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九節 取信(3)

前往城外談判的團隊有三人,赫德是唯一的洋人,在十多個廣州將軍府八旗兵的保護下,前往石井跟林福祥談判。

石井位於廣州城北,後世屬於白雲區下轄的一個鎮,此時叫做石井圩,因爲一口石砌水井而得名。後世這裡已經算是城市了,但現在還是純粹的鄉村。

這裡民風彪悍,宗族勢力龐大,英法聯軍佔領廣州之後,這裡就成了鄉勇的勢力範圍,巴夏禮多次帶人來圍剿,但一次一次都失敗了,倒不是打不過,而是這裡的地形限制,他們無法剿滅鄉勇,不是被對方跑了,就是給對方襲擊,煩不勝煩。

要跟這樣的鄉勇接觸,是相當冒險的,巴夏禮是無論如何不能來的,赫德想拼前程,是他主動輕盈代表洋人前來,所以除了他一個人洋人之外,剩下倆人都是中國人,其中一個是朱敬倫,另一個則是伍崇曜。

伍崇曜這種商人,是廣州城跟洋人接觸最頻繁的,而且他們跟官員不一樣,他們跟洋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更願意透露一些中國官員的態度和底線,因此更受洋人信任,所以這一次巴夏禮纔將伍崇曜從廣州衙門釋放出來,讓他作爲談判的一員來跟鄉勇接觸。

出了三人之外,還有一個帶一封信的家丁,信柏貴寫的信,家丁是柏貴的家丁,目的是爲了跟當地鄉勇取得聯繫,並告訴當地的鄉勇,這些人是來談判的,希望不要傷害這些人。

事實上,早在三月的時候,由於石井一帶的鄉勇活動頻繁,巴夏禮帶人多次清剿也沒有成功,就威脅柏貴派人去開導過這些鄉勇的,當時是讓南海知縣華庭傑手持他的書信前往,不過華庭傑只是敷衍了事,回來說“開導不從”,不久之後華庭傑更是自己逃出廣州城去花縣操練團練了。

這說明一個道理,柏貴從始至終都跟廣州城外的鄉勇有聯繫,他並不是一個完全死心塌地跟洋人的漢奸,當然他依然是一個漢奸,但卻不能排除他心中的糾結,他不過是爲了在夾縫中求活而已。

只是爲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而不得不給洋人合作而已,是典型的識時務者爲俊傑的文人,兩面三刀是他們的本質,從來不會把後路堵死,是他們的做派。甚至連巴夏禮都很清楚這一點,經常抱怨就是柏貴暗中慫恿鄉勇和村民們跟他做對,才讓他無法控制局面。而柏貴在上奏給皇帝的奏摺中多次彙報了當地鄉勇的情況,很多情況相當詳細,顯然他對外面的鄉勇情況是比較瞭解的。

果然柏貴的心腹家丁很容易就找到了一家普通農民,將信交給他後,不久就有鄉勇裝扮的一對士兵出現了,他們拒絕了八旗兵進村,讓他們立刻回城,這些八旗兵巴不得呢。結果就只有三人進了村子,還被蒙上眼睛,最後帶到了一個普通的石房子中談判。

談判的人朱敬倫並不認識,談判的過程中他也甚少講話,而是以赫德爲主。

但是赫德的談判方式太過於正式,讓對方很不耐煩。

談到傍晚也沒有結果,晚上三人都住在一間房子中。

赫德非常焦慮,他是冒險前來博取功勞的,顯然能解決這件事,會讓他在廣州領事巴夏禮這樣的大人物面前露一把臉,但是如果不成功的話,這個風險就白冒了。談判破裂的後果也是他不想吃下的,這種人爲了功名而來,敢冒險,但卻更珍惜自己。同時他深知中國人的某些行爲確實很不文明,雖然也有西方文明中的使者豁免權觀念,但是並不會嚴格遵守,中國人也講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但是動輒也會說“斬使祭旗”這樣的話,顯然不斬來使並不是一件原則性的東西,或者說中國人的原則性很不強,原則性的東西也說改就改。

因此赫德極其焦慮。

“赫德先生,也許我們可以跟他們私下接觸一下,瞭解他們真正想要什麼。您今天也表明了,我們是不可能拿出那麼多銀子和大米的,我相信他們自己也明白這一點,也許他們別有所圖也說不定。”

房子中就三個人,赫德焦慮的奏摺,剛剛被從監禁中釋放的伍崇曜此時十分謹慎小心,他知道這些底層人民組成的鄉勇都罵他是漢奸,所以他根本不說話,說話的只能是朱敬倫。

對朱敬倫的建議,赫德向來都願意聽,他此時也是沒有什麼好的主意了。

“朱,您有什麼辦法能跟他們接觸嗎?”

朱敬倫搖了搖頭:“實在沒有辦法,就只能直接找他們了。”

赫德點了點頭:“我也同意這一點,但是今天的談判你也看到了,他們對我十分的牴觸,任何有用的信息都不願意透露。”

朱敬倫嘆道:“赫德先生,因爲您是一個外國人。”

赫德點頭道:“所以,我的意思是,也許您出面會更合適。”

朱敬倫道:“在下也正有此意。”

說著走向破房門邊,外面就有看守他們的鄉勇。

“告訴你們的頭,我想跟他談談!”

那鄉勇喝罵了幾句,看似很不情不願的去通報了,接下來的事情就出奇的順利,很快他們就派人把朱敬倫帶走。

之後赫德更爲焦慮,他期盼朱敬倫能帶回來好消息,但同時又告誡自己不要太過樂觀,以免到時候失望。他在房中反覆的轉悠,沒有半分睡意。接到這個苦差事的伍崇曜也是毫無睡意,沒人知道他出城前,甚至給家人交代了後事。

兩個焦慮的人哪裡知道,此時朱敬倫只是在跟林福祥派人的人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要多愜意有多愜意。

當喝的醉醺醺的朱敬倫晃晃悠悠,唱著小曲回到破房子中的時候,赫德一下子就迎了上來,伍崇曜也豎起耳朵來聽。

但是此時朱敬倫說話都有些口齒不清了,進房後就躺倒在了牀上,在赫德的多次催問下,才口齒不清的說了一句“他們想要一個人”,接著就昏睡過去,任由赫德搖晃也醒不過來。

第六百三十一節 深化改革 2第一百四十五節 名揚三縣第一百八十三節 拿破崙的想法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一百二十六節 施工天分第三十三節 擒王(2)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二十五節 大紅包第六百零九節 制衡第二次新加坡和談第三百零一節 借洋款第三百六十六節 徐榮村的大買賣第四百四十二節 另一條鐵路的命運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十八節 取信(2)第七百七十九節 昏君混臣第四百一十五節 巴黎世博會第六百五十二節 情況激化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一百八十節 先斬後奏第六百零七節 代價並不高第七百九十三節 工業巨頭的春天第一百五十九節 城下之盟第七百四十八節 大明的盟友第六百零九節 制衡第六百五十三節 等於愚蠢第二百零三節 整編第七百六十五節 皇命第七百零二節 順化戰役 1第三十四節 蛇無頭第一百四十四節 美麗的誤會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七百二十六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1第七百六十三節 大會戰序幕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第一百四十一節 人民動員起來了第五百七十四節 美國人在背後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一百六十九節 思維定勢第六百零四節 唯一責任政府第一客卿第四百三十二節 敕建絲廠第三百五十九節 危機第一百一十一節 更大的利益第八百一十八節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第六百四十一節 琉球滅亡第六百零六節 付出的代價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三百六十八節 林肯遇刺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第三百七十八節 以登基爲契機第七百九十七節 海軍軍備競賽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一百五十六節 英法援軍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六百二十七節 鐵路狂熱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八百一十四節 夾縫中的國家第一百三十一節 給個甜棗第五百六十二節 軍事改革 2第七百六十二節 朝鮮東學道起義第七百四十五節 已無退路之人與已無退路之局第三百五十七節 人頭滾滾第36節 巡撫拉攏第五百九十一節 東清鐵路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三百六十節 浮出水面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七百零六節 峴港會戰 1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六百四十七節 開始撤僑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五百五十五節 絕望之中的燈火第五百五十七節 柔情宰相俾斯麥第六百一十二節 災情第六百五十一節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第七百五十七節 挺進聖安東尼奧第四百三十一節 牌坊第六百七十七節 經商別學胡雪巖第七百八十四節 日軍攻佔北亰城第45節 逃亡(二)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八十節 練兵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第三百三十九節 肇慶會戰 3第八百一十三節 瓜分西屬殖民地第一百八十九節 鬧餉還是造反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一百四十一節 人民動員起來了第一百五十五節 水口公約第三百五十三節 信仰崩塌第四百三十四節 兵工廠大掌櫃
第六百三十一節 深化改革 2第一百四十五節 名揚三縣第一百八十三節 拿破崙的想法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一百二十六節 施工天分第三十三節 擒王(2)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二十五節 大紅包第六百零九節 制衡第二次新加坡和談第三百零一節 借洋款第三百六十六節 徐榮村的大買賣第四百四十二節 另一條鐵路的命運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十八節 取信(2)第七百七十九節 昏君混臣第四百一十五節 巴黎世博會第六百五十二節 情況激化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一百八十節 先斬後奏第六百零七節 代價並不高第七百九十三節 工業巨頭的春天第一百五十九節 城下之盟第七百四十八節 大明的盟友第六百零九節 制衡第六百五十三節 等於愚蠢第二百零三節 整編第七百六十五節 皇命第七百零二節 順化戰役 1第三十四節 蛇無頭第一百四十四節 美麗的誤會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七百二十六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1第七百六十三節 大會戰序幕第三百四十一節 威震天下第一百四十一節 人民動員起來了第五百七十四節 美國人在背後第三百零四節 鬧市掛印第一百六十九節 思維定勢第六百零四節 唯一責任政府第一客卿第四百三十二節 敕建絲廠第三百五十九節 危機第一百一十一節 更大的利益第八百一十八節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第六百四十一節 琉球滅亡第六百零六節 付出的代價第七百八十五節 唯有巧手來捏合第三百六十八節 林肯遇刺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第三百七十八節 以登基爲契機第七百九十七節 海軍軍備競賽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一百五十六節 英法援軍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六百二十七節 鐵路狂熱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八百一十四節 夾縫中的國家第一百三十一節 給個甜棗第五百六十二節 軍事改革 2第七百六十二節 朝鮮東學道起義第七百四十五節 已無退路之人與已無退路之局第三百五十七節 人頭滾滾第36節 巡撫拉攏第五百九十一節 東清鐵路第八十四節 撤退第三百六十節 浮出水面第三百六十四節 楚軍撤退第七百零六節 峴港會戰 1第九十六節 騙來的城池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六百四十七節 開始撤僑第七百八十二節 李鴻章的後路第五百五十五節 絕望之中的燈火第五百五十七節 柔情宰相俾斯麥第六百一十二節 災情第六百五十一節 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第七百五十七節 挺進聖安東尼奧第四百三十一節 牌坊第六百七十七節 經商別學胡雪巖第七百八十四節 日軍攻佔北亰城第45節 逃亡(二)第二百九十四節 收服八旗將軍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八十節 練兵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七百六十四節 授旗第三百三十九節 肇慶會戰 3第八百一十三節 瓜分西屬殖民地第一百八十九節 鬧餉還是造反第六百六十四節 特許股份公司第一百七十二節 作戰計劃第七百七十四節 休斯敦大會戰 4第八十三節 皆驚第一百四十一節 人民動員起來了第一百五十五節 水口公約第三百五十三節 信仰崩塌第四百三十四節 兵工廠大掌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和县| 东辽县| 嵊泗县| 偃师市| 蓬溪县| 青浦区| 尼玛县| 沁阳市| 临邑县| 万载县| 洪洞县| 海林市| 进贤县| 清新县| 大悟县| 天长市| 莱西市| 文登市| 兴义市| 米林县| 宁晋县| 施秉县| 将乐县| 彭阳县| 邢台县| 叶城县| 彩票| 海兴县| 奉新县| 从化市| 巢湖市| 红原县| 自贡市| 临夏县| 芷江| 凤山县| 尚志市| 潢川县| 五常市| 盐津县| 通化县|