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

鄧世纔出發前就拿到了所有的權力。

他將以前敵總參謀長的身份,全權指揮這場戰鬥,除了皇帝沒人能駁回他的命令,他的命令除非有皇帝直接干涉,否則所有人都必須立刻執行,違者以抗命論處。

前線作戰的陸軍必須服從他的命令,海上作戰的海軍必須服從他的命令,連後方的所有軍事機構,甚至文官政府都必須服從他的命令。

鄧世纔沒有浪費一分一秒的時間,他每天忙著閱讀一切跟美國有關的東西,美國的戰爭史,美國的歷代總統傳記,歐洲人寫的關於美國的遊記等等,他要盡一切可能多瞭解這個敵人。

他沒有翻看已經蒐集來的情報,因爲他知道這些情報等他到了美國,就已經過時了,比如他現在就不知道,一場海戰已經打響。

大明海軍跟美國海軍爭奪夏威夷的海戰。

大明派出了十五艘鐵甲艦,由五十艘後勤補給船支持,才能從臺灣出發直抵夏威夷,打這場海戰。

他們是宣戰後就出發的,這個季節,夏威夷一帶的氣候不是很好,五到十月的雨季,也是暴風雨多發的季節。

所以他們做了充足的準備,但卻沒有任何選擇,攻佔夏威夷是極爲重要的,關乎這場戰爭的勝負,也可能是海軍要打的唯一一場海戰,美國人早在1873年就租借了夏威夷的港口,雖然還沒有正式修建軍港,但卻能夠允許他們常年停靠戰艦,戰前的消息表明,美國在哪裡有三艘鐵甲艦。

至於地面力量,美軍在哪裡駐紮的部隊不超過三千人,尚不及大明隨行的海軍陸戰隊的一半,夏威夷王國本國的武裝力量更是不值一提,之前很長時間都沒有正規軍。而且由於這些年美國對夏威夷滲透的很厲害,在夏威夷經營種植園的,大多都是美國商人,他們攫取了夏威夷大量特權,政府顧問是美國人,甚至政府官員都是美國人,美國在當地是上層人物,美國商人甚至長期跟夏威夷王室聯姻。

但這不意味著夏威夷跟美國關係很好,恰恰相反,因爲始終出於被美國吞併的擔憂,夏威夷政府謹小慎微的維繫著自己的統治,最忌憚的國家就是美國。

所以大明在夏威夷的軍事行動,是有可能得到夏威夷王國的支持的。

而在民間層面,雖然美國佔據著經濟的上層,可是夏威夷人口中超過一半卻是華人,夏威夷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太平洋羣島國家,1791年卡美哈梅哈國王才統一了各大島嶼,建立了統一的夏威夷王國,很快西方傳教士就來到了島上,在之後的幾百年間,基督教和天主教取代了原來的夏威夷宗教,西方人不但帶來了宗教文化,還帶來了病毒,夏威夷人口在西方人到來後,不但沒有增長,反而降低到了原本的三分之一,當蔗糖產業發展起來後,需要大量人口,不得不從中國和日本引入勞工,現在島上人口大概三十多萬,華人就有十五萬,本地人反而只有十三四萬的樣子。

就像在加州一樣,這裡的華人自然也起義了,但他們能否佔領港口要塞和炮臺,則完全無法知曉,宣戰之後這裡的消息就斷絕了,就算後來有消息,海軍也收不到,這個時代,海軍一旦進入了大海就成了聾子。

很顯然,起義失敗了,當陳阿達抵達檀香山港口的時候,看到港口上飄揚的還是美國旗幟。

美國三艘鐵甲艦,已經出港迎戰,陳阿達不知道什麼這是什麼打法,爲榮譽而戰?

美國旗艦是緬因號軍艦,這是一艘排水量7294噸,航速17.45節,主要武備4門254mm,6門152mm艦炮的鐵甲艦,月下水,是比較新的戰艦了。

另外兩艘爲哥倫比亞號及其姊妹艦明尼阿波利斯號軍艦,排水量8402噸,裝備1門203mm,2門152mm艦炮,這兩艘軍艦老實說不能稱之爲鐵甲艦,因爲裝甲很薄,但是速度很快,原是設計用來進行商業封鎖的武裝戰艦,是美國海軍僅有的大型裝甲巡洋艦。

這就是美國最大的三艘戰艦,剩下的還有排水量3024噸波士頓號巡洋艦,3730噸的查爾斯頓號巡洋艦,值得一說的是,波士頓號在較小的排水量上安裝了較重的大炮,有2門203mm,6門152mm艦炮,而查爾斯頓號則是仿照阿姆斯特朗公司以前爲日本和智利造的巡洋艦建造的,連材料都全部是從英國進口的,設計理念比較新,1884年下水,是美國第一艘不用風帆的巡洋艦。

就這麼幾艘值得一說的戰艦,他們就敢出港迎戰,只能說他們勇氣可嘉,但現在美國在夏威夷也沒什麼軍港,珍珠港要美西戰爭後,美國纔會修建,而檀香山是一座商港,缺乏基本的武備,美國人的選擇也不多,要麼出港作戰,要麼離開回國,顯然他們並不打算回國,他們打算爲了榮譽一戰。

陳阿達已經沒有了年輕時的火氣,看到美國人的做法他頗有些感觸,讓軍艦打出旗語,請求美軍名譽的放下武器,保證會按照國際公約給予他們尊嚴的待遇。

美國人回覆,美國軍人沒有跟侵略者進行茍且的習慣,請大明海軍不要侮辱美軍,也不要侮辱自己。

美國人高傲的回答過後,迎接他們的是密集的炮火,炮火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後,美國夏威夷艦隊告別了歷史舞臺。

一場沒有任何奇蹟發生的海戰,卻具有絕對重要意義的海戰結束了,很快陳阿達就登上了檀香山港口,夏威夷王國宣佈接受大明的佔領,但不意味著夏威夷向美國宣戰,他們表示自己嚴守中立。

陳阿達沒有逼迫夏威夷王國表態,只是表示戰爭期間,夏威夷港口將由大明海軍佔領,希望夏威夷王國諒解。

此時陳阿達已經瞭解了夏威夷的情況,當地的華人確實發動了起義,但是倉促的起義,不但沒有打下夏威夷的港口,反而損失慘重,然後他們轉戰鄉村,跟一些美國種植園主的僱傭兵在鄉下游擊戰呢。

第五百七十九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2第三百三十六節 柏貴離粵第六百八十二節 拉胡雪巖一把第二十節 取信(4)第四節 如何處置第六百零三節 生命之路第四百零四節 迎娶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1第六百零五節 反彈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九節 翻譯官第一百一十二節 商業大轉移第三百八十六節 搬遷工作第六十九節 對你很失望第六百二十六節 上海懸案更新通告第七百零二節 順化戰役 1第一百五十九節 城下之盟第一百八十六節 鬧餉第六百零八節 大明軍國主義第八百零六節 德國人的訛詐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六百四十三節 琉球人的態度第一百六十二節 回報友誼的方式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三百三十七節 肇慶會戰 1第六百四十八節 整裝待發第一百六十二節 回報友誼的方式第七百九十節 給滿遺找個去處第四百零六節 進錯洞房 2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楔子第六百八十七節 組建戰時內閣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回失去的就是正義第八百零七節 中德同盟談判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八百一十一節 國際局勢複雜化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回失去的就是正義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2第五十節 被挖出來了第六百八十三節 阜康財團第四百三十五節 兵工廠的大生意第八百一十七節 士大夫的救民策第六百八十九節 外交準備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一百四十節 反割地運動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四百四十四節 大明的威勢第八百節 擴大公局法案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一百二十節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一百一十三節 釐局弊病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七百二十九節 新一波工業擴張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七百九十四節 讓電老虎去撕咬第五百五十三節 軍火買賣第四白零三節 皇帝家的鴨子第五百九十一節 東清鐵路第六百四十八節 整裝待發第七百九十七節 戰列艦時代到來第五百四十六節 爭議性的人選第三百六十九節 全球解讀第五百八十一節 臺灣問題後續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六百六十一節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六百二十節 湘軍下江南第十八節 取信(2)第六百零五節 反彈第七百零六節 峴港會戰 1第七百五十六節 悄然興起的教派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五百八十四節 大不列顛之橋第五十九節 收縮防守第八百節 擴大公局法案第六百一十三節 反鐵路運動第一百七十節 誤判第六百一十九節 新的土地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七百五十一節 打造前敵基地第六百七十七節 經商別學胡雪巖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六百四十節 天王必須死第五十二節 回城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四百四十五節 日本的事情咱也管第三十三節 擒王(2)第三百二十九節 兩場官司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三百一十二節 諾貝爾的事業心第一百八十七節 火星第一百八十節 先斬後奏
第五百七十九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2第三百三十六節 柏貴離粵第六百八十二節 拉胡雪巖一把第二十節 取信(4)第四節 如何處置第六百零三節 生命之路第四百零四節 迎娶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1第六百零五節 反彈第四百五十三節 問問繳獲賣不賣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九節 翻譯官第一百一十二節 商業大轉移第三百八十六節 搬遷工作第六十九節 對你很失望第六百二十六節 上海懸案更新通告第七百零二節 順化戰役 1第一百五十九節 城下之盟第一百八十六節 鬧餉第六百零八節 大明軍國主義第八百零六節 德國人的訛詐第六百六十六節 官僚集團與皇權第六百四十三節 琉球人的態度第一百六十二節 回報友誼的方式第七百八十六節 大明的傀儡政權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三百三十七節 肇慶會戰 1第六百四十八節 整裝待發第一百六十二節 回報友誼的方式第七百九十節 給滿遺找個去處第四百零六節 進錯洞房 2第四百零九節 變化楔子第六百八十七節 組建戰時內閣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回失去的就是正義第八百零七節 中德同盟談判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八百一十一節 國際局勢複雜化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回失去的就是正義第五百七十七節 大事件之越南問題 2第五十節 被挖出來了第六百八十三節 阜康財團第四百三十五節 兵工廠的大生意第八百一十七節 士大夫的救民策第六百八十九節 外交準備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一百四十節 反割地運動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四百四十四節 大明的威勢第八百節 擴大公局法案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一百二十節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七百九十九節 新都城和新國名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一百一十三節 釐局弊病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七百二十九節 新一波工業擴張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七百九十四節 讓電老虎去撕咬第五百五十三節 軍火買賣第四白零三節 皇帝家的鴨子第五百九十一節 東清鐵路第六百四十八節 整裝待發第七百九十七節 戰列艦時代到來第五百四十六節 爭議性的人選第三百六十九節 全球解讀第五百八十一節 臺灣問題後續第三百八十四節 工業革命種子 2第六百六十一節 路通八方通鬼神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六百二十節 湘軍下江南第十八節 取信(2)第六百零五節 反彈第七百零六節 峴港會戰 1第七百五十六節 悄然興起的教派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五百八十四節 大不列顛之橋第五十九節 收縮防守第八百節 擴大公局法案第六百一十三節 反鐵路運動第一百七十節 誤判第六百一十九節 新的土地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七百五十一節 打造前敵基地第六百七十七節 經商別學胡雪巖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六百四十節 天王必須死第五十二節 回城第四百一十二節 曾國藩南下事件第七百一十五節 屠殺藍衣軍事件第四百四十五節 日本的事情咱也管第三十三節 擒王(2)第三百二十九節 兩場官司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三百一十二節 諾貝爾的事業心第一百八十七節 火星第一百八十節 先斬後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兴市| 新余市| 开阳县| 临城县| 宜昌市| 石渠县| 北碚区| 兴海县| 三原县| 余庆县| 荣昌县| 抚州市| 通辽市| 墨竹工卡县| 武乡县| 喜德县| 马山县| 乳山市| 清徐县| 河池市| 托克逊县| 射阳县| 平邑县| 盈江县| 利津县| 北宁市| 阿克陶县| 扎赉特旗| 大洼县| 泰和县| 佛坪县| 长海县| 湖南省| 资讯 | 九寨沟县| 屯留县| 威海市| 仪征市| 安丘市| 万年县| 峡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