這些疍民殺客家人肯定不會含糊,朱敬倫還怕他們會像馬從龍那樣亂殺一氣,引起新的族羣紛爭呢,因此紀律是一定要強調的。

或者說朱敬倫始終都很強調紀律,瑞典人來了後,直接翻譯了歐洲的軍規制度,無論哪一國的軍規制度,姑且不談能否認真執行,就內容來說,不饒命都是基礎之一,歐洲人發展到現在,給自己披上了一層文明的外衣,諸如不搶劫,不侮辱婦女,不殺俘虜,並給予俘虜以有尊嚴的待遇,這些條例已經出現,這些條理一方面是文明的體現,另一方面是紀律的保證,一支軍隊一旦開始搶劫,就很難控制了。

朱敬倫完全認同這些條理,就沒做什麼更改,直接照搬軍隊,並且讓瑞典人組建了專業的軍事法庭,一旦有人違規,由專門的士兵抓捕,通過審訊之後定罪,誰求情都沒用,基本上在新安的時候,哪怕是這些最無視紀律的疍民,也表現的挺老實,就怕他們一旦進入了戰爭狀態,在野蠻的殺戮中激發了獸性,幹出什麼違背條理的事情,那時候殺他們立威,可不是朱敬倫願意看到的。

於是告誡各個軍官,讓他們不斷的提醒士兵要守紀律。朱敬倫本想出臺一些臨時軍令,比如他打算採用連坐法,一旦士兵犯法,讓軍官連坐,士兵砍頭,軍官罷官。可是瑞典顧問堅決反對,他們認爲必須嚴格執行程序,如果朱敬倫要更改程序,也必須經過正式的程序,印刷成文,通曉全軍。

他們認爲這種隨意破壞程序的做法,危害會更大,會造成士兵和軍官不信任軍事條理,如果條理有錯,那就更改條理,經過正常的程序更改,如果條理沒錯,那就執行條理,絕對不能隨意添加和更改新的內容。

朝令夕改的害處,中國古人也不是不明白,但是臨陣立約這種事情他們也長做,朱敬倫主要是擔心這些疍民不受控制,他到現在依然對這些大煙鬼有些成見,算是關心則迷了,換做平時,他也是很堅持原則的。

瑞典人的勸阻他採納了,唯一做的就是不斷的重申紀律,爭取做到令行禁止秋毫無犯,這些傳統的美好道德。

新會鄉紳們商議了三天,纔拿出了一個章程,誰都想自家的土地先給奪回來,所以爭執不斷,最後決定按照土地被搶走的時間先後,比如開平水口和鶴山雲鄉一帶的土地最先被搶走,那就優先搶過來。

直到三月初,朱敬倫才第一次發兵,鶴山鄉紳提供了大量的青壯幫助運送補給,出動了大批漁船,這些漁船過去載著他們逃出生天,通過捕魚、運貨讓他們維持生計,現在則帶著拿回他們土地的希望載著他們返回故鄉。

走水路可以直通水口都,都是一個建制單位,後來該做鎮,在後世都以鎮的名字通行,其實就是帶有集市作用的一個個小城鎮,周圍圍繞著星星點點的村子,基本都是交通要道,物資集散地。

水口都也是這樣,地理上貼近潭江,因爲交通便利而形成集鎮,又因爲交通便利,現在成了朱敬倫第一個攻擊目標。

奪回自己的土地,當地鄉紳沒有置身事外,除了提供必要的勞力、嚮導外,他們也派來了自家的鄉勇。

這兩個月來,他們已經多次攻打這裡了,可惜都沒有打下來,水口的客家人建造了堅固的堡壘,缺乏火炮的他們,根本毫無辦法,死了不少人,這纔等來了朱敬倫的軍隊。

朱敬倫的軍隊當然是有大炮的,主要是在廣州繳獲英法聯軍的,也有瑞典技術人員剛剛製造出來的第一批步兵炮,型號爲8磅拿破崙炮。

本來信心滿滿,登陸後徑直朝著客家土堡進發,擺開大炮哄了一天,竟然沒有轟開客家人的碉堡,讓朱敬倫極其意外。

第三百五十五節 回廣東第五百八十四節 大不列顛之橋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六十二節 炮聲就是信號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七百五十七節 德克薩斯大會戰第一百二十四節 招募炮兵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五百五十節 痞子李鴻章第三百二十六節 美軍顧問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第八百零七節 中德同盟談判第五百五十九節 普法戰爭紅利第七百七十一節 休斯敦大會戰 1第三百一十七節 司法改革第三十一節 攻城第39節 嫌疑人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七百四十一節 美國華人大起義第六百六十五節 瘋狂的鐵路第八百一十一節 國際局勢複雜化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十六節 行動(4)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第七十一節 敵國外患者第一百四十五節 名揚三縣第一百九十一節 大兵圍城第一百零六節 與東印度公司對賭第四十七節 請纓第三百五十九節 危機第七百七十二節 休斯敦大會戰 2第四百四十九節 各方聯動第六百五十二節 情況激化第六百六十九節 度過蠶瘟危機第一百三十一節 給個甜棗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八百二十八節 德國需要保證第十八節 取信(2)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35節 見柏貴第六百八十節 備戰第五十三節 必有重賞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七百七十三節 休斯敦大會戰 3第七百八十節 迷局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六百九十八節 海防戰役 1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癥第三百九十二節 藏污納垢之所第八百零五節 不可避免的戰爭第五百五十三節 軍火買賣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第六十節 中間人第五百八十六節 爭奪雲南大鐵路第35節 見柏貴第四百一十七節 引入種子第七百九十七節 海軍軍備競賽第五百五十四節 闖入農田的野豬第六百一十節 曾國藩出擊第三百三十五節 開科舉第三百八十七節 婚姻介紹所第五百九十七節 我是有原則的第六百一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六百六十三節 唐大買辦第六百四十二節 琉球國還是沖繩縣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六百七十五節 成熟的官僚政治第七百八十九節 一統天下的準備第十七節 取信(1)第一百八十五節 機會來了第六百九十三節 越南流亡政府第七百一十九節 十年保護期第七百零九節 新加坡談判第六百八十一節 整頓上海經濟第四百二十六節 建設特色商業社會第六百九十五節 王師南征第八百一十四節 夾縫中的國家第一百九十二節 拉攏穆克德訥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一線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一百七十一節 建議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第三百一十四 矛盾大爆發第五百四十四節 小看了英國人第38節 救人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衝擊第三百五十四節 忠王九千歲第一客卿第六百四十節 天王必須死第十四節 行動(2)第六百二十四節 雲南他們守不住第六百零一節 攪屎棍子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
第三百五十五節 回廣東第五百八十四節 大不列顛之橋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六十二節 炮聲就是信號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七百五十七節 德克薩斯大會戰第一百二十四節 招募炮兵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五百五十節 痞子李鴻章第三百二十六節 美軍顧問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第八百零七節 中德同盟談判第五百五十九節 普法戰爭紅利第七百七十一節 休斯敦大會戰 1第三百一十七節 司法改革第三十一節 攻城第39節 嫌疑人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七百四十一節 美國華人大起義第六百六十五節 瘋狂的鐵路第八百一十一節 國際局勢複雜化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十六節 行動(4)第一百一十五節 紛至踏來第七十一節 敵國外患者第一百四十五節 名揚三縣第一百九十一節 大兵圍城第一百零六節 與東印度公司對賭第四十七節 請纓第三百五十九節 危機第七百七十二節 休斯敦大會戰 2第四百四十九節 各方聯動第六百五十二節 情況激化第六百六十九節 度過蠶瘟危機第一百三十一節 給個甜棗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八百二十八節 德國需要保證第十八節 取信(2)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35節 見柏貴第六百八十節 備戰第五十三節 必有重賞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七百七十三節 休斯敦大會戰 3第七百八十節 迷局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六百九十八節 海防戰役 1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癥第三百九十二節 藏污納垢之所第八百零五節 不可避免的戰爭第五百五十三節 軍火買賣第五百七十二節 多事之秋第六十節 中間人第五百八十六節 爭奪雲南大鐵路第35節 見柏貴第四百一十七節 引入種子第七百九十七節 海軍軍備競賽第五百五十四節 闖入農田的野豬第六百一十節 曾國藩出擊第三百三十五節 開科舉第三百八十七節 婚姻介紹所第五百九十七節 我是有原則的第六百一十八節 太平洋鐵路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六百六十三節 唐大買辦第六百四十二節 琉球國還是沖繩縣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六百七十五節 成熟的官僚政治第七百八十九節 一統天下的準備第十七節 取信(1)第一百八十五節 機會來了第六百九十三節 越南流亡政府第七百一十九節 十年保護期第七百零九節 新加坡談判第六百八十一節 整頓上海經濟第四百二十六節 建設特色商業社會第六百九十五節 王師南征第八百一十四節 夾縫中的國家第一百九十二節 拉攏穆克德訥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一線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一百七十一節 建議第三百四十三節 檄文第三百一十四 矛盾大爆發第五百四十四節 小看了英國人第38節 救人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衝擊第三百五十四節 忠王九千歲第一客卿第六百四十節 天王必須死第十四節 行動(2)第六百二十四節 雲南他們守不住第六百零一節 攪屎棍子第六百三十節 深化改革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峰县| 马边| 北碚区| 清原| 加查县| 西安市| 平遥县| 永济市| 肥乡县| 张北县| 汨罗市| 宜川县| 玉环县| 苗栗县| 五寨县| 墨玉县| 汉阴县| 隆安县| 禄丰县| 宁海县| 梁山县| 小金县| 秦安县| 台北市| 玉屏| 中超| 古浪县| 永定县| 陕西省| 鄯善县| 梁平县| 涞水县| 武鸣县| 和静县| 西乌珠穆沁旗| 白银市| 茶陵县| 天津市| 盘山县| 大丰市| 宁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