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

有這個保證,英國人也就不在行動了,朱敬倫也送了一口氣,心中清楚英國人對這些炮臺最大的擔憂只是怕阻斷貿易,至於炮臺對他們的威脅,他們恐怕還沒感受到,因爲幾次戰爭,這些炮臺基本上都沒產生作用,守炮臺的士兵每次都不戰而逃,有這樣的軍隊,用什麼樣的防禦工事也沒用,英軍怎麼會擔憂?

另外一點就是目前的形勢使然,英軍在天珒打了一場敗仗,目前也沒有兵力對付這裡。

所以一時間廣東變得平靜起來,但朱敬倫越的感覺到,這是暴風雨到來的前兆。

好在看來英國人確實不打算干涉朱敬倫修築炮臺的行動,要知道名面上,這些炮臺上的大炮還是怡和洋行幫忙採購,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生產的呢,英國人恐怕還以爲他們掌握著主動,只要沒有他們的許可,這些炮臺就是建好了,也沒有大炮可用。

朱敬倫很有必要加重一下英國人的這種認識,英國人質詢他後不久,他立刻派人前往香港催促怡和洋行能儘快交貨,怡和洋行表示,合同簽訂的是一年內交貨,現在時間還沒到,他們保證在年底前一定會把朱敬倫要的大炮送來。

朱敬倫卻知道這批火炮運不來了,之所以催促,第一是給怡和洋行打一個預防針,讓他們明白,一旦年底交不了貨,那可就是他們違約了,第二則是做戲給港英政府看看,讓港英政府繼續存在一個他們掌控大局的幻境。

目前的局勢,朱敬倫也很清楚,英法聯軍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但是具體下一步的行動,恐怕還沒有確定下來,在香港這裡,沒人能做這個主,一切都得等英國國內決定,但一時之間英國的決定還傳不過來,甚至很可能中國的情況還沒有傳回英國呢。

因此目前是一個微妙的時刻,大家都在暗中準備,等待英國議會最後的裁決。

至於英國議會的決定,普魯斯可能不清楚,但朱敬倫很清楚,英國人選擇了繼續戰爭,再次向清政府宣戰。

儘管知道歷史大勢,對情報的蒐集工作也沒有停止,過去常常在新安城買菜的那些陳家子弟,現在都跑去香港買菜了,每天都會送新鮮的蔬果去香港,然後帶回香港哪裡的情報,但他們畢竟很不專業,能得到的情報大都屬於道聽途說。

所以朱敬倫也只知道一些不太準確的消息,但跟他的記憶相對照,還是能從這些雜亂的信息中得到正確的答案。

英法聯軍大沽口戰役的詳細過程也明確了。

英法代表6月6日、7日先後到到達上嗨後,很快就聽說俄國人在beijing換約了,《中俄璦琿條約》和《中俄天珒條約》都完成了換約,所以英法代表立刻拒絕跟桂良等欽差繼續扯皮,帶著軍艦就北上了。

至於爲什麼俄國人能在beijing換約,而英法公使以及美國公使,都不能進京,這是有歷史原因的。俄國實質上早在康熙時代,就在beijing駐紮有代表,而且每當中俄兩國有大事的時候,還會派來使臣朝覲清朝皇帝。

...

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六百零五節 反彈第七百九十三節 工業巨頭的春天第十一節 謀城第三百三十一節 徙木立信第六百六十五節 瘋狂的鐵路第一百六十九節 思維定勢第一百七十八節 投機第三百五十二節 洪天王復生第五百七十六節 決定未來的那些大事第六百七十二節 環太平洋利益鏈第七百七十五節 休斯敦大會戰 5第六十三節 跟法國人做朋友第三百一十六節 九龍開港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五百五十一節 李秀成的上海第四百二十三節 北歐之行第六百八十四節 赫德的活動第一百一十二節 商業大轉移第六百四十二節 琉球國還是沖繩縣第三百六十節 浮出水面第六百七十八節 法越戰爭第五百七十九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2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43節 實話第三百六十二節 廣西還是福健第七百二十一節 明暹同盟條約第八百節 擴大公局法案第五十七節 該拼命時要拼命第七百四十節 北伐的地緣顧慮第二百九十七節 控制廣東 2第八十二節 雙槍隊第三百一十四 矛盾大爆發第一百六十節 北京陷落的震動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八十六節 英軍也喜歡鴉爿第五百四十五節 交貨的麻煩第七百八十四節 日軍攻佔北亰城第一百一十七節 茶葉危機第三十二節 擒王(1)第八百二十節 提前的新農村建設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十五節 行動(3)第六百四十節 天王必須死第三百一十一節 教育體系第一百八十四節 後臺倒了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36節 巡撫拉攏第六百二十三節 太平天國有奸商第一百五十五節 水口公約第八十六節 英軍也喜歡鴉爿第一百六十六節 正反割地呢,沒空!第七百五十節 美國人的反攻第六百一十四節 生產自救第七百四十節 北伐的地緣顧慮第八百零一節 赫德的圖謀第三十四節 蛇無頭第三百一十二節 諾貝爾的事業心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三百二十七節 抓住這個人才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第五百八十節 議割臺灣第三百五十二節 洪天王復生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五百七十八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1第六百四十八節 整裝待發第四百四十二節 另一條鐵路的命運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四百一十一節 大明的鐵甲艦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七百五十二節 在墨西哥外交戰第二十九節 想分一杯羹第八百一十五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1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七百五十七節 挺進聖安東尼奧第十八節 取信(2)第三百二十五節 太平軍來人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四百一十節 繼續擴大茶葉優勢第七百五十八節 皇權威信的下降第五百七十四節 美國人在背後第十九節 取信(3)第四百零七節 真的洞房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八百零九節 中國的世界政策第一線第45節 逃亡(二)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一百零八節 軍事大欺詐第七百九十二節 中國統一的過程第七百三十三節 大明的應對第五十二節 回城第七百零三節 順化戰役 2第七百三十節 商業內戰第七百六十五節 皇命
第八十一節 參戰第六百零五節 反彈第七百九十三節 工業巨頭的春天第十一節 謀城第三百三十一節 徙木立信第六百六十五節 瘋狂的鐵路第一百六十九節 思維定勢第一百七十八節 投機第三百五十二節 洪天王復生第五百七十六節 決定未來的那些大事第六百七十二節 環太平洋利益鏈第七百七十五節 休斯敦大會戰 5第六十三節 跟法國人做朋友第三百一十六節 九龍開港第三百八十節 蓄髮易服第五百五十一節 李秀成的上海第四百二十三節 北歐之行第六百八十四節 赫德的活動第一百一十二節 商業大轉移第六百四十二節 琉球國還是沖繩縣第三百六十節 浮出水面第六百七十八節 法越戰爭第五百七十九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2第四百一十三節 出訪第43節 實話第三百六十二節 廣西還是福健第七百二十一節 明暹同盟條約第八百節 擴大公局法案第五十七節 該拼命時要拼命第七百四十節 北伐的地緣顧慮第二百九十七節 控制廣東 2第八十二節 雙槍隊第三百一十四 矛盾大爆發第一百六十節 北京陷落的震動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八十六節 英軍也喜歡鴉爿第五百四十五節 交貨的麻煩第七百八十四節 日軍攻佔北亰城第一百一十七節 茶葉危機第三十二節 擒王(1)第八百二十節 提前的新農村建設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十五節 行動(3)第六百四十節 天王必須死第三百一十一節 教育體系第一百八十四節 後臺倒了第五百八十三節 改革的實質第36節 巡撫拉攏第六百二十三節 太平天國有奸商第一百五十五節 水口公約第八十六節 英軍也喜歡鴉爿第一百六十六節 正反割地呢,沒空!第七百五十節 美國人的反攻第六百一十四節 生產自救第七百四十節 北伐的地緣顧慮第八百零一節 赫德的圖謀第三十四節 蛇無頭第三百一十二節 諾貝爾的事業心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七百八十七節 赫德威脅英國人第三百二十七節 抓住這個人才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第五百八十節 議割臺灣第三百五十二節 洪天王復生第八百零三節 英國人的打手第五百七十八節 大事件之臺灣問題 1第六百四十八節 整裝待發第四百四十二節 另一條鐵路的命運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四百一十一節 大明的鐵甲艦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三百七十節 基於道義的談話第七百五十二節 在墨西哥外交戰第二十九節 想分一杯羹第八百一十五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1第一百三十七節 丁憂制度第七百五十七節 挺進聖安東尼奧第十八節 取信(2)第三百二十五節 太平軍來人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五百七十五節 赫德的改變第四百一十節 繼續擴大茶葉優勢第七百五十八節 皇權威信的下降第五百七十四節 美國人在背後第十九節 取信(3)第四百零七節 真的洞房第二百九十八節 兵員基地第八百零九節 中國的世界政策第一線第45節 逃亡(二)第六百三十四節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一百零八節 軍事大欺詐第七百九十二節 中國統一的過程第七百三十三節 大明的應對第五十二節 回城第七百零三節 順化戰役 2第七百三十節 商業內戰第七百六十五節 皇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平县| 南陵县| 安图县| 三亚市| 鄂州市| 鱼台县| 南昌县| 鄂温| 谢通门县| 无锡市| 景泰县| 苗栗市| 佛坪县| 肥东县| 山阳县| 雅安市| 锡林浩特市| 昌图县| 台江县| 扎鲁特旗| 渝中区| 米泉市| 崇礼县| 临潭县| 湘潭市| 富阳市| 刚察县| 香港| 晋宁县| 深泽县| 宜君县| 织金县| 慈利县| 临安市| 德昌县| 孝义市| 三门县| 常州市| 瑞昌市| 通山县| 海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